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古冢位于白云區(qū)永平街道東平村紅路水庫旁鳳鳴崗上,年代為宋,類別為古墓葬。2002年7月,被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從后土碑外緣外延10米,北、南、西從旗桿夾外緣外延10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外延30米。……[詳細] |
厚德圍公館 位于廣州市新滘鎮(zhèn)廣州園藝農工商聯合公司內。是李福林的公館,名厚德圍。占地面積有13334平方米,俗稱二十畝。 公館集果園、住宅及碉樓于一體,建于民國十年(1921年)。四面環(huán)水,如一小島。主要建筑有主樓、耕仔樓、水榭和門樓等。主樓為鋼筋混凝土構筑。主樓入口處原設有可起合的吊橋,現改為水泥橋。首層正門施花崗巖石框,有鋼鐵制造的“趟攏”。內為廳堂。左右設梯,采用拱券形窗,樓頂四角分別建有挑出外墻一米的瞭望臺,四周及臺底有瞭望孔。其他的附屬建筑如水榭等保存完整。 李福林另一處住宅,在現海珠區(qū)寶崗大道區(qū)政府內。西式四層樓房,巴洛克建筑風格。保存完整,但現外墻全部貼了灰色的瓷條磚。 李福林(……[詳細] |
清真寺又稱濠畔寺。位于廣州市人民中路濠畔街。始建于明成化年間,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建。1949年后,伊斯蘭教的主麻聚禮輪回在此舉行。寺內的看月樓、南北廊、水房等已被拆,現僅存寺門和大殿。寺門朝南,上蓋瓦頂已壞,殘存墻垣與石門框。門上還有鐫刻“清真寺”3字的石匾。大殿坐西向東,面寬五間18.8米、進深五間19.6米,重檐歇山頂,碌灰筒瓦面,正脊的灰塑已壞。殿身梁架為十三架用四柱前后三步梁,外檐四架卷廊。除七架梁外,遍施月梁。駝峰、替木、梁枋出頭做工精細,殿內飾卷草花紋金木雕刻花罩。兩側山墻各開3個拱券門,均為六抹菱形花心隔扇,頗具特色。是保存較完整的清初建筑。1993年廣州市人民政府公……[詳細] |
莊有恭墓位于黃埔區(qū)文沖街道文沖社區(qū)飛鵝嶺(土名龍窟岡,現名狀元山),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墓葬。2002年7月,被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邊以莊存齋體邊緣外擴10米,西邊以莊有恭墓體西邊緣外擴10米,北至山腳、南至莊有恭墓后方約30米,東北角的墓地石界碑納入保護。建設控制地帶:東邊從保護范圍外延約30米至現存山體陡坡邊線,西邊從保護范圍外延約50米至現存山體邊線,北至山腳外路邊線,南至高壓線塔北邊線![詳細] |
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舊址 位于廣州市文明路246、248號(原文明路13號及13號之一),是一座兩間緊鄰的兩層半磚木結構的樓房,深15米、寬9米。坐南向北,東南西三面緊靠民房,北面臨街,有騎樓。前半部三層金字架瓦頂,后半部兩層,頂為兩個平天臺,在二、三樓臨街處有陽臺,里面中部有門相通,兩間連成整體。 1924年12月中旬,胡志明從莫斯科到廣州,次年,在此改組了越南革命組織“心心社”,吸收胡松茂,黎鴻峰等人成立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越南勞動黨的前身),提出推翻殖民主義,爭取民族獨立,組織工農兵政府,聯合各國無產階級,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的政治綱領。以此為會址,編印《革命之路》,秘密輸入越南;并在此舉辦越……[詳細] |
廣州圣經學院舊址位于海珠區(qū)前進路學院巷2號。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整理東濠下游碑記位于越秀區(qū)越秀北路越秀橋。1936年3月,東濠涌下游工程基本完成,為紀錄這次治水過程,政府在越秀橋西側立起石碑,上面刻的是由文樹聲撰寫的《整理東濠下游碑記》,碑文如下:粵城設置肇始于周赧王,時越人公師隅所筑之南武城,歷時二千余載。濠渠淤塞事所常有,雖代有疏浚,第多因陋就簡,只顧當前,無一勞永逸之策,以故水患疊見,而東濠則尤甚焉。民國二十有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廣州市大雨竟夕,東濠上游山洪暴發(fā),小北區(qū)域首當其沖,塌宇傷人,遽罹浩劫,百年以來未嘗有也。翌歲秋,復遭巨浸,為患無已,補牢之舉,自不容緩,興利除弊,責在有司。二十有二年冬,樹聲忝長工務,謀為市民安居弭患,即致力修治渠務,乃秉承……[詳細] |
伍廷芳墓、伍朝樞墓位于越秀區(qū)解放北路越秀公園內。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廣州市市郊一區(qū)農會于1924年8月15日(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在謝家祠成立,是廣州市成立最早的區(qū)一級農民協會。農會在謝家祠訓練農民自衛(wèi)軍、工人糾察隊;指揮農軍參加二次東征,參與平定商團、楊劉軍閥叛亂,支援省港大-;還與廣三鐵路工人一起組建廣州工人赤衛(wèi)隊第六聯隊,參加廣州起義。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國民政府舊址位于越秀區(qū)北京街道越華路118號(現廣東省民政廳大院),現存大門口的4條門柱和部分圍墻。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偉民墓位于天河區(qū)燕嶺路394號廣州市銀河革命公墓內。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李是男墓位于天河區(qū)沙河街道新一街社區(qū)沙河頂街65號內!锻纠钍悄斜疯偳队趶V州市天河區(qū)沙河頂李是男墓碑正面,墓碑刻于中華民國三十八年。碑身為大理石,碑文右起豎排,陰刻繁體楷書,分四十行,行二十四字。共八百八十九字。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協同和機器廠創(chuàng)建于1912年,前身是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年)由陳沛霖、陳拔廷在芳村大涌口開辦的協同和碾米廠。1912年與何謂文合股擴大成協同和機器廠,專門生產柴油機。1915年該廠成功仿制4缸44.3千瓦兩沖程熱球式柴油機。1918年又生產出117.7千瓦、用壓縮空氣啟動、可逆轉的兩沖程柴油機,安裝在輪船上航行于珠江,引起航運業(yè)重視,遂繼續(xù)仿制了兩沖程和四沖程柴油機多種。1930年在香港開設分廠。1937年,該廠累計生產了各種規(guī)格的柴油機383臺/1.68萬千瓦,有設備85臺,職工340人,為華南地區(qū)最大的機器廠,產品行銷華南、東南亞和加拿大等地。廣州淪陷后,廠房設備遭日軍劫掠一空?箲(zhàn)勝利后……[詳細] |
對山園位于荔灣區(qū)西村街道福州路6-22號增埗公園內。對山園乃民國黃冠章的私人別墅,此君乃上世紀三十年代廣州將軍陳濟棠的軍需處長,并兼任銀行長,位居一個相當有張力內涵的官職——財政大臣。相傳此君當年負責修建中山紀念堂項目之時,利用職位之便,采用某些不可描述的手段,于是就有自家這座豪宅別墅私家園林。對山園跟中山紀念堂掛上鉤,有小中山紀念堂之稱。雖為私家園林,整個建筑群卻是皇家園林式的富麗堂皇,面積雖相當迷你,氣勢卻絕對磅礴。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銀行會館舊址位于荔灣區(qū)珠璣路連珠巷18號珠璣路小學內,年代為清。2008年12月,被公布為,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潘氏大院位于海珠區(qū)海幢街道南華中路231號。先有南華西街,才有海珠區(qū),這條幽靜的街道,曾是十三行富商巨賈們的聚居地。在二百年滄海桑田后,她的每一條小巷、每一棟老屋都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故事與數代街坊的記憶。而雄偉洋氣的潘氏大院,正好坐落于南華中路231號。潘氏大院由曾經的廣州世界首富潘振承后人所建,如今已有100多年。建筑初建時,南面海幢古寺園林,北瀕滔滔珠江,西靠溪峽清流,漱珠橋跨其上,鬧中有靜。百年之后,仍保留著當年的雄姿,并能繼續(xù)居住使用。讓人驚嘆的是,潘宅的柚木地板,經歷百年后還光亮照人,不輸于現代豪宅的木地板。宅子室內的百葉門,更是集采光、通風和保暖三種功能于一體,設計相當人性化。僅是驚……[詳細] |
小東門橋位于廣州市越秀區(qū)越秀南路三角市,橫跨東濠涌。它建于宋代,最早由巨石搭建,當時稱東高橋,明代改永安橋。民國25年(1936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梁式橋,更名為小東門橋。現保存當年護城河橋的樣子,陰刻“小東門橋”字為文樹生題。民國25年(1936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因為處在廣州城門小東門外,正式改名小東門橋至今。2003年被列為廣州市登記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朱澄墓位于天河區(qū)龍眼洞華南植物園蒲崗區(qū)一山坡上。建于1300年。2002年7月,被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回教墳場,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解放北路蘭圃西側,類型為古墓葬;亟虊瀳龅臍v史年代為清代。2002年7月,被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廣州市潮州八邑會館創(chuàng)建于清同治十四年(1875年),會館位于廣州市長堤大馬路,即現在廣州市長堤真光中學校址及附近的義安里、義安祠道、石公祠道、八邑上橫、八邑下橫、迎珠街、水月宮后街一帶,會館由前廳、后廳、禮亭、中堂及東廊、西廊組成,現僅存中堂和禮亭。史料記載:自清朝咸豐八年,訂立天津條約五口通商,廣州商業(yè)匯聚,潮州仕宦商賈居于省城者甚多,惟上至天津,下至瓊南,各埠均有會館,而惟獨省城沒有。當時旅居香港、廣州、佛山等地的潮籍人士,為了加強潮人之間的聯系和舉辦公益善事的需要,倡議在廣州創(chuàng)建會館。當時,香港、廣州、佛山、汕頭等地各行號總共捐銀五萬多兩。潮州會館由建廣州陳家祠的原班人馬設計,會館建成后……[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