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姚北重鎮(zhèn)臨山的戚少保祠,是為紀念我國歷史上戰(zhàn)功卓著的明代民族英雄、抗倭名將戚繼光而建的一座紀念性建筑明嘉靖年間,倭寇經(jīng)常侵擾我沿海州縣,臨山成為抗倭的前沿陣地。朝廷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抽調抗倭名將戚繼光入浙參戰(zhàn)。同年夏,任寧紹參將,浙東三衛(wèi)(定海衛(wèi)、觀海衛(wèi)、臨山衛(wèi))均受其節(jié)制。戚繼光在臨山衛(wèi)共署守了三年左右時間,在署守臨山期間,以他非凡的軍事才能,加上嚴明的軍紀,對群眾的愛護,“戚家軍”神出鬼沒,勇敢善戰(zhàn),常常打得倭寇暈頭轉向。故倭寇一聽戚繼光之名就聞風喪膽。他的功績?yōu)榕R山的歷史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受到群眾的愛戴和崇敬。早在明代嘉靖年間,當?shù)厝嗣窦磳⒊勤驈R改建成“參將祠”,以紀念這位在臨山立下顯著戰(zhàn)功的民族英雄。光緒廿三年
邵家老宅位于余姚市臨城村新邵家弄,清代晚期磚木結構建筑。原屋主邵氏,于上海經(jīng)營生意。當?shù)胤Q為“新邵家”。該宅整體坐北朝南,前后四進,規(guī)模較大。前進門廳,后為正廳,穿儀門后為后樓與兩廂所圍之天井,后有罩屋。門廳硬山平屋,面闊五間。明間五架抬梁帶前單后單,作正墻門之用。后正廳硬山頂平屋,五開間。內穿抬混合梁架,六柱八檁。前設檐廊,較為樸素。原前有兩廂房,現(xiàn)已拆改。正廳后為一高墻,中開儀門,整體磚砌結構。上設磚雕,雕刻豐富。正中門額為“鳳山小筑”四字。儀門兩側另開兩邊門。高墻朝北設披屋,與兩廂構成回廊。后樓硬山造建筑,屋較高大,兩側貓弓山墻,面闊五間,其中兩稍間獨立,為傳統(tǒng)重檐式;正中三間為單檐,二樓設廊,上下檐廊均施牛腿、雀替等裝飾,雕
阮氏宗祠位于浙江省余姚市臨山鎮(zhèn)臨城村橋板西路37號,建于民國十九年孟春。據(jù)碑記記載,該宗祠由阮氏大房長性垕發(fā)起,以老八房之祖堂屋為祠址,募捐集資而成。1998年進行重修,為臨山鎮(zhèn)文化站辦公之用。阮氏宗祠整體坐南朝北,前后四進。由北至南依次為墻門、門廳、大廳及后廳。大廳前為大天井,兩側有廂房,其中西廂內有兩碑記。門廳硬山頂,面闊七間。大廳硬山頂高平屋,面闊五間。后廳硬山平屋,面闊七間。正廳與后廳間有披廊相連。阮氏宗祠體現(xiàn)了民國時期祠堂建筑之特色,又有碑記立內,具有一定價值。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宣氏老宅位于余姚市臨山鎮(zhèn)臨城村倪家路,為清晚期建筑,占地面積516.6平方米。該宅坐西朝東,由石庫門、大廳、后廳組成,四周筑高大的圍墻,為典型的封閉式院落。該宅石庫門上方的門罩及清水外墻,具有徽派建筑特色。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沈明記洋樓位于臨山鎮(zhèn)湖堤村,建于1929年。有頭門、主樓和側樓組成。頭門由西式門樓和中式亭子組合而成。主樓五開間,側樓三開間,頂上均設陽臺。該宅為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是姚西北地區(qū)優(yōu)秀近代建筑的代表。2010年4月26日,沈明記洋樓被公布為余姚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