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泉寺石窟AAA 法泉寺石窟法泉寺座落于縣城東十公里處紅山岔內(nèi),四周紅色石質(zhì)山體裸露,山崖下有泉水涌出,以“法門”“清泉”立說,故名法泉寺,是隴上聞名的佛寺之一。法泉寺石窟依山開鑿,始建于北魏時期,唐宋兩代較為鼎盛。現(xiàn)殘留36個洞窟,保存有唐代以來雕塑佛像及壁畫等珍貴文物,具有重要的藝術欣賞和歷史研究價值。唐初大將尉遲敬德曾監(jiān)督修建法泉寺,宋代崇寧五年(1106年)欽賜法泉寺與西安景云寺為上下兩院禪寺,允許會州法泉寺容納五百僧人修行。明朝正統(tǒng)四年(1439年),靖虜衛(wèi)指揮房貴與寺院主持桑迦班丹創(chuàng)建大佛殿、天王殿、伽藍殿、觀音堂等。明代兵部尚書彭澤青年時游學至靖遠,曾寄身法泉巖洞潛心讀書,作有《東山八景》詩及《仙……[詳細] |
分布于白銀市的靖遠、景泰,蘭州市的永登、安寧、紅古,武威市的天祝、古浪、涼州、民勤,金昌市的永昌,張掖市的山丹、甘州、臨澤、高臺,酒泉市的肅州、金塔及嘉峪關市?缭7個市15個縣區(qū),全長1200余公里。是防御性軍事設施。另外,在甘南和臨夏兩州境,也有區(qū)域性長城,約200公里,不與主長城接,自成體系。亦是地方防御性軍事設施。 省境長城之走向,西起嘉峪關,向東經(jīng)酒泉、金塔,然后東南行經(jīng)永昌、再折北至民勤,又折南而下經(jīng)武威、古浪,東向入景泰,過黃河至靖遠,沿河南岸東北向,出黑山峽入寧夏。是為主線。另一條復線,自武威涼州區(qū)黃羊鎮(zhèn)以東的東灘分出,向南穿古浪峽、越烏鞘嶺,沿莊浪河,縱貫永登全境,至蘭州西固……[詳細] |
紅山寺石窟位于白銀市平川區(qū)共和鎮(zhèn)共和村西300米。又名開元寺,據(jù)載:元至正十九(1359)年鑿窟修殿,明萬歷十二(1584)年擴建,清乾隆二(1737)年創(chuàng)建窟前木建,古建筑大多已毀,現(xiàn)存1窟,坐北面南,石窟前有雕鑿門闕,進深8、寬6米,券頂,門寬2米,崖前木建為磚木混合結構,硬山卷棚頂?shù)钐媒ㄖ,窟?nèi)有釋迦牟尼、觀音菩薩、十八羅漢等。保持基本較好。對研究石窟建筑形制和佛教史有重要價值。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平川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平川區(qū)西北部的共和鎮(zhèn)境內(nèi),省道308線可直接到達。紅山寺亦名開元寺,因座落在紅巖石山上,故稱紅山寺。據(jù)寺內(nèi)石碑記載,紅山寺石窟始建于北魏,明弘治擴建石窟,修大雄寶殿,……[詳細] |
五佛沿寺五佛沿寺即沿寺石窟。沿寺石窟始建于北魏,唐、宋、明、清時續(xù)修過。石窟中有五尊大佛,又名五佛寺?邇(nèi)兩旁有小佛千尊,俗稱千佛寺。石窟進深9米,寬7米,中間有5米寬方形柱直抵窟頂,塔柱四面開龕,龕內(nèi)各塑像一尊。前面釋迦佛為清康熙年間重修,其余三尊形態(tài)各異神態(tài)自若,腰細面圓,方頤突出,屬宋代晚期作品,窟后南北二角各塑一尊泥佛坐于束腰蓮座之上,較前者造型高大,金面豐腴,體態(tài)端莊,均內(nèi)著“僧祗支”下著裙,外著袈裟,其造像特點大抵為晚唐和五代遺存。南北兩壁有模制影塑小佛像七至九排,計有千尊,置于泥塑假石臺布之上,故有“千佛洞”之稱。前面表層壁畫四個菩薩為清代作品?咔盀榇u木結構的三層樓閣,緊接石窟……[詳細] |
平堡古建筑群包括平堡隍廟、平堡隍爺寢宮、燈山樓、蜂窩樓、貞節(jié)牌坊。平堡隍廟位于靖遠縣平堡鎮(zhèn)平堡村中心街北側,始建于明正統(tǒng)三年(1438年),清康熙二年(1662年)重修,由堡子山遷至中心街,現(xiàn)存建筑為道光十八年(1838年)遺存。坐北向南,南北長60米,東西寬50米,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由二堂、大堂、屏風門、大門自北向南組成完整院落,整體布局嚴謹,風格典雅,保存較完整。現(xiàn)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平堡隍爺寢宮位于靖遠縣平堡鎮(zhèn)平堡小學院內(nèi),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積約100平方米,建筑坐東面西,硬山頂磚木結構。前檐四柱露明,廊兩側壁各設寬1米的小門,檻墻有兩塊原存磚雕,為蝙蝠、麒麟等圖案,廊前懸掛清代……[詳細] |
王進寶墓位于白銀市平川區(qū)黃嶠鄉(xiāng)玉灣村,坐北向南,處于東北高、西南低的灘地中,當?shù)厝朔Q“將軍墳灘”。墓葬及所存石雕建筑延伸約200米,神道寬約20米,原有17道石雕、建筑和造像,現(xiàn)存自北向南依次為:封土1座、神道碑1通(龜趺6只,螭首5塊)、石牌樓遺址1處、石獅1對、文官石像1對、石馬1對、石牌樓1處、龜趺1對、獅座2塊、器械座1對、東西兩處石亭遺址2處、石牌樓遺址1處、石獅1對、旗桿座1對、上馬石1對。墓葬封土為圓形雙丘,底徑14米,高約3米,為與原配孫夫人合葬墓。另有家族墓距該墓6公里。王進寶墓初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歷時三年建成,現(xiàn)存石雕及建筑惜毀于文革,但殘骸基本完整,圖案紋……[詳細] |
白銀露天礦遺址位于白銀市白銀區(qū),礦區(qū)占地總面積約913.40萬平方米,被稱為“白銀第一爆”的露天礦一號坑大爆破于1956年2月開始,歷時10個月,掘進巷道1.18萬米,藥室473個,開發(fā)方量4.91萬立方米,充填巷道4780米,消耗01056萬噸,總費用2133.7萬元。大爆破于1956年7月19日、11月15日、12月31日分三次進行,共完成爆破石量903.10萬立方米,是國內(nèi)首次大規(guī)模爆破工程。露天礦開采了33年,其中一號坑從1956年2月至1984年6月,二號坑從1956年2月至1988年4月。共完成采剝礦巖1013億立方米,提供銅礦石6634萬噸,含銅金屬82.20萬噸;采出黃鐵礦43……[詳細] |
靖遠鐘鼓樓位于靖遠縣城中心。原名譙樓,據(jù)《道光·靖遠縣志》載:“譙樓在城中大街協(xié)鎮(zhèn)署前,基高三丈五尺方周四十丈,樓三層七楹、高五丈五尺。明正統(tǒng)三年(1438)為指揮房貴建,弘治三年(1490)守備曹雄增修,同治五年(1866)毀于兵亂。民國十四年(1925)在原樓基上重修”。現(xiàn)存建筑為重建后所建。建筑面積約972平方米,坐北面南,磚木結構,建樓修于高7.8米的方形臺基上,臺下拱門連通南北大街,樓為三層五楹,樓東西面寬5間(20.8米),當心間寬3.2米,樓高17米,通高24.78米,歇山頂,從第一層起,樓內(nèi)設木梯可上三層。拱門南額陰書篆刻“瑞豐”二字,為張云錦所書,北額題“天樞”,傳為知縣李志……[詳細] |
紅堡子紅軍戰(zhàn)斗舊址位于白銀市會寧縣郭城驛鎮(zhèn)紅堡子村,由王家堡子、劉家堡子及宋家堡子構成。舊址中心王家堡子呈內(nèi)外兩堡回字形,占地面積5600平方米。內(nèi)堡始建于明代,長35米,寬30米;外堡修建于清代,長80米,寬70米。紅堡子村是中共地下黨的重要活動地之一,更是紅一方面軍一部迎接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的一個重要陣地。這里不僅建立過“西北抗日農(nóng)協(xié)會”,同時,還擊潰了會寧會師前敵從靖遠方面增援會寧的國民黨軍,勝利地迎接了會師前后的紅四方面軍一部,成為一、二、四方面軍靜(寧)會(寧)地區(qū)會師的有機組成部分。現(xiàn)舊址上建有白銀會州博物館,設有展覽,常年開放。2017年11月8日,入選甘肅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詳細] |
黃河水車位于白銀市白銀區(qū)水川鎮(zhèn)大川渡村南黃河北岸,東接白榆公路,西連黃河兩岸吊橋,南與榆中縣青城古鎮(zhèn)隔河相望,北靠大川渡村村莊。水車始建于明朝,清朝末期在原基礎上進行了修繕,2000年再次重新維修。整個建筑南北長約120米,寬約10米,占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黃河水車相傳是明嘉靖年間蘭州市段家灘段續(xù)(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進士)考取進士后在河南、湖廣等地為官,歸里后,為造福家鄉(xiāng),仿南方筒車提灌原理反復實驗而制的一種靠水力沖擊自動提灌工具。水車建筑在地勢較高,有一定水位高度的黃河岸邊。建筑總體可分五大部分:1、攔水壩;2、石砌水車巷;3、水車主體;4、運水木制槽和架;5、石砌和土夯而成的流……[詳細] |
牛門洞遺址位于會寧縣頭寨子鄉(xiāng)牛門洞村。是一處馬家窯文化馬家窯、半山、馬廠三種類型共存的遺址。面積約1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2米,暴露有墓葬、灰坑等。采集有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陶片為泥質(zhì)、夾砂紅陶片,器表素面或飾繩紋,彩陶紋樣有橙、黃、五彩紋、魚紋、鳥紋、圓圈紋、漩渦紋,器形有盆、碗、罐等;半山類型的陶片為夾砂紅、灰陶,多飾附加堆紋,彩陶紋樣有鋸齒紋、水波紋、葫蘆紋,器形有罐、缽、盆、甕等;馬廠類型的陶片為夾砂紅、灰陶,飾粗條附加堆紋,彩陶紋樣有圓圈紋、螺旋紋、波折紋、編織紋,器形有甕、壺、單把筒形杯、石臼、石祖等。遺址保存較好,內(nèi)涵豐富,不僅對研究馬家窯文化的分布區(qū)域有重要價值,而且也是研……[詳細] |
寺兒灣石窟位于靖遠縣北灣鎮(zhèn)天字村東北2公里。又名紅羅寺,窟鑿于紅砂巖崖面上。創(chuàng)建于唐,清康熙、嘉慶年間重修,原有6窟,現(xiàn)存1窟,為平頂式,坐東向西,窟內(nèi)有石雕一佛一菩薩和唐代造像釋迦、伽葉、阿難、觀音、力士、天王、十八羅漢等泥塑像66尊,高0.03--0.2米。窟門為磚券拱結構,上方有木結構小閣一座,出檐處為斗拱木雕,為清康熙十二(1674)年增建樓基。北崖面上有北魏佛龕一處,距地表高2米,內(nèi)有浮雕殘跡,配殿和山門毀于清同治年間。窟前留有殘碑半塊,高1.1米、寬0.81米,殘存133字,記載石窟建立經(jīng)過,又有清乾隆二十七(1762)年碑兩通,陰刻于南面石窟前半壁紅砂崖上。保存較完整,對研究唐代……[詳細] |
甘溝驛遺址位于白銀市會寧縣甘溝驛鎮(zhèn)甘溝驛村三社祖厲河東與當?shù)匾粭l小河的交匯處,遺址呈四方形,長約200米,寬約140米,面積約2800平方米。遺址北臨小河,西臨祖厲河。遺址西現(xiàn)保存有部分城壕,城墻系黃土夯筑,四角有墩,基寬6米,內(nèi)高5米;外城墻高7-9米。南、北面城墻明顯可見兩個馬面,北面城墻坍塌嚴重;東、西城墻明顯可見一個馬面。城門南北對開,南城門有甕城。城內(nèi)現(xiàn)有當?shù)厝罕娦藿ǖ膹R宇,城內(nèi)其余地方荒蕪。地表可見青花瓷片。據(jù)《會寧縣志》記載,此城筑于明正統(tǒng)五年(1440年),為明代驛城,是會寧通向靖遠的一處重要驛站,為研究會寧地方史志的重要史跡。1988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蘆溝堡遺址位于白銀市靖遠縣北灘鎮(zhèn)蘆溝村城門社,坐北向南,平面呈正方形,邊長約560米,占地面積約33.64萬平方米。據(jù)《康熙•靖遠衛(wèi)志》載:《建設蘆溝堡碑記》云:“……始于萬歷丙申二月,落成于是年二月,因事呈能各奏敷功,城垣高厚,環(huán)堵有數(shù),樓臺壕塹聳闊有數(shù),重門閶闥有數(shù),公署祠宇有數(shù),倉廒營房卒伍馬步有數(shù),井然有條,炳然可述。”現(xiàn)蘆溝堡遺址四面墻體保存較完好,北墻西側殘存一馬面,平面呈方形;東北角有一凸出于外的方形角墩;南開一門,門外有半圓形的甕城,保存較好;外有護城河環(huán)繞。城內(nèi)原有城樓、橋樓及建筑物,現(xiàn)已坍塌,地表散落較多的石塊和磚瓦塊等殘跡。……[詳細] |
仁和張氏民居位于白銀市靖遠縣雙龍鎮(zhèn)仁和村,原發(fā)裕堡堡內(nèi),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系張雄舊居,曰“積德堂”。為四合院式建筑,坐西向東,均為磚土木硬山頂結構。東西長294.5米,南北寬173.9米,占地面積51330平方米。西主居為兩坡水飛檐、深門淺窗三間,面闊8.7米,通進深7.8米,深1.13米;其中有單坡水四明柱飛檐倒座三間;單坡水七明柱單檐南北廂房各六間;門房兩間;西南角有木結構卷棚頂兩坡水繡樓二層六間;磚雕照壁、磚門樓及倉房等。1988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仁和張氏民居為了解清代民族經(jīng)濟貿(mào)易、民居特色和民族風情習俗,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詳細] |
潘育龍墓位于靖遠縣烏蘭鎮(zhèn)團結村。潘育龍,靖遠人,清康熙年間曾任陜西提督,賜鎮(zhèn)綏將軍。其墓冢以南120米處有一石坊,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通高6.5米,寬7.55米。三門四柱,明間面闊1.55米。梁坊、立柱及其他構件均為青石條榫接壘砌而成。坊頂正中豎匾篆文陰刻“敕建”,橫匾陰刻楷書“賜鎮(zhèn)太子少保溢襄勇臣潘育龍石坊”。明間正面橫批陰刻楷書“輸忠間外”,背面“書銳爭先”。次間面闊1.55米,橫披左“恩榮”、右“褒封”。明間天額浮雕有二龍戲珠,背有丹鳳朝陽。兩中柱內(nèi)側刻對聯(lián)一幅“千里川役須在目,一軍甘苦務同心”,石鼓上刻花草、鳳鳥、魚、獅、豹、鹿、麒麟等。……[詳細] |
柳州城遺址位于白銀市平川區(qū)水泉鎮(zhèn)牙溝水村,為唐代古城遺址。城址呈長方形,南北長420米(包括南北甕城),東西寬320米;墻體為夯土板筑,最高處13.4米,上寬約3米,下寬12米。夯層厚0.1—0.19米。西北城墻依山形構筑,呈“凸”字形,東北、西南城墻設門,各有甕城,甕城口皆面朝東南。城北、東、南墻下有城壕,城四角有圓墩臺,四面城墻均有馬面,城西北角外100米處有一烽火臺。城中有建筑遺跡,城內(nèi)有地道通西北山下沙河,據(jù)考證為汲水通道。地面及出土遺物有瓷器、青磚、瓦當、箭矢、鐵鏈、鐵片等。2014年被白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城墻外側底邊為基準,向東、南、西、北各延伸20米……[詳細] |
虎豹口紅軍強渡黃河舊址位于白銀市靖遠縣烏蘭鎮(zhèn)河靖村黃河東岸,為絲綢之路黃河古渡口之一,明清時期曾為官渡。渡口處有石崖,崖頭向河道突出,形似虎嘴,故以虎豹口命之,又名河包口。1936年10月24日至30日,紅四方面軍第五軍、第九軍、第三十軍、總指揮部和直屬總隊共21800余名將士在前有黃河天險阻隔、后有追兵的危急時刻,在當?shù)厝罕姷拇罅χг,冒著敵人的炮火轟炸,駛木舟、戰(zhàn)惡浪,浴血奮戰(zhàn),沖破重重封鎖,成功在虎豹口等處強渡黃河,踏上了征戰(zhàn)河西的歷程。2014年7月4日,虎豹口紅軍強渡黃河舊址被公布為白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虎豹口紅軍強渡黃河舊址保護范圍為以雕塑圍欄外延20米內(nèi)。建設……[詳細] |
崇華溝遺址位于白銀市景泰縣中泉鎮(zhèn)崇華溝村,占地面積約8萬平方米。該遺址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fā)現(xiàn),屬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文化層厚0.40米—1米。遺址內(nèi)有多處墓葬,多為石板棺(豎穴土坑)葬,個別為土窯。葬式以側身屈肢葬為主,也有個別二次葬。出土器物主要有彩陶、夾砂陶、骨珠、骨管、骨匕、骨針、石彈丸、石斧等。出土的彩陶色彩以紅黑相間彩繪,紋飾嚴謹規(guī)整,主要為葫蘆網(wǎng)格紋、鋸齒紋和垂幛紋。崇華溝遺址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景泰縣境內(nèi)遠古時期人類活動范圍、生產(chǎn)生活方式及先民們創(chuàng)造的輝煌文化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2009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磨子溝三角城遺址位于白銀市靖遠縣五合鎮(zhèn)尚樹埫村南磨子溝,建于宋代,其北、西、南三面為高山,東臨沙河,整個遺址平面呈三角形,按古人因河為池,因山為城的特點,依山勢黃土夾砂培筑而成,東低西高,北墻直列培筑,東南、西南城墻在正南弧曲連結,周長約1200米,占地面積約3.8萬平方米。遺址城墻基本完整,高2-8米,基寬5-8米,頂寬2-5米。東開一門,外有弧形甕城。東北、西北角筑有10米高、直徑8-10米的饅頭形角墩。城墻內(nèi)、外有環(huán)城壕,寬6-10米,深1-3米。城正中有一不規(guī)則臺地,遍布青磚、黑紅陶瓦件、黑釉瓷片、白瓷片、青花瓷片等![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