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云南省 > 昆明市 > 西山區(qū) > 團結街道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區(qū)團結街道

[移動版]
地名:團結街道隸屬西山區(qū)
區(qū)劃代碼:530112010代碼前6位:530112
行政區(qū)域:云南省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行政級別:街道車牌代碼:云A
長途區(qū)號:0871 郵政編碼:650100
轄區(qū)面積:約425.8平方公里人口數(shù)量:約3.4914萬人
人口密度:約82人/平方公里海拔:2195米
下轄地區(qū):16個社區(qū)
代碼城鄉(xiāng)分類簡介
龍?zhí)渡鐓^(qū)~001主城區(qū)
1964年1月,設龍?zhí)渡a大隊,1984年4月,改設龍?zhí)多l(xiāng),1988年2月,改設龍?zhí)掇k事處,2000年9月,改設龍?zhí)洞迕裎瘑T會,2009年8月,改設龍…[詳細]
和平社區(qū)~002城鄉(xiāng)結合區(qū)
改設和平鄉(xiāng);1988年2月,改設和平辦事處;2000年9月,改設和平村民委員會;2009年8月,改設和平社區(qū)居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大興社區(qū)~003村莊
1964年1月設大興生產大隊,1984年4月改設大興鄉(xiāng),1988年2月改設大興辦事處,2000年9月改設大興村民委員會,2009年8月改設大興社區(qū)居民…[詳細]
白眉社區(qū)~004村莊
1964年1月,設白眉生產大隊;1984年4月,改設白眉鄉(xiāng);1988年2月,改設白眉辦事處;2000年9月,改設白眉村民委員會;2009年8月,改設白…[詳細]
棋臺社區(qū)~005村莊
1964年1月,設棋臺生產大隊,1984年4月,改設棋臺鄉(xiāng),1988年2月,改設棋臺辦事處,2000年9月,改設棋臺村民委員會,2009年8月,改設棋…[詳細]
妥吉社區(qū)~006村莊
1964年1月設妥吉生產大隊,1984年4月改設妥吉彝族鄉(xiāng),1988年2月改設妥吉辦事處,2000年9月改設妥吉村民委員會,2009年8月改設妥吉社區(qū)…[詳細]
雨花社區(qū)~007村莊
取所轄自然村墨雨村末字“雨”,花紅園村首字“花”組合得名“雨花”�!�[詳細]
花紅園社區(qū)~008村莊
2009年8月,團結鎮(zhèn)與谷律鄉(xiāng)合并為團結街道辦事處,團結街道辦事處把原來的16個村委會村改居,因此花紅園村委會改為花紅園社區(qū)居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永靖社區(qū)~009村莊
舊時這里社會秩序不安定,寄“安定、平定“之愿,取名“永靖”,希望社會穩(wěn)定、居民安居樂業(yè)�!�[詳細]
下沖社區(qū)~010村莊
1964年1月,設下沖生產大隊;1984年4月,改設下沖鄉(xiāng);1988年2月,改設下沖辦事處;2000年9月,改設下沖村民委員會;2009年8月,改設下…[詳細]
朵畝社區(qū)~011村莊
1964年1月設朵畝生產大隊,1984年4月改設朵畝鄉(xiāng),1988年2月改設朵畝辦事處,2000年9月改設朵畝村民委員會,2009年8月改設朵畝社區(qū)居民…[詳細]
谷律社區(qū)~012村莊
1964年1月,設谷律生產大隊;1984年4月,改設谷律彝、白族鄉(xiāng);1988年2月,改設谷律辦事處;2000年9月,改設谷律村民委員會;2009年8月…[詳細]
妥排社區(qū)~013村莊
1964年1月,設妥排生產大隊;1984年4月,改設妥排彝族白族鄉(xiāng);1988年2月,改設妥排辦事處;2000年9月,改設妥排村民委員會;2009年8月…[詳細]
律則社區(qū)~014村莊
1964年1月,設律則生產大隊;1984年4月,改設律則鄉(xiāng);1988年2月,改設律則辦事處;2000年9月,改設律則村民委員會;2009年8月,改設律…[詳細]
樂畝社區(qū)~015村莊
1964年1月,設樂畝生產大隊;1984年4月,改設樂畝彝族鄉(xiāng);1988年2月,改設樂畝辦事處;2000年9月,改設樂畝村民委員會;2009年8月,改…[詳細]
蔡家社區(qū)~016村莊
1964年1月設蔡家生產大隊,1984年4月改設蔡家鄉(xiāng),1988年2月改設蔡家辦事處,2000年9月改設蔡家村民委員會,2009年8月改設蔡家社區(qū)居民…[詳細]

地名由來:

團結街道因境內居住著彝、白、漢、苗等民族而得名。

基本介紹:

團結街道辦事處宛如一顆遺世明珠,靜臥于昆明市西郊,距市區(qū)僅17公里。這里區(qū)位獨特,東連昆明主城,與佛門圣地筇竹寺相依,晨鐘暮鼓,梵音裊裊;南鄰國家4A級風景區(qū)西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峰巒疊翠,林泉清幽;西傍螳螂江,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歲月;北靠臥云山,山巒起伏,云蒸霞蔚,與富民縣、祿豐縣、安寧市、五華區(qū)接壤,交織出一幅壯闊的地域畫卷。轄區(qū)廣袤,達424.66平方公里,下轄16個社區(qū)、119個居民小組和136個自然村。彝、白、漢、苗四個世居民族在此繁衍生息,總人口34914人,少數(shù)民族占比72% ,民族風情濃郁醇厚。高原山地、河谷山地、山間小盆地等多種地貌于此匯聚,地形跌宕起伏,盆嶺錯落有致,山脈

+查看詳細團結街道概況>>

榮譽排行:

2011年4月,環(huán)境保護部授予團結街道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tài)鄉(xiāng)鎮(zhèn)稱號。

文化旅游:

花紅泂摩崖石刻

花紅泂摩崖石刻位于西山區(qū)團結街道辦事處花紅園小村花紅洞,年代為清-民國�;ḿt泂摩崖石刻為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

棋臺文筆塔

棋臺文筆塔位于西山區(qū)團結街道辦事處棋臺村筆架山腰,年代為1933年。棋臺文筆塔為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

曲煥章墓

曲煥章墓位于昆明市西山區(qū)團結街道辦事處花紅園小村后山上,曲煥章(1882—1938),原名占,摁字星階。云南白藥創(chuàng)始人,是載入中華史冊的云南中草藥名家。1938年5月,曲先生在重慶被國民黨當

歷史沿革:

明代及清中葉以前,屬昆明縣石鼻里、高蟯里。

清晚期時,分屬多依堡、明朗堡、永靖堡、樂畝堡。

民國時,為玉案鄉(xiāng)的一部分。

1950年,屬昆明縣第五區(qū)。

1954年,屬昆明市第九區(qū)。

1956年,屬西山區(qū)。

1958年,建公社,因少數(shù)民族聚居取名團結公社。

1961年底,劃為10個大隊。

1962年,析置谷律公社。

1984年,改為團結街道辦事處、谷律街道辦事處。

1988年,改為團結彝族白族鄉(xiāng)、谷律彝族白族鄉(xiāng)。

2006

+查看詳細團結街道歷史沿革>>



以下地名與團結街道面積相當: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