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三明市旅游

三明市文物古跡介紹

鮮水村李茂材祖屋
  鮮水村李茂材祖屋位于李家鄉(xiāng)鮮水村,年代為清晚期,面積為625平方米,類別為宅第民居。2018年7月30日公布為清流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墻四周外延5米。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向外延伸20米![詳細]
陳塘紅軍第四醫(yī)院舊址
  陳塘紅軍第四醫(yī)院舊址年代:1933年座落地點:寧化縣石壁鎮(zhèn)陳塘村簡介:舊址為建于清末的張氏祖屋,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850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由門樓、下廳、天井、正廳、后廳、兩側過雨亭、護厝等組成。1933年,原設于江西瑞金的紅軍第四醫(yī)院隨軍進駐此地,F(xiàn)保存有紅軍標語20多條、漫畫13幅。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陳塘紅軍第四醫(yī)院舊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23、深原堂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深原堂
  深原堂年代:清座落地點:大田縣廣平鎮(zhèn)廣平村簡介:清咸豐元年(1851)始建,光緒三十二年(1906)重修。建筑規(guī)模宏大,格局完整,由前后二堂、兩側各二直橫屋及前部池塘、后部圍垅等組成,總占地面積達3582平方米。建筑內外裝飾類型豐富,木雕、石雕、灰塑、彩畫技藝高超。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深原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國民黨臺灣黨部舊址—復興堡
  國民黨臺灣黨部舊址—復興堡年代:1943~1945年座落地點:永安市燕西街道文龍村簡介:舊址為清代中期始建的方形土堡,占地面積1979.6平方米?箲(zhàn)時期,先后在此設立福建省中央銀行、福建省郵政管理局。1943年11月,中國國民黨中央直屬臺灣黨部奉命從漳州遷設于此,直至1945年11月。保護范圍:東面、西面各向外延伸20米至民宅,南面、北面各向外延伸20米至水田。2009年,國民黨臺灣黨部舊址—復興堡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25、芹溪村石拱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芹溪村石拱橋
  芹溪村石拱橋位于余朋鄉(xiāng)芹溪村,年代為清代,面積為260平方米,類別為橋涵碼頭。2018年7月30日公布為清流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周外延5米。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詳細]
226、通駟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通駟橋
  通駟橋位于大田縣華興鄉(xiāng)杞溪村,年代為明。簡介: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單孔石拱廊屋橋,南北走向,橋長22.68米,寬6.44米,拱跨11.58米。橋屋為四柱九檁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9開間,40柱,當心間頂上疊澀出挑,依次抬升成多層圓錐狀藻井,上覆重檐歇山頂屋面,兩側設風雨板、欄桿和長條凳。保護范圍:東、西各向外延伸20米,南、北各向外延伸10米。2018年,通駟橋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胡坊紅軍舊址群
  胡坊紅軍舊址群位于明溪縣胡坊鎮(zhèn)胡坊村,年代為1933年。簡介:由蘇家大厝、廣西會館、李家祖屋、李家大院等建筑組成,均為清代建筑。1931年6月,紅一方面軍第四軍十三師在師長粟裕、政委高自立的率領下進駐胡坊。1933年,胡坊成立紅色政權工農革命委員會,開展打土豪、分田地斗爭。紅四軍十三師宋任窮部三十九團、紅七軍十九師肖勁光部五十五團將胡坊村蘇家大厝作為團部駐地。彭德懷、王稼祥等無產階級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這里戰(zhàn)斗-過,至今李家大院墻上還保留著“打倒帝國主義,徹底平分土地”的大幅石灰標語。2018年,胡坊紅軍舊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各單體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芹溪村攀龍橋
  芹溪村攀龍橋位于余朋鄉(xiāng)芹溪村攀龍寨組,年代為清晚期,面積為237平方米,類別為橋涵碼頭。2018年7月30日公布為清流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墻四周外延5米。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詳細]
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會址—南陽堂
  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會址—南陽堂位于均溪鎮(zhèn)京口村,年代為清。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會址—南陽堂屬近現(xiàn)代重要歷史事件和重要機構舊址。為京口村葉氏祠堂,始建于明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坐東南朝西北,通面闊16米,通進深18米。由門亭、矮圍墻、墻內空坪、中天井、正堂及兩邊廂房組成;正堂面闊3間,進深7柱,穿斗式木結構、懸山頂。正堂明間正中設神龕,供奉祖先牌位,龕上枋掛“南陽堂”匾額。1929年初,葉炎煌接受廈門市委的委派,返回家鄉(xiāng)開展黨的工作,建立中共大田特支。南陽堂是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主要活動地點之一,中共大田特支多次在此舉行重要會議,策劃打土豪分田地、減租減息、廢除屯田等斗爭,在大田革命斗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見證了現(xiàn)代史上大田人民可歌可泣的奮斗篇章,是大田共產黨的“搖籃”,也是大田革命的歷史坐標……[詳細]
230、儒洲庵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儒洲庵
  儒洲庵位于大田縣濟陽鄉(xiāng)大儒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清乾隆六年(1741)重建,為寺廟、祠堂結合的建筑。坐西北朝東南,平面布局整體為民居、寺廟結合的建筑,通面闊15米,通進深13米,面積195平方米。由風水亭連圍墻(半弧形)、三合土內空坪、正殿組成。正殿面闊3間,進深4柱,抬梁穿斗混合結構,設主龕及配龕,主殿的右側設配殿,配殿分為三龕,中龕敬土地爺,配龕為抬梁結構,屋頂望板密布,整體面積較小,但制作氣派較大,裝飾簡單、樸素。宋末元初(四個正金柱柱礎為仰盆式)始建;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重建,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重修。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儒洲庵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水尾革命舊址群
  水尾革命舊址群位于建寧縣客坊鄉(xiāng)水尾村,年代為1934-1935年。簡介:舊址群包括閩贛基干游擊隊司令部舊址、蘇區(qū)銀行舊址、紅軍醫(yī)院舊址、蘇區(qū)兵工廠舊址、建寧縣蘇維埃政府、紅軍被服廠舊址等6處。舊址群見證了1934年5月至1935年3月中央蘇區(qū)第五次反“圍剿” 廣昌和建寧縣城失守后,閩贛第二作戰(zhàn)分區(qū)、閩贛兩省建寧、寧化、廣昌三縣游擊隊、閩贛基干游擊隊在建寧西南部和閩贛邊區(qū)進行反“圍剿”和反“清剿”的游擊斗爭歷史。這些舊址外墻尚有蘇區(qū)時期留存下來的較清晰的革命宣傳漫畫和革命標語。2018年,水尾革命舊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各單體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232、圣泉巖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圣泉巖
  圣泉巖位于大田縣吳山鄉(xiāng)陽春村,年代為清。簡介:又名圣泉寺、葫蘆巖,現(xiàn)存建筑建于康熙甲子年(1684)。坐南朝北,建筑面積為146.84平方米。整體為一進一堂式廟宇建筑,大殿面闊三間,進深八柱,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內設神龕,主要供奉“陳公祖師”等。保護范圍:臺明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圣泉巖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葉炎煌故居——聯(lián)芳堂
  葉炎煌故居——聯(lián)芳堂位于大田縣華興鄉(xiāng)京口村,年代為清至民國。簡介:始建于清嘉慶年間(1796-1820),坐南朝北,土木結構,懸山頂,占地面積為684平方米,建筑面積為500平方米。由北至南依次為門庭、內雨坪、下堂、天井、正堂及兩側護厝。葉炎煌1909年11月,出生于聯(lián)芳堂,1919年,舉家遷到廈門。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共青團廈門市委書記,是廈門市區(qū)委機關重要工作人員。1929年初,受中共廈門區(qū)委委派,葉炎煌返回家鄉(xiāng)開展建黨工作,并迅速發(fā)展了三名黨員,成立了中共大田特支。1934年8月,廈門中心市委機關遭國民黨破壞,葉炎煌因身份暴露被捕,同年十月在福州保安處被國民黨殺害,犧牲時年僅26歲。保護范圍:東至墻體外20米,南至墻體外20米,西至墻體外20米,北至圍墻外10米。2018年,葉……[詳細]
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會址
  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會址位于大田縣華興鄉(xiāng)京口村,年代為1929年。簡介:原為葉氏祠堂,又稱南陽堂,始建于明,坐南朝北,磚木結構,懸山頂。由門庭、矮圍墻、雨坪、天井、正堂及兩側耳房組成,占地面積469.17平方米,建筑面積為356.59平方米。1929年初,葉炎煌接受廈門市委委派,返回家鄉(xiāng)開展黨的工作,建立中共大田特支。南陽堂是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主要活動地點之一,中共大田特支多次在此舉行重要會議,策劃打土豪分田地、減租減息、廢除屯田等斗爭,在大田革命斗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見證了現(xiàn)代史上大田人民可歌可泣的奮斗篇章,是大田共產黨的“搖籃”,也是大田革命的歷史坐標,在大田人民武裝革命斗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外墻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會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詳細]
朱德率紅四軍第二、第三縱隊出擊閩中大田史跡群
  朱德率紅四軍第二、第三縱隊出擊閩中大田史跡群位于大田縣均溪鎮(zhèn)玉田村,屏山鄉(xiāng)內洋村、蔣山村、楊梅村,吳山鄉(xiāng)張坑村,年代為1929年。簡介:由1929年8月朱德率紅四軍第二、三縱隊留駐大田時留下的紅四軍史跡,以及紅四軍在玉田、濟屏、路口等區(qū)鄉(xiāng)成立蘇維埃政權期間的革命事件發(fā)生地等組成,主要包括均溪鎮(zhèn)紅四軍指揮部舊址(官廳、紅軍井),屏山鄉(xiāng)羅榮桓舊居(萬應廟)、紅四軍前委機關指揮部、朱德舊居,路口鄉(xiāng)蘇維埃政府舊址(鳳乾堂),紅四軍第二縱隊駐所舊址(時思堂),吳山鄉(xiāng)紅四軍第二、三縱隊駐軍舊址(桃樹堂)等,其中又以紅四軍指揮部舊址為其核心組成部分。保護范圍:紅四軍指揮部舊址(官廳、紅軍井):官廳北面臺明向外10米,南面臺明向外20米,西面臺明向外10米,東面臺明向外10米。羅榮桓舊居(萬應廟):北面臺明……[詳細]
長校紅軍舊址
  長校紅軍舊址位于清流縣長校鎮(zhèn)長校村,年代為1931年。簡介:1931年1月,紅十二軍三十四師一○一團進駐清流里田、長校一帶,協(xié)助中共福建省委工作團發(fā)動群眾開展分田分地運動,設李中慶祖祠為紅三十四師101團團部,李岳亮祖祠為紅三十四師101團醫(yī)院,并在李中慶祖祠及李岳亮祖祠內留下落款為紅十二軍三十四師的大量紅軍標語。其中“實行土地革命!”、“紅軍是農民自己的軍隊!”、“猛烈擴大紅軍武裝,保護秋收!”等紅軍標語充分體現(xiàn)了紅軍各個時期的工作方針及內容。2018年,長校紅軍舊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各單體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肖坊紅三軍團第六師工作團舊址
  肖坊紅三軍團第六師工作團舊址位于將樂縣大源鄉(xiāng)肖坊村,年代為1931年。簡介:包括張氏祖厝、土庫坪張氏祖厝(美稱“鴛鴦棟”)、張氏宗祠牌樓、節(jié)孝坊等四處。張氏祖厝始建于明天啟年間(1621-1627),其他均始建于清代。1931年6月3日,彭德懷指揮紅三軍團第六師兵分二路進軍泰寧,6月4日解放泰寧,派出工作團在大源鄉(xiāng)肖坊等地建立了鄉(xiāng)級蘇維埃政權——鄉(xiāng)革命委員會,隸屬泰寧縣馬嶺區(qū)革命委員會,主席謝有興,辦公地址設在張氏祖厝;還成立了農會、貧農團、婦女會、少先隊等群眾組織,發(fā)動群眾開展打土豪、燒田契、廢債約、籌糧款等活動。紅三軍團第六師工作團進駐大源肖坊期間,工作團成員就住在肖坊村的張氏祖屋及左側的鴛鴦棟。1931年7月9日,紅六師奉命結束分兵工作,經將樂、歸化回師贛南參加第三次反“圍剿”作戰(zhàn),紅……[詳細]
羅坑蘇維埃政府舊址
  羅坑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沙縣夏茂鎮(zhèn)羅坑村,年代為1934年。簡介:原為桃源洞,又名桃源洞別墅,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由大雄寶殿、魁星樓、古戲臺、文昌帝殿、五谷神君殿等組成。1934年1月,東方軍解放了沙縣城關和廣大農村,先后建立了羅坑、北區(qū)(今富口),松林、儒元、瑯口、曹元、高橋、荷山等17個基層蘇維埃政府。到1934年2月底,沙縣蘇維埃政府轄3個區(qū)、27個鄉(xiāng)(村)蘇維埃政府,其中桃源洞為羅坑蘇維埃政府舊址。2018年,羅坑蘇維埃政府舊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黃林崇福宮
  黃林崇福宮位于尤溪縣湯川鄉(xiāng)黃林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建,建筑面積約887.6平方米。由門樓(二層)、下殿、戲臺(二層)、看臺、天井、正殿、后樓、后花臺等組成。門樓面闊三間,進深四柱,穿斗式木構架,三重檐歇山頂;戲臺面闊三間,進深二柱,抬梁式木構架,懸山頂;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柱,兩側外設檐廊,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后樓二層,面闊三間,進深五柱,二層頂部設八角圓頂藻井,以四跳斗栱承托井頂部,歇山頂。保護范圍:四周圍墻各向外延伸15米。2018年,黃林崇福宮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尤溪紅四師師部舊址
  尤溪紅四師師部舊址位于尤溪縣西城鎮(zhèn)團結村,年代為1934年。簡介:原為王氏祖屋,始建于清嘉慶年間(1796-1820),坐西南朝東北,東方軍第四師攻打尤溪縣城時指揮部設于此。1934年1月11日,由彭德懷率領的東方軍在攻打沙縣的同時,命令紅三軍團第四師挺進尤溪,協(xié)助紅十九師攻打尤溪縣城,重創(chuàng)盧匪軍第十一團,擊斃團長陳作元。舊址下堂墻壁留有當年紅軍用毛筆寫下的《出征歌》等十幾幅標語,落款均為“紅軍0-(宣)”。保護范圍:東、西、各至圍墻外10米,北至清印溪南岸。2018年,尤溪紅四師師部舊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