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衡水市旅游

衡水市文物古跡介紹

景州舍利塔
  河北中南部有“滄州的獅子,景州的塔,真定府的大菩薩”三大古跡的說法。這景州的塔,指的就是景州舍利塔。景州舍利塔全名“釋迦文舍利寶塔”,簡稱“舍利塔”,俗稱“景州塔”。該塔位于景縣縣城中心,是我國建成年代較早、保存完好、規(guī)模宏偉、現存較高的內旋式磚石塔,它以明快、簡潔、樸實無華而著稱,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州舍利塔高63.85米,底座周長50.5米,為密檐八面十三層磚石結構,由塔基、塔身、剎網三部分構成。塔基由巨石成臺,下有一口深井。塔體由磚砌成,每層內砌環(huán)行走廊,與東西南北四個洞戶相通;層間砌階梯數百級,盤旋而上,可達塔頂,登頂遠眺,有欲窮千里之慨。塔頂為葫蘆狀,以青銅鑄造,高2.05米;銅頂下部罩以鐵剎網,高3.3米,四面各懸一鐵匾,南面鐵匾之上鑄佛像三尊,東、西……[詳細]
深州盈億義倉(糧倉博物館)
  義倉是舊時中國各地漢族儲糧備荒的一種社會習俗。隋唐已有。深州盈億義倉簡稱義倉,是一清代建筑群體,位于河北省深州市博陵路107號。南北長56.13米,東西長58.82米,建筑面積1383.10平方米,占地3428.8平方米。分為東西兩院,東院為辦公區(qū),由北向南依次坐落著門庭、東西廂房、宴休堂四座建筑,圍合成一個小四合院。由四合院的中軸線向南延伸,有一座供奉和糧倉休戚相關的神的建筑?倉神祠。東西兩院以門庭與西廂房間的過道相通。西院為倉儲區(qū),原有東、西、南、北四倉共36間,但7間東倉于1942年被日本侵略軍的飛機炸毀現僅存南倉、北倉、西倉、聽事房。四周圍以圍墻,形制為北方傳統(tǒng)四合院式。2013年5月,深州盈億義倉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觀津公園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觀津公園
  觀津公園位于武邑縣主城區(qū)西部,主要包括雕刻文化中心廣場、市民健身活動中心、濱河公園、橋梁改造、自行車及游步道、挖湖堆山、廊架、觀津亭、33米雕塑、吊橋、親水平臺、湖區(qū)木棧道等休閑旅游設施。公園內中心廣場北側建設有各種球類等體育健身場地,能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運動喜好人群的需求。觀津公園依滏東排河兩岸而建。據悉,公園總占地1600多畝,全長3.8公里,是一座生態(tài)觀景公園。漫步公園,目之所及,是迎風怒放的各色花朵。馬鞭草、硫華菊、百日草、波斯菊……一棵棵、一朵朵組成了色彩斑斕的花海,置身其中、如夢似幻。信步徜徉、浪漫撩人,一陣風來,花浪起伏、花香四溢,讓人陶醉其中。地址:衡水市武邑縣京廣線明清家具大世界門票:免費開放開放時間:全天……[詳細]
4、衡水寶云寺 AA
衡水寶云寺
  衡水寶云寺位于衡水市區(qū)西南部。碑石記載始建于隋,其實早在南北朝時,此處已有寺廟。相傳,在其鼎盛之時,寺域廣占三十畝,殿堂多有近百座,樵樓鐘聲驚千里,成年累月擁香客。 寶云寺內有一塔,高36.5米,塔體為八面棱錐體磚木結構,自四層以上四面有門,塔的各層建筑風格各異,或成鴛鴦斗拱,或成梅花斗拱,雄渾古樸,氣勢磅礴。若登塔頂,需有一定的 勇氣,因為每登一層都要繞塔沿半圈,找到另一側的入口。 來寺內一游,摸一摸千年不死草,感受一下歷史的滄桑,也不啻是一種享受。千年不死草屬蘭科,又叫馬藺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寺內這株是由唐朝大詩人王之渙所栽。唐開元二年,26歲的王之渙深得宰相張九齡賞識,并被推薦到當時的衡水縣當主簿。臨別,見相爺府前有墩馬藺草,觸景生情,遂向相爺說:此草不貪肥水,千載永綠。賢明的相爺既……[詳細]
孝感圣姑廟
  圣姑廟位于河北省聞名全國的中國絲網之鄉(xiāng)衡水市安平縣,其廟宇位于安平‘閆會沃’村西。安平古稱博陵,位于冀中平原腹地,取“眾官民安居樂業(yè),且地勢平坦”之意,得名安平。安平自漢高祖置縣,至今已歷悠悠兩千年,地處北京、天津、石家莊三角中心,交通便利。圣姑廟相傳是漢光武帝劉秀降旨修建的。元代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在原廟東側筑高臺重建,明、清兩代多次擴建而成。據史料記載,“燕趙齊魯之民,雖千百里之遠,致香火者如織”。圣姑廟毀于1945年5月抗日戰(zhàn)火之中,現僅存高大的臺基,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圣姑廟由牌樓、碑亭、蹬道、門屋、工字殿、寢宮殿、觀稼亭6個主體建筑組成,布置在一條明顯的中軸線上。鐘鼓樓和配殿左右對稱,為比較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寺廟布局。據1935年營造學社調查,牌坊重建于1932年,位于廟南……[詳細]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位于衡水市故城縣縣城南30公里處的建國鎮(zhèn)霍莊村,東與山東省武城縣、夏津縣隔京杭運河相望。南、西與邢臺市清河縣接壤,距省會石家莊270公里。1995年被中共衡水地區(qū)委員會、衡水地區(qū)行署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省政府、省軍區(qū)命名為“省國防教育基地”,2006年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物保護單位”。烈士陵園始建于1958年10月,由山東人民政府撥款,武城縣人民政府主辦,在原祖楊公社霍莊村修建了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當時隸屬山東省。1964年行政區(qū)劃后,歸河北省故城縣管理,1986年11月—1987年4月由省政府、衡水地區(qū)行署、故城縣人民政府主持重修。全園占地面積8000余平方米,門廳寬3.9米,高3.1米,大門上額雕刻有“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9字(……[詳細]
周亞夫墓地
  周亞夫墓地位于縣城西1.3公里處,底周長600米,高約16米,占地面積7畝。1956年7月周亞夫(?—前143年),沛縣(今江蘇沛縣)人,西漢著名軍事家。周亞夫為漢初大將周勃次子,襲父爵為絳侯。起初做河內郡守時,許負曾給他看相,說他三年后為侯,封侯八年為丞相,掌握國家大權,位尊任重,在眾臣中將首屈一指,再過九年會餓死。周亞夫笑著說:“我的哥哥已代父為侯,如若他去世,他的兒子理應承襲爵位,我周亞夫怎說得上封侯呢?再說若我已顯貴到如你所說的那樣,怎么說會餓死呢?你來解釋解釋!”許負指著他的嘴說:“你嘴邊有條豎線,紋理入口,這就是餓死之相!边^了三年,周亞夫的哥哥絳侯周勝之犯了罪,文帝選周勃子孫中有賢德的人為侯,大家都推舉周亞夫,于是封周亞夫為條侯,繼承絳侯爵位。漢文帝六年(前158年),匈奴大舉……[詳細]
衡水安濟橋
  衡水安濟橋1766年建成,橋身全長116米,兩側各有望柱58根,每根柱頂有形態(tài)各異的石獅;望柱之間有石頭攔板。橋東西兩頭,南北兩側各有一只較大石獅。衡水桃城區(qū)文管所所長白如廷介紹,該橋是滏陽河流域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石橋,1993年被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衡水大石橋是人們今天對安濟橋的一種通俗的叫法。由安濟橋,或許能發(fā)現衡水城中心的秘密———沒有這座橋,我們追尋衡水這座城的根脈,很可能會失去方向感。衡水城西門外,“為齊晉及畿南諸郡四達要道”,東至山東,西至山西,漳滏合流是道必須跨越的天然屏障,而幫助跨越這道屏障的則是橋。天順元年即公元1457年,衡水縣令楊儼奏請深、冀二州,棗強、武邑二縣,“協濟創(chuàng)建木橋”,這是一座不太牢固的木橋,在隨后的“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間,屢圮屢修”——……[詳細]
冀州竹林寺
  竹林寺坐落于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北關村東北300米處,乃冀州古城的四大名寺之一。因其四面環(huán)水,夏秋時節(jié)有時出現海市蜃樓幻景而又名“懸空寺”!凹娇h城北竹林寺圖”是著名畫家趙望云先生在民國廿二年(1933年),在冀南旅行寫生,路經古老的竹林寺時所作的圖畫。畫面上的竹林寺瓦宇鱗鱗、苔蘚斑駁,顯得古樸幽靜。相傳竹林寺,為晉朝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出任冀州刺史時建筑的,山濤在冀州頗有功績(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和阮咸)!都娇h志》記載:“竹林寺,據說是明初的一個州官,依照紫薇山海市蜃樓幻景,命工匠修建而成。” 在民國時期流傳著許多有關竹林寺的美麗傳說,其中寺院升天的故事影響最大,至今人們津津樂道。因其四面環(huán)水,南面有一狹長通道與岸連接,夏秋時節(jié)有時出現海市蜃樓幻景,所以又名“懸空寺”……[詳細]
慶林寺塔
  慶林寺塔位于河北省故城縣鄭家口西南的饒陽店村東。慶林寺塔原屬慶林寺古建筑群的一部分,因年代久遠,現其他建筑已蕩然無存,惟有寶塔獨立,亦稱饒陽店塔。據饒陽店關帝廟的碑文記載:北宋初年,有饒、楊兩姓在此開店,故名饒楊店。在塔的內壁上,有許多游人題的詩詞。早期出的《武城縣志》和《故城縣志》,都把慶林寺塔說成是唐代建筑。直到1990年,中國科學院的張馭寰教授,對慶林寺塔進行了實地考察后,根據該塔的建筑風格和特點,確定為北宋初期所建。新中國成立后,曾于1957年和于1976年,兩次進行修繕,該塔至今保存完好。慶林寺塔為九級八面,正面向南,東西南北四面各辟一拱狀門。塔是用青磚砌成,下為塔座,塔身高六層,為樓閣式磚塔,總高35.67米,建筑面積165.2平方米。其造型挺拔秀美,砌筑精巧,每層之間砌有雙層塔……[詳細]
董仲舒祠堂遺址
  “董仲舒祠堂遺址”位于棗強縣王常鄉(xiāng)后舊縣村村西,始于明代,對于我們研究和探討董仲舒儒學文化和明代祠堂建筑風格等提供了重要依據。董仲舒,棗強人,西漢經學家、哲學家、教育家。他對《春秋》領悟深透。在繼承發(fā)展傳統(tǒng)儒學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新儒學。漢武帝采納他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并確立儒學為國家政治學說。從此開兩千年封建社會奉儒學為正統(tǒng)思想之先河,歷代封建帝王稱他為“闡道醇儒”,世人稱“董二圣”。他的主要著作《春秋繁露》、《春秋決事比》、《春秋決疑》、《舉賢良對策》等。現董仲舒祠堂遺址上,保存有董仲舒保護室一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董仲舒石像,置于內。保護室東西8米,南北6米,占地面積為48平方米。遺址,東西長151米,南北150米,占地面積為22600平方米。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韓安……[詳細]
深州興隆寺(觀音禪院)
  興隆寺相傳為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所建,如果算到今天,已有一千九百八十多年的歷史了。是深州歷史最久,規(guī)模最大的寺院。興隆寺建成后,香火鼎盛,遠近聞名,經過歷代維修和擴建,規(guī)模越來越大,從山門算起,沿中軸線從南至北共有五座建筑,其中第四座最大,這就是大雄寶殿了,面寬約20米,進深約7—8米,瓦為綠色琉璃瓦,柱礎直徑約75厘米,大雄寶殿的廢墟堆積有三層樓高,由此可見興隆寺一定雄偉壯麗。根據這些情況分析,大雄寶殿可能超過20米,即六七層樓高。興隆寺門前有一條東西走向的運糧官道(德州到正定),來往的車輛較多,凡是過往車輛在此必須停下,把車軸上的油刮下少許,抹到石獅的嘴里,不然就會翻車,這個習俗一直延續(xù)到抗戰(zhàn)前夕。興隆寺是在1853年被太平天國的軍隊燒毀的。太平天國的軍隊在深州駐扎半個月之久,他們確實騷擾過……[詳細]
饒陽鎮(zhèn)海寺
  鎮(zhèn)海寺位于衡水市饒陽縣大尹村。 唐朝時滋河泛濫,村民苦不堪言,故建佛寺而鎮(zhèn)之,以鎮(zhèn)之故名為鎮(zhèn)海寺。自此,水勢漸撤,滋河消滅,直至文革時期,鎮(zhèn)海寺被夷為平地,片瓦皆無。1992年,經有關部門批準,大眾發(fā)心,鎮(zhèn)海寺的修復工作得到落實,歷時二年時間,基礎建設初步完成,但無僧人住入,至使荒廢七年有余,房屋殿堂失修,雜草叢生,一派凄涼景象,一些外道趁虛而入, 偽作沙門,混亂不堪。2000年,經政府有關部門研究決定,禮請上繼下空法師擔任住持,重修佛寺,廣弘佛法, 2000年6月, 法師帶領信眾,正式入寺。從此,鎮(zhèn)海寺逐步走入完善,并定為凈土宗道場。法師入寺后,參照百丈清規(guī)制定了鎮(zhèn)海寺共住規(guī)約,念佛堂規(guī)約,僧值規(guī)約等各項修行念佛之嚴格規(guī)定,由于地理位置差,經濟條件落后,在凈財極度缺乏的情況下,法師高樹法……[詳細]
逯家莊壁畫墓
  1971年,在安平縣逯家莊發(fā)掘了一座東漢多室墓。在后室頂部有白粉書寫的“憔熹平五年(176年)”隸書題記,為該墓的確切年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在中室及其南耳室和前室南耳室內,均發(fā)現彩繪壁畫,室這次發(fā)掘的重要收獲。中室四壁繪的室墓主人“出行圖”,上下共四層,每層均有大量車、騎及伍佰(武官)、辟車(文官)之類的導從,和一輛主車。最下一層主車的乘者室墓主人,后面室墓主人的妻子。中室南耳室墓門旁繪守門卒;南壁繪墓主人坐在帳中,帳后有二侍女拿著香熏,帳左側有二近侍;東壁繪二吏持芴,躬身而立;北壁繪一建筑圖,房屋櫛比,層層進深,后部有座高聳的望樓,其上有伺風鳥、測風旗和報警鼓。前室南耳室會有守門卒、侍衛(wèi)及一些內櫞的官吏。壁畫內容豐富,場面很大,僅“出行圖”就繪有車馬60多輛。壁畫線條簡練流暢,顏色鮮艷。這……[詳細]
竇氏青山墓
  竇氏青山墓又名“安成候墓”,位于河北武邑縣城東14公里處的青冢村南邊。占地36582平方米,它是漢文帝皇后竇猗房的父親竇青的墳墓,因竇青被漢室封為安成候,故又稱安成候墓。竇氏青山墓今高22.9米,周長490米,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竇青系古觀津(今武邑縣東部)人,死后葬于故里。其女兒被封為文皇后以后,被追封為安成侯。其后,文皇后做了皇太后,為其父擴建墓冢,升高封土,為能“西望長安”。還修建廟宇,并立“竇氏青山”墓碑一通。若干年后,廟宇、碑刻被毀,僅存“青山”。1982年7月23日,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竇氏青山墓,在司馬遷《史記*外戚世家》有記載:“竇太后父少遭秦 ,隱身漁釣,墜泉而死。景帝 ,太后遣使者填父所墜淵,起大墳於觀津城南,人間號曰竇氏青山也 。”竇氏青山墓,據《后漢書.……[詳細]
16、寶云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寶云塔
  寶云塔原名擎天塔,位于衡水市區(qū)西南的舊城村東。該塔原在寶云寺內,因此稱寶云塔。明朝永樂十三年(1415年),因洪水淹沒縣城,故將縣城由舊城村遷至今址,寶云寺亦隨城一起搬遷。但寺雖遷,塔未動,一直在原址聳立。該塔在綠樹掩映下,巍然高聳,蔚為壯觀。寶云塔為磚木結構,高36.6米,底座周長28.8米。第一層的南面有一拱券佛龕,龕里原有一尊石雕蓮花坐佛。另在塔頂有一葫蘆形塔剎。與景縣舍利塔不同的是,塔的各層建筑風格各異,或為鴛鴦斗拱,或為梅花斗拱等。全塔成九層八面棱錐體,雄渾古樸,體現了勞動人民的建筑才能。塔的第一層,雙層塔檐,并在南面和北面各有一券門。第二層東面和西面開有券門,第三層又是南北各有一券門,到第四層以上,則四面各有一門。由底層至第七層,塔內有磚階盤旋而上,但塔底部為穿心式,在塔內拾級而……[詳細]
馬君起造像碑
  馬君起造像碑,全稱為“馬君起造石浮圖碑”!案D”在這里指佛像。系唐代儀鳳四年(公元六七九年)馬君起為死去的父母所造。該碑現存于河北省深縣文化館,一九八三年九月定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馬君起造像碑碑高110公分,寬79公分,厚49公分,系兩石鑿合之石室。石室內有女菩薩像一、侍女二,下為飛禽走獸的石浮雕,石室兩旁各有一武士衛(wèi)其側。石室門眉之上有“天皇供養(yǎng)、天后供養(yǎng)”八字!疤旎省敝柑聘咦,“天后”指武則天,在此以前的造像碑,多言為皇帝造福多未有兼及皇后者,唯獨此碑有“天后供養(yǎng)”四字,由此可以看出當時武則天的權勢之重。人們評價此碑“字畫尤精絕,海內傳寶之”。此碑最有價值的是記文的書法藝術,明清兩代及民國年間,有人曾以此復制了大量的碑貼,在北京,上海等地流傳。據傳碑文拓片曾參加過一次國際藝術展覽,……[詳細]
冀州西堤北塔(震雹塔)
  西堤北塔(震雹塔)位于冀州市門莊鄉(xiāng)西堤北村東50米處,西堤北塔(震雹塔)為元代建筑,歷史上當地每年春季都會在塔下舉行儀式,祈禱免受雹災,震雹塔由此得名。西堤北塔(震雹塔)全部用青石砌成,通高8米,塔基平面呈正方形,塔身為六棱錐體,塔頂是一個1.5米高的石葫蘆。西堤北塔(震雹塔)自下而上,除塔基、塔葫蘆外,分為四層:第一層直徑2米,陽面有一群象浮雕,正面刻有銘文,多以無法辨識,上面“南無釋迦牟尼佛”幾個大字還很清晰,表明這是一座佛塔,在刻文的落款處可辨出“嘉靖三年”字樣,這應該是石塔的落成年代。第一層和第二層銜接處刻有蓮花浮雕;第二層正面神龕兩側刻有“大清乾隆二十六年三月十二日全村發(fā)心重立”,這應該是修復年代的記載;第三層四面浮雕佛像;從第二至第四層的陽面依次刻有龍首、寶瓶、佛像浮雕;第四層陰……[詳細]
19、高氏墓群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氏墓群
  高氏墓群,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縣城南約十五公里的王瞳鎮(zhèn)、杜橋鄉(xiāng)一帶。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地群眾稱之為“高氏祖墳”或“皇姑陵”,是北魏至隋代的渤海高氏族墓,F存有封土墓10座,分布范圍較廣,總面積約37萬平方米,分為四個保護區(qū):隋莊保護區(qū)位于隋莊村東南約1公里處,包括3、4、6、7號墓;大高義保護區(qū)位于大高義村西約500米處,包括8、10、11、12號墓;野林莊保護區(qū)僅有2號墓,位于野林莊村北約700米處;李高義保護區(qū)有14號墓一座,位于李高義村東北約400米處。該墓群相傳原有墓冢近百座,歷經滄桑,封土流失,多數泯沒;歷年來,農民在打井和農田基本建設時,經常發(fā)現古代墓葬。1973年4月,河北省博物館和文管處獲悉當地村民在耕地中發(fā)現隋高六奇墓后,立即派人調查,收集到前幾年出土文物多件(有墓志……[詳細]
三十六烈士墓
  在棗強縣縣城第二小學家屬院附近,有一座“三十六烈士墓”,這里長眠著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國殉難的36位英雄。上個世紀40年代初,在日寇發(fā)動“鐵壁合圍”對華北平原展開大掃蕩的背景下,1940年1月17日早晨,當時的棗強縣縣長郭魯率縣政府人員和縣大隊與敵人展開游擊戰(zhàn),不想在景村被數倍于己的敵人包圍?谷罩臼總儩M腔熱血,靠殘舊的步槍與敵人展開激戰(zhàn),無奈敵人裝備精良,我抗日力量為敵擊潰,除去奮力沖出者和陣亡者,共有36人被俘。為搜集情報,日寇把36名抗日志士擄至棗強縣城,對他們嚴刑逼供,可志士們鐵骨錚錚,無一屈服?凑薪禑o望,日寇惱羞成怒,1月19日凌晨,他們把36名抗日志士押至縣城東門外,殘忍地用刺刀殺害了,尸骨棄于事先挖好的大坑內。1954年4月,為緬懷先烈、告慰英靈,棗強縣人民政府在原址上立碑紀念,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