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舊址(含馮友蘭舊居)位于盤龍區(qū)龍泉辦事處寶云社區(qū)龍頭村寶臺山寶云小學旁。馮友蘭故居位于昆明市龍泉街道辦事處寶云村。因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科員也曾在此工作,這里還被稱作“中央歷史語言研究所舊址”。在故居寬敞的院子里,彌陀寺、東岳宮、東廂房、西廂房等古建筑,都被盤龍區(qū)文物管理所用“龍-”、“龍五號”、“龍六號”、“龍七號”等紅字做了標記。馮友蘭曾居住過的是“龍七號”。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舊址(含馮友蘭舊居)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顧品珍墓(位于昆明市北郊龍泉山黑龍?zhí)豆珗@內(nèi))顧品珍(1883-1922),字筱齋,昆明人,出生醫(yī)生世家,清末附生。是1911年昆明“重九起義”和1915年云南“護國首義”的主要將領(lǐng),曾擔任過云南陸軍講武學校教官、校長等職,是朱德的老師。1921年北伐戰(zhàn)爭期間,顧品珍率部進入昆明,被推為滇軍總司令,隨后兼任云南省省長,成為云南近代史上主持滇政的第一位昆明籍人士。1922年,顧品珍在路南遭土匪包圍襲擊,突圍不成,舉槍自盡(一說是遭土匪殺害),享年39歲![詳細] |
中國人民解放軍蒞昆紀念門位于昆明市盤龍區(qū)拓東路。1949年12月9日,國民黨云南省政府主席、云南綏靖公署主任盧漢將軍響應中國共產(chǎn)黨的號召,順應歷史潮流,在昆明率部起義,實現(xiàn)昆明和平解放。1950年1月1日,云南臨時軍政委員會和昆明市人民團體聯(lián)合會(簡稱“人聯(lián)”)組成“云南各界歡迎人民解放軍蒞昆大會籌備處”,統(tǒng)一領(lǐng)導迎軍工作。9日,“人聯(lián)”發(fā)出迎軍號召,要求各機關(guān)、團體、各行各業(yè)要協(xié)助人民解放軍做好接管的準備工作,保管好文件、檔案、財產(chǎn),并迅速搜集整理有關(guān)接管的資料,肅清暗藏匪特,恢復生產(chǎn)秩序,積極恢復發(fā)展生產(chǎn)和交通運輸;團結(jié)各階層人民,廣泛深入學習宣傳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動員群眾踴躍捐獻各種慰問……[詳細] |
中國營造學社舊址位于昆明市盤龍區(qū)龍泉街道辦事處寶云社區(qū)麥地村194號興國庵內(nèi)。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國營造學社舊址(昆明)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庾恩旸墓年代為民國。類別為名人墓葬。2014年9月,庾恩旸墓被公布為昆明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曾恕懷舊居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xiàn)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9月,曾恕懷舊居被公布為昆明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嵩明州嚴禁差役擾民碑位于盤龍區(qū)滇源街道,清嘉慶四年(1799年)立,青石質(zhì)地,是古代云南地方政府的“反腐”安民告示,讓老百姓監(jiān)督官員,要求各級官員廉潔行政,是研究古代地方政府行政措施的有利證據(jù)。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為昆明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茨壩小哨紅軍烈士墓位于盤龍區(qū)小哨村,墓體由花崗巖砌成,墓碑額鐫“永垂不朽”四個大字,墓前左邊碑文記錄了這位紅軍戰(zhàn)士犧牲的經(jīng)過,右邊碑文記載著紅軍墓修建的過程。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為昆明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谷昌壩位于盤龍區(qū)松華壩,建于1945年7月,高16.5米,壩面長70.3米,是當時全省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昆明地區(qū)第一座攔蓄盤龍江水的蓄水壩,是我市水利建設(shè)的歷史見證。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為昆明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霖雨橋位于盤龍區(qū)羅丈村北側(cè),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嘉慶年間重修。三孔圓拱石橋,造型古樸,坡度平緩,孔拱均稱。系明清時代昆明北郊盤龍江兩岸交往的重要橋梁。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為昆明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龍川橋位于盤龍區(qū)上壩村東側(cè),橫跨盤龍江上游兩岸,三孔石質(zhì)拱橋,中孔高5米,橋身全用長方黃砂石砌就。龍川橋之功用在于分盤龍江之水入金汁河,以擴大北郊農(nóng)田灌溉。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為昆明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