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漁洋鎮(zhèn) | 隸屬:潛江市 |
區(qū)劃代碼:429005101 | 代碼前6位:429005 |
行政區(qū)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鄂N |
長途區(qū)號:0728 | 郵政編碼:433100 |
轄區(qū)面積:約136.41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6萬人 |
人口密度:44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個社區(qū)、27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漁洋社區(qū) | ~002 | 鎮(zhèn)中心區(qū) | 2011年,成立漁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鄢嶺村 | ~200 | 村莊 | 解放初期,屬總口;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鄢嶺大隊;1961年,恢復區(qū)、鎮(zhèn)建制,屬漁洋區(qū);1975年1月撤區(qū)并社,屬漁洋公社;1…[詳細] |
高湖村 | ~201 | 村莊 | 解放初期,屬總口;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高湖大隊;1961年,恢復區(qū)、鎮(zhèn)建制,屬漁洋區(qū);1975年1月撤區(qū)并社,屬漁洋公社;1…[詳細] |
新臺村 | ~202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陳友諒兵敗鄱陽湖,遺囑其后人用“生鄧死陳”之計,改名換姓,以續(xù)陳氏香火,次子陳善改名為鄧善,逃至新臺地方,被張姓人收留,并許以其女與之婚配…[詳細] |
躍進村 | ~203 | 村莊 | 解放初期,屬總口;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躍進大隊;1961年,恢復區(qū)、鎮(zhèn)建制,屬漁洋區(qū);1975年1月撤區(qū)并社,屬漁洋公社;1…[詳細] |
火港村 | ~204 | 村莊 | 解放初期,屬總口;1958年,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火港大隊;1961年,恢復區(qū)、鎮(zhèn)建制,屬漁洋區(qū);1975年1月撤區(qū)并社,屬漁洋公社;1984年,設區(qū)…[詳細] |
快嶺村 | ~205 | 村莊 | 解放初期,屬總口;1958年,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快嶺大隊;1961年,恢復區(qū)、鎮(zhèn)建制,屬漁洋區(qū);1975年1月撤區(qū)并社,屬漁洋公社;1984年,設區(qū)…[詳細] |
三叉河村 | ~206 | 村莊 | 清朝時期,此地原有三條老河,一條河呈斜線通往窯臺,一條河呈南北走向通往同橋,另一條河東西走向通往箭桿河,且均在此處交匯形成三汊狀態(tài),習慣上稱為三汊河,…[詳細] |
同橋村 | ~207 | 村莊 | 1949年屬總口區(qū),總口區(qū)公所就設在三汊河陳古嶺;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前進大隊;1961年,恢復區(qū)、鎮(zhèn)建制,屬漁洋區(qū);197…[詳細] |
雷樂村 | ~208 | 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解放初期,屬總口;1958年,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雷樂大隊;1961年,恢復區(qū)、鎮(zhèn)建制,屬漁洋區(qū);1975年1月撤區(qū)并社,屬漁洋公社;1984年,設區(qū)…[詳細] |
陳橋村 | ~209 | 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解放初期,屬總口;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陳橋大隊;1961年,恢復區(qū)、鎮(zhèn)建制,屬漁洋區(qū);1975年1月撤區(qū)并社,屬漁洋公社;1…[詳細] |
謝小村 | ~210 | 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此地謝家灣原名“謝小家灣”,建立群眾自治組織時,就簡稱“謝小”村。…[詳細] |
荊安橋村 | ~211 | 村莊 | 解放初期,屬總口;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新橋大隊;1961年,恢復區(qū)、鎮(zhèn)建制,屬漁洋區(qū);1975年1月撤區(qū)并社,屬漁洋公社;1…[詳細] |
譚場村 | ~212 | 村莊 | 解放初期,屬總口;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永豐大隊;1961年,恢復區(qū)、鎮(zhèn)建制,屬漁洋區(qū);1975年1月撤區(qū)并社,屬漁洋公社;1…[詳細] |
新南村 | ~213 | 村莊 | 此地原有一廟名新南,后面有一湖池,故稱新南海,就居住在此廟附近![詳細] |
橋頭村 | ~214 | 村莊 | 解放初期,屬總口;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橋頭大隊;1961年,恢復區(qū)、鎮(zhèn)建制,屬漁洋區(qū);1975年1月撤區(qū)并社,屬漁洋公社;1…[詳細] |
排灣村 | ~215 | 村莊 | 解放初期,屬總口;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排灣大隊;1961年,恢復區(qū)、鎮(zhèn)建制,屬漁洋區(qū);1975年1月撤區(qū)并社,屬漁洋公社;1…[詳細] |
毛橋村 | ~216 | 村莊 | 解放初期,屬總口;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毛橋大隊;1961年,恢復區(qū)、鎮(zhèn)建制,屬漁洋區(qū);1975年1月撤區(qū)并社,屬漁洋公社;1…[詳細] |
橫堤村 | ~217 | 村莊 | 解放初期,屬總口;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橫堤大隊;1961年,恢復區(qū)、鎮(zhèn)建制,屬漁洋區(qū);1975年1月撤區(qū)并社,屬漁洋公社;1…[詳細] |
拖船埠村 | ~218 | 村莊 | 解放初期,屬總口;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中橋大隊;1961年,恢復區(qū)、鎮(zhèn)建制,屬漁洋區(qū);1975年1月撤區(qū)并社,屬漁洋公社;1…[詳細] |
雙馬村 | ~219 | 村莊 | 馬尸剅,相傳一百多年前,有一黃姓的人偷了別人一匹馬,拴在剅(閘)處餓死了,后稱馬尸剅。馬家咀,相傳從前有一個姓鄭的武相公在此練過馬,故名。…[詳細] |
金城村 | ~220 | 村莊 | 放初期,屬總口;1958年,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金城大隊;1961年,恢復區(qū)、鎮(zhèn)建制,屬漁洋區(qū);1975年1月撤區(qū)并社,屬漁洋公社;1984年,設區(qū)建…[詳細] |
五洲村 | ~221 | 村莊 | 唐朝時期,由天門搬遷來五戶人家居住在南的一處圩洲上,名叫五家洲,后者去家字,名五洲。…[詳細] |
文橋村 | ~222 | 村莊 | 解放初期,屬總口;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文橋大隊;1961年,恢復區(qū)、鎮(zhèn)建制,屬漁洋區(qū);1975年1月撤區(qū)并社,屬漁洋公社;1…[詳細] |
從家村 | ~223 | 村莊 | 明代中期,從氏家族由江西遷入該地,子孫后代在此安居繁衍,形成村落;解放前稱從家灣;解放初期,屬總口;1958年,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從家大隊;1961…[詳細] |
劉橋村 | ~224 | 村莊 | 解放初期,屬總口;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漁洋人民公社,設立劉橋汪小大隊;1961年,恢復區(qū)、鎮(zhèn)建制,屬漁洋區(qū);1975年1月撤區(qū)并社,屬漁洋公社…[詳細] |
馬家灣村 | ~225 | 村莊 | 馬家灣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七一村 | ~226 | 村莊 | 以合并的年號得名。1958年為王灘、東方兩個大隊,1971年王灘、東方兩個大隊合并,以合并的時間得名為七一大隊。…[詳細] |
地名由來:
漁洋鎮(zhèn)因境域湖泊廣大、漁業(yè)繁盛得名。
基本介紹:
漁洋鎮(zhèn)位于江漢平原腹地,潛江市東南,地處潛(江)監(jiān)(利)仙(桃)三縣(市)交界處,是一個以水網(wǎng)旱作兼?zhèn)洌ど虡I(yè)發(fā)展迅速的鄉(xiāng)鎮(zhèn),面積136.41平方公里,轄27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人口6萬。
漁洋是一個已有300年歷史的老鎮(zhèn),具有光榮的革命斗爭史,民風樸實,文化底蘊深厚。早期0人胡幼松等曾在這里開展革命工作,電影《洪湖赤衛(wèi)隊》里“到新溝壩找縣委”就是指該鎮(zhèn)新溝壩(幸福)集鎮(zhèn)。潛監(jiān)仙三縣市第一個黨小組、第一個中心縣委、第一個蘇維埃政權(quán)、第一個列寧小學均誕生于此。
漁洋自然條件優(yōu)越,水資源豐富。境內(nèi)既有漢江支流東荊河沖積而成的旱作地,也有古云夢澤遺痕的大、小蘇湖,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的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分屬總口、新溝(監(jiān)利縣)和東荊河北區(qū)所轄。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7月,在三漢河建立總口區(qū)。
1955年8月,改為漁洋區(qū);同年12月,漁洋與徐李兩區(qū)合并,成立老新區(qū)。
1959年,撤區(qū),成立漁洋公社。
1962年,撤社重建漁洋區(qū)。
1975年2月,撤區(qū)并社。
1984年3月,撤社,成立漁洋區(qū)公所。
1987年10月,撤區(qū)建鎮(zhèn)。
區(qū)劃:湖北省·潛江市·漁洋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