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旅游

陜西省文物古跡介紹

321、商洛崖墓群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商洛崖墓群
  商洛崖墓群在陜西省東南部的商洛地區(qū),東起丹鳳丹江河谷,西至柞水乾佑河兩岸約百余公里范圍內的高崖上,密布著數(shù)千個如燕子窩一樣的山洞。數(shù)百年來,關于這些山洞的由來眾說紛紜,當?shù)叵鄠鞣Q之為“躲反洞”、“跑匪洞”、“藏兵洞”。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深入,考古人員進入洞穴后驚奇地發(fā)現(xiàn),洞內廳、臥、灶、井、池和廁所等一應俱全,有的還飾有壁畫……這些開鑿在懸崖峭壁上的神秘山洞到底是做什么的?“跑匪洞”實為古代崖墓群1月5日,記者來到商州區(qū)楊峪河鎮(zhèn)老虎崖。這是一面目測近百米高的砂石山崖,中部鑿有數(shù)層洞窟,常人極難攀爬。所幸在靠近山脊緩坡的一側,當?shù)厝擞娩摴芎附恿艘粭l半懸空的棧道,記者得以進入山崖最靠邊的一處山洞。山洞洞門僅容一人出入,但洞內十分寬敞。方形的洞室高約4米,占地10平方米左右,頗似現(xiàn)代人住的“單元房……[詳細]
安康佛音寺
  佛音寺位于安康市五里鎮(zhèn)月河南岸,風景秀麗的掛榜山旁?偯娣e約500余畝,居高臨下視野開闊,月河川道“十天”高速在寺前穿過,西康高速及五里飛機場離寺僅幾公里之遙,交通便利,風景如畫,兩條山溪抱寺而下,匯為一潭曰白鷺潭,山水相映,雙龍環(huán)抱,白鷺棲息,祥云繚繞。寺院坐南朝北,隱現(xiàn)于千傾松林之中,依山水地貌而筑基修建,數(shù)里之外,即可見其寺氣勢雄偉之勝相莊嚴。掛榜山佛音寺因文化積蘊深厚而久負盛名(戰(zhàn)國至秦漢遺址)秦惠王設漢中郡西城縣,置于此山之下,今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亦相傳皇帝御賜皇榜,曾掛于此處,故榜山之來由于此。佛音寺前身為兩重殿之觀音廟和閣老廟,房屋三十來間,香火鼎盛,靈驗無比,故影響四川、湖北.、關中、西安等地香客游人,前來頂禮朝拜。文革期間被毀,其主持、年限、寺跡等,已毀于一旦,蕩然無……[詳細]
秦直道遺址(甘泉段)
  秦直道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為抵御北國匈奴的侵擾,于公元前212年命大將蒙恬修筑的一條軍事性通道。距今已有2200年歷史!肚厥蓟时炯o》記載“除道,道九原抵云陽,塹山湮谷直通之!薄妒酚洝っ商窳袀鳌芬草d:“始皇欲游天下,到九原,直抵甘泉,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湮谷,千八百里”。秦直道南起淳化縣甘泉山上的秦林光宮,沿子午嶺北行,經旬邑、黃陵、富縣、甘泉、志丹、安塞、靖邊、榆林、穿越毛烏素沙漠南緣和鄂爾多斯草原至陰山腳下的秦九原郡,全長700多公里。因道路大體南北相直故稱“直道”。憑借這一通道,秦帝國的鐵甲雄師從都城咸陽出發(fā),三天三夜便可抵達陰山腳下,使匈奴“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挽弓而抱怨”,遠盾大漠深處,數(shù)十年不敢露頭。秦直道在甘泉境內全長34.8公里,由富縣、志丹、甘泉三縣的分水嶺……[詳細]
西安都城隍廟
  西安都城隍廟道教宮觀,正式名稱為“都城隍廟”。在西安市西大街大學習巷東側,占地約11024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466平方米。西安城隍廟是天下三大“都城隍廟”之一,與北京、南京城隍廟齊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創(chuàng)建于西安東城門內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移建于今址。清雍正元年(1723)毀于大火,川陜總督年羹堯于同年重修。據(jù)史志記載,西安都城隍廟建筑規(guī)模宏大,全國各地城隍廟罕有其比。城隍廟分為廟院和道院兩大部分;城隍廟山門口有座五間大牌坊,牌坊之上,斗拱重疊,牌坊之下,有鐵獅一對。山門內有一條數(shù)百米長的青石甬道直達二門,其間有文昌閣一座。進入二門有一座精巧綺麗的戲樓,戲樓與大殿南北相對,中間場地上是一座氣勢宏偉的木質牌樓,樓檐有精美彩繪及陰陽太極八卦圖案。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正中供奉……[詳細]
佳縣金山寺
  金山寺位于佳縣西北的朱官寨鄉(xiāng)朱官寨村,因其既不在國道又不在省道上,所以知者甚少。嘉慶十四年(1809)《葭州志》載,該寺初建于東晉永和年間(345—356),至民國末有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殿0臺20多座!拔母铩背跗,該寺首當其沖,被毀殆盡,20多處單體古建筑物被拆毀,精美的工藝品等頗有研究價值的文物失落,60多通石碑全部搗毀。留存的建筑物,僅有清代修建的戲臺一座。1992年7月23日,縣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投資12萬元修復了正殿。金山寺依山而建,公路在寺后穿過,寺下五女河緩緩流淌,四圍群山環(huán)抱,綠樹成蔭,果然是形勝之地。寺下有會窯一排,其間一孔為上寺的通道,有古石匾一塊嵌于窯面上,上 書金山寺三字,登臺階而上,有一只古樸但面目殘缺的石獅立于右側,旁邊還有一個碩大的……[詳細]
326、西安薦福寺
西安薦福寺
  薦福寺位于陜西西安市南門外友誼西路。始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是高宗李治死后百日,皇室族戚為其獻福而興建的寺院,故最初取名“獻福寺”。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改為“薦福寺”。神龍二年(706年),擴充寺廟為翻經院,成為繼慈恩寺之后的一個佛教學術機構。寺址原在唐長安城的開化坊南部,即唐太宗之女襄成公主的邸宅,唐末因遭兵禍破壞,將其遷建于安仁坊小雁塔所在的塔院里,即今址。相傳景龍元年(707年),唐中宗李顯令宮人攤錢,在安仁坊建造一座秀麗的高塔,形似慈恩寺大雁塔,唐宋時期被稱為“薦福寺塔”。后世因它比大雁塔小巧,又改名“小雁塔”。塔身原為15層,高約45米;后為地震震坍,只剩下13層,殘高43.3米。塔的平面呈正方形,為密檐式建筑。唐代高僧義凈,在高宗咸亨二年(671年),從長安出發(fā),……[詳細]
石摞摞山遺址
  石摞摞山遺址位于陜西省佳縣朱官寨鄉(xiāng)公家洼村東約3公里處的石摞摞山峁上。遺址坐落在石摞摞山山峁上,山峁一周依山以未經任何雕鑿的石塊、石片砌成不規(guī)則的城垣,長約1000米。現(xiàn)存殘斷、頹圮的城垣七段,殘高0.5~2.6米。在城垣斷處及墻體兩側,散見大量因自然侵蝕和人為破壞從墻體坍塌下來的石塊,城垣內外地勢平緩處有大小不一的石堆25處,直徑2~5米,高0.8~4米。城垣南段見有平行并存的兩段墻體,間距2.3米,內墻長2.1,厚1.1米,外墻對應內墻處開1.42米寬的豁口,兩端墻體砌筑齊整,應為該城之南門。在遺址內發(fā)現(xiàn)有龍山文化時期普遍存在的白灰居住面三處,均位于平緩向陽的遺址南部,呈一字排開,其中一處位于南部城垣內側,另兩處處于城垣外側。遺址地表分布大量陶片,以夾砂灰陶、泥質灰陶為主,黑陶、紅陶、褐……[詳細]
328、安康金堂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康金堂寺
  金堂寺位于安康城東五里?滴酢杜d安州志》云:“在南山下,新建禪院”!吨乩m(xù)興安府志》云:“金堂寺,宋嘉定六年(1213年)建”。道光廿九年(1849年)嵌于金堂寺大雄寶殿之《重修金堂寺廟宇碑》稱:“興安城外東南距城五里余,有古金堂寺一座,在山之巔。山雖不高,前有襟水,后有叢林,清晨則煙霞四起,至夕則百鳥噪歌,每逢炎天盛暑,文武名人,來此游賞,清出雅致,誠興安之勝境也!鼻寮螒c期間,日杲禪師主持雙溪寺,納金堂寺為雙溪下院,亦稱別院。光緒九年雙溪寺開戒期,四方僧眾自遠方而來者數(shù)千人,時海內大德印光法師,從雙溪寺海定律師受具足戒,因印光善書,遂遣印光到金堂寺書寫戒律,日夜不得停筆,兩目盡赤,幾乎失明。海定律師即讓他讀《龍舒凈土文》一卷,印光讀后而知念佛往生凈土法門,乃悟身為苦本,即于閑時專念佛號。……[詳細]
329、石寺坬石窟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寺坬石窟
  石寺坬石窟位于白界鄉(xiāng)陳家溝村北400米處的石寺坬半山坡上。石窟現(xiàn)存一窟,始建北魏,占地面積約2~3平方米,坐西南面東北?咂矫娉史叫危巾斘⒐,面闊1.48米,進深1.47米,高1.68米。窟內三壁環(huán)壇,壇上方三壁三拱龕,三龕造像各三尊,均為一佛二菩薩,門外立二天王,共有造像11尊。造像為砂巖質,剝蝕嚴重,面目、手臂多殘。造像與窟連為一體,正龕闊1.24、深0.1、高1.27米,佛像通高1.28米,高內髻,身著交領右衽衣,兩耳垂肩,結跏趺坐于仰蓮須彌座上。菩薩均袒胸露臂,發(fā)披兩肩,纓帶繞身,披錦在腹前打結,下著羊腸裙,裙角外展雙手合緝,跣足站立于仰蓮座上。左龕闊1.2、深0.12、高1.1米,佛像通高1.13米,兩耳垂肩,身著交領右衽衣,屈右臂,右手似施無畏印,結跏趺坐于束腰長方臺座上;菩薩……[詳細]
韓城古城
  韓城古城,南臨居水,西依梁山,東北有塬,山水環(huán)抱,易守難攻。古城內,一條明清古街道,一群古建筑,一批四合院古民居,風貌古色古香,格局保護完好,是全國六個保護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2000年國家投資保護資金300萬元,市上投資300萬元,對明清一條街進行維修保護,現(xiàn)已成為具有特色的北方古城瀏覽區(qū)之一。韓城古城,城池金大定四年(1164)土筑,明崇禎十三年(1640),由本市人當朝宰相薛國觀奏朝庭批準,倡議地方-、紳士捐資改土城墻為磚城墻。城四門門樓額東日“東帶黃河”,西日“梁奕西襟”,南日“溥彼韓城”,北日“龍門盛地”。為了保護古城,市政府于80年代初作出決策,保護古城區(qū),另建新市區(qū),使古街區(qū)保護完好。古城街區(qū),南北貫通的大街為主街道,呈龍形,長達千米,略有彎曲,如同龍身橫臥;古城北邊步步登高的……[詳細]
趙公明財神廟
  趙公明財神廟以華夏正財神趙公明故里和財神歷史傳承為核心,坐落于財神趙公明故里——陜西周至縣集賢鎮(zhèn),它以三進財神殿為核心建筑院落,以偏殿和小廟構成眾神體系,是民俗吉祥福神的綜合展示園區(qū),打造以財神故里、眾神傳說、集賢鼓樂為代表的民俗旅游。趙公明,名朗、玄朗、字公明,生于商朝末,曾任大夫之職,后隱居終南山。因他入黑水峪,(今西安市黑河水庫)擒黑虎為民除害,受到尊崇愛戴。傳說:趙公明修仙得道,被玉皇大帝封為五路財神之首,(福祿壽喜財)主管人間財富,華夏民俗文化一直尊崇財神趙公明,俗稱財神爺,灶王爺,黑虎爺,財政部長。千百年來在世人心目中祭拜財神會帶來好運。中國民眾供奉的財神主要有六位,趙公明被奉為華夏第一正財神,千百年來已被世人公認。相傳,趙公明姓趙名朗,字公明,出生羽化都在終南山下陜西西安市周至……[詳細]
神泉堡革命舊址
  佳縣神泉堡革命紀念館位于佳縣縣城西神泉鄉(xiāng)神泉村。神泉堡是中共中央轉戰(zhàn)陜北的紀念地。因該村南山崖上有兩股日夜長流、清凌凌的泉水而得名。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弘揚陜北戰(zhàn)爭年代革命傳統(tǒng),佳縣人民政府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征集文物一百余件,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戰(zhàn)斗過的神泉堡鄉(xiāng)建成了佳縣第一座革命紀念館——神泉堡革命紀念館,并于2001年8月正式開館。1947年9月23日,毛主席率領轉戰(zhàn)陜北的中央機關來到神泉堡,住進當?shù)孛癖姼呃^榮家。高繼榮家為陜北典型的窯洞院落,北窯七孔、東西窯各三孔,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當年就住在北窯里。窯洞及院落現(xiàn)保存較好。在神泉堡居住的57天期間,毛主席起草了著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第一次提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從而揭開了全國戰(zhàn)略進攻的序幕![詳細]
北首領遺址
  北首嶺遺址是我國著名的史前文化遺址。位于寶雞市金臺區(qū)金陵河西岸的臺地之上。是一處保存較好,內涵豐富的仰韶文化村落遺址。遺址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00米,面積約6萬平方米,其中心在龍泉中學院內。遺址文化層堆積厚達4米以上,分為早、中、晚三期,距今約7100年到5600年。北首嶺遺址1953年被發(fā)現(xiàn),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重要的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1958年至1978年間,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學等單位先后7次對遺址進行了發(fā)掘,發(fā)掘面積4727平方米,發(fā)現(xiàn)房屋遺址50座,窖穴75個,陶窯4座,墓葬451座,出土各類文物6000余件。為保護這一重要古文化遺址,1957年省政府將北首嶺遺址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市政府成立北首嶺文物管理所。2000年7月更名為寶雞北首嶺遺址陳列館。9月陳列館正……[詳細]
港澳回歸紀念碑
  誠心亭北面東西兩側,東邊為浙西錢塘人程壽筠所題石碑“軒轅廟”與“文明之祖”;西邊為香港回歸紀念碑。此碑古樸典雅,莊重美觀,碑高3.5米,寬1米,由碑頭、碑身、碑座和臺座四部分組成,始立于1998年4月5日。1997年7月1日,被英國占領長達150多年的東方明珠——香港,順利回歸偉大祖國的懷抱。為紀念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日子,香港各界人士立碑告慰先祖,昭示后人,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特地題寫了“香港回歸紀念碑”幾個遒勁大字,立碑紀念。石碑背面,刻有香港著名書畫家梁溪方(一名方召麟)女士書寫的香港回歸紀念碑銘一篇,熱情洋溢地記述了立碑緣由、目的,真切感人地表達了香港同胞及海外僑胞欣慰無比的歡樂之情,豪情萬丈地昭示了中華民族繁榮昌盛、揚眉吐氣的光明前景。澳門回歸紀念碑立于香港回歸……[詳細]
335、乾明寺遺址
乾明寺遺址
  乾明寺遺址乾明寺位于南鄭縣梁山鎮(zhèn)中梁山,又名中梁寺,始建于唐朝中期,是唐宋時期陜南最大的佛教寺院和旅游勝地。據(jù)《漢中府志》載:“乾明寺在府治西十五里中梁山。五代蜀廣政間(公元935——965)重建,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赦賜寺額(乾明禪院)”其禪派屬臨濟宗,并記:“中梁山有神曰靈壽將軍。紹興二十四年(1150年)加封休應候,廟號澤潤”。該寺地勢險要“西望家,北眺褒斜東洋洲,南巴丘”與漢中城一衣帶水,隔岸相望。早在宋代乾明寺即蔚為叢林,古柏掩映,“屋宇千,田水路百頃,飯禪納歲不下十余萬人,嗟呼盛!保ㄒ浴肚魉掠洝凡┪模D纤瓮跸笾遁浀丶o勝》譽之”乾明院在中梁山,劍外叢林,惟此為勝“。乾明寺歷經興廢,原有大雄寶殿、十八羅漢殿、大鐘樓、四大天王殿、樂樓、凌宵閣等建筑,1966年被拆毀:現(xiàn)……[詳細]
何挺穎烈士故居
  何挺穎烈士故居何挺穎烈士故居位于南鄭縣城關鎮(zhèn)何家灣村,是曾參加過秋收起義,任過工農革命軍第十一師-表(毛澤東任師長)的革命烈士何挺穎同志的出生地。詃故居建于清末,房屋為土朩結構,門窗為雕花隔扇,整體呈四合院,故居中陳列著何挺穎曾用過的朩桌,衣柜,竹椅等家俱。何挺穎烈士故居于1981年被南鄭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8月被漢中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何挺穎:1905年5月出生于何家灣村,1920年考入漢中聯(lián)立中學,因受其表兄0人王均石的影響,成為漢中早期革命青年。1925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學,參加了“五四“運動,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加入了中國0,后轉入了上海大學學習,北俴戰(zhàn)爭開始后,被黨組織派往武漢學習軍事,任國民革命某團指導員,1927年9月,何挺……[詳細]
涇陽太壸寺
  涇陽太壸寺坐落在縣城中的二條街上,占地面積不大。寺里主要建筑為明朝建的一座大雄寶殿,殿里供奉著一尊站立的石佛像3米多高,為佛祖釋迦摩尼像!吨袊鸾淌氛摷分杏涊d說這尊石立佛是六朝古物,足見珍貴。在大殿周圍,散落著北魏石碑、唐朝石碑等等石刻。現(xiàn)在看起來很不起眼,甚至有點蒼涼的太壸寺,在歷史上卻很有名氣,甚至輝煌。據(jù)歷史記載,太壸寺前身為前秦符堅行宮,北周時改作佛寺、叫惠果寺。到隋朝、隋文帝的母親常來這里燒香拜佛,文帝改名中興禪寺。唐開元年間改名太壸寺(壸音讀坤)。在隋唐兩朝,太壸寺不但是皇家寺院,而且是當時日本遣唐使來華留學學習的寺院之一。據(jù)《續(xù)陜西通志稿》記載一位日本太子就在太壸寺里學習過。到清朝時太壸寺已經衰落了。殿房毀壞,古碑埋在瓦礫荊棘里,很多銅佛像、鐵佛像遺落在草叢間。1932年,……[詳細]
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地
  毛主席東渡黃河紀念地一九四七年春,蔣介石糾集二十三萬兵馬,向我黨中央所在地延安和陜甘寧邊區(qū),發(fā)動了“重點進攻”。當時,我西北野戰(zhàn)軍在陜甘寧邊區(qū)的部隊,只有兩萬多人。面對十倍于我的兇惡敵人,毛主席審時度勢,作出了英明的戰(zhàn)略決策:暫時放棄延安,運用“蘑菇”戰(zhàn)術,把蔣胡匪軍拖在陜北,支援全國其他戰(zhàn)場作戰(zhàn)。毛主席于三月十八日撤離延安,踏上了轉戰(zhàn)陜北的征途。在那硝煙彌漫著陜北高原,陜甘寧邊區(qū)的所有縣城都被蔣胡匪軍占領的艱難歲月里,毛主席一直留在陜北,和-、任弼時同志一起,率領我黨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歷時一年零五天,輾轉兩千余里,在延安、延川、清澗、子長、安塞、靖邊、橫山、子洲、綏德、佳縣、米脂、吳堡十二個縣的三十八個村莊的農家窯洞里,在領導全國解放戰(zhàn)爭的同時,指揮以彭德懷同志為司令員的西北野戰(zhàn)軍……[詳細]
延昌寺塔
  延昌寺塔位于銅川市耀州區(qū)西南7-8公里處的延昌寺為古耀州三大名剎之一:一是崇慶寺,二是龍華寺,三是延昌寺。延昌寺得名于北魏孝文帝的女兒延昌公主,因其在該寺院修行,雖皇廷于延昌元年(512)屢詔公主歸,但堅辭不赴,圓寂后赦寺額曰延昌寺,延昌寺亦別名萬佛寺,傳說延昌公主在此手塑萬佛而得名?疵駠陂g老照片,延昌寺尚存多間佛殿,但如今遺址僅存宋建古塔一座,因該塔建于延昌寺內,故名延昌寺塔。從耀縣華原汽車站坐開往坡頭鎮(zhèn)方向的班車,在趙氏河高架大橋北側下車后,從橋東側沿水泥路盤旋下到河谷底部,延昌寺塔即在趙氏河畔旁的坡地上。延昌寺塔別名萬佛寺塔,原為六面九級密檐式實心塔,高約二十米,現(xiàn)塔頂損毀實為八層,各級均為殿檐式,上邊蓋有雙瓦,下砌椽頭斗拱,二層和三層砌飾有門與窗戶,層間雙排椽頭出檐,檐下為五輔作……[詳細]
薄太后陵
  “薄太后陵”又稱“薄姬!保挥陉兾魑靼矕|南的白鹿原上。陵墓中安葬漢高祖劉邦的側室,漢文帝的生母——薄氏。公元前155年,政治精明、與世無爭的薄太后去世,葬于此陵。陵墓曾于西晉末年被盜,后被修復。陵墓封土形似復斗,陵前有清朝樹立的“漢薄太后南陵”石碑,常有游人光顧。 薄氏是漢高祖劉邦的側室、漢文帝劉恒的生母。薄氏出身低微,秦末諸侯紛起,魏豹稱王,薄氏家將她獻人魏宮。劉邦滅魏,她成為漢軍俘虜,以后納入后宮,生子劉恒。劉邦死后,呂后專權,凡被劉邦所寵幸的妃子多被殺戮或-。薄氏因在劉邦生前早巳失寵,所以得免于難。呂后允許她和兒子代王劉恒同去代國,成為代國太后。公元前180年,呂后死,大臣們議立漢嗣,他們鑒于呂后時期外戚專權,對繼嗣外家選擇非常嚴格,終于以“薄氏仁厚”為理由,迎立劉恒為皇帝,尊奉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