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工卡縣文物古跡介紹
達普寺達普寺位于拉薩市轄墨竹工卡縣章達鄉(xiāng)吉曲河以東,該寺背倚夏斯山,面靠帕朗山,山澗溝內(nèi)溪水潺潺,自東向南注入吉曲河,海拔為3850米。該寺在“十年”浩劫中全被毀掉,大量文物散失無余。但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政策的感召下,經(jīng)上級單位批準,當?shù)厝罕娮曰I資金,修繕了該寺,并把個人所藏文物全部上交該寺供養(yǎng)。如今達普寺又煥發(fā)出新的容光,再次成為該鄉(xiāng)等地附近群眾朝拜圣地和參觀場所之一。該寺于12世紀時,由大修行者聶麥的賢弟仁欽寧布所創(chuàng)建,后來熱譯師的弟子積務貢布又在那里修行時為教化眾生修建了一座化身紅塔,逐漸成為名剎。在達普,固西班典頓珠時期修建了大殿、佛殿、僧舍等,遂成為附近地區(qū)有名望的黃教寺院。與此同時部分群眾先后流落到該地,為寺院建造當勞工后,定居下來,形成今日該寺周圍十幾戶人家的村莊。大殿面積……
[詳細] 邦薩寺邦薩寺(漢譯為受近事戒寺之意)位于拉薩市轄墨竹工卡縣扎西崗鄉(xiāng)所在地的瓊巴村向北行2公里左右山谷山腰處。這里水草豐盛,具有一種獨特的秀麗的幽谷風景。該寺?lián)䝼饔杉翁颇岈斖盟鶆?chuàng)建。占地面積為東西長140米,南北寬130米,由1個喇讓(漢譯其含義為-居寶之意)和11個夏倉(漢譯為住處之意)所組成,最盛時該寺有二三百僧人,教派屬薩迦派�,F(xiàn)有14個僧人。該寺整個建筑布局,按照自然地形所建,藏式平頂,呈長方形�,F(xiàn)僅見當?shù)厝罕娮曰I資金,經(jīng)上級批準修建9柱寬的大殿l座和3柱寬的佛殿以及6間各l柱寬的僧舍。該寺遺址現(xiàn)為一片孤零零的石砌墻壁廢墟。因此何時創(chuàng)建年代無有詳細資料。不過據(jù)該寺掌故老僧人70歲的阿旺尼瑪談其寺和熱振寺同時修建。故從他人所談及我們所見實地廢墟規(guī)模、結構上推測是一座曾顯赫一時的古老寺廟……
[詳細] 嘎則寺屬噶舉教派,創(chuàng)建于吐蕃王朝時期。此寺?lián)䝼鳛楣?世紀由松贊干布創(chuàng)建,原名歐若料久拉康,意為:“中鎮(zhèn)不變佛殿”;又據(jù),《衛(wèi)嘎則寺藏道場勝跡志》記載為公元8世紀蓮花生所建,始奉紅教,后宏時期改奉噶當教派。此寺建筑由大殿、26個修行室及僧舍組成。大殿門向南,高2層,石木結構,藏式平頂,平面呈“凸”字型。其前廊面積2柱,壁畫四大天王、觀世音等;大殿面積30柱,壁畫千尊釋迦;佛堂面積4柱,主供強巴佛,有幾座合金佛塔,四周為轉經(jīng)回廊,回廊壁畫千尊無量壽佛。二層設主持人住處,北有護神殿,面積6柱,供四臂金剛、能舍金剛及松贊干布、赤松德贊塑像等。地理位置:位于墨竹工卡縣工卡鎮(zhèn),距縣城向北約4公里的嘎則村,海拔:3850米�!�
[詳細] 德仲寺位于墨竹工卡縣門巴鄉(xiāng)仁多崗村西北大約15公里的德仲村,地處德仲溫泉附近。為藏傳佛教噶舉派寺院,是一座藏傳佛教尼姑寺院。從德仲溫泉的入口處向北,沿著青石板臺階而上,經(jīng)過三十多級才可到德仲寺。該寺大殿為兩層高,氣勢不凡。門前一大塊平臺用石板鋪成,十分平整光潔。平臺西側有個院子,是尼姑們的伙房,也是德仲寺管理委員會的辦公處。地址:拉薩市墨竹工卡縣類型:寺廟游玩時間: 建議1小時……
[詳細] 在318國道邊,距墨竹工卡縣城不遠,據(jù)說在西藏魔女圖上,噶澤寺建在魔女的右肩上,是鎮(zhèn)邊寺廟之一。景點位置拉薩以東墨竹工卡縣的秀絨河與馬曲河匯合處的馬曲河東……
[詳細] 直貢噶舉派寺廟群是去林芝的路上經(jīng)過的一個寺廟。景點位置墨竹工卡縣境內(nèi)雪絨河邊……
[詳細] 芒熱寺遺址位于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尼瑪江熱鄉(xiāng)芒熱村,年代為宋遼金。 2017年11月,被公布為西藏自治區(qū)第七批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羊日崗寺位于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尼瑪江熱鄉(xiāng)羊日崗村,年代為不詳。 2017年11月,被公布為西藏自治區(qū)第七批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