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旅游

廣東省名人故居景點介紹

洪靈菲故居
  洪靈菲故居名為“亦瑞居”,故居坐北向南,系二進二火巷帶前埕的格局,建筑面積380平方米,占地面積540平方米。建筑保存原建筑格局和裝飾風格。洪靈菲是革命文化事業(yè)先驅人物、英勇無畏的革命者、無產階級革命文學作家,該故居是見證洪靈菲生平的重要物質載體,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場所,建筑形制具有鮮明的潮汕地區(qū)特色,富有歷史價值與文化價值。2022年,洪靈菲故居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十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qū)江東鎮(zhèn)紅砂村……[詳細]
碧芬精廬(盧耕父故居)
  碧芬精廬(盧耕父故居)位于梅江區(qū)西陽鎮(zhèn)太平村澄崗嶺,年代為民國,屬于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5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碧芬精廬(盧耕父故居)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懷永莊(廖安祥故居)
  廖安祥故居懷永莊位于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qū)雁洋鎮(zhèn)黃坳村,始建于民國時期,屬于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13日,廖安祥故居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廖似光故居
  “周田廖屋”建于清朝初年,位于秋長周田村東風小組。圍屋前面有禾坪和轉斗門,建筑面積約1200平方米,為三堂、兩橫、院落式的小型客家圍屋。居住在周田的廖氏族人,是興寧始祖廖德源的裔孫。因“周田廖屋”是著名長征女杰廖似光的故居,在2004年被列為“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從轉斗門進到院子,可看見正面有三個門,從中間大門進入為門廳,門廳上方的隔板寫有“光前裕后”四個大字。穿過中廳,就可以看到上廳安放著祖先牌位,墻壁上寫著“有慶堂”。2014年,廖氏族人捐資對祖祠進行了維修,并在門廳的屋頂上,安放了一只石獅子。祖堂的左側是“廖似光故居”。為紀念廖似光,后人對廖似光居住過的、已經坍塌的橫屋進行了修建,并在2011年7月1日建成開放。葉選平題寫了“廖似光故居”牌匾。故居里面按照舊時的模樣,恢復了廚房和臥室……[詳細]
柯國泰烈士故居
  柯國泰烈士故居位于湘橋區(qū)上西平路劉察巷13號,年代為1924,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2020年4月16日,柯國泰烈士故居被公布為第四批潮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86、楊培故居
楊培故居
  楊培故居位于清溪鎮(zhèn)重河楊梅崗村。GPS坐標:北緯22°5043.8,東經114°1013.0,海拔高程38米。楊培故居為兩間并排的泥磚瓦房,朝向坐北向南,四周都是民居。……[詳細]
坑美以禎居(蒲風故居)
  坑美以禎居(蒲風故居)位于梅州市梅縣區(qū)隆文鎮(zhèn)坑美村,年代為清,屬于古建筑。2016年6月29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坑美以禎居(蒲風故居)為第四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黃國梁故居
  黃國梁故居位于梅州市五華縣郭田鎮(zhèn)龍?zhí)洞�,年代為民國,屬于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黃國梁故居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棠坑里大園坊
  棠坑里大園坊:著名影星林楚楚故居林楚楚(1905—1979),原名林美意,中華民國時期著名電影演員,是香港電影的第一位女主角,與丈夫黎民偉(新會人)共同開拓早期的電影事業(yè)。她塑造的一系列“賢妻良母”形象深入人心,她的兒子黎鏗、黎錫均是早期中國電影童星,孫女黎姿也受其影響,成長為一名香港優(yōu)秀電影演員。司前鎮(zhèn)棠坑里的大園坊建于清末,由當地旅加華僑興建,曾為林楚楚居住,現在由其親屬管理。這可以說是一座庭院,坐北向南,一路三進,通寬13.1米,進深21.5米,占地面積為281.6平方米。磚木結構,硬山頂,筒板瓦屋面,青磚墻身,麻石勒腳,建筑很是精致,前后還有花園,顯得氣派而不失典雅。旁邊還建有錫邦林公祠。而林楚楚的祖屋位于大園坊內的第三間,盡管屋內盡是雜物,但不難看出,這里曾經是顯赫的富貴人家。門窗……[詳細]
190、黃世仲故居
黃世仲故居
  黃世仲故居在芳村區(qū)西塱大橋村,是一幢磚木結構的古老嶺南民居大院。20世紀90年代初,其后人在原地改建成樓房建筑。1999年5月,在芳村區(qū)西塱村興建“黃世仲事跡陳列館”�!�[詳細]
曾國華故居
  曾國華故居位于梅州市五華縣岐嶺鎮(zhèn)鳳凰村,年代為民國,屬于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曾國華故居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鄭作賢故居
  鄭作賢烈士故居位于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坳仔鎮(zhèn)羅大村委會大浪村民小組,建于1918年。主體建筑坐東向西,磚瓦結構,硬山頂,石門框,布局后座比前座高,面闊三開間,三進兩院一門樓。總面闊10.9米,總進深31.77米,占地面積346.29多平方米。鄭作賢(1898年—1928年),原名鄭作禮,坳仔大浪村人。1927年12月,參加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后被捕。1928年11月,在廣州車尾炮臺中心洲被-派殺害,年僅30歲。鄭作賢烈士故居既保留嶺南傳統(tǒng)民居特色,又有歐陸建筑風格,對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具有一定價值。2004年,鄭作賢烈士故居被公布為懷集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德贊樓(黃遵憲故居)
  德贊樓(黃遵憲故居)位于梅州市梅江區(qū)金山辦事處,年代為清,屬于古建筑。2017年11月28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德贊樓(黃遵憲故居)為第六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肖向榮故居
  肖向榮故居位于梅縣區(qū)石扇鎮(zhèn)新東村,年代為清,屬于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5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肖向榮故居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李鶴年故居
  李鶴年故居坐落在東莞市莞城西隅社區(qū)阮涌路3巷4號。故居面積約70平方米,為清代末期建的三間兩廊式民宅。1928年初,這里是中共東莞縣委機關的聯絡點�!�[詳細]
姚雨平故居
  姚雨平故居位于平遠縣,年代為民國,屬于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1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姚雨平故居為第二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林鏡秋故居
  林鏡秋故居位于和平縣古寨鎮(zhèn)水西村社下自然村。林鏡秋,又名林驚秋,1914年出生,和平縣古寨鎮(zhèn)水西村人。林鏡秋早年任小學教師、校長,曾參與組建古寨民眾抗日自衛(wèi)大隊,并任副大隊長。193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協助創(chuàng)辦四聯中學,任中共和東區(qū)委書記、和平縣第三區(qū)署區(qū)員。1940年3月,受聘為四聯中學教師。在校期間,他一邊教學,一邊從事黨的地下活動,為四聯中學黨組織的建立和發(fā)展做了大量工作。1941年3月起,先后任中共和東縣委宣傳、--部長,東水小學校長;1943年調入東江縱隊;1944年,任大亞灣人民抗日自衛(wèi)總隊政治處宣傳股長兼黨支部書記。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隨東縱三支隊挺進九連山。東三支北撤后,奉令留駐九連山堅持斗爭,歷任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二支隊六團團長、和東行政委員會主席等職。1949年6……[詳細]
羅芳伯故居
  羅芳伯故居位于梅州市梅縣區(qū)石扇鎮(zhèn)西南村,年代為清,屬于古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羅芳伯故居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駱維強故居
  駱維強故居位于和平縣東水鎮(zhèn)大壩村田心自然村。駱維強,東水鎮(zhèn)大壩村人,1917年10月出生。1939年5月參加中國共產黨,6月任縣“戰(zhàn)時干部訓練班”指導員,后任彭寨區(qū)署區(qū)員,11月先后任中共和平縣委宣傳部長、組織部長。1941年9月到韶關廣東省文理學院就讀,“中共粵北省委事件”后,輾轉至廣西桂林、柳州。1944年6月到柳州日報社工作。柳州被日軍占領后,在桂北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爭�?箲�(zhàn)勝利后,在廣州協助李嘉人(解放后任副省長)工作。1946年夏隨李嘉人到香港,任香港新界區(qū)黨委特派員。次年春,他和中共黨員黃克夫等合作出版《和平公論》,呼吁反內戰(zhàn),提倡民主,抨擊本縣國民黨統(tǒng)治者的罪行。1948年3月,奉命從香港回到九連山游擊區(qū)參與領導工作,同年7月任粵贛邊二支隊六團政委、中共和東分工委書記。1949年1……[詳細]
200、葉氏故居
葉氏故居
  葉氏故居座落在懷鄉(xiāng)獅山村,占地2000多平方,土木結構,兩屋共99間,有部分已被破壞,解放后曾在此屋作過獅山大隊的大隊部,辦過獅山中學,門頭上的獅山中學字樣仍然可見。與我們同來的葉先生說,此屋是他祖父建造的,已有100年歷史,當時建造此屋花費了一車白銀仍然未夠。葉先生他祖父是當時浙江某縣的知縣�!�[詳細]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