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關興社區(qū) | 隸屬:關興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520329108001 | 代碼前6位:520329 |
行政區(qū)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社區(qū)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qū)號:0852 | 郵政編碼:564400 |
城鄉(xiāng)分類:鎮(zhèn)中心區(qū)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關興”古為“關銀”。明朝時期,本地土語稱土匪搶劫財物,叫關銀或關洋。相傳這一帶居住少量的少數民族,部分勢力戶組織關銀,在一個高山上安營扎寨,出沒在聚集、龍鳳、天橋等地搶劫銀幣,若追兵趕來,就在營盤上抗御。后人稱此為關銀山,山下兩公里處有一壩,稱為關銀壩。改土歸流時,在民族政策推行下,這山區(qū)也實行“漢化”,逐漸由四川遷來的漢人居住,開墾山區(qū)田地,種植莊稼,人口漸漸增加,產品逐漸增多,為了組織交易,于是在關銀壩上建立集市,當時只有三五棟木房,后來由丁家擴建,興起趕場,人民對集市稱關銀壩,視為貶義,后改為關興。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關興社區(qū)被命名為貴州省第六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qū))。
基本介紹:
關興村地處關興鎮(zhèn)政府所在地,全村共轄32個村民組,人口7406人,2026戶,面積357平方公里,東接鳳岡天橋鄉(xiāng),西至關興鎮(zhèn)高爐村,南達關興鎮(zhèn)沙堆村,北至關興鎮(zhèn)獅山村,F(xiàn)有駐村干部10人,農村總人口7406人,其中:農業(yè)人口6725人,1724戶,非農人口681人,302戶;全村耕地面積5910畝,其中:田3785畝,土2046畝;勞動力3896人,殘疾人107人。關興村委會有村民代表85人,人大代表11人;關興村黨支部有黨員144人,其中:農村黨員125人,干部黨員19人(9人退休),男黨員125人,女黨員19人,35歲以下黨員26人,35歲至60歲58人,60歲以上為60人,-表8人,。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關興鄉(xiāng)管轄。
1953年建小鄉(xiāng)時,將原關興鄉(xiāng)下轄的7個保劃分為4個小鄉(xiāng),即關興鄉(xiāng)、沙堆鄉(xiāng)、司里鄉(xiāng)、紅巖鄉(xiāng)。
1957年修群益水庫時,將鳳岡縣龍鳳公社的九老大隊劃歸關興管轄。
1958人民公社化時,設關興管理區(qū)。
1963年改為關興人民公社。
1984年7月,撤銷全縣46個人民公社,建立43個鄉(xiāng)鎮(zhèn),成立關興鄉(xiāng),屬松煙區(qū)管轄。
1992年7月,“撤并建”時,全縣設9鎮(zhèn)1鄉(xiāng),將關興、獅子場、沙堆3鄉(xiāng)合并為
周邊相關:
關興社區(qū)附近有飛龍寨景區(qū)、余慶紅渡景區(qū)、飛龍湖國家濕地公園、余慶廻龍溪風景區(qū)、大烏江風景名勝區(qū)、余慶回龍場紅軍搶渡烏江遺扯等旅游景點,有余慶苦丁茶、遵義烤煙、烏江豆腐魚、灌粑、余慶紅金橘、紅油炸糕等特產,有矮人舞、黔北打鬧歌、余慶龍燈、旺草竹編技藝、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關興鎮(zhèn)·關興社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