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 > 昆明市旅游

昆明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盤龍寺是昆明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它位于滇池東岸盤龍山,距離昆明市區(qū)約40公里,距離晉寧縣晉城鎮(zhèn)東南3公里,與昆明西山、賓川雞足山共同被稱為云南三大佛教圣地,1983年公布為昆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盤龍寺建于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是當時的蓮峰和尚所建。傳說建寺的時候,這里是山谷間的龍?zhí),有蛟龍藏身在這里,盤龍祖師蓮峰和尚念起法咒驅趕蛟龍,而后潭水干枯,蓮峰和尚就在這里建寺,稱為盤龍寺。另一種說法是潭中原有六條龍,其中五條被趕走,而有一條龍不甘心被趕,于是就興風作浪,蓮峰祖師做法將它降服,并且令其為坐騎。建寺后信徒越來越多,香火也越來越多,不久蓮蜂和尚坐化,被尊為“盤龍祖師”。明朝初祖源和……[詳細]
  在云南師范大學校園內,“一二·一”四烈士墓西側,有馮友蘭撰文、聞一多篆額、羅庸書丹的西南聯(lián)合大學紀念碑。碑座呈圓拱形,高約5米,寬約2.7米,中嵌石碑。碑文約1000余字,記述了聯(lián)大創(chuàng)辦的始末及其特點,是聯(lián)大在昆明的重要遺跡。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fā),日軍南侵,平津危急。原在北平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的南開大學,奉命遷于湖南,合組為長沙臨時大學。以三校校長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為常務委員,主持校務。于當年11月1日上課。繼而上海、南京陷落,武漢震動,1938年1月20日,臨大正式宣布遷云南。數百名師生徒步3000余里,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跋涉,于4月26日抵昆明,設理工學院于昆明,設……[詳細]
  圓通寺位于昆明市區(qū)內的圓通街,與昆明動物園毗連,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從唐時南昭國在此建“補陀羅寺”算起,已由1200多年的建寺歷史。同時,它也是現在昆明市內最大的寺院,在中國西南地區(qū)和東南亞一帶都享有盛名。云南省和昆明市的佛教協(xié)會都設在這里。圓通寺以造園手法建寺,青山、碧水、彩魚、白橋、紅亭、朱殿、彩廊交相輝映,景色如畫,是全國重點佛教寺廟之一。寺宇坐北朝南,富麗堂皇,整個寺院以圓通寶殿為中心,前有一池,兩側設抄手回廊繞池接通對廳,形成水榭式神殿和池塘院落的獨特風格。殿內供奉有清光緒年間精塑三世佛坐像,大殿正中兩根高達10余米的立柱上,各塑有一條彩龍,四壁還塑有五百羅漢像,均堪稱中國佛……[詳細]
  在云南師范大學(原昆明師范學院)校園東北隅,有座青竹和翠柏掩映的“一二·一”四烈士墓。墓道前方矗立著兩根石柱,頂端是鮮紅的火炬;石柱基座上,刻有聞一多先生撰寫的《一二·一運動始末記》,墓后石屏為自由神浮雕:無數青年跟隨自由女神,奔向自由,呼喚光明。浮雕下,刻有感情深摯的悼詩:“死者,你們什么時候回來?”“我們從來沒有離開這里!薄八勒,你們怎么走不出來?”“我們在這里,你們不要悲哀。我們在這里,你們抬起頭來!薄澳且粋愛正義者的心上沒有我們?那一個愛自由者的腦里沒有我們?那一個愛光明者的眼前看不見我們?”烈士墓四周圍有鐵鏈柵欄,整個墓地莊嚴肅穆。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群眾來這里瞻仰、憑吊;廣大青……[詳細]
  袁嘉谷舊居位于翠湖北路51號,建于1920年。建筑坐北朝南,土木結構,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積510平方米,建筑面積756平方米。北面正房五間,明間和次間為三層,單檐歇山頂。梢間和其他三面皆為兩層,硬山頂。各層朝天井方向均設走廊,一二層構成回廊。東側廂房下部明間為門廳,二樓外側有走廊。除東廂房下層明間外,各樓層明間設隔扇門6道,兩側均為木檻窗檻墻,傳統(tǒng)中式做法,僅有外墻二樓對外開窗為半圓拱頂,有西式韻味。袁嘉谷(1872~1937),字樹圃、樹五、號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16歲成為秀才。22歲中舉。31歲中經濟特科“一等第一名”,是云南歷史上唯一的“狀元”。袁嘉谷中經濟特科“一等第一名”后,授職翰……[詳細]
  金馬寺是昆明地區(qū)最早的佛教寺院,早在東漢,金馬山上就有最早的建筑——金馬神祠。唐儀鳳元年(公元676年),蒙舍威成王加封金馬山神為“金馬名山至德景帝”并命寺額“靈應寺”,這是金馬寺最早的文獻記載。之后金馬寺雖然興廢更替,但是香火終究綿延不絕,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臘月二十三日于明軍攻克昆明,金馬寺毀于戰(zhàn)火;正統(tǒng)三年(公元1438年),已毀五十七年的金馬寺在黔國公沐晟,征南將軍、都督沐昂的支持下,住持法堅與鄉(xiāng)賢何仲淵,阮振主持修復了金馬山靈應寺。據文史記載,修復后的靈應寺建筑雄偉、金碧輝煌;金馬山上依次建有:三門殿、兩廡廂房、中殿、大雄寶殿、祖堂、齋堂、禪堂、方丈室、僧寮、三賢祠、占地面積……[詳細]
  翠湖北路3號王九齡舊居建蓋于1925年。從前的門牌是翠湖東路25號。那時,王九齡剛從教育總長任上辭職歸來。他買下了翠湖北岸上的一片沼澤地,填平后建蓋了這幢住宅。王九齡舊居是一土木結構的傳統(tǒng)四合五天井式宅院,占地400平方米,建筑面積552平方米。座北向南。坡面青瓦懸山頂。為了借南面翠湖之景,便于觀賞,南面僅建了平房,其他三面均為二層樓房。北面正房稍高,明三暗五(間),兩側耳房皆為三間。與眾不同的是,三面樓房一、二樓間,建有回廊,而且兩側耳房二樓的回廊延至南面。站在二樓外走廊上,翠湖美景,盡收眼底。房屋雖然寬大,但木構件裝飾則簡樸大方。南面圍墻轉角為石嵌,大門兩側有邊長1米許的外方內圓石砌作為裝……[詳細]
  胡志明舊居在華山南路南廊中段,現在的門牌是華山南路91、92號。坐南朝北,占地面積276平方米。磚木結構三層樓房,兩面坡中式屋頂,面闊三間,臨街外立面為西式做法,樓上每間均開條形窗,上層窗臺底線連貫微凸,裝飾簡樸。下層為店鋪,樓下設書店。二樓東面二間即為胡志明在昆明期間的居所之一。越南勞動黨主席胡志明,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多次來昆明從事抗日救亡活動。每次到時,少則二三個月,多則半年。由于當年政治風云莫測,斗爭環(huán)境復雜,根據實際斗爭的需要,在昆工作時住地有好幾處,常住于金碧路香油巷、崇善街、三節(jié)橋村(今新橋村)、太和街咖啡館等處,華山南路是他常住的地方之一。那時,他公開的身份是昆明金碧路南來盛餐廳的面……[詳細]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云大附中搬遷到路南縣,許多著名學者和革命者云集路南,宣傳抗日救亡運動,傳播馬列主義民主進步思想。在云大附中的影響和推動下,使石林縣--空前高漲。1943年2月,云大附中遷回昆明后,路南中學成為堅持宣傳抗日--的堡壘。而國民黨反動縣長許良安之徒竟嫉恨成仇,公開施行--,激起各族民眾的英勇反抗。1943年10月間,許良安認為撲滅革命力量的時機已到,直接派人進入路南中學抓在校學生趙霖芝當兵,制造事端,打擊民主力量,這一進校抓丁的事件成為倒許運動的導火線。趙霖芝被抓后,林彥群、徐夢云二位老師到縣政府論理,指出董保長不帶任何公文,闖進學校,企圖抓一個年僅十七歲的學生去當兵,既蔑視兵役法規(guī),……[詳細]
  皎平渡位于彝族苗族自治縣境北部皎西鄉(xiāng)皎平村,兩岸崇山峻嶺,懸崖峭壁,是云南與四川之間的主要渡口之一。1935年的5月1日至9日,中國紅軍一方面軍在在皎平渡36名船工6條船9天9夜奮力的拼搏下,3萬名紅軍勝利甩脫了幾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真正地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自此皎平渡寫入了中國革命的歷史。為紀念紅軍搶渡金沙江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和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伯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省委、省政府把皎平渡列為云南省國情教育基地和文物保護基地;1992年,省委、省政府投資在皎平渡建造了紅軍渡江紀念碑和紅軍渡江紀念館。70年前紅軍的壯舉,為當地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隨……[詳細]
  唐繼堯墓位于昆明圓通公園西后門的上方。唐繼堯,公元1883年~1927年,云南會澤人。唐繼堯在辛亥革命和護國戰(zhàn)爭中都建樹奇功,然而其后期卷入了軍閥混戰(zhàn),后人為其題寫的挽聯(lián)是:“治滇無善政,護國有奇功”。唐繼堯墓位于圓通山昆明動物園內,俗稱唐墳。1930年破土動工,1932年竣工,墓高約6米,封土堆直徑約22米,墓前有石質廈式閣,碑閣寬17.6米,鑲嵌著8個大碑。閣廈由14根石柱支撐。整座墓戰(zhàn)地面積1500平方米,為國內較大的陵墓。墓的豪華氣派,在昆明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了。顯示了墓主生前的威赫和權力。唐繼堯(1883—1927年),字蓂庚,云南會澤人。1904年考取官費留學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詳細]
  中共云南地下黨建黨舊址為昆明常見的三坊一照壁普通四合院,坐東朝西,中式土木結構建筑。在當時,環(huán)境幽靜、四通八達,便于地下工作者轉移。1926年11月7日,由李鑫主持在此召開第一次黨員會議,會上根據中共廣東區(qū)委的決定正式在云南建立中共云南特別支部,吳澄任書記。1927年2月當時在廣州黃埔軍校任政治部宣傳科長的王德三奉廣東區(qū)委指示,率領干訓部分黨員回昆,在云南特別支部的基礎上建立中共云南省臨時工作委員會,王德三任書記,李鑫、吳澄等任委員,F基本保持原樣。屬省級文物,保持完好。1926年5月、中共廣東區(qū)委派遣云南籍中共黨員楊青田、王復生回云南建立中共云南地方組織。但是,兩人在昆明受到政府的嚴密監(jiān)視、……[詳細]
  熊慶來故居座落于云南大學校本部會澤院和至公堂東側,“考棚”前的一座二層樓房,故居占地面積308平方米,現由云南大學文物管理辦公室管理。此故居始建于1937年,座北朝南,一樓為熊慶來先生的接待室,二樓為臥室或辦公室。主體建筑為土木結構二層樓房。熊慶來故居是1937年建蓋的,1957年至1968年,這里還居住過一位名人,他就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詩人、文學家,原云南大學校長李廣田。李廣田與原黨委書記高治國密切合作,使六十年代的云南大學進入了一個輝煌時期。也就是說,這里是云南大學歷史上兩個輝煌時期的兩位校長的住所。1968年以后此樓一直作為辦公室(原馬列部辦公樓)。1999年7月,學校決定拆除此樓,校……[詳細]
  周鐘岳舊居位于翠湖北路,為民國時期中西合壁風格的民居建筑,磚木結構瓦屋頂硬山建筑,共三層,高約12米。平面布局呈“凹”字形。中間三間帶兩柱外走廊,兩側突出部分正面為三面體,使得坡面懸山屋頂兩側前部形成半圓攢尖頂,美觀而簡潔。此房周鐘岳購自張家,抗日戰(zhàn)爭以前,周鐘岳一家已經在此居住多年?谷諔(zhàn)爭期間,周到重慶任職,1939年底,西南聯(lián)大物理系教授吳大猷和數學系教授程毓淮兩家曾借住于一樓五間,一年左右的時間里,一樓便成為部分西南聯(lián)大教授聚會的場所。1940年10月13日,周公館便被日機-擊中,抗戰(zhàn)勝利后才重新作了較大的維修。周鐘岳(1876~1955)字生甫,號惺庵,云南劍川人,白族。早年赴日留學……[詳細]
  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土主廟位于昆明市官渡區(qū)官渡街道辦事處官渡古鎮(zhèn)內。土主廟始建于唐南詔時期,曾累興累廢,多次重修擴建。清朝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官渡街坊士紳及僧人等重建。辛亥革命前后,先后設區(qū)公所、初等小學、私塾等于內;“七七事變”后,又先后設省立官渡農校、私立云秀中學于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昆明第九中學亦設于內。土主廟內部設計為“八卦”形,組成四合大院附四小院,布局嚴謹,錯落有致。每年農歷二月十九日前后數天內,舉辦盛大廟會,聞名于附近的各州府縣。1982年,政府投資重修了大殿,1983年公布為昆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后修葺一新,2003年公布為第七……[詳細]
  朱德舊居位于昆明五華山北面的水晶宮紅花巷4號和小梅園巷3號。小梅園巷3號院為昭山小學使用,紅花巷4號院為云南記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使用,建筑內都陳列有朱德生平事跡展覽,對外開放。水晶宮紅花巷4號舊居,坐北朝南,中式土木結構四合院。正房二層,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屋檐下有廊。耳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到座面闊五間,建筑面積約380平方米。原是云南陸軍講武堂教官馬標的私人房產。1090年朱德由川來滇,以蒙自籍身份考入云南陸軍講武堂習武,與馬標有師生之情誼,1911年畢業(yè),在云南辛亥“重九”起義、護國運動、靖國戰(zhàn)爭中屢建功績,步步晉升。1921年朱德出任云南省警察局長。馬標將此房轉讓給朱德,同時還購得房后……[詳細]
  升庵祠坐落在昆明西山山麓、滇池之濱的高峣村。是明萬歷年間人們?yōu)榧o念楊升庵,將其舊居“碧峣精舍”改建為祠,供奉其塑像。這是一座三院三殿的中式庭院,背靠西山,面臨滇池,旁有清泉,花木繁盛,幽雅秀麗。祠內古木參天,樓臺亭閣巍然肅立,祠堂靜謐。1987年公布為云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升庵祠原為鄉(xiāng)紳毛玉的庭園,當時毛玉任吏部給事中,與楊慎友情篤深,在“議大禮”的政治斗爭中,被逮下獄,廷杖創(chuàng)發(fā)至死;“碧峣精舍”是毛玉之子毛沂專為楊升庵準備的。該祠在1986年重修,占地2000平方米,辟為楊升庵紀念館。祠東原有明初修建的普賢寺,明末,徐霞客游滇登太華山時曾在此駐足,便將普賢寺維修后辟為徐霞客紀念館。升庵祠位于西……[詳細]
  福春恒商號舊址位于正義路小銀柜巷,建于1924年。該建筑坐北朝南,由東西兩個部分組成。東面為兩院,由一個“三坊一照壁”和一個四合院縱向串連組成“六和同春”式民居。西面南為門廳,北為庫房!傲屯骸辈糠纸詾閮蓪幼唏R轉角樓房,土木結構,單檐硬山頂,舉架高大,裝飾精致,尤以隔扇門木雕工藝最為細膩精美。庫房為大空間單層建筑,單檐硬山頂,卷山。該建筑總大門和內院兩座大門以及外立面門窗石材裝飾,具有鮮明的西式風格。福春恒商號組建于光緒二年(1876),總號設下關,分號設昆明、保山、騰沖、成都、漢口、香港及緬甸曼德勒、仰光等地。主營絲綢、珠寶玉石、名貴藥材、地方土特產品等,兼營錢莊、匯兌及鴉片稅捐業(yè)務;還……[詳細]
  北京路石房子位于昆明市盤龍區(qū)北京路427號茶花公園內。石房子如一位風度翩翩的紳士,矗立在大樹濃蔭的環(huán)抱之下。中式琉璃瓦挑檐式屋頂闊綽大氣,法式主體結構線條干脆利落,一看就是大師手筆。外墻看似不經雕琢、凸凹不平的石頭,由內向外抒發(fā)著建筑的詩性與智慧。探尋的目光被那幾座精致大氣的窗子所0-,它的存在毫無懸念是那個年代最有說服力的高尚建筑。歇山頂兩層樓形制形成七間三進的平面布局,坐西朝東,中間建出抱廈,小歇山頂雨亭覆于抱廈通道之上。石拱券大玻璃窗、石條墻、三角楣傲立在北京路最令人矚目的視線里,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屋面卻出人意料地采用中國傳統(tǒng)歇山頂,正脊兩端設鴟吻,垂脊端頭置獸頭,唯岔脊不用走獸,……[詳細]
  位于昆明市宜良縣匡遠鎮(zhèn)壽山路。1926年11月7日,中共云南特別支部成立。根據中共廣東區(qū)委的指示,特支成立后迅即開展工農運動和“倒唐斗爭”。1926年12月,特支派云南籍中共黨員黃麗生到宜良縣城開展農民運動。黃麗生在宜良縣教育局長兼宜良中學校長李梅軒(國民黨左派)的支持掩護下,串聯(lián)發(fā)動農民,吸收農會會員達500余人。1927年4月,宜良縣農民協(xié)會在法明寺成立。5月,由農會主持在縣城召開了聲討蔣介石四.一.二”政變大會。6月宜良縣農民協(xié)會發(fā)動和組織會員、農民群眾和中學生等幾千人舉行--示成,包圍了宜良火年站,反抗法帝國主義侵占文公河水。省-也在昆明組織----和演講,支持宜良人民的反帝斗爭,最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