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竹林坑遺址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黃柏村,時代為青銅時代。黃柏竹林坑遺址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丹霞嶂崖居位于武夷山市風景區(qū)內,時代為清代。丹霞嶂崖居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蔡元定墓年代:南宋座落地點:建陽市莒口鎮(zhèn)上布村簡介:南宋慶元三年(1197),蔡元定因偽學之禁,被貶湖南道州,翌年卒于貶所,靈柩歸故里,葬于此。陵園總面積約2400平方米。墓體用卵石砌成,后置墓碑,高3米,寬85厘米,刻“宋太子太傅蔡元定公之墓”。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號西山,建陽人。南宋著名理學家、律呂學家、堪輿學家,朱熹理學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之一,被譽為“朱門領袖”、“閩學干城”,著述甚豐。卒后封太子太傅,謚文節(jié)。保護范圍:墓園四周各向外延伸25米。2009年,蔡元定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下梅大夫第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梅村,時代為清代。下梅鄒氏大夫第是萬里茶道第一代開拓人鄒英章為了慶祝自己的60大壽而建,當時鄒英章因兒子鄒茂軒而得到中憲大夫的誥封,所以起名為大夫第,門上的匾額及對聯(lián)為乾隆嘉慶年間的軍機大臣、大學士王杰所題。在當時一共并排建筑了4棟房子,之間都有多道門戶相通,為一個建筑整體。其中大夫第是核心建筑,實際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全長一百多米,最寬處40多米,其余幾棟為書房,客房,偏房等。大夫第以磚雕、石雕及木雕最為著名,融合了清代徽派建筑特點的同時,也根據(jù)武夷山當?shù)靥攸c做了很多的改良和發(fā)展。其中后花園小樊川內的一面雙面鏤空磚雕,為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最精美也是最大的……[詳細] |
洛嶺橋位于政和縣楊源鄉(xiāng)楊源村,年代為清。簡介:建于清光緒九年(1883),為單孔木拱廊橋。橋身東西走向,全長40.5米,孔高6.7米,凈跨27.6米。廊屋面積175平方米,面闊十七間,進深四柱,兩側設座椅,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構,懸山頂。保護范圍:從橋外沿起,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2018年,洛嶺橋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后辦事處、支部舊址位于浦城縣楓溪鄉(xiāng)岱后村岱后自然村,年代為1927年。簡介:原為回龍仙庵,俗稱“三將軍廟”,始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民國六年(1917)兩次重修。1927年9月,中共崇安特支書記徐履峻同志與崇安縣農民協(xié)會秘書周子莊同志到岱后村發(fā)展組織。經(jīng)過黨組織艱苦細致的革命宣傳教育工作,在“三將軍廟”成立了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后辦事處,同時成立了崇浦農民協(xié)會和紙業(yè)工會,同年冬天,成立了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后支部。其間,不斷發(fā)展黨、團員,建立鄉(xiāng)村黨、團小組,1928年9月,楓溪500多民眾參加的崇安縣上梅舉行的崇浦暴-動-。1930年3……[詳細] |
朱子社倉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鎮(zhèn)五一村,年代為清。簡介:原名五夫社倉,初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是由朱熹首創(chuàng)并命名的民辦社倉,歷代改建,現(xiàn)存主體為清代建筑。坐東南朝西北,通面闊17.6米,總進深23米,總面積402平方米。由大門、門屋、天井、廳堂、兩側倉儲用房等組成,雙坡面懸山頂,穿斗式木構架,外部圍護夯土墻。保護范圍:東、南、北墻體各向外延伸20米,西向外延伸30米。2018年,朱子社倉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黃土關位于邵武市金坑鄉(xiāng)金坑村,年代為元至清。簡介:古稱黃土寨、黃土隘,南宋后為閩贛界關,稱王虎關,元代始設黃土寨巡司,明代石砌關墻,清代沿用并擴建,素稱“入閩之咽喉、贛之孔道”。關隘南北走向,以山體為基礎,雄踞山口,東護閩地,西御江西。關門當?shù)蓝O,條石壘砌,拱券門頂,左右兩壁門栓眼保存完好。保護范圍:東、南從現(xiàn)存黃土關墻向外延伸50米,西至古道,北至省道。2018年,黃土關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葫蘆山遺址年代:新石器至青銅時代地址:武夷山市興田鎮(zhèn)西郊村簡介: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發(fā)現(xiàn),遺址分布面積約4萬平方米。上世紀90年代,進行首次發(fā)掘。2014-2016年對該遺址進行多次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包括墓葬、建筑基址、窯址、燒坑、灰坑、灰溝、柱洞等遺跡,以及各時期的陶器、原始瓷器、石器等遺物。遺址文化內涵豐富、延續(xù)時間較長。遺址年代包括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時代,是閩北地區(qū)先秦時期一處重要聚落遺址。保護范圍:東至葫蘆山坡腳土路,南至葫蘆山坡腳土路,西至葫蘆山坡腳,北至西郊村通往楓坡村水泥路。2018年,葫蘆山遺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遂應場銀礦遺址位于政和縣嶺腰鄉(xiāng)錦屏村,年代為宋。簡介:分布于錦屏村東北的山谷間,銀礦采掘始于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封閉于正德十六年(1521)。宋隆興二年(1164)在銀礦設立坑冶轉運司,由官府督辦開采白銀,到明永樂年間(1403-1424),銀礦進入采掘的鼎盛時期。保護范圍:以古銀洞最大洞口為中心,向東約500米至天池龍井至官坑一線,向南約120米至公路后山角,向西約200米至石門峽垂直一線,向北約200米至天峰山門(圓石門)一線。2018年,遂應場銀礦遺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通判泉位于邵武市洪墩鎮(zhèn)尚讀村,年代為宋。簡介:泉井系南宋理學大儒何兌所筑,因何兌曾任辰州通判,故鄉(xiāng)人名之曰“通判泉”。泉分五眼,依序為飲用水、洗菜、洗衣、洗污物等不同功能。井面以大石板鋪筑,井眼長方形,面積分別為3.8、12.8、4.1、8及12.7平方米。井眼設計科學、合理, 至今村民仍自覺遵循,從不紊亂。保護范圍:井臺外沿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2018年,通判泉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真德秀墓位于浦城縣蓮塘鎮(zhèn)顏處村真處山,年代為南宋。簡介:墓坐西北朝東南,平面呈“風”字形,二級墓坪,占地約2000平方米。墓依山而筑,上世紀文革時期被破壞,后在原址上重修。真德秀(1178-1235),字希元,號西山,福建浦城人,南宋理學家。慶元五年進士,官至戶部尚書,拜參知政事,卒后贈銀青光祿大夫,謚文忠。學宗朱熹,創(chuàng)西山真氏學派,有《真文忠公集》。保護范圍:墓區(qū)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真德秀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葫蘆山古文化遺址位于武夷山市興田鎮(zhèn)西郊村,時代為商周。葫蘆山古文化遺址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