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 > 曲靖市旅游

曲靖市文物古跡介紹

中共羅盤地委指揮部
  中共羅盤地委指揮部位于羅平縣鐘山鄉(xiāng)魯邑村中。指揮部坐西向東,由照壁、兩廂和正房組成三房一照壁合院建筑,占地面積327平方米。正房,重檐硬山頂穿斗式磚石木結(jié)構(gòu),一底一樓。5開間,通面闊21.4米、進深6.7米。明間、次間各通面闊4米、稍間各通面闊4.7米。明間門兩側(cè)懸掛松木楹聯(lián)“--踏平舊世--,強國富民建設(shè)人間樂園”1副,落款為“癸未年冬云嶺山人張明武撰書”。門前設(shè)6級條石臺階。南北耳房,重檐硬山頂穿斗式磚石木結(jié)構(gòu),一底一樓。均為3開間,通面闊10.4米、進深4.7米。正房、耳房前檐下均設(shè)回廊,檐柱下置雕花刻草柱礎(chǔ),吊柱、挑梁、門窗上均刻有不同形狀花紋。照壁,通長8.6米、厚0.6米。分上、下2臺。下臺高2米,用打鑿成方形的石灰石鑲砌而成;上臺高1.26米,用未經(jīng)加工石灰石鑲砌而成。照壁墻面……[詳細]
羅平革命烈士紀念塔
  羅平革命烈士紀念塔位于羅平縣振興街液峰公園內(nèi)。塔坐東北向西南,由臺面、塔基、塔身組成,占地面積2540平方米。臺面,共3層,每層向上逐層內(nèi)收。均用長0.6米、寬0.3米的長方形青條石鋪筑。第一、二層臺面四周均置水泥護欄,欄高0.85米,每隔2.75米置1蓮花石。欄兩側(cè)面繪火炬、和平鴿、五角星、蝴蝶、蘭花等圖案,頂部置蓮瓣立體石雕。3層臺面均呈方形。第一層臺面長44米、寬41米。南、西兩面設(shè)2級臺階,北面設(shè)10級臺階。第二層臺面長、寬各33米,臺面中央設(shè)長方形石質(zhì)花臺。第三層臺面長、寬各20米,四周各設(shè)5級臺階,轉(zhuǎn)角處置“L”形石質(zhì)花臺,花臺內(nèi)各種植雪松1株。紀念塔,矗立于第三層臺面中央。由塔座、塔身、塔帽3部分組成,通高19.49米。塔座,正方體,寬4.4米、高4米,正面鑲漢白玉羅平革命斗爭……[詳細]
小河村三官橋
  小河村三官橋位于曲靖市馬龍區(qū)張安屯街道小河社區(qū)小河村民小組東南500米處的張安屯。橋呈東北—西南向,橫跨于張安屯河上。橋為石灰?guī)r沙石橫聯(lián)拱券砌筑,單孔。全長34米、寬4.65米,橋面兩側(cè)置護欄,欄高0.55米、寬0.27米。橋面鋪設(shè)大小、厚薄不一的石塊。最大者長約1.2米,寬約0.7米、厚0.2米。橋拱高8米,孔徑跨度14米。橋面中央凸顯,東北面為階梯和斜坡間雜,西南端為24級臺階。整體橋面起伏較大,僅可通行人畜,車輛無法通行。橋東北端3.8米處建有三元宮土木結(jié)構(gòu)古建筑。建筑呈封閉型四合院,四合院內(nèi)西廂房底樓現(xiàn)保存有三官橋記碑和澤及千秋碑各1通。2碑均為石灰?guī)r青石質(zhì)地。碑陽字跡刻畫較淺,局部漫漶不清。三官橋碑立于清嘉慶十三年(1808),碑文主要捐資修橋者功德及名錄;澤及千秋碑立于中華民國7……[詳細]
抗戰(zhàn)陣亡將士紀念碑
  抗戰(zhàn)陣亡將士紀念碑位于羅平縣城振興街液峰公園內(nèi)。由紀念碑、汪精衛(wèi)夫婦石雕跪像組成,分布面積600平方米。紀念碑,坐西南向東北,青石質(zhì),由碑額、碑身、碑座和基座四部分組成。碑額為圓帽形。高0.7米。碑身為長方體。高1.76米、寬0.41米。正面直行隸書陰刻“抗戰(zhàn)陣亡將士紀念碑”9個大字,右刻“中華民國廿八年元旦”9字,左刻“羅平縣各界公立”7字。碑座呈梯形狀。上底寬1米、下底寬1.1米,各邊均高0.3米;收叫闻_面。臺面四周均置石質(zhì)方柱。通高0.57米、邊長0.2米、柱距為2米,柱與柱間用鐵鏈穿柱相圍;嫉17.31平方米。紀念碑保存完整,原貌尚存。但因長期風吹、雨淋、日曬,局部風化。汪精衛(wèi)夫婦石雕跪像,2尊。黃砂石質(zhì)地,均為赤身反綁跪像。汪精衛(wèi)石雕跪像高1.1米、肩寬0.43米,跪……[詳細]
45、汛上云峰寺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汛上云峰寺
  原稱圣武廟。位于會澤縣娜姑鎮(zhèn)云峰村東首的川滇古驛道旁。建筑坐北向南,依中軸線建有照壁、山門殿、圣武大殿、魁閣、觀音殿組成二進院,占地面積4503平方米。現(xiàn)僅存照壁、山門殿、正殿(中殿)、東西配殿,占地面積1151平方米。照壁,位于山門殿前(南)8米處,長14.75米、寬1.5米、高2.8米,頂置兩坡瓦屋面,正脊兩端起翹,中部鑲嵌彩色琉璃九龍雕塑,龍脊后中偏上部飾白色云紋,底部飾藍色海水紋。山門殿,臨街建在1石臺基上,臺階前端兩側(cè)各置一尊石獅造像。殿為歇山頂穿斗與抬梁混合式土木構(gòu)架。青瓦屋面,一底一樓。前檐兩重,卷棚出廈,后檐為單檐。山門下層通面闊3間,明間為通道。山門后面樓層為戲臺,臺口前為院子,與正殿相對。戲臺通面闊16.2米、進深為11.6米。一進院內(nèi)有古柏、銀杏樹各2棵。古柏高18米、……[詳細]
舊堡天水祠
  舊堡天水祠位于宣威市倘塘鎮(zhèn)舊堡村委會大羅漢樹村東北50米處。建筑坐西向東,由正廳、南北廂房和倒座組成四合院,占地面積約530平方米。正廳,建于高2.05米的臺基上,單檐硬山頂抬梁式土木結(jié)構(gòu),青瓦屋面。3開間,通面闊10.15米。明間通面闊3.65米。左右次間通面闊均為3.25米、通進深7.8米。明間減中柱,前檐裝18扇木格子門,檐下飾斗拱。正廳與南北廂房和倒座各3間形成封閉四合院,設(shè)臺階踏道與院落連通。南北廂房,重檐硬山頂抬梁式土木結(jié)構(gòu),對稱布局,青瓦屋面。3開間,通面闊9.6米、進深4.1米。明間通面闊3.3米。左右次間通面闊3.15米。倒座,重檐硬山頂抬梁式土木結(jié)構(gòu)。3開間,通面闊10.75米。明間通面闊3.65米。左右次間通面闊3.55米、進深5.4米。右次間前檐處為大門通往院落的通道……[詳細]
47、亦佐城址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亦佐城址
  位于富源縣富村鎮(zhèn)南約7000米的亦佐村。歷史上亦佐城占地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因北部城墻修建在山坡上,受地形限制,城墻形成三角形的兩條斜邊,致使整個城呈五邊形,現(xiàn)墻基全部清晰可見。古城設(shè)東、南、西、北4道門,其中東、南、北3道門均處于正方位,唯西門偏北45°。城墻均為石灰?guī)r打制的五面石砌筑,未使用任何黏合劑,也未見夯土墻體。4道門現(xiàn)均為當?shù)卮迕癯鋈氪迩f的通道。城內(nèi)街道格局基本保持原貌,縣衙3間正堂和城內(nèi)城隍廟3間后殿保存完整,青石板路面已毀。據(jù)文獻記載,元惠宗至元二年(1336)于此設(shè)亦佐縣!耙嘧簟睘橐驼Z,“亦”即“彝族”,“佐”意為“官或頭人”,“亦佐”意為“彝族頭人(或官家)居住的地方”。明洪武十七年(1384),亦佐土酋安伯反,沐英率兵征討,土知縣沙普額受招安,繼任亦佐知縣。明洪武……[詳細]
鐘屏街大佛寺
  鐘屏街大佛寺位于會澤縣金鐘街道鐘屏街483號。建筑坐南向北,分別由門樓、天王殿、東西廂房、觀音殿、東西兩廡、后殿(大雄寶殿)及水井組成3進院落布局的建筑群。占地面積2708.55平方米。門樓,重檐歇山頂穿斗與抬梁混合式土木結(jié)構(gòu)。3開間,通面闊10.8米、進深6.4米。明間一樓設(shè)通道。天王殿,單檐歇山頂抬梁式土木結(jié)構(gòu)。3開間,通面闊13.75米、進深10.5米。前檐及門窗飾彩繪。東西廂房,單檐硬山頂穿斗式土木結(jié)構(gòu)。3開間,通面闊13.4米、進深6米、出廊1.5米。觀音殿,單檐硬山頂抬梁式土木結(jié)構(gòu)。3開間,通面闊13.5米、進深10.6米。東西兩廡,單檐硬山頂穿斗式土木結(jié)構(gòu)。3開間,通面闊12.1米、進深4.3米。硬山頂墻體高出屋頂正脊,呈“貓弓墻”(俗稱“風火墻”)。后殿(大雄寶殿),單檐歇山……[詳細]
雍家村民居建筑群
  雍家村民居建筑群位于陸良縣芳華鎮(zhèn)雍家村。建筑群坐東向西,為明、清時期形成的家族式聚落民居建筑群,總占地面積667萬平方米。雍家村在南、北、西三面各設(shè)一道大門,進入大門形成網(wǎng)狀式閭巷,通往每戶人家,各戶均為四合院漢式民居建筑,F(xiàn)存建筑附近部分被拆除或局部拆除外,完整保存的尚有10余座院落,規(guī)模布局、雕刻制作基本相同。各四合院相互連接并貫通,深入其中,宛如進入迷宮。除大門供出入外,全部建筑的外部墻體均相互連接成一個封閉的整體。建筑大多數(shù)為硬山頂穿斗式土木結(jié)構(gòu)。正房,均為3開間,通面闊均在10.5米左右;廂房,通面闊均為2開間;門樓,通面闊均為3開間。所有房屋均為一樓一底二層,樓上樓下各家各戶都有通道相連。村西南端,尚存1座清光緒年間的寺廟,為雍氏家族的宗廟。與寺廟相近處,保存有中華民國年間的一座……[詳細]
螃蟹坡梁堆墓
  俗稱大谷堆。位于宣威市豐華街道辦事處螃蟹坡村西南約 200米的耕地中。1983年宣威縣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由于封土高于地面,較為明顯,多次被盜。2004年3月,曲靖市、宣威市文物管理所征得云南省文物局同意,對墓進行搶救性清理。墓封土堆頂部平面呈橢圓形。南北長 11.5米、東西寬 9米、高 3.2米,面積約 103.5平方米。封土全部為黃褐色。經(jīng)清理發(fā)現(xiàn)此墓未挖墓坑,直接在地表用石灰?guī)r石板豎砌成 1長方形墓室,石板與石板間未使用黏合劑填縫。墓室長 3.34米、寬 2.04米、深 0.9米,墓向北偏東 10°。石板寬窄不一,厚薄不等,最大者 70×70厘米、厚度 2.8~4厘米,多數(shù)厚 3厘米。墓室外部用紅褐色黏土填筑,以支撐石板,并在墓室上口處用不規(guī)則塊石平砌二層,壓住墓室下部用石板鑲砌部分,使之……[詳細]
白霧太陽宮
  又名“通海廟”,也稱“通海會館”。位于會澤縣娜姑鎮(zhèn)白霧村委會第八村民小組內(nèi)。地理坐標為:北緯26°29′17.0″、東經(jīng)103°11′31.0″,海拔1964米。建筑坐東北向西南,原由山門、東西廂房、正殿、東西配殿、墨石香爐等組成建筑群,現(xiàn)僅存山門、門房、東西配殿、正殿、東耳房,占地面積1320.46平方米。山門,單檐歇山頂土木結(jié)構(gòu)建筑。通面闊4.24米、進深2.89米,建于3米高的基石上,臺前置石臺階15級,現(xiàn)臺階上覆蓋水泥。門房,硬山頂土木結(jié)構(gòu)建筑。東門房3開間,通面闊13.35米、進深3.03米;西門房1開間,通面闊3.5米、進深3.43米。正殿,建于高1.7米的基石上,單檐歇山頂穿斗式與抬梁式混合土木結(jié)構(gòu)。3開間,通面闊13.75米、進深10.66米、檐高4.2米;屋頂覆青色筒板瓦,……[詳細]
滇桂黔邊縱司令部駐址
  滇桂黔邊縱司令部駐址位于羅平縣板橋鎮(zhèn)樂巖村中。舊址坐北向南,為三房一照壁合院建筑,占地面積418.1平方米。正房,重檐懸山頂穿斗式土木結(jié)構(gòu)。3開間,通面闊11.8米、進深7.1米。屋頂施青灰筒板瓦覆蓋,屋基為青石,墻體為土基砌筑。正房明間前設(shè)9級青石臺階。明間后部設(shè)木質(zhì)樓梯。東、西耳房,重檐硬山頂穿斗式土木結(jié)構(gòu)。東耳房3開間,通面闊12.3米、進深5.1米,明間底層設(shè)進院通道。外建石質(zhì)月拱門,高2.5米、寬1.6米、厚0.78米。門頂部左行橫書陽刻“源遠流長”4字。西耳房2開間,通面闊8.8米、進深5.1米。耳房二層前檐下均設(shè)護欄,山墻處各置槍眼1~2個。照壁,位于天井正南,石砌。通長10.1米、高2.15米、厚0.87米。天井呈不規(guī)則形狀,青石鋪砌。舊址房屋建筑始建于中華民國早期,為當?shù)厣獭?a href=/landscape/120/dianguiqianbianzongsilingbuzhuzhi.html class=blue >[詳細]
姬家老城遺址
  姬家老城遺址位于宣威市田壩鎮(zhèn)龍家村委會樂肥座村西600米處的山頂上。姬家老城與姬家小城南北相對,地勢比小城高約16米,兩城相距約700米。老城城墻用石灰石砌筑,繞山頂邊緣一 周,總長約1800米,占地約94000平方米,為南北長、東西窄的不規(guī)則長方形。遺址東、南兩面城墻均臨城外陡坎,大部分為響石堆砌,不甚規(guī)整,西面城墻較為規(guī)整,大部分為雙層,保存相對完好。北面城墻支砌則較為簡單,為毛石支砌,采用石料較差。據(jù)調(diào)查,歷史上老城與小城同為姬姓土司所建,但此城尚未完工便已放棄,城內(nèi)除少量近現(xiàn)代生活遺跡外,未發(fā)現(xiàn)其余設(shè)施和生活遺存。據(jù)中華民國《宣威縣志稿》記載,安土司統(tǒng)治沾益州(即今宣威)時期,轄有48營火,土營目有姬營和得夾 2處。又在本志《雍乾后漢夷雜處大概圖》中所示,姬營所處位置即現(xiàn)姬家老城位置……[詳細]
周建屏將軍故居
  位于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鎮(zhèn)倘塘村委會下街村23號,現(xiàn)由周建屏的侄孫周樹南、周才明、周宏衛(wèi)3家居住。周建屏,名宗堯,字興唐,又名子炎。1892年8月26日出生在宣威縣倘塘村,是贛東北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早年投入滇軍,曾參加過辛亥革命、倒袁護國起義和北伐戰(zhàn)爭。1927年經(jīng)朱德介紹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并參加“八·一”南昌起義;1929年被派到方志敏領(lǐng)導的贛東北根據(jù)地工作,先后任江西紅軍獨立第1團團長、獨立團改編江西紅軍獨立第1師師長,獨立師整頓擴編紅10軍軍長;1933年3月,在閩浙贛省的第二次全省工農(nóng)兵代表大會上,當選為蘇維埃政府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5月,在閩贛省第一次工農(nóng)兵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省革命委員會執(zhí)行委員;10月,任紅19師師長、紅軍獨立24師師長并率軍參加了第五次反“圍剿”戰(zhàn)斗;1934年2月……[詳細]
紅九軍團水城擴紅遺址
  位于會澤縣金鐘街道水城社區(qū)西北約100米萬額山腳。遺址由擴紅雕塑、擴紅廣場、陳列館組成,占地面積4446平方米。雕塑坐東向西。長18米、寬6米、高11.7米。雕塑上面共有10個人物圖案,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1935年4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一方面軍第九軍團攻克宣威后,接到中央軍委迅速離開宣威,向金沙江進發(fā),渡江北上的電令。4月30日,紅九軍團在軍團長羅炳輝、政治委員何長工的率領(lǐng)下,離開宣威楂格,從梨樹丫口進入會澤縣境,渡過牛欄江,次日到達者海壩子,在者海老街宿營1日,開倉濟貧。5月2日兵臨會澤城下。3日,攻克會澤古城,紅軍處決了偽縣長楊茂章、劣紳劉善初,籌款10萬銀元,騾馬上百匹。紅軍除惡濟貧,深受當?shù)刎毧喟傩盏臍g迎和愛戴,政治部主任黃火青帶領(lǐng)紅軍戰(zhàn)士進行革命宣傳。會澤青年群情激昂,爭先恐后踴躍報……[詳細]
56、抹閣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抹閣橋
  原名龍鳳橋、酉集橋。位于富源縣黃泥河鎮(zhèn)龍?zhí)洞逦瘯I腳村東2000米處。橋東西橫跨于滇、黔兩省分界的黃泥河上。橋為青石拱券縱聯(lián)砌筑,共3孔。全長40米、橋面寬5米,距水面高35米。橋面略凸,兩側(cè)設(shè)高0.6米、厚0.3米的條石護欄。護欄兩端各置1對高1米的石柱及1對高0.4米的小石獅。橋墩利用河兩岸天然石灰?guī)r巨石加以砌筑。橋孔大小不一。大孔呈半圓形,孔徑跨度18.6米;兩側(cè)泄洪小孔呈圓形,直徑各為4米。橋拱兩側(cè)橋楣上方均陽刻太極圖案,拱頂中央安設(shè)鐵質(zhì)避邪寶劍。橋西端引橋邊立有1991年豎立抹閣橋碑記1通和縣級、市級文物保護標志碑。據(jù)光緒《平彝縣志》及建橋碑記載:橋始建于清嘉慶四年(1799),竣工于嘉慶十年(1805)孟夏月上旬癸酉日!肮镉稀睂匐u,故橋稱“酉集橋”。傳統(tǒng)文化中,雞為“鳳”,河……[詳細]
新廠羅家大院
  新廠羅家大院位于富源縣富村鎮(zhèn)新廠村委會新廠村內(nèi)。大院坐東向西,由前廳、正廳、南北兩廂組成四合院,占地面積420平方米。前廳、正廳,均為單檐硬山頂穿斗式石木結(jié)構(gòu),院內(nèi)天井地面為方形青石板鋪就。正廳,建于高1.2米的石臺基上。3開間,通面闊12米、進深6米、通高6.6米;廳前設(shè)7級條石臺階。正廳明間設(shè)正大門及格扇窗,柱礎(chǔ)為石質(zhì)鼓形;2次間設(shè)側(cè)門相向而開。正門上方懸掛“領(lǐng)袖耆英”木匾,木匾題跋“欽加運同衛(wèi)署平□事元謀縣正堂加三級紀祿十六任為從九品羅延齡立”,落款“同治六年歲次丁卯小陽月上浣穀旦”。正堂明間檐柱上懸掛羅延齡題“國治本于家齊,須知父子有親長幼有序;人和超夫地利,要在仁義為友道德為師”木刻楹聯(lián)1副。南北兩廂,單檐懸山頂穿斗與抬梁混合式石木結(jié)構(gòu)。通面闊8米、進深5.6米。前廳及南北兩廂的二……[詳細]
尖山武裝起義遺址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馬路鄉(xiāng)尖山村彎子小組新房子自然村西北角處。 1948年初中共會澤支部派地下黨員趙綬先到尖山開展-工作。2月,按照省工委的指示,成立中共會澤縣特別支部,并增派黨員到會澤工作,加強對會澤武裝斗爭的領(lǐng)導。3月,黨組織派中共地下黨員費躍等人到尖山組織武裝工作。該遺址當時作為地下黨組織活動、組織武裝起義的秘密集聚地之一。 1948年7月8日,經(jīng)中共會澤地下黨的長期工作,以-對象金紹清為基礎(chǔ)的150余人,在會澤火紅橋邊六舉行反蔣武裝起義。為配合火紅起義,費躍組織發(fā)動尖山的祖萬忠、祖維新組織了約150人、30條槍的隊伍舉行武裝起義,攻打一戶地主,并在江底伏擊了從昭通趕往會澤的保安團的1個營。同年12月2日(農(nóng)歷冬月初二),經(jīng)上級批準,黨員李長彥組織尖山第二次反蔣武裝起義,起義武裝……[詳細]
宣威觀音閣
  宣威觀音閣位于宣威市落水鎮(zhèn)多樂村東200米處。閣坐東向西,占地面積81平方米。閣依巖石建于高約1.5米的方形青石臺基上,巖石高約9米,巖面凹似彎弓,閣就巖勢立柱,為攢尖頂樓閣式木結(jié)構(gòu),共5層。閣后檐從1~4層的一半,均以巖壁為后檐墻,形成1~3層只有前檐而無后檐。南北兩檐也因巖面凸凹不平,以致各層進深長短不一。從正面看,前檐各層比較規(guī)整,4~5層因高出巖石頂部,方出現(xiàn)完整的四檐。閣為3開間,通高15米。底層明間通面闊3.35米,左右次間通面闊1.95米、進深為2間,第一進間深1.95米、第二進間深2.9米。前檐和左右檐,從2層起直至5層,逐層內(nèi)收0.5米,以左右次間和第一進間為回廊;乩纫蚋鲗觾(nèi)收而變窄,1~3層前檐的金柱變?yōu)?~5的檐柱;后檐金柱至4層為400第五章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詳細]
鐘屏街紅九軍團司令部
  又名牛家祠堂。位于會澤縣金鐘街道金鐘社區(qū)第六村民小組(鐘屏街483號)。建筑坐南向北,由圍墻、花池、照壁、東西廂房、過廳、東西書房、正殿組成三進院落,占地面積1723.9平方米;ǔ兀拾雸A形。池深2米,直徑12米,占地面積113平方米。照壁,單檐硬山頂結(jié)構(gòu)。全長21.6米。用青磚砌成,青瓦鑲嵌成梅花瓣圖案,兩邊為圓形卷洞門。東西廂房,各3開間,通面闊均為12米、進深4.2米。過廳,硬山頂抬梁式土木石結(jié)構(gòu)。3開間,通面闊15.6米、進深6.6米。明間設(shè)通道,可進入第三進院。東西書房,各3開間,通面闊均為13.2米、進深5米。正殿,單檐硬山頂抬梁式土木石結(jié)構(gòu)。3開間,通面闊12米、進深7米。建筑始建于清代中后期,為會澤旺族牛家族人所建的家族宗祠。1935年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九軍團長征經(jīng)過會澤時在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