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團柏鄉(xiāng) | 隸屬:汾西縣 |
區(qū)劃代碼:141034201 | 代碼前6位:141034 |
行政區(qū)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qū):華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晉L |
長途區(qū)號:0357 | 郵政編碼:041000 |
轄區(qū)面積:約54.42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1萬人 |
人口密度:184人/平方公里 | |
行政駐地:上團柏村 | |
下轄地區(qū):10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下團柏村 | ~200 | 村莊 | 團柏原生長很多柏樹,其中有兩棵松樹生長在一起,故名下團柏村![詳細] |
棗坪村 | ~201 | 村莊 | 該村地勢較平,又有棗樹,故得名棗坪。明代屬團柏里管轄;明崇禎七年(1634)屬梧桐里管轄;1918年實行區(qū)村建制,1923年屬于三區(qū)管轄;1956年2…[詳細] |
茶房村 | ~202 | 村莊 | 該村因上團柏堡子上一家姓喬的在河灘設茶棚而得名![詳細] |
上團柏村 | ~203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地理環(huán)境,河流穿過而命名。又因在下團柏上游而得名![詳細] |
任馬莊村 | ~204 | 村莊 | 任馬莊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李家坡村 | ~205 | 村莊 | 因該村姓李的較多、地形在山坡陡峭之上。明代屬團柏里管轄;明崇禎七年(1634)屬梧桐里管轄;1918年實行區(qū)村建制,1923年屬三區(qū)管轄;1956年2…[詳細] |
溝堡村 | ~206 | 村莊 | 該村有溝和堡壘,故名。明代屬團柏里管轄;明崇禎七年(1634)屬德輝里管轄;1918年實行區(qū)村建制,1923年屬于三區(qū)管轄;1956年2月撤銷區(qū)村建制…[詳細] |
羊反村 | ~207 | 村莊 | 明清時為馬家莊,因戶戶養(yǎng)羊而得名。相傳古時一縣官坐轎途經(jīng)該村,路遇群羊擋道,縣官火上心頭,說這些羊簡直反了,只好息轎為羊讓路,故名羊反村![詳細] |
柴洼莊村 | ~208 | 村莊 | 該地地處山坡上,一戶柴姓移居此地,在此耕種,隨后住戶逐漸增多,漸漸發(fā)展成一個村莊,被當?shù)厝私凶霾裢萸f村。故名![詳細] |
后義村 | ~210 | 村莊 | 相傳該村人厚道、義氣。明代屬團柏里管轄;明崇禎七年(1634)屬梧桐里管轄;1918年實行區(qū)村建制,1923年屬于三區(qū)管轄;1956年2月撤銷區(qū)村建制…[詳細] |
地名由來:
宋代,村子附近有一堡寨稱旁柏寨,后堡寨荒廢而村子和睦安康,故名團柏。今有上、下團柏村,居北為上團柏村,居南為下團柏村。
基本介紹:
汾西縣轄鄉(xiāng)。原為鄉(xiāng)建制,1959年置團柏公社,1984年復置鄉(xiāng)。位于縣境東南部,隔汾河與霍州市辛置鎮(zhèn)相望,面積54平方公里,人口1萬。邢辛公路、僧辛公路過境,南同蒲鐵路與大運公路依境而過。轄下團柏、上團柏、任馬莊、黨家莊、灘里、李家坡、溝堡、羊反、范南莊、圪塔條、福洼莊、柴洼莊、堡后、反義、溝底、棗坪、茶房17個村委會。農(nóng)業(yè)以種植小麥、棉花為主,工業(yè)以化肥為主。
文化旅游:
溝堡玉皇廟位于汾西縣團柏鄉(xiāng)溝堡村,時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占地面積1089.3平方米。坐北面南,一進四合院布局。中軸線上現(xiàn)存戲臺、正殿,兩側存東、西配殿,戲臺兩側各建磚窯1孔,山門建在院東
下團柏九天圣母廟位于汾西縣下團柏鄉(xiāng)下團柏村,時代為元至清,類別為古建筑。占地面積2724.3平方米。坐北面南,二進四合院布局,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建有影壁、山門、戲臺、中殿、后殿,兩側存東西配
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屬汾西縣五區(qū)。
1956年2月設上團柏鄉(xiāng)。
1959年10月成立霍汾縣團柏人民公社。
1961年5月為汾西縣團柏人民公社。
1984年12月撤銷汾西縣團柏人民公社,設團柏鄉(xiāng),屬汾西縣管轄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