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首頁
>
廣東省
>
汕尾市旅游
汕尾市文物古跡介紹
廣東省
陸豐市
海豐縣
陸河縣
城區(qū)
汕尾市文物古跡
汕尾市紅色旅游
汕尾市名人故居
4A景區(qū)
汕尾市十大景點
汕尾市十大免費景點
全部
汕尾市特產(chǎn)
汕尾市美食
汕尾市地名網(wǎng)
汕尾市名人
[移動版]
21、
捷勝所城遺址
捷勝所城遺址在今捷勝鎮(zhèn)政府所在地。明洪武廿七年(1395),千戶候良始建捷勝所城。萬歷十二年(1584)重建。該址原名捷浪埔。元末時,曾在此地發(fā)生一場戰(zhàn)爭,全殲洋匪,當?shù)厝嗣駷闅g慶勝利,明初建的所城取名為捷勝所城。城址平面呈不規(guī)則四方形,面積162300平方米,設垛口440個分東、西、南、北門,建四座敵樓。城墻大部分用灰沙夯筑,靠近四門地段用大方磚砌筑。城內(nèi)原設所署、鎮(zhèn)撫司、史目廳等建筑。明清時代均屬碣石衛(wèi)派兵駐守。該城位于-畔,西臨浩瀚南海,南側(cè)1浬有龜齡島,是粵東軍事海防重鎮(zhèn)之一。1927年11月拆毀大部分城墻,現(xiàn)殘存東北側(cè)一角。它對研究海豐的歷史及軍事海防情況提供了實物資料!
[詳細]
22、
盧東墓
盧東墓位于陸豐市甲西鎮(zhèn)新寨村四點梅山。盧東(?—1279),原籍北方人。南宋末年,臨安淪陷,他任職殿前司禁軍昭武校尉官,隨同陸秀夫、文天祥等扶持宋帝逃至甲子門,駐軍待渡山,并得到了當?shù)剡M士范良臣、義軍首領鄭復翁及甲地民眾的勤王勞軍,使宋軍得以調(diào)息。1279年元軍大舉南下,宋軍被逼逃至崖門,陸秀夫負宋帝蹈海殉國,宋室滅亡。其時,盧東因積勞成疾未能隨往,留甲治病,當聞宋室被滅便氣絕身亡。事后,甲子百姓將其厚葬于此。該墓為三合土夯筑成“三拱三擺山手”造型,有祭臺、享堂、明堂等構筑物,總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墓道刻有“宋殿前司禁軍昭武校尉盧東墓道”字樣,對研究南宋史和粵東地方史以及宋代墓葬制度等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
[詳細]
23、
時雍樓
時雍樓當?shù)胤Q昂塘洋樓,位于河口鎮(zhèn)昂塘村,是汕尾市區(qū)域內(nèi)最早最大型的一座鋼筋水泥結(jié)構建筑物。始建于1905年,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有主樓與附樓共99個房間,主樓兩層結(jié)構用作住房,附樓單層結(jié)構作廚房、餐廳。樓房外墻由鋼筋、水泥漿砌石而成,墻幅均浮雕著大小一致的長方形花雕。時雍樓由大門、天井和1幢兩層樓房組成。大門匾額為“親睦堂”,兩旁走廊分立四根雕刻有花紋的造型精致水泥柱,左右走廊對稱。一樓有前廳、天井、后廳。天井左側(cè)有2米寬樓梯,樓梯下面設有防襲洞,二樓的門匾額“時雍樓”,門旁有一幅對聯(lián)“時會同新創(chuàng),雍熙擠太和”。2012年被列為廣東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詳細]
24、
商賢家廟
商賢家廟是彭氏宗祠,用于紀念彭祖而建,屬于市級文物保護重點單位。祠內(nèi)雕龍畫棟,收藏有眾多名家真跡,藝術品味極高。彭氏子孫在海外人數(shù)眾多,是彭氏后裔尋根問祖的旅游勝景,對外來游客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商賢家廟是彭氏宗祠,是海陸豐(包括五云洞、陸河、五華、紫金)地區(qū)彭姓子孫紀念彭祖之總祠。商賢家廟已經(jīng)有百多年的歷史,用于紀念彭祖而建,屬于市級文物保護重點單位。彭祖是殷商時代的賢能人士,因而起名為商賢家廟。祠內(nèi)雕龍畫棟,收藏有眾多名家真跡,藝術品味極高。彭氏子孫在海外人數(shù)眾多,是彭氏后裔尋根問祖的旅游勝景,對外來游客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彭祖,在我國古代是位赫赫有名的養(yǎng)生學大家、大彭始祖!瓣P于彭祖,我們可以用十六字來概括:實有其人,似有其事,史有其籍,世有其跡。中國歷史上的彭祖,先秦視之為大賢,漢代……
[詳細]
25、
廣德禪院
廣德禪院位于陸豐市碣石鎮(zhèn)廣德大巷26號。該院始建于南宋年間,明代萬歷二十八年重建,清代康熙四十八年重修。該院原為面闊三間四進加左右廊院布局,現(xiàn)存前三進清代建設遺構,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實建面積500多平方米。院內(nèi)保留有清代碑記三十多通,還有眾多菩薩佛像及楹聯(lián)、木雕等宗教、歷史文物一批,對研究明、清時期粵東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民俗、建筑等具有較高的科學意義。明萬歷廿八年(1590年)由碣石籍顯達,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南京都察御史、北京監(jiān)察御史李實,感念早年在永興古寺青燈寄讀,故搬遷永興古寺在石橋場土城東南處,即現(xiàn)在廣德社觀音堂,大興土木,重建該寺,題稱《廣德禪院》,李實遺墨猶存。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碣石鎮(zhèn)憲劉國興重修。據(jù)現(xiàn)存碑志記載:清道光已亥年(1839年),經(jīng)護廣東碣石標中軍……
[詳細]
26、
明代祠堂
明代祠堂在陸河縣螺溪鎮(zhèn)正大村,有一座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的祠堂。這個祠堂屋宇典雅,布局有序,直到現(xiàn)在,建筑仍然保存完整。這個祠堂的主人叫葉高標,曾在明朝崇禎年間擔任朝廷要職,總理天下糧餉。他為官廉潔奉公,勤政愛民,受到明王朝賞識并賜匾給予勉勵。祠堂在建筑上融合了粵東民居、祠廟和宮殿等的建筑特點,頗具特色。祠堂內(nèi)有一處正方形的天井,沒有出水口,也不設涵道。每逢暴雨,祠堂外面洪水橫流,而天井內(nèi)卻積水而不上溢。目前,祠堂已向游人開放,成為陸河一處人文旅游景觀。……
[詳細]
27、
沙角尾新石器時代遺址
在捷勝鎮(zhèn)捷勝城東南三公里處臨海山坡上。東面背山,西面臨海。因西北面緊靠沙角尾村,而取名沙角尾遺址。1936年英籍芬戴禮神甫和意大利籍麥兆漢神甫發(fā)現(xiàn)。遺址地表采集的多為磨光石器,器物主要有長身石斧、石錛和少量的有肩石錛,還有呈柳葉形的石箭鏃。陶器主要是一種矮圈足陶罐,飾曲折紋,腹部飾一周附加堆紋,有的罐口沿帶流。器表飾繩紋、斜方格紋、葉脈紋、曲折紋等。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4000多年。為研究海豐沿海地區(qū)史前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
[詳細]
28、
坎下城城墻
坎下城(ᑒ下城),位于汕尾城區(qū)內(nèi),北鄰后徑村。城呈不規(guī)則橢圓形,城墻原高5.6米,殘高3米,為雙層夾墻,灰沙夯筑,周長1157米,設垛口391個,分建東、西、南、北四門,配防炮78位。明崇禎九年,工科都給事、鄉(xiāng)賢葉高標奏建城坎下。十年(1637年)城成。坎下寨始建之時,一面倚山,三面環(huán)水。北門是山,今之變電站小山。東、西、南門臨海。西門(今西門媽祖廟處)是水門,只有船只可以出入,一如《水滸》梁山水寨,碼頭在城內(nèi)。水寨有水師,水師有水舶,可通捷勝、碣石。時至今日,西門仍留有一個“西門池”,面積雖不大,乃是歷史的有力見證?蚕鲁俏挥谑袇^(qū)香洲街道城內(nèi)路北端,是全省現(xiàn)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池之一。該城建于崇禎九年(1636年),呈不規(guī)則橢圓形,城內(nèi)面積7.2萬平方米,周長1157米,城墻原高……
[詳細]
29、
尖山寺
尖山寺位于陸河縣東坑鎮(zhèn)高樹坪村,寺廟占地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觀音殿、佛堂、齋堂等。寺廟始建于1906年,背倚尖山峰,遠眺陸河縣城,左側(cè)是上尖山,右側(cè)聳立人子嶂。周圍山巒起伏,林木蔥蔥,山澗飛瀑,流水潺潺,環(huán)境幽靜。尖山寺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曾是抗日游擊隊的駐地,解放戰(zhàn)爭時期是海陸豐人民自衛(wèi)隊東北大隊指揮部的駐地。現(xiàn)建有海陸豐人民自衛(wèi)隊東北大隊紀念亭,是汕尾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照片拍攝---葉向陽)……
[詳細]
30、
明城遺址
位于城區(qū)中心后徑村西南側(cè)。明朝末年,為抵御倭寇、海盜,在汕尾城內(nèi)建筑“坎下城”。民國初期,廣東都督在城內(nèi)設兵工廠。該城平面呈不規(guī)則橢圓形,城墻殘高3米,為雙層夾墻,灰砂夯筑,轉(zhuǎn)長為1157米,設垛口391個。分東、西、南、北四門,保存較好,F(xiàn)內(nèi)有一座城隍廟和少量碑刻。該景區(qū)以展示汕尾城區(qū)戎邊文化、城市演變、海防軍事及民眾文化為主要內(nèi)容的開放式城市博物館,并融入旅游的概念,保護與開發(fā)相結(jié)合,文物與旅游相結(jié)合的城市文化功能區(qū)!
[詳細]
31、
俊德樓
俊德樓位于陸河縣水唇鎮(zhèn)吉龍村委河背自然村,于2016年12月被列入陸河縣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清末,1983年局部修繕,總面闊32.7米,總進深29.9米,占地面積978平方米,是按陰陽八卦建筑的客家圍屋,“上五下五”橫屋再加左橫屋右排屋一總大門分布,屬木瓦結(jié)構,墻楣遍布山水、花鳥壁畫,十分精致美觀。目前,俊德樓是我縣客家民居中保存較為完好的一座古民居,對研究當?shù)乜图医ㄖ鞒锌图椅幕哂兄匾囊饬x!
[詳細]
32、
中共東江黨校舊址
中共東江黨校舊址位于海豐縣海城鎮(zhèn)北側(cè)。是清代建的觀音堂,四合院式布局,前后二進,總面積378平方米。1928年1月,中共東江特委開辦中共東江黨校,培訓黨員,校址設在觀音堂內(nèi),學習內(nèi)容有:《黨的組織建設》、《農(nóng)運工作概況》、《革命問題》、《軍事學》等。陸定一、陳赤華和朝鮮友人張北星等同志都曾在該校任教。1963年海豐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33、
五龍寺
五龍寺位于海豐縣城東鎮(zhèn),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五龍寺曾于1992年按原貌重修,它位于海豐縣二環(huán)路旁,由于地勢較低,多年受風吹水浸,建筑多處受損。為保護歷史文物古跡,城東鎮(zhèn)各界緊急行動起來,目前,該寺的搶修工作正在緊張地進行。1932年彭湃在該寺創(chuàng)辦了赤山約小學,并在這里開展農(nóng)-動。……
[詳細]
34、
海豐縣革命烈士陵園
海豐烈士陵園座落于海豐縣城西郊的狗肚山,占地面積為11萬平方米,陵園正門為重檐牌坊式仿古建筑,金黃色琉璃瓦蓋頂,大理石和錦磚貼墻結(jié)構,氣勢雄偉壯觀。牌坊橫匾“烈士陵園”四個鎦金大字,為廣東省長葉選平所書,筆力遒勁,結(jié)構嚴謹。正門前面縱橫各百米為陵園廣場。正門后面是甬道,兩側(cè)栽種著蒼松翠柏和各種花卉,還有兩個小荷花池,既莊嚴肅穆,又秀麗壯觀。經(jīng)過甬道拾級而上,是烈士墓碑,墓碑高7.5米,寬1.5米,厚0.9米,上面鐫刻著“革命烈士墓”五個大字,字徑85X50(厘米),為陶鑄所書。墓碑后面是面積為544平方米的墓室,墓室主體為拱圓形建筑,里面安放著林鐵史、楊望、林蘇、黃興干等兩百多位在歷次革命斗爭中光榮犧牲的革命烈士的骨骸和骨灰。海豐縣是全國十三塊紅色根據(jù)地之一,是全國聞名的老外國蘇區(qū),素有“小……
[詳細]
35、
海豐赤山塔
海豐 赤山塔 位于海豐縣海城鎮(zhèn)赤山。清乾隆《海豐縣志》記載:“赤山塔在邑東六里,崇禎庚午(1630年)舉人葉維菱建!比~維菱,海豐人,為明崇禎年間禮部都給事葉高標之孫。為八角七級,仿樓閣式實心塔,高20.63米。底層周長23米。一至五層為灰沙夯筑,六至七層用青磚砌筑。 1997年海豐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36、
馬路頂林氏宗祠
馬路頂林氏宗祠又稱“海陸惠忠義節(jié)孝祠”,始建于明崇禎十六年即1643年,該祠宇抬梁式梁架結(jié)構,總面積約600多平方米,為一座平面五間二進院落,四合院布局,為清代粵東祠廟建筑代表作,是設縣衙的唯一古遺址,且保存比較完整的古建筑。2011年,被公布為汕尾市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37、
五星祠
2015年12月,五星祠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定為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五星祠全稱為五星宗祠,屬清朝建筑。位于螺溪鎮(zhèn)正大村,距陸河縣城約13公里。該建筑有300多年歷史,按其建筑位置的地理特點有五星歸垣、八卦現(xiàn)緣、天井無涵、異草歲生、紫爐靈動、藝筑集萃、圣峰成相、菩提無塵等奇觀。……
[詳細]
38、
赤山約農(nóng)會舊址
赤山約農(nóng)會舊址原是明代龍山鄉(xiāng)“靈雨庵”。在彭湃同志宣傳發(fā)動下,農(nóng)會發(fā)展很快,會員由六人擴大到二十八個村莊五百多人,一九二二年九月,彭湃同志在這里親自主持成立了“赤山約農(nóng)會”。一九五六年人民政府撥款按原貌重建赤山約農(nóng)會舊址。廣東省人民委員會一九六二年七月七日頒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39、
丘東平故居
丘東平故居位于海豐縣梅隴鎮(zhèn)馬福蘭村。馬福蘭村是廣東海豐縣一個典型的南方小村落,共三十來戶人家。丘東平同志在這里度過了他的金色童年,后來投身彭湃同志領導的農(nóng)-動!
[詳細]
40、
海豐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
海豐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系彭湃同志干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日創(chuàng)辦。他親自擔任所長兼教員,講授《東江農(nóng)民運動狀況》、《革命人生觀》、《農(nóng)民協(xié)會組織》、《政治經(jīng)濟學》、《革命文化學習》和軍事訓練等課程,結(jié)業(yè)后,學員先后被派往粵東各縣從事農(nóng)-動等工作。海豐婦女解放協(xié)會于一九二五年六月七日正式成立,推選彭湃同志為會長。海豐縣人民委員會一九六二年公布為海豐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最后一頁]
[下一頁]
·
汕尾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汕尾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汕尾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汕尾市A級景區(qū)名錄
·
汕尾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廣東省十佳國家級森林公園
·
第一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二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六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七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八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廣東四大名山
·
廣東四大名剎
·
廣東四大名園
·
廣東十大最美濕地
·
第一批廣東省省級旅游休閑街區(qū)
·
第一批廣東省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qū)
·
第二批廣東省省級旅游休閑街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