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河北省 > 雄安新區(qū) > 安新縣 > 老河頭鎮(zhèn)

河北省雄安新區(qū)安新縣老河頭鎮(zhèn)

[移動版]
地名:老河頭鎮(zhèn)隸屬安新縣
區(qū)劃代碼:130632108代碼前6位:130632
行政區(qū)域:河北省 地理分區(qū):華北地區(qū)
行政級別:鎮(zhèn)車牌代碼:冀F
長途區(qū)號:0312 郵政編碼:071000
轄區(qū)面積:約60.9平方公里人口數(shù)量:約4.11萬人
人口密度:約675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qū):27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xiāng)分類簡介
沈北村~200鎮(zhèn)中心區(qū)
相傳明洪武年間,朱元璋四太子燕王掃北時,兵馬涉水,濕透鎧甲,在此晾曬,由此村名“曬甲坡”。后演化為沈家坯�!�[詳細]
張家村~201村莊
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張氏三戶在此定居,因姓取村名張家村�!�[詳細]
李家村~202村莊
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李姓三戶定居此地,因姓取村名李家村�!�[詳細]
賀家村~203村莊
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襪子頭村遷來賀氏三戶定居此地,因姓取村名賀家村�!�[詳細]
河西村~204村莊
明永樂年間,從山西遷來王、白、宋三家在此定居,因地處老河西岸,故取村名河西莊�!�[詳細]
留民莊村~205村莊
明末,山西洪洞一戶姓張的逃荒難民,留此定居,因此,取村名留民莊�!�[詳細]
石莊村~206村莊
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一戶姓石的定居此地,因姓取村名石莊�!�[詳細]
閉大口村~207村莊
該村居民于明崇禎年間,由本縣同口遷來。當時村東南有一條河,河上有閘,閘門常閉,因取村名閉閘口,后演化為閉大口�!�[詳細]
席莊村~208村莊
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席氏弟兄兩戶,在此定居,因姓取名席莊�!�[詳細]
坨上村~209村莊
明永樂年間,從山西遷來張氏一家在此定居,取村名溫和屯。后因洪水暴發(fā),村莊被淹,居民遷到附近一塊高地重建家園,取村名坨上。…[詳細]
前亭子村~210村莊
安州城西十里有一長亭,為州官迎送上司所設。明永樂年間,從山西遷來張、李二戶定居亭南,因取村名前亭子�!�[詳細]
后亭子村~211村莊
安州城西十里有一長亭,為州官迎送上司所設。明永樂年間,從山西遷來梁、宋、劉三戶定居亭北,取村名后亭子�!�[詳細]
姬莊村~212村莊
明洪武年間,從山西遷來姬氏一家,在本縣膳馬廟居住。三年后,又遷來此地,與當?shù)乩钍弦患夜簿�。當時村名樂家莊,后只剩姬氏一家,改村名姬莊。…[詳細]
劉莊村~213村莊
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劉氏兄弟兩戶定居此地,因姓取村名劉莊�!�[詳細]
馮莊村~214村莊
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馮氏兄弟定居此地,因姓取村名馮莊�!�[詳細]
胡王莊村~215村莊
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胡、王兩家在此地定居,因姓取村名胡王莊。…[詳細]
董莊村~216村莊
明永樂年間,一家姓董的從山西洪洞縣遷居此地,因姓取村名董莊�!�[詳細]
東喇喇地村~217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民到此,因當時該地一片積水,居民以打魚為生,遂取村名拉魚地。后演化為喇喇地。1940年按方位劃分為東、西、南、北四個喇喇地,…[詳細]
西喇喇地村~218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民到此,因當時該地一片積水,居民以打魚為生,遂取村名拉魚地。后演化為喇喇地。1940年按方位劃分為東、西、南、北四個喇喇地,…[詳細]
南喇喇地村~219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民到此,因當時該地一片積水,居民以打魚為生,遂取村名拉魚地。后演化為喇喇地。1940年按方位劃分為東、西、南、北四個喇喇地,…[詳細]
北喇喇地村~220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明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民到此,因當時該地一片積水,居民以打魚為生,遂取村名拉魚地。后演化為喇喇地。1940年按方位劃分為東、西、南、北四個喇喇地,…[詳細]
沈南村~221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沈南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122,為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詳細]
李良甫莊村~222村莊
明永樂年間,有兄弟倆,兄名李良,弟名李甫,來此定居,故村名李良甫莊�!�[詳細]
東澇淀村~223村莊
明永樂年間,有劉、蘇二戶從山西遷來此地,因水害不斷,形成洼淀,村莊自然分隔,該村位于洼淀東邊,故名東澇淀�!�[詳細]
西澇淀村~224村莊
明永樂年間,有劉、蘇二戶從山西遷來此地,因水害不斷,形成洼淀,村莊自然分隔,該村位于洼淀西邊,故名西澇淀�!�[詳細]
前屯村~225村莊
明永樂年間,從山西遷來五戶人家在此定居,村名稱屯。后由于自然分隔,成為兩個屯。該村位于南邊,故名前屯�!�[詳細]
后屯村~226村莊
明永樂年間,從山西遷來五戶人家在此定居,村名稱屯,后由于自然分隔,成為兩個屯。該村位于北邊,故名后屯�!�[詳細]

地名由來:

老河頭約建村于明代初期,因老河流至此地,與府河會合,是老河盡頭而得名。老河頭是片村名稱,包括張家村、李家村、賀家村、河西莊、留民莊五個自然村,俗稱“五老河頭”。

基本介紹:

一、老河頭鎮(zhèn)綜合情況概述

老河頭鎮(zhèn)位于安新縣城西南25公里處,東臨安州鎮(zhèn);南連同口鎮(zhèn)、蘆莊鄉(xiāng);西、北與保定市清苑區(qū)望亭鎮(zhèn)、臧村鎮(zhèn)為界,總面積60.9平方公里。轄張家村、李家村、賀家村、河西莊、留民莊、前亭子、后亭子、姬莊、劉莊、馮莊、席莊、閉大口、石莊、坨上、董莊、胡王莊、東喇喇地、西喇喇地、南喇喇地、北喇喇地、沈南、沈北、東澇淀、西澇淀、前屯、后屯、李良甫莊27個黨支部和村民委員會,總?cè)丝?5602人,總戶數(shù)13521戶,總耕地面積53130畝。老河頭鎮(zhèn)人民政府位于老河頭鎮(zhèn)沈北村村北,距保新公路南側(cè)1公里處,1996年由原老河頭鄉(xiāng)政府和原沈家坯鄉(xiāng)政府合并為老河頭鎮(zhèn)人民政府。

二、

+查看詳細老河頭鎮(zhèn)概況>>

榮譽排行:

2023年9月,河北省愛衛(wèi)辦命名老河頭鎮(zhèn)為2022年度河北省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

歷史沿革:

老河頭鎮(zhèn),因鎮(zhèn)政府原駐老河頭村得名。

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屬安新縣五區(qū),老河頭村歷來為區(qū)鄉(xiāng)駐地。

1958年,建立老河頭公社。

1961年,分設老河頭,沈家坯、蘆莊、中青人民公社。

1984年,改建為老河頭鄉(xiāng)。

1993年,改置老河頭鎮(zhèn)。

1996年,沈家坯鄉(xiāng)并入。


以下地名與老河頭鎮(zhèn)面積相當: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