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保定市旅游

保定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介紹

1、直隸總督署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直隸總督署
  中國清代軍政衙署建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華中路。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初為保定府署,永樂年間為大寧都司衙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直隸總督駐此,至清朝滅亡(1911)。古城保定的直隸總督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華路,是清代直隸總督的辦公處所,是直隸省的最高軍政機關,是我國現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級衙署。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初為保定府署,永樂年間為大寧都司衙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直隸總督駐此,至清朝滅亡(1911),直到清亡后廢止,歷經182年,可謂是清王朝歷史的縮影,歷史內涵十分豐富,曾駐此署的直隸總督共59人66任,如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方觀承等。民國年間是直系軍閥曹錕的大本營�?谷諔�(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曾是日偽和-河北省政府所在地,有“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之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詳細]
晉察冀邊區(qū)革命紀念館
  晉察冀邊區(qū)革命紀念館位于河北省阜平縣城南40華里處。它距北京280公里,距省會石家莊100公里,距保定140公里,距佛教勝地五臺山70公里,處在阜平、石家莊、定州、忻州和保定的交匯點上,交通十分便利。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0領導創(chuàng)建的第一塊敵后根據地,曾被譽為“敵后模范的抗日根據地及統一戰(zhàn)線的模范區(qū)”,為中國抗戰(zhàn)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8年4月,毛主席率領中央機關從陜北來到晉察冀的邊區(qū)阜平縣城南莊,居住工作了46天。期間,召開0中央-擴大會議,審視度勢,調整了南線戰(zhàn)略,為三大戰(zhàn)役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毛主席還親自起草了《紀念一九四八年五一勞動節(jié)口號》,第一次具體描繪了新中國的藍圖,成為新中國成立的動員令。為了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教育激……[詳細]
3、狼牙山 AAAA國家級森林公園
狼牙山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西部的太行山東麓,距縣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崢嶸險峻,狀若狼牙而得名。如今,這里既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又是一座國家級森林公園。作為一處旅游勝地,品位很高�!±茄郎�-,以八路軍五勇士浴血抗擊日寇舍身跳崖而聞名于世。其實,狼牙山還是一座雄險奇?zhèn)�,景色秀麗的名山。早在兩千年前的�?zhàn)國時期,“狼山競秀”就是當時燕國十景之一。遠遠可以看到群山中的一個山頭上,有一組白色建筑,五角五層的狼牙山三烈士紀念塔,兩座五角亭,一座石牌坊,一圈圍墻�! ±茄郎綌埣t色教育與綠色旅游于一身,及愛國主義教育、山岳風光、溶洞、森林浴、三角文化、五大優(yōu)勢于一體,獨具特色,是教育健身的的最好游覽之地�!±茄郎�,以八路軍五勇士浴血抗擊日寇舍身跳崖而聞名于世。狼牙山是一座雄險奇?zhèn)�、景色秀麗的名山,…�?a href=/landscape/8/langyashan.html class=blue >[詳細]
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
  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位于河北省清苑縣,1961年3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1月被共青團中央確定為全國青少年教育示范基地,1997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AAA級景區(qū)。主要景點有:冉莊地道戰(zhàn)紀念館、冀中冉莊地道戰(zhàn)展廳、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保護區(qū)等。冉莊地道戰(zhàn)紀念館建于1959年,當時隸屬于冉莊村,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實際任務的需要,紀念館幾度變更,2004年3月成立清苑縣地道戰(zhàn)遺址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暨清苑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管理委員會,為縣委直屬正科級全額撥款事業(yè)單位。紀念館由聶榮臻元帥題寫?zhàn)^名。冀中冉莊地道戰(zhàn)展廳于1991年建成,1997年重新布展,楊成武將軍為展廳題寫門匾,展廳內珍藏著大批革命文物,利用聲、光、電等現代化展示手段再現了當年情景。冉莊地道戰(zhàn)遺……[詳細]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坐落在唐縣城北2公里處的鐘鳴山下。1986年落成。占地面積45950平方米,建筑面積2300平方米。主體建筑分為“白求恩紀念館”、“柯棣華紀念館”和“紀念堂”。整個建筑氣勢宏偉,造型精美,為中國傳統民族風格。兩館共展出珍貴歷史圖片300余幅,實物200多件。詳細介紹了白求恩、柯棣華大夫光輝的一生,反映了兩位國際主義戰(zhàn)士的高尚情操、精湛醫(yī)術、高度的責任心、滿腔的工作熱忱和無私奉獻精神。建館以來,來訪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有-、王鶴壽、劉瀾濤、楊成武、呂正操、-等;有來自加拿大、印度、日本、新西蘭等十多個國家的國際友人。1997年紀念館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紀念館與唐縣縣城連為一體,可在縣城食宿。城內有不同檔次的賓……[詳細]
安國市毛主席視察紀念館
  毛主席視察紀念館位于東方藥城北側,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園林式仿古建筑群體。占地面積5527.8平方米,建筑面積2900多平方米。始建于1959年夏,1970年擴建為5間平房。1993年為慶祝毛主席誕辰100周年,全市人民集資97萬元,進行第三次擴建。2003年10月,再次進行維修,擴建和改陳,在牌樓兩側興建仿古兩層樓2棟,建筑面積800多平方米,內設展室、售票室、接待室、紀念品門市。新建成的紀念館主樓高14.5米,廡殿頂,黃琉璃瓦面,脊飾鴟吻。上部繪清式旋子彩畫,下部朱紅色墻,高大的牌樓迎面而立。穿過牌樓,是一段鋪就斧剁石的通道,兩旁植青松翠柏。通道直通展廳,展廳高15.5米,建筑面積891平方米,頂部設有高低兩層琉璃瓦護墻,四周均有合角吻連接,水泥澆筑框架結構,紅色木制仿古門……[詳細]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位于保定市金臺驛街51號(原育德中學舊址),該館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清末時期磚木結構的四合院形式。保定是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發(fā)祥地。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和領導者李石曾先生是保定高陽縣人,原保定育德中學率先附設了留法預備班,現在還保留著一部分育德中學舊址,有關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文物史料多已收集到保定。為此,0中央于1983年批準在河北省保定市育德中學舊址建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1992年6月,0中央總書記-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1994年9月,紀念館被0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五四時期興起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對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國0和新中國建立與發(fā)展,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勝利以及西方先進科學技……[詳細]
高蠡暴動紀念館
  高蠡暴-動紀念館座落在高陽縣城東南15公里西演鎮(zhèn)北辛莊村南,占地面積1.05萬平方米,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高陽縣位于冀中平原,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qū)。本世紀30年代初的高陽、蠡縣地區(qū),正處在社會大動蕩時期。國民黨反動派的搜刮,地主、資本家的盤剝,加上天災-,使廣大民眾處在水深火熱之中。1932年8月27日,高陽、蠡縣一帶的農民在中共河北省委和保屬特委的直接領導下,掀起了一場震撼華北、影響全國的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大規(guī)模的農民武裝暴-動。暴-動隊伍從蠡縣的宋家莊至高陽縣的北辛莊間,途經20多個村莊,打擊-武裝,解救貧苦百姓,所到之處勞苦大眾紛紛響應和支持。暴-動隊伍攻占了北辛莊后,經過整編,正式成立了河北紅軍游擊隊第一支隊,有3000余人,長短槍120支,并建立了地方蘇維埃政府,極大地振……[詳細]
宋洛曙故居
  宋洛曙故居位于林堡鄉(xiāng)宋莊村內。故居原建磚房兩間,1951年倒塌,后修為坯房,1980年坯房又倒塌,經蠡縣縣委批準,于1981年5月動工修建,改坯為三間前出廈磚房。宋洛曙故居為高蠡暴-動-指揮部,已成為蠡縣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每年都有大批群眾和中小學生參觀,接受愛國主義教育。1986年8月,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并征集了大量文物資料進行展覽,有專人管理。……[詳細]
晉察冀邊區(qū)政府及軍區(qū)司令部舊址
  晉察冀邊區(qū)政府及軍區(qū)司令部舊址,位于阜平縣史家寨鄉(xiāng)花山村。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中國共產黨以阜平為中心創(chuàng)建了全國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9月,邊區(qū)軍民發(fā)揚延安精神,放手發(fā)動群眾,在史家寨村及周圍小山莊的黃土坡上開挖窯洞。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3月,窯洞修建基本完工,共挖土石窯洞400多個,建土坯碹窯100多個,成為當時晉察冀邊區(qū)政府、晉察冀軍區(qū)司令部和政治部、晉察冀邊區(qū)黨校、晉察冀日報社、邊區(qū)公安局等邊區(qū)黨、政、軍機關駐地。1983年,阜平縣人民政府公布史家寨窯洞群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晉察冀邊區(qū)政府及軍區(qū)司令部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高碑店市烈士陵園 位于高碑店市張六莊鄉(xiāng)永安村東北,主體建筑是烈士碑亭。1940年3月,晉察冀邊區(qū)三十二團為粉碎日偽軍“掃蕩”,迂回作戰(zhàn),在新城(今高碑店)張六莊一帶與敵相遇,擊斃日偽軍300余人,粉碎了日偽軍的圍剿。為紀念在與日偽軍英勇作戰(zhàn)中壯烈犧牲的先烈,1952年建陵園和碑亭,1957年進行了維修。陵園占地面積4700平方米,四周建有圍墻。園中心是紀念碑亭水泥臺基,亭呈六角形,紀念碑居中,上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四周刻花邊,碑額刻交叉的兩面國旗,兩旁刻挽聯:“英勇奮斗精神不死,革命先烈含笑九泉”。亭外松柏楊柳郁郁蔥蔥。每逢清明節(jié),都有各界人士到陵園掃墓祭奠。1988年2月,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F為高碑店市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詳細]
  高蠡暴-動-烈士陵園:坐落在高陽縣城東南15公里處的北辛莊村,為紀念高蠡暴-動-和在暴-動-中犧牲的烈士所建。陵園東西寬70米,南北長150米,四周筑有圍墻。南面為大門和展館,展館中有暴-動-烈士當年的實物和資料,中間矗立著巍峨挺拔的三層紀念塔,陵園北部建有圓形烈士墓,塔墓之間建有六角碑亭,甬道裝有水泥護欄墻,把塔、墓、亭連成一體,使整座建筑顯得莊嚴肅穆。園區(qū)內林木茂盛,花草飄香,是一處憑吊先烈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為省級重點革命遺址。……[詳細]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