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富良棚鄉(xiāng) | 隸屬:峨山縣 |
區(qū)劃代碼:530426203 | 代碼前6位:530426 |
行政區(qū)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云F |
長途區(qū)號:0877 | 郵政編碼:653200 |
轄區(qū)面積:約19288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8114人 |
人口密度:約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富良棚村 | ~201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彝語地名:坡拉坡�!捌隆卑呙┎荨ⅰ袄斌�、“坡”多。意為斑茅草多的地方。清代以諧音譯為“富良棚”或“葫蘆棚”,后以富良棚為名�!�[詳細(xì)] |
塔沖村 | ~202 | 村莊 | 彝語“塔沖”,“塔”:松樹,沖:箐,意為松樹箐,以村四周松樹較多得名�!�[詳細(xì)] |
美黨村 | ~203 | 村莊 | 彝語“咪達(dá)”,咪:田,達(dá):上,意為田上邊的村子。后以諧音“美黨”二字,故而得名。…[詳細(xì)] |
迭舍莫村 | ~204 | 村莊 | 彝語“迭舍莫”,“迭”:平地,舍:黃色,莫:地方,意為:土色黃的小平地。因�!�[詳細(xì)] |
婀娜村 | ~205 | 村莊 | 彝語地名:婀娜。意為:生長龍竹的好地方。…[詳細(xì)] |
石板村 | ~206 | 村莊 | 彝語地名,魯?shù)媚�,意為大石板多的地方。以村地質(zhì)得名。村民委員會原駐石板村,2007年搬遷至丫勒村,仍然用原名�!�[詳細(xì)] |
翻家村 | ~207 | 村莊 | 1949年前屬碧云鄉(xiāng);1949年屬中心區(qū)碧云鄉(xiāng);1952年屬第三區(qū)美黨鄉(xiāng);1958年屬富沖公社美黨管理區(qū);1960年屬富良棚公社美黨管理區(qū);1961年…[詳細(xì)] |
地名由來:
彝語稱“坡拉坡”,意為班茅草較多的地方。以諧音譯寫為富良棚。
基本介紹:
"富良棚鄉(xiāng)地處東經(jīng)102O05′一102O09′,北緯24O13′一24O23′,海拔195Om。全鎮(zhèn)土地總面積為19288KM2,人口密度為51人/KM2;耕地面積占16807畝,占土地面積的5.81%;有林地面積為1485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dá)94.26%。
富良棚鄉(xiāng)總?cè)丝?820人,農(nóng)業(yè)人口為9256人,占總?cè)丝诘?4.26%,主要農(nóng)作物為糧食、烤煙、油料、蔬菜、水果等。
".
榮譽(yù)排行:
2022年12月,云南省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廳評定富良棚鄉(xiāng)為2022年云南省綠美鄉(xiāng)鎮(zhèn)。
文化旅游:
峨山縣第一個農(nóng)村中共黨支部成立舊址位于峨山縣富良棚鄉(xiāng)美黨村委會咱拉黑村民小組,年代為1949年。2023年12月,被認(rèn)定為玉溪市第一批市級革命遺址。
峨山農(nóng)村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舊址位于峨山縣富良棚鄉(xiāng)美黨村委會咱拉黑村民小組,年代為民國。2022年10月,被公布為玉溪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hù)單位。
歷史沿革:
清朝時期,富良棚鄉(xiāng)境域?qū)俣」镟l(xiāng)。
民國后期,屬丁癸、勛莊2鄉(xiāng)。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第二區(qū)中和、萬松2鄉(xiāng)和第四區(qū)文范(后改文化)、人境、對屏3鄉(xiāng)。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西部屬碧石鄉(xiāng),東部屬中和鄉(xiāng),東北大、小假佐屬謐安鄉(xiāng),西南石板等村屬鎮(zhèn)邊鄉(xiāng)。
1949年,成立中心區(qū),設(shè)碧云、中和、謐安3鄉(xiāng)。
1950年,中心區(qū)改稱第三區(qū)。
1951年,屬第三區(qū),轄富良棚、塔沖美黨、迭舍莫、婀娜、斗門6鄉(xiāng)。
1
區(qū)劃:云南省·玉溪市·峨山縣·富良棚鄉(xiāng) |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