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清濛村 | 隸屬:池店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350582107215 | 代碼前6位:350582 |
行政區(qū)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qū)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xiāng)分類:主城區(qū)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清濛,古稱青芒,因村落周圍遍地芒萁(系一種常年茂盛高大的草本植物)蔓生旺長蔥翠常青,故名青芒,后因方言諧音而雅化為清濛。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清濛村被命名為2023年福建省衛(wèi)生村。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fā)布,清濛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guī)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lián)合發(fā)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清濛村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清濛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清濛村位于福建省晉江市西北端,泉州橋南片區(qū)“立交橋”南側一公里處。東與柴塔村接壤,西隔“迎賓路”(原泉廈公路一段)與泉州鯉城亭店街道交齊,南毗連“泉州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北接泉州南片區(qū)“池豐路”。地理優(yōu)越交通便捷,泉州多條公交線路貫穿村境,晉江金雞水系流經村落。全村現(xiàn)有十二個居民小組,戶籍人口2300多人,600多戶,其中港澳臺僑眷屬占70%以上。居民姓氏以張、鄭、王、沈為主,還有盧、吳、楊、黃、陳、曾、蔡、林、洪、何等計十四個姓氏和睦為居。清濛,古稱:“青芒”,因遍地“芒萁”(系一種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蔓生旺長蔥綠常青,故名。其地宋朝時屬晉江鄉(xiāng)興賢里,元明清均屬三十四都;民國初期屬城關區(qū),19
清濛青龍寺位于池店鎮(zhèn)清濛村東區(qū)302號,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始建年代不詳,現(xiàn)存為清代重修,坐東南朝西北,七開間三落,中殿祀文武尊王,該寺與臺灣多地雙忠廟關系密切。2019年9月8日,清濛
歷史沿革:
宋朝時屬晉江鄉(xiāng)興賢里,元、明、清均屬三十四都;民國初期屬城關區(qū),1942年屬永豐鄉(xiāng),1944年屬四維鄉(xiāng);解放初期屬第四區(qū),1952年屬第五區(qū)清雁鄉(xiāng),1956年屬池店區(qū)清雁鄉(xiāng);1957年撤區(qū)屬蘇厝鄉(xiāng),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隸屬蘇厝人民公社清濛大隊,1961年至今隸屬于池店公社。
1984年改成池店鎮(zhèn)清濛村委會。
周邊相關:
清濛村附近有清濛青龍寺、安平橋(五里橋)、晉江五店市傳統(tǒng)街區(qū)、靈源山旅游景區(qū)、圍頭灣、衙口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區(qū)等旅游景點,有安海土筍凍、晉江胡蘿卜、深滬蝦仁干、深滬花生、深滬糖芋、深滬魷魚干等特產,有柯派高甲戲、安海嗦啰嗹習俗、元宵節(jié)(閩臺東石燈俗)、晉江布袋木偶戲、潘山廟宇木雕、晉江燈謎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池店鎮(zhèn)·清濛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