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鋪鎮(zhèn)保安村由原保安村和蔣營村合并而成,村址放在原蔣營村部,位于張鋪鎮(zhèn)的東北部,東與天長市大通鎮(zhèn)接壤,南與魏橋村相連,大平路經(jīng)村穿過,交通便捷�! ∪�2714人,698戶,耕地8062畝,轄19個村民小組,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900元。村設黨總支,下設前進、萬里兩個黨支部,6個黨小組,64名黨員,其中流動黨員3人�,F(xiàn)有村兩委干部5人,總支委員4人�! ∫�、農業(yè):村內塘壩較多,農業(yè)用水條件較……。 |
一、村情概況: 保安村位于泥汊鎮(zhèn)東北角,臨近白茆鎮(zhèn)和福渡鎮(zhèn),緊臨長江,境內有5公里長江大堤穿越。人口7300余名,其中黨員141名,總面積21.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842畝。水面資源較豐富,有大量荒灘、江灘及沙地,為泥汊鎮(zhèn)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村。2006年被確立為第三批選派村。二、新一屆“兩委”班子 村總支書記周可瓊 村委會主任周可瓊 村總支副書記周可明方恒保 民兵營長 吳國發(fā) 計生專干 姚昀……。 |
因居住地的人們都希望平平安安,而取名保安村。1950年9月屬馬武鄉(xiāng),1958年10月村改生產大隊,鄉(xiāng)改公社,屬馬武公社。1981年屬馬武場公社,1984年1月大隊改為村,公社改為鄉(xiāng),屬馬武場鄉(xiāng),1985年屬馬武鎮(zhèn),2002年12月,將千落村并入保安村,并設立村民委員會。仍屬馬武鎮(zhèn)至今。保安村……。 |
此地清明時屬清平里,建鄉(xiāng)時“保鄉(xiāng)土清潔,衛(wèi)民眾平安”之意得名。1938年,設保安鄉(xiāng),駐地下壩。1950年設下壩村。1958年村改為大隊,隸屬保安公社。1981年因重名,更名為保安大隊。1983年改大隊為村,隸屬保安鄉(xiāng)。2003年合村并組時撤銷并入下堯村。2011年保安鄉(xiāng)劃入石堤鎮(zhèn),保安村隸屬石堤鎮(zhèn)。保安村……。 |
此地曾建有碉堡,上刻“保安”二字,故名。1952年設保安村;1958年為保安大隊;1982年復名為保安村。2009年原箭橋村、保安村合并為保安村,地名沿用至今。保安村……。 |
保安村,因其境內保安亭而得名。1951年1月設保安村屬萬縣小嶺鄉(xiāng);1958年11月改保安村為保安區(qū)隊;1961年改保安區(qū)隊為保安大隊;1979年劃歸萬縣市,屬長嶺公社,仍稱保安大隊;1984年恢復保安村;2004年9月以前屬長嶺鎮(zhèn)管轄,后劃歸百安壩街道,并將原長嶺鎮(zhèn)東橋3、4、8組劃入保安村。保安村……。 |
保安村內有一保安寨,解放前此寨四周為城墻,地勢十分險要,寨內有當時地主設置的水牢一處,水牢至今猶在,且遠近聞名,故保留為保安村�,F(xiàn)為區(qū)級文物點。原為正覺鄉(xiāng)7、8、10大隊,1984年更名為保安村,2001年由原保安村1、2、3、4、5、6隊,王寨村1、2、3、4、5、6、7隊及碑埡村1、2、3、4、5、6隊合并為保安村。保安村……。 |
因取保護家園安全之意,故名。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xiāng)建社,農業(yè)生產合作社改稱生產大隊;同年,設立保安生產大隊。1984年8月,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xiāng),建立鄉(xiāng)人民政府同時,生產大隊更名為保安村,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1984年,撤銷保安生產大隊,設立保安村民委員會,簡稱保安村委會。保安村……。 |
保安村全村有水田1200畝,農地1800畝,山坡地數(shù)百畝。過去,水田都種水稻,農地種番薯、小麥及雜糧。現(xiàn)在有1100畝水田種植香蕉,1400畝農地種植龍眼果樹。山坡地大都已開墾種植荔枝、龍眼、桃、李等果樹。村民年人均純收入2800元。電視普及率95%,電話普及率75%。修建祖祠為老人活動室。保安小學,校園面積7817平方米,建筑面積1513平方米,設11班級,學生411人,教師13人。……。 |
下都鄉(xiāng)保安村位于下都最西邊,與廣東省梅州市的蕉嶺縣、本省龍巖市的武平縣接壤,省際公路(稔田—南寨)穿境而過,是閩粵兩省邊際前沿村。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90戶398人,村黨支部有黨員25人,村兩委干部4人,耕地面積283畝,山林面積4800多畝,主要天然土特產有聞名周邊地區(qū)的紅菇、雜菇等。 保安村全村勞動力為198人,外出勞動力轉移68人,待轉移30人 村民主要經(jīng)濟收入歷來以種養(yǎng)為主,大田種植以種……。 |
保安村是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東升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620421111204。 |
解放前有一寺廟,名為保安寺,后偶來寺廟被拆,既保平安之意。解放前名為保安寺,1949年解放后歸龍首區(qū)管轄,1958年歸龍渠公社管轄,1967年上游公社成立時組建保安大隊,成立上游公社時作為公社駐地,1984年大隊撤銷改為保安村,作為龍渠鄉(xiāng)政府駐地。保安村……。 |
保安村委會位于石灰鋪鎮(zhèn)西面,英含公路旁,距鎮(zhèn)政府約3公里,人口3214人,耕地面積2423畝,辦事處設在走馬坪北邊。保安村委耕地廣闊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糧食主產區(qū)。農業(yè)結構調整后,保安村委大量種植經(jīng)濟作物。主要種植冬瓜、稻谷、糖蔗等經(jīng)濟效益較好的農作物。轄20個自然村,為:梅子壩、青山下、連塘坪、上藍一、上藍二、上藍三、下藍、管屋、新樓、田廠、水心壩、沙丁壩、圍寨、井唇、豐前角、井水角、下……。 |
保安村是詩洞鎮(zhèn)19個行政村之一,位于圩鎮(zhèn)西南面,距圩鎮(zhèn)2公里,全村總戶數(shù)662多戶,人口4426多人,群眾經(jīng)濟收入主要以單一的種植業(yè)和青壯勞動力外出務工收入為主。村民還充分利用毗鄰圩鎮(zhèn)和交通便利的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種植優(yōu)質沙糖桔、貢柑、甜筍、水果和蔬菜、瓜、豆等農作物;同時,全村大力發(fā)展種植速生豐產林,為保安村帶來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農村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
保安村是保安鎮(zhèn)政府駐地,下轄6個村民小組,地形多以山地為主,全村總耕地面積4597畝,其中水田面積3350畝,人平耕地面積0.8畝。全村總人口5990人,1479戶,其中勞動力3872人。村級辦公場所較差,部份公路交通基礎差,村道臟亂,自然村街道仍未實現(xiàn)水坭硬底化,缺少文化娛樂場所,有線電視和電話普及率偏低。工業(yè)基礎為零,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全村可開發(fā)荒山、荒地面積大,福山旅游業(yè)具有很大的潛力。今……。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