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青海省旅游

青海省文物古跡介紹

保安古屯田寨堡群
  保安古屯田寨堡群包括保安古城、年都乎城堡、郭麻日城堡和吾屯城堡,位于同仁縣隆務鎮(zhèn)以北8公里的隆務河中游東西兩岸臺地上,建于明代洪武年間,明萬歷二年(公園1574年)重新擴建。明萬歷后,保安四屯在保安堡中軍千總王延儀帶領下,忠于明朝,守衛(wèi)此地,并在計屯(年都乎城堡)、吳屯(吾屯城堡)、李屯(郭麻日城堡)、脫屯(保安古城)等四屯筑建城堡,防御“西海蒙古”。明末清初,兵源和糧餉仍出自四寨堡。清代雍正后增設營制,增設都司衙門,在堡內修建兵營、兵房及馬房共500間,增募兵騎500余人,形成甘青地區(qū)歷史上重要的口外重鎮(zhèn)和軍事陣地,成為明清中央政府在隆務河流域控制各部落的一個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詳細]
撒拉族清真寺古建筑群
  撒拉族清真寺古建筑群 拉族古清真寺,均為明、清時期所建或重建后的遺存,木磚青瓦混作結構,建筑形制大同小異,各有其特點。均由中國傳統(tǒng)建筑殿堂式禮拜殿、牌坊式大門、六角攢尖樓閣式喚禮樓、單面坡南北配房等建筑體座組合而成。它們歷經數(shù)百年的滄桑歷史,迄今,還保留著各自原始的建筑形態(tài),展示著明、清時期的古建筑風格。 這些撒拉族古清真寺建筑群規(guī)模宏大,工程浩繁,氣勢雄偉壯觀,風格獨特。每一處建筑群的環(huán)境布局以及建筑結構的裝飾尺度與彩色,都融進了伊斯蘭文化,具有獨特的民族建筑特征。這些建筑群記載著燦爛的民族文化歷史,是明、清時期統(tǒng)一西部邊疆文化的見證![詳細]
183、甲乙寺
甲乙寺
  甲乙寺,藏語稱“甲乙俄察塔占林”,意為“甲乙神奇解脫洲”。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倒淌河鎮(zhèn)西偏北27公里的甲乙農業(yè)點。該寺始建于1984年,其主要倡建者旦措卓瑪,又稱崗日堪卓瑪”,意為“雪山空行母”,是位女-。她在共和縣曲溝、貴南縣沙溝一帶從事宗教活動,后定居曲溝鄉(xiāng)索合拉村,1974年又遷居倒淌河鎮(zhèn)甲乙村。1980年班禪委員長到海南州視察時,旦措卓瑪及當?shù)匦沤倘罕娬埱笤诩滓掖褰⑺略旱玫皆蕼。班禪大師還為該寺題寺額“神奇解脫洲,由此建成格魯派小寺。1988年批準開放,當時有寺僧15人。旦措卓瑪為該寺-,任海南州政協(xié)駐會委員。旦措卓瑪去世后,具體寺務由寺管會主任毛蘭等負責![詳細]
184、卻藏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卻藏寺
  卻藏寺卻藏寺位于互助縣18公里處,距青海省會西寧58公里。周圍四面大山環(huán)抱。整個山勢,就像盤龍繞臥。左有鳳凰山,前有獅子山,山上松柏蒼翠,寺前良田千畝一片翠綠。卻藏寺由一世卻藏南杰班覺始建于清朝順治六年即公元1649年。清朝雍正元年因為羅卜藏丹津事件被毀壞,以后又重建。1985年常住寺僧150余人。寺院有大小經堂和千佛殿,并有卻藏、章嘉、賽赤、歸化、蓮花、阿群、夏日等-的“拉讓”(-住的地方)建筑宏偉,主要建筑物釋迦千佛殿高三層,九十九間。全寺有顯宗、時輪學院,采用哲蚌寺郭莽扎倉教程,并在扎倉內設有本寺“卻藏康村”,F(xiàn)在的主持是六世-羅桑丹貝旺秀![詳細]
185、扎陵湖 國家級濕地公園
扎陵湖
  扎陵湖是黃河上游大淡水湖。又稱“查靈!。藏語意為白色長湖。位于青海高原瑪多縣西部構造凹地內,居鄂陵湖西側。扎陵湖和鄂陵湖海拔4300多米,比我國最大的內陸湖泊青海湖高出一千多米,是名副其實的高原湖泊。這里地勢高寒、潮濕,地域遼闊,牧草豐美,自然景觀奇妙,是難得的旅游觀光勝地。盛夏季節(jié),碧空如洗,蒼穹無垠,玻璃般的天幕上,不時地飄蕩著櫻桃似的朵朵白云,天是那樣藍,云是那樣白,山是那樣青。藍天白云之下,起伏連綿的青山和褶褶閃亮的碧波,交相掩映,分外妖嬈。數(shù)以萬計的天鵝、大雁、野鴨、魚鷗等在平如明鏡的湖面上嘻戲飛翔,數(shù)不清的牛羊象點點珍珠在翡翠般的湖畔滾動,令人心醉![詳細]
河東村諸遺址
  河東村諸遺址 河東村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希里溝鎮(zhèn)。在河東村附近有河東村東北、東臺、東臺北、河東村西等4處文化遺存。河東村東北遺址面積約250×100米;東臺遺址在村東約1公里東臺臺地北部,與河東村西遺址的面積約100×100 米;東臺北遺址在東臺北近于臺地北部邊緣,面積約250×100米。上述遺址地面皆散布有雜骨、陶片及河卵石塊。 所見陶片都為加砂陶,有素面及施劃紋,附加堆紋的雙耳罐、缸、盆、甕、碗等,從陶片觀察屬諾木洪文化。諸遺址中的文化層堆積只有東臺北遺址清楚,厚約150×200厘米,其余皆未見文化層暴露痕跡。東臺北遺址系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沙柳河祥和塔
  青海省海北州剛察縣沙柳河祥和塔位于剛察縣縣城西面,高21米,寬17米,圍繞塔基周圍共有108個經桶,與佛珠的108顆珠子相同。塔基之上建立著32個小塔,其中31個塔代表著剛察縣31個鄉(xiāng)鎮(zhèn)村,另一個代表著剛察縣佛協(xié)圍繞著塔座,塔座四周繪有藏族圖騰雪獅,用民族圖騰捧起的塔座裝滿了全縣各鄉(xiāng)牧民親手制作的泥塑雕塑,塔座底層度母佛像,中層是神塔肖像。在神塔肖像上還放置了21個度母塑像,每個塑像高1米。塔瓶中裝滿了經書。塔中裝有虔誠向往和平的藏民族制作的泥塑佛像、-,佛塔的正前方修建了本康。民族祥和塔預示著剛察各族人民和睦共處,意在保佑剛察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詳細]
188、賽康寺
賽康寺
  賽康寺(賽康寺(色航寺),藏語稱“賽嘎日茸洛拉頂貢”,意為“白光自宗永固寺”位于扎朵鄉(xiāng)柯慶溝的賽嘎達則山下,去鄉(xiāng)11公里。寺東有賽念日山,寺西是尕朵覺悟山,西北則為賽嘎達則山,寺處三山交界處交通要道.是稱多縣境內規(guī)模最大、影響面最廣的格魯派寺院。歷史上許多高僧大德在朝覲尕覺悟神山時,都將所帶寶物贈與該寺,明清時期該寺是藏區(qū)收藏珍寶最多的寺院之一,因此在馬步芳統(tǒng)治青海時期,賽康寺曾遭兵匪四次洗劫。歷盡劫難后的今天,賽康寺僧人依然秘密收藏有珍貴佛像及古物百余種。改革開放以后,寺院重建有五明佛學院,密宗學堂、顯宗學堂,并新建了一座較大規(guī)模的藏醫(yī)院![詳細]
189、賽宗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賽宗寺
  賽宗寺賽宗寺,藏語稱“桑云丹達吉林”,意聞思功德興隆洲”。位于縣治西偏南,在今桑當鄉(xiāng)西18公里的賽宗山下。賽宗山位于興?h中部,為安多藏區(qū)佛教四/ur峻美,酷似一象鼻下垂于寺前切莫溝中。山上溝壑縱橫,洞窟遍布,蒼松古柏,蔥蘢秀麗。傳說寧瑪派祖師蓮花生大師、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以及隆務寺高僧第一世夏日倉噶丹嘉措等都先后在此活動,留有遺跡。至今有所謂“吉祥坡奶蓮花洞”、“宗喀、“練經洞”等充滿神秘色彩的名勝古跡。由于賽宗山盛名遐邇,歷史上各地信徒常來此朝山。據傳,約在清末,果洛納哇-來此,曾在賽宗山下建參康1座。本世紀二十年代,納哇去世,該參康遂成遺跡![詳細]
大通明長城遺址
  近日,大通明長城遺址列入了國家長城保護計劃,國家文物局已下達搶險加固工程的立項批復,前期設計規(guī)劃工作正在進行。據悉,東起大通與互助交界處,西至大通與湟中交界處的大通明長城遺址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明長城遺址。被專家譽為青海的“八達嶺”。2007年,大通明長城被列為中國長城調查項目,日前又列入國家長城保護計劃。為完整保存這一珍貴的歷史遺跡,豐富西寧周邊的歷史文化旅游內涵,我縣近日聘請?zhí)m州大學和敦煌藝術研究所的專家,再次對明長城遺址做了全面考察,制訂了詳細的《大通縣明長城保護規(guī)劃》,擬建成一處明長城遺址公園,最終實現(xiàn)保護和開發(fā)雙贏的目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