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石刻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石刻篇

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
  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位于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天下第二泉指的惠山腳下的二泉。該泉相傳為唐大歷年間無錫令敬澄開鑿,因僧人惠照在此居住,故名惠山泉。惠山有九龍十三泉,二泉最負(fù)盛名。二泉分上、中、下三池。上池八角形,為泉源所在,水質(zhì)最好。中池為方形,緊靠上池。據(jù)《惠山記》載:“活水細(xì)流,澄澈可愛�!眱沙囟际鞘祝嗍瘒鷻�,上池四周石欄磨得十分光滑,特別是提腳踩的位置,石欄深陷成幾個缺口,是近千年以來,人們?nèi)∪蟛璧募o(jì)錄。下池最大,為長方形,鑿于北宋明道年間,池縱約7米,橫10米,深約0.33米,位于漪瀾堂下。每年秋季陰歷七月半的晚上,皓月就會倒映在池中,形成天然的“二泉映月”。池壁有明弘治年間所鑿石螭首…[詳細(xì)]
齊景帝蕭道生修安陵石刻
  齊景帝蕭道生修安陵石刻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diào)整公布齊景帝蕭道生修安陵石刻南朝(494年)丹陽縣胡家橋仙塘灣1988年作為“丹陽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齊景帝蕭道生修安陵石刻  景帝蕭道生,字孝伯,明帝蕭鸞之父。劉宋時為奉朝清,死在任上。齊立國后,追封為始安貞王。蕭鸞稱帝后,追封為景皇帝,葬修安陵�! ⌒薨擦晡挥诮窠K省丹陽市胡橋山伯塘灣鶴仙坳南麓。陵墓依山而建,陵前建有神道。神道兩側(cè)置石獸一對,東為天祿,西為麒麟。這對石獸極其俊美。身軀高大,頭頸、胸腹屈曲彎折,略作“S”形,給人以清秀頎長之感。裝飾繁復(fù)。如對頭部茸毛的刻劃,使其線條復(fù)雜化了。…[詳細(xì)]
佛圖寺摩崖石刻
  佛圖寺摩崖石刻位于太湖縣城西北20公里寺前鎮(zhèn)佛圖村佛圖組村境內(nèi)大尖山上。公元316年晉代天竺高僧佛圖澄云游到此并建佛圖寺而得名佛圖山。佛圖寺摩崖石刻分布在寺四周的石壁上。佛圖山,山高險峻,摩崖石刻眾多,部分石刻因年久風(fēng)化,不可盡辨。其中,以明代石刻尤為引人注目,最為突出的要首推明代哲學(xué)家羅汝芳和太湖知縣李盛英、清代太湖縣知縣王大謨、清初詩人馬人龍等。清乾隆縣志載,宋代書法家黃庭堅曾到佛圖山游覽,并留有詩賦石刻,惜年久現(xiàn)難以尋覓蹤跡。清人王大謨書《游佛圖寺》詩,位于入山口路徑右側(cè)的“屏風(fēng)石”,長7.2米,高3米,面平如削,宛如屏風(fēng),詩44句,220字,石刻面積15平方米。進(jìn)入佛圖山,有一天然石門…[詳細(xì)]
浯溪摩崖石刻
  浯溪摩崖石刻位于湖南省祁陽縣城西約2公里的湘水之濱。浯溪是湘南著名的風(fēng)景區(qū),此地怪石嶙峋,林木蔭蔭,溪水涓涓,奇峭的山巖石壁上,保留了許多歷代的摩崖石刻、碑碣。1200多年前,唐朝著名的文學(xué)家元結(jié)卸卻道州刺史之職回鄉(xiāng),途經(jīng)此地,見這里山水秀麗,留連不舍,遂居家于此,并將一條無名的小溪命名為“浯溪”,修建了峿臺和浯庼,并分別為其作記并將自己撰寫的《浯庼銘》、《浯溪銘》和《峿臺銘》請三位書法家用玉著、懸針、鐘鼎三種不同的篆體書寫,刻于摩崖上,此便是后人所稱“浯溪三銘”,亦稱“老三銘”。元結(jié)在浯溪定居以后,特將其上元二年(761年)所撰的《大唐中興頌》一文,請顏真卿楷書,于大歷六年(771年)摹刻于…[詳細(xì)]
大云山三戰(zhàn)三捷摩崖石刻
  大云山三戰(zhàn)三捷紀(jì)念碑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大云山國家森林公園,是為紀(jì)念抗日戰(zhàn)爭期間中國軍隊在湘北會戰(zhàn)中三戰(zhàn)三捷而立的紀(jì)念碑�,F(xiàn)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1939年日寇攻戰(zhàn)長沙,在大云山與國民黨第九戰(zhàn)區(qū)副司令兼二十七集團(tuán)軍司令楊森展開激戰(zhàn),楊森在此打了大勝仗。1942年8月,楊森上了大云山,寫下了三戰(zhàn)三捷巨幅字樣,刻于隆與宮外石壁上,每個字2.2平方米�?谷諔�(zhàn)爭時期,日軍在大云山地區(qū)燒殺掠搶,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遭到了中國軍民的反抗,長沙三次會戰(zhàn)就充分顯示了中國軍民的愛國熱忱和英勇抵抗的精神。1939年9月,日軍為了打通南北交通線,曾三犯長沙。欲控長沙,必先控湘北,湘北門戶之咽喉大云山自在敵攻…[詳細(xì)]
韓王墓石刻群
  位于莘縣董杜莊鎮(zhèn)梁丕營村北200米處,是唐朝魏博節(jié)度使韓允中和其父左散騎常侍韓國昌父子的墓碑,為省級重點保護(hù)文物。碑身與碑冠整石雕出,通高6.8米,寬2.13米,厚0.77米,碑文為歐體楷書,約2400字。碑冠為高浮雕蟠龍吸火炬,構(gòu)圖雄渾壯闊,章法勻稱合理,線條遒勁有力,刀法嫻熟而又肯定,氣格恢宏瑰偉。另有一武士牽引石馬,馬身長2.45米,高1.70米,造型渾穆雍容,線條生動流暢,形象逼真?zhèn)魃�,充分顯示出上升時期中國中世紀(jì)石刻藝術(shù)的雄強和典雅之美。古代石刻群。位于莘縣董杜莊鄉(xiāng)梁丕營村東北。系唐末魏博節(jié)度使韓允中及其父韓國昌墓葬神道石刻群。墓葬坐北朝南,地表封土已平。石刻存有韓允中墓碑、韓國昌神…[詳細(xì)]
烏石山、于山摩崖石刻及造像
  烏石山、于山摩崖石刻及造像烏石山崖石嵯峨,挺拔競秀,有題刻二百余處,遍布全山,書法精美,富詩情畫意。以石林園、道山亭、霹靂巖、鄰霄臺、清泠臺、天秀峰,天香臺等處比較密集。有唐李陽冰的篆書,宋程師孟、陳襄、李綱、朱熹、梁克家等人的題刻80多處,篆、隸、草、行、楷俱全,還有蒙文書刻。尤以李陽冰的《般若臺記》為最著,全刻高5米,寬2米,字徑0.5米,全文24個篆字:“般若臺,大唐大歷七年著作郎兼監(jiān)察御史李貢造、李陽冰書”。在“般若臺”三字之下,又刻有“住持僧惠攝”五個楷書小字,徑5寸,據(jù)《榕城考古略》載:這段題刻與處州的《新驛記》,縉云縣的《城隍記》,浙江麗水的《忘歸臺銘》,世稱“四絕”。原刻在華嚴(yán)…[詳細(xì)]
梁吳平忠侯蕭景墓石刻
  梁吳平忠侯蕭景墓石刻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diào)整公布梁吳平忠侯蕭景墓石刻南朝(523年)南京堯化門太平村1988年作為“南京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在東北郊十月鄉(xiāng)十月村(原太平村)�! ×簠瞧街液钍捑埃�477—523),字子昭,系梁文帝蕭順之從父弟。天監(jiān)元年(502)封吳平縣侯,十七年(518)以安右將軍監(jiān)揚州,十九年為安西將軍、郢州刺史。普通四年(523)卒于任,詔贈侍中、中撫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忠”�! ∈捑澳鼓舷�,墓前現(xiàn)存石辟邪1,石柱1�! ∈傩霸卸�,西辟邪僅剩殘體,原埋塘旁路埂下土中(塘已填為平地),1956年曾掘出,已風(fēng)化…[詳細(xì)]
朝陽巖石刻
  朝陽巖位于永州市零陵城區(qū)大西門對面,瀟水河西岸之臨江峭壁,是永州八景之一,這里泉水激石、紅霞映閣、鳥鳴霧林、風(fēng)景旖旎,素有“朝陽旭日”之稱。唐永泰二年(765)道州刺史元結(jié)詣都計兵,途經(jīng)永州,維舟巖下,喜其山水秀麗,崖石奇絕,因其巖口東向,取名朝陽巖,并撰《朝陽巖銘》及《朝陽巖》詩,飧于石壁。柳宗元貶居永州后,常到此游覽,著有《朝陽巖遂登西亭二十韻》,朝陽風(fēng)光,從此聞名。柳宗元在永州10年間,常來游巖賞景,賦詩述懷。寫有《游朝陽巖遂登西亭二十》、《漁翁》及《江雪》等詩�,F(xiàn)巖口石壁上還有他的《漁翁》詩摹刻:“魚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矣乃一聲山水綠�;乜刺祀H下中流,巖上無心…[詳細(xì)]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缂傚倷绶¢崰鎾诲磹閺囥垹鐭楅柡鍥╁Х绾鹃箖鏌熺€涙ḿ绠橀柡鍡樻煥椤法鎷嬬憴鍕伓 44010602000422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