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蘇州市 > 吳中區(qū)旅游

軒轅宮正殿

[移動版] [查看地圖]
軒轅宮正殿
軒轅宮正殿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軒轅宮正殿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東山鎮(zhèn)楊灣蕢家山麓。

軒轅宮始建于唐,原有山門、碧霞元君祠、城隍廟、正殿、火神殿等建筑,現(xiàn)僅存氣勢雄偉的軒轅宮正殿和城隍廟。正殿曾作較大規(guī)模修繕,殿中安放花崗石軒轅黃帝像。殿前城隍廟今改為碑刻陳列室,存有明清時代珍貴石刻,陳列室中的陰亭制成于明正德年間,80年代在東山陸巷出土,系一仿木結(jié)構(gòu)石筑,高3.58米,直徑2.5米,六角形。六角形的每一面都有石刻,中間為藏尸骨之所。陰亭第一面刻有“葉時敬妻周氏之墓”,它是明代一種特殊的墓葬形式,彌足珍貴。

殿朝向西面太湖,面闊三間,進深九檁,高10多米,單檐歇山頂,翼角翹起,出檐深遠。角柱升起,有側(cè)腳,楠木梁柱,形態(tài)自然而少斧削。柱枋斗拱前用真昂,后用上、下兩層斜撐,尚存唐宋遺風。當心間辟殿門,兩邊設歡門式木柵窗。

現(xiàn)存正殿建筑為元至正四年(1344年)重建,大殿坐東朝西,面闊三間,進深八椽,單檐歇山頂,灰筒板瓦,飛檐起翹,出檐深遠,正脊兩端置鴟魚,兩山搏風板寬大,懸魚甚小。前檐臺基下設四級垂帶踏跺,當心間辟四扇六抹格子門,兩次間用壺門形直欞窗,后檐只在當心間設置門窗。殿外檐柱柱頭有卷殺,升起側(cè)腳等做法明顯,柱間用普拍枋和闌額貫連,出頭做出霸王拳式的弧線裝飾。檐柱柱礎除當心間外都與金華天寧寺大殿類似,為高聳的礩形,柱礎間有石質(zhì)須彌座地栿。殿內(nèi)外有拆卸下的石雕望柱和欄板,疑為原物。外檐斗栱配置情況為面闊當心間補間鋪作四朵,次間各兩朵;進深中央間補間鋪作三朵,前后間各一朵。補間鋪作為五鋪作雙下昂計心造,第二跳昂下有真華頭子,令栱直接撐托撩檐枋,耍頭螞蚱頭狀,里拽出雙抄華栱、兩挑斡和鞾楔,第二層挑斡用單栱加通體替木撐托下平榑。柱頭鋪作外拽同補間,里拽出雙抄華栱撐托乳栿和丁栿,其余部分省略。轉(zhuǎn)角鋪作在縱橫向同補間鋪作,在45度處設有由昂,昂尾與兩邊補間鋪作里拽相交頂至下平榑交接處,老角梁后尾并未終止于此而是延伸穿過中平榑。

殿內(nèi)結(jié)構(gòu)為《營造法式》中典型的“月梁造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對稱形式。四內(nèi)柱為梭柱,用材粗大,柱礎為扁鼓狀,下設素面覆盆。由橫剖面可見前后槽梁架由下往上依次是順栿串、乳栿和劄牽,梁栿下用重栱丁頭栱承托;內(nèi)槽梁架由下往上依次是順栿串、四椽栿和平梁,梁架節(jié)點處多用斗栱連接,平梁上有類似丁華抹額栱構(gòu)件,但無叉手。由縱剖面可見兩山梁架由下往上依次是順栿串、丁栿和襻間,前后內(nèi)額上施一斗六升的襻間斗栱,當心間四朵,次間各一朵,順脊串與脊榑間則用一斗三升的襻間斗栱,配置情況同前。此外,上平榑和脊榑繪有團龍圖案的彩繪,楠木梁底存墨書題記。

軒轅宮正殿是蘇州市年代最為久遠的木結(jié)構(gòu)古建筑之一,具有極高的文物和歷史價值,2006年軒轅宮正殿作為元代的古建筑,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

·第一、二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寂鑒寺石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