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自貢市 > 富順縣旅游

富順縣旅游景點介紹

61、石海螺石坊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海螺石坊
  石海螺石坊 位于墨香村,建于清光緒十年(1884年),為縣境貢生嚴啟祥之妻郭氏節(jié)孝坊。石坊由條石砌筑,四柱三通,三重檐歇山式構(gòu)造,十二飛檐翅角火焰寶珠頂,三重石脊立鰲魚螭紋,高10米、寬6.9米。正門匾刻“圣旨”,下額坊刻“光緒十年十二月十二日奉旨旌表”。石坊通身雕刻龍鳳、花草等圖案,四立柱鐫刻楹聯(lián)。雕刻圖案精美,文字飽滿端莊,具有較高文物價值,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62、安和寨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和寨 位于田邊村14組王大山上,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據(jù)傳此寨為蔡鍔將軍部旅長郭環(huán)武修建,用于招兵買馬、練兵防匪。山寨近似橢圓形,南北330米、東西200米,沿山腰四周筑石為墻,設(shè)西、南門樓2道,建有炮樓(哨樓)5座。寨內(nèi)依勢建有院舍、練兵場,并開辟田土、水源等,民宅錯落散布,建造實用,風格簡樸。其地勢高險、寨堡重重、建造穩(wěn)固厚重、森嚴壁壘,易守難攻�,F(xiàn)保留有西門樓、南哨樓(炮樓)、數(shù)棟房屋及殘存寨墻,為縣境保留較為完整的古寨,并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頓邱世第當鋪
  頓邱世第當鋪位于趙化社區(qū),建于民國初期。整座院落呈正方形對稱修建,正門門洞上部泥塑橫匾題有“頓邱世第”行書四字,室內(nèi)木花窗、裙板、撐弓雕刻精致,當鋪布局規(guī)整,建造精美,獨居特色。是縣境現(xiàn)存唯一古當鋪,具有較高歷史價值,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整座院落呈正方形對稱修建,前廳1棟,后廳1棟,左右?guī)扛?棟。通高6.7米,橫闊三間共13.65米,進深14.95米�!�[詳細]
保障東南石刻
  保障東南石刻 位于普安村石灰溪,鑿刻于清光緒九年(1883年)。石刻系南溪人包汝諧所書,橫排陰刻“保障東南”四個大字,右邊跋文小字,記述清咸豐年間縣境地主團練鎮(zhèn)壓李永和、蘭朝鼎農(nóng)民起義史實。因石灰溪在縣之東南方向,故題名“保障東南”, 現(xiàn)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趙化兩湖會館
  兩湖會館 位于趙化場鎮(zhèn)西街,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現(xiàn)僅存門廳、左右?guī)考安糠滞鈮�,門廳上橫匾刻“兩湖會館”楷書大字。該建筑門廳建造宏偉、精美,具有較高歷史、藝術(shù)價值,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66、普法寺
  普法寺 位于青山村青山嶺森林公園內(nèi),也稱小峨山、二峨山。初始建造時間不詳,民國時期香火興盛,后毀于“文革”。1998年,經(jīng)批準重新開放為佛教場所。信眾自籌資金,歷經(jīng)10余年建造,建成觀音殿、大雄寶殿等建筑,供奉有觀世音、釋迦牟尼、文殊、普賢菩薩塑像及十八羅漢等。為縣境著名佛教寺廟,朝拜者眾多�!�[詳細]
曲江圓民居
  曲江圓民居 位于楊寺村6組,建于民國4年(1915年),占地面積870平方米、建筑面積599平方米。整體建筑為四合院布局,磚木構(gòu)建、懸山式屋頂,建有門廳、左右?guī)俊⒄龔d及院壩等。廂房設(shè)廊道,木板墻裝飾花格門窗;正廳前為卷棚式通廊,廊柱雕刻有人物故事、額坊刻有花草蟲魚等圖案。整個建筑布局規(guī)整,雕刻工藝精湛,對研究民國初期民居具有較高參考價值�!�[詳細]
68、安溪天主堂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溪天主堂
  安溪天主堂 位于安溪社區(qū),修建于清光緒年間,建筑占地面積760平方米。建筑結(jié)構(gòu)為磚木結(jié)構(gòu),由門樓、門廳、前后廂房、教堂、天井組成。門樓屋檐為歇山式,正樓下堆塑“十”字圖形,大門上方長方印堂內(nèi)塑“天主堂”三字,門樓內(nèi)為平壩,兩側(cè)建有兩開間廂房1棟。平壩中部門廳為懸山式屋頂、穿斗式結(jié)構(gòu),小青瓦屋面,屋脊中堆泥塑“十”字圖案。廳房后即為教堂,為硬山式屋頂,小青瓦屋面。門廳左右開通道外接天井,天井外側(cè)有廂房2棟。整個建筑布局緊湊,建造規(guī)整,風格樸素、莊重,是縣境年代較早的天主教堂,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物價值,現(xiàn)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懷德共和街道
  懷德共和街道 位于懷德社區(qū),修建于清末。街道長280米、寬10米,街面保持原有石板路面,街道兩旁由民居組成,基本保存完整,具有川南古街特色,現(xiàn)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懷德白塔
  懷德白塔 位于司灣村,根據(jù)其造型結(jié)構(gòu)及清代詩詞描繪,推測其建造年代為宋代。該塔為密檐式白色方塔,現(xiàn)存8節(jié)塔身(原有11節(jié)),條石建造,通高9.6米,底層門洞石刻有人物、龍紋、花草等圖案。其建造年代久遠,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較高歷史、藝術(shù)價值,現(xiàn)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長灘五顯廟
  長灘五顯廟 位于長灘鎮(zhèn)西街,修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7年)。原寺廟占地面積6700平方米,分正殿、后殿。正殿為土木結(jié)構(gòu)、小青瓦屋頂,兩側(cè)有木門進入后殿。后殿兩側(cè)廂房塑有傳說中“奈何橋”“下油鍋”“上刀山”等地獄酷刑場景,此后為五顯塑像�,F(xiàn)存前廳、中殿及后殿,正門上方嵌立橫匾“乾坤正氣”,中殿二檁記有墨書“乾隆十一年”字樣。其遺跡歷史悠久、保存較完整,現(xiàn)已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碑山一洞橋
  碑山一洞橋位于長灘鎮(zhèn)碑山村,建于明代。為條石砌筑三拱平橋,東北方側(cè)面雕刻龍頭兩尊,橋身西南方側(cè)面為龍尾。該橋歷史悠久,具有較高歷史、藝術(shù)價值,現(xiàn)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碑山一洞橋東南至西北走向。修建于明代,建筑占地面積4.8平方米。橋體為條石砌筑,三拱平橋,通長6.4米,通高1.85米。橋面由六塊大條石鋪設(shè)組成,橋身由條石砌筑四柱三通方形橋拱,拱高1.45米,橋身東北方側(cè)面雕刻龍頭兩尊,橋身西南方側(cè)面為龍尾。石刻龍頭保存基本完好,局部稍殘,龍尾損毀。橋下為溪溝,水流由西北向東南。碑山一洞橋歷史悠久、現(xiàn)存罕見,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shù)價值對研究當?shù)氐臍v史、文化、交通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詳細]
73、帝主宮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帝主宮 位于長灘鎮(zhèn)東街,修建于清代。帝王宮建筑面積350余平方米,土木結(jié)構(gòu),懸山式小青瓦屋面、穿斗結(jié)構(gòu)。現(xiàn)僅存正殿1棟,木雕、石刻遍布整個建筑,其建造工藝精美,具有較高歷史、藝術(shù)價值,現(xiàn)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74、闞橋
闞橋
  闞橋位于龍灘村6組,建造于清代。據(jù)傳此橋由清代湖廣遷至此地的闞姓人家所建,故名“闞橋”,附近曾建有“闞廟”“闞宅”等,現(xiàn)已難尋蹤跡。闞橋橫跨石路溪,為石砌12孔平橋,長42米、寬1.43米、高2.35米。橋面由24塊長形巨石雙排平鋪,下有呈梯形的巨石橋墩11個。此橋為縣境僅存的清代石橋之一,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詳細]
75、清和寨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和寨
  清和寨位于龍灘村1組,建于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該山寨占地面積1.47萬平方米,沿山頂一周筑石建寨,南北長130米、東西寬22米。南面建有山寨正門,現(xiàn)整體尚存,其門額匾石陰刻行書“清和砦”,落款“光緒二十五年乙亥三月上浣吉立”。南寨門內(nèi)左側(cè)現(xiàn)存有“西角上”民居一棟,民居占地面積500余平方米,建于清代末年,為四合院布局,懸山式屋頂,土木結(jié)構(gòu)墻體,穿斗式梁架,整體保存較好�!�[詳細]
永年萬壽宮
  萬壽宮 位于永年社區(qū)民主街,建于清代。原建筑規(guī)模宏大,占地面積1760余平方米,具有典型清代大型建筑特色,現(xiàn)僅存外墻與后殿。外墻為磚石結(jié)構(gòu),部分墻磚刻有“江西館”字樣。后殿為抬梁式木結(jié)構(gòu),小青瓦屋面,面闊7米、進深12米,大門及石柱均刻有對聯(lián),字跡已風化難以辨別�!�[詳細]
保和寨遺址
  保和寨遺址位于自貢市富順縣永年鎮(zhèn)菜田村,坐北向南。建于清咸豐九年,建筑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保和寨又名安和寨,現(xiàn)存有南寨門和大部分城墻,條石砌筑。南寨門大門為拱形,整體包括門洞,木門組成,保留著原始的樣式,木門古老,門上還有古時的鐵扣等,寨門頂黑漆金字書寫保和寨三個大字。城墻沿山一周修建,形似梨狀,城墻高低不一,墻外為外四周為陡坡峭壁。保和寨原功能主要用于鄉(xiāng)民遷至寨內(nèi)以防土匪來犯。保和寨遺址于2018年1月15日自貢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普照寺上覺和尚塔墓
  普照寺上覺和尚塔墓位于彭廟鎮(zhèn)新屋村3組,建于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占地面積約3平方米。該塔屬墓塔類型,石質(zhì)建造,二級樓閣式結(jié)構(gòu)。塔身呈正方形,四角立方柱,邊長1.6米、通高3.2米。歇山式塔蓋,塔蓋上座為蓮花寶珠頂。塔身通體板石封閉,上層正面刻記“上覺下道老和尚寶塔”,邊刻記“光緒十三年丁亥”。塔身隔層邊框石刻仰蓮辨紋。此塔建造規(guī)整,造型墩原莊重,紋飾風格古樸,具有一定文物價值,現(xiàn)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許叔佩夫婦墓位于彭廟場鎮(zhèn)2千米外的龍耳山上,建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該墓系縣人許氏夫婦合葬墓,許淑佩字其綱,生前系六品官員,曾任富順縣丞,死后被例授修職佐郎。許淑佩夫婦墓建造考究,氣勢雄偉,石刻精湛,對研究清代墓葬形制具有一定考古價值,現(xiàn)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80、劉本夫婦墓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本夫婦墓
  劉本夫婦墓 位于板橋鎮(zhèn)王灣村,為劉本夫婦合墓,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劉本字原之,歷任刑部主事郎中至貴州按察司副使、進儉都察右都御史等。其任職期間治獄嚴謹,深受人民稱頌,歿后被封“黑煞神”。該墓作為歷史名人墓,現(xiàn)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