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旅游

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中和橋,位于蘇州市吳江區(qū)盛澤鎮(zhèn)王家莊街,跨市河。始建年代未詳。清道光四年(1824)重建。東西走向,單孔梁式結(jié)構,全用花崗石砌筑路。中寬2.65米,堍寬3.05米,長18.50米,高3.70米,跨度5.50米。兩橋臺各有一拱形匯水孔,上有眉額,南為“波月”、“媚川”;北為“悒秀”、“梯云”。兩側(cè)橋聯(lián)分別為:“北勝跨虹融水德,中和位育貫文風”;“金波遙映紅梨渡,玉帶長垂綠曉莊”,橋側(cè)刻有“重建中和橋”字樣。橋柱刻有“不許灌橋”等警示文字。除文字外,橋心石刻有輪回圖案,橋耳刻有八仙圖案,橋梁石兩側(cè)刻有卷草紋飾,美觀典雅,獨具匠心。北側(cè)對聯(lián)為:“金波遙映紅梨渡;玉帶長垂綠曉莊!贝寺(lián)上聯(lián)中的“紅梨渡……[詳細]
  渡江勝利紀念碑坐落在長江南岸,挹江門外,熱河路廣場中心。1979年為紀念南京解放30周年而立。除平臺和欄桿外,分碑座和碑身兩部分。碑呈帆船形,花崗石刻制,由絳紫色船體和白色雙帆組成,高23.4米,長17米,寬12米。碑身為兩片弧形帆狀,上部嵌一枚直徑2. 5米的渡江紀念章,白色雙帆正中懸掛一枚直徑2.5米,重約400公斤的銅質(zhì)渡江紀念章. 碑頂背面有凸字1949.4.21,即渡江的日期。碑座為紫絳色船體,為船形臺基,船帆作“八”字形,和船底“一”字形詩碑構成“八一”兩個大字,碑迎江一面貼砌金山花崗石,鐫刻毛澤東手書詩詞《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背江一面有-親筆題詞“渡江勝利紀念碑”七個錦銅……[詳細]
  山西會館,位于徐州云龍山東麓,依山而建,坐西朝東。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并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道光五年(1825年)、光緒十三年(1887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分別進行重修擴建。文革期間,山西會館遭到嚴重破壞,1995年,依據(jù)有關史料記載對山西會館重新進行修繕,并重塑關帝像,F(xiàn)山西會館占地4850平方米,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為前后兩進對稱建筑格局的院落,由前山門、戲樓、中配房、后大殿、偏殿等主體建筑組成。大殿的內(nèi)墻上鑲嵌有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五次重修擴建的記事碑5方。山西會館原為山西人所建的相山神祠,供奉關帝圣君與火、財、福諸神,故有“四圣會館……[詳細]
  王錫闡紀念館(王錫闡墓及祠)座落在蘇州市吳江區(qū)震澤鎮(zhèn)西圩(今震澤中學旁),這里樹木翠郁蔥蘢,環(huán)境肅穆幽靜。清乾隆《震澤縣志》記載:“處士王錫闡在十都鎮(zhèn)西圩!蹦剐抻谇蹇滴醵辏1683),即王錫闡逝世后第二年。顧炎武贈詩有“白云滿江天,高士今何處”之句,故墓碑題刻為“高士王曉庵先生之墓”。道光七年(1827),里人重修時改立“王曉庵先生之墓”碑,為陽文楷書,碑高108厘米,寬36厘米,厚13厘米,花崗石材質(zhì)。道光十四年春,在江蘇巡撫林則徐的贊助下,重修陵墓,增建墓門,其上門額題曰“南服英賢”,又繚以周垣,封土高1.3米,墓徑4.8米,繞墓四周植樹數(shù)十株。墓前植陽刻楷書“王曉庵先生之墓”石碑……[詳細]
  孔望山古城遺址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qū)孔望山居委會孔望山、鳳凰山。古城沿山脊而建,東西長640米、南北寬550米,總面積約29萬平方米。1980、2000-2004年多次考古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古城設東、西二門,西門保存明顯。古城的北城垣沿孔望山山脊修建而成,北城垣墻體基本完整,現(xiàn)存寬度2米左右,高度1-3米不等;南城垣沿鳳凰山山脊而建;其北面現(xiàn)保存較好,其中,古城西南角和鳳凰山山脊部分比較完整,現(xiàn)存寬度5-8米、高度約4米;東城垣、西城垣則建在兩山之間的空地上。以西城垣的保存狀況最好,現(xiàn)存寬度10米左右、高度均在5米以上;東城垣除在孔望山東南山坡、山腳留有一段以及在山南果園內(nèi)保存兩個土堆外,其余地表部分已無……[詳細]
  焦山炮臺遺址位于焦山東北角,從南步入,首先看到的是門樓一座,上有橫匾,刻有“焦山炮臺”四字。門樓西側(cè)有彈藥庫一座,外為黃泥石灰材料,內(nèi)層為水泥砂石材料。門樓內(nèi)有平地約3000平方米。平地東面是炮臺基地,它長約80米,寬在55米左右,呈扇形,有暗堡式炮位8個,塊石基礎,黃泥石灰質(zhì)地。該炮臺嚴重失修,1978年以來,國家多次撥款整修,現(xiàn)4號,5號炮堡已修復,重修了六間一披營房。對焦山炮臺建造年限問題,學術界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是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另一種認為是同治13年(1874年)。如果是第一種,該炮臺則是參加抗英的,如果是第二種,則不是,那就是另外的炮臺![詳細]
  唐荊川宅唐荊川原名順之,明代杰出的文學家、心學學者、抗倭英雄,常州文脈的杰出繼承和發(fā)揚者。唐荊川宅松健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筑群坐北朝南,分為東、西兩路,總建筑面積約1679平方米:東路設三個院落,西路現(xiàn)為四進,具有較高歷史價值。2014年,松健堂實施了整體修繕,修繕內(nèi)容包括:屋面修補、院落建筑恢復,保存歷史痕跡,解除存在的安全隱患、恢復原有形制,目前修繕已基本完成。……[詳細]
  新四軍一支隊司令部舊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qū)老街”東端。原系吳氏宗祠,是一組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據(jù)《高淳縣志》記載,吳家祠堂建于明朝末年,面朝官溪河,背靠老街,共三進,第一進是戲樓,樓上觀樂臺(戲臺),樓下是通道,臺前是露天劇場,可容納千余觀眾。第二進叫享堂,現(xiàn)作為展廳,陳列的歷代磚、石雕刻,技術精湛,價值很高。第三進是祭殿,現(xiàn)在作為展覽廳使用。1938年6月中旬,新四軍先遣支隊和一支隊先后進入蘇南茅山地區(qū),引起日軍的密切注視。日軍調(diào)兵遣將向新四軍剛開辟的茅山根據(jù)地掃蕩,為粉碎敵人掃蕩,一支隊特命司政機關分散轉(zhuǎn)移。8月,一支隊政治部在劉炎主任率領下轉(zhuǎn)移到高淳縣城淳溪鎮(zhèn)一帶。1938年8月,為開……[詳細]
  粵軍陣亡將士墓該墓在南京水西門外莫愁湖公園內(nèi)西側(cè)湖畔。1912年1月,張勛在袁世凱授意下,從徐州南下,妄圖推翻孫中山先生的臨時政府。孫中山派出姚雨平、柏文蔚指揮粵軍北伐,首捷固鎮(zhèn),再攻宿城,攻占徐州。粵軍北伐告勝,不僅保衛(wèi)了辛亥革命政權,而且促使了宣統(tǒng)皇帝的退位,結(jié)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2年3月,為紀念粵軍北伐陣亡將士,姚雨平將烈士遺骸運回南京安葬?谷諔(zhàn)爭中墓毀,1948年重修時,將分散安葬的6l位烈士墓冢,連同同在北伐戰(zhàn)爭前制造-而犧牲的前-營營長合葬成一個大墓。1966年夏墓又遭破壞,1979年再行重修。墓冢為花崗石砌成,上呈半球形,底邊仿須彌座式,直徑4米,高約2.6米。墓后建……[詳細]
  戒幢律寺位于蘇州閶門外虎丘路西園弄18號。別名戒幢律寺,俗稱西園。創(chuàng)建于元代至元年間(1264-1294)始名歸元寺,距今已有七百年的歷史,現(xiàn)存建筑為清代重建,寺內(nèi)五百羅漢堂為中國四大羅漢堂之一,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安徽九華山西園寺位于神光嶺南半山腰,全國重點寺院。始建于明代,原名景德堂,清康熙六年(1667)玉琳國師徒宗衍新修殿宇,始易今名。另有日本姓氏西園寺![詳細]
  如皋文廟舊址位于江蘇省如皋市東南隅,目前僅存大成殿。大成殿面闊5間、進深3間,南立面有披檐,形成類似重檐效果,斷為明代古建,1982年公布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F(xiàn)狀大成殿總體構架保存完整,尤其梁架上的彩畫清晰可辨,僅題材就有家具,如桌、椅、瓶幾;織物,如包袱錦、錦緞;動物,如行龍、仙鶴等,圖案精美、姿態(tài)生動,屬南方清代蘇式彩畫之列,又有本地域特色。結(jié)合大成殿現(xiàn)狀,認為其為清初建筑,或采用部分明代構件而成。因之,具有明末清初古建特色。如皋文廟大成殿是不可多得的歷史建筑遺產(chǎn),具有較大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詳細]
  余家當鋪原名立三堂,位于昆山市千燈鎮(zhèn)古鎮(zhèn)社區(qū)典當里。余愛山在明萬歷年間(1619年)從安徽的休寧縣到千燈吳家橋經(jīng)商,通過父子兩代創(chuàng)業(yè),積蓄后成為富翁,并在此建造徽派建筑群,沿街設店鋪、當鋪,往里延伸為住宅等!坝嗍系洚敗笔怯捎鄲凵降牡诙鷤魅擞嗌械掠谇屙樦文觊g在千燈鎮(zhèn)上營建的徽派建筑群。余宅朝東落西,雙排兩行,建時沿河自東(過街)向西共有7進,現(xiàn)存五進。整個建筑群有一明代大廳、五小廳、六幢樓、雙備弄,前后左右構成“亞”字形“走馬樓”,大小房屋120多間,千燈人稱它“迷樓”。典當三面有高墻,可確保財產(chǎn)安全;后面是“更樓”,可為全鎮(zhèn)防盜防火打“五更”,具有警示功能。余家當鋪集明清時期徽派、蘇派建筑……[詳細]
  現(xiàn)為南京博物院,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興建的現(xiàn)代綜合性大型博物館。1933年4月,在國民黨元老、著名學者蔡元培的倡議下,國民政府教育部設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辦公地點設在北極閣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在人才和經(jīng)費上對博物院支援良多。院舍工程進行一年多后,1937年7月,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敵機對南京頻繁轟炸,一日數(shù)驚,建筑工程不得不于8月底停下來?箲(zhàn)期間,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連同所屬的文物,遷往四川、云南等地,幾經(jīng)遷徙,于抗戰(zhàn)勝利后,又回到南京。日寇占據(jù)南京期間,在博物院設有防空總機構,對已完成的部分大加改造,并破壞多處,損失嚴重。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3月,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被正式命名為“南京博物院”。50……[詳細]
  福昌飯店系民國時期南京市最高飯店。福昌飯店是南京市著名的“老字號”飯店。1932年,由浙江著名富商丁福成兄弟出資,并與德國洋行合資在南京市新街口籌建,寓“福澤四海,昌隆四方”之意,故命名為“福昌飯店”。1935年建成后正式開業(yè)迎賓,后轟動南京。1945年以后,該建筑一度又作為國民黨軍隊的高級軍官俱樂部使用。1952年,南京市政府接管了該建筑,并由市交際處負責管理。1966年,該建筑一度又改名為“勝利飯店”;1993年,該店恢復舊名,并由著名書法家尉天池書撰店名,現(xiàn)代著名人士如黃炎培、華羅庚、溥儀、溥杰、杜聿明及盧森堡等,先后在此入住,對該店評價甚高。目前,該店由南京中心大酒店管理使用,并以經(jīng)營……[詳細]
  臨清會館現(xiàn)位于市區(qū)青山路156號,老會館始建于清光緒年間,現(xiàn)臨清會館為一組中西式樣結(jié)合的磚木建筑,建于1921年,時為江西臨江、清江木商會館。今存回字樓和朝東二層小樓各一幢,上下各五間,前后幢之間為天井,二樓有走廊貫通前后。該館現(xiàn)保存完整,是我市僅存的木業(yè)會館。2003年調(diào)整公布為常州市文物保護控制單位,2008年公布為常州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2月19日公布為江蘇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5月——2008年1月進行大修。“臨清木業(yè)公所”,亦稱“臨清會館”!芭R清”為江西省臨江府和清江縣的簡稱。臨清會館建成后,隨著交易的興隆,民國10年(1921年)曾在會館對面建有新……[詳細]
  垂虹橋素以“江南第一長橋”聞名遐邇,位于吳江市區(qū)東門外,舊名利往橋,俗稱長橋,始建于宋慶歷八年(1048年),其時為木結(jié)構,有一座名曰“垂虹”的亭子翼然立于橋心。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重建,為85孔,大德八年(1304年)增至為99孔。泰定二年(1325年)易石重建,為62孔,橋中間有三大孔凸起以通舟,兩堍立“匯澤”、“底定”二亭,并各立著一對栩栩如生的石獅。明成化年間重修。關于易石重建后垂虹橋的孔數(shù),也有多于62孔之記載。如清乾隆《吳江縣志》所載明錢溥《重修垂虹橋記》記為該“橋袤千有余尺,下開七十二洞“;成書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的陶宗儀所撰筆記《南村輟耕錄》載:“吳江長橋七十二……[詳細]
  陸慕御窯址位于蘇州市相城區(qū)元和街道御窯社區(qū)(原陸慕鎮(zhèn)御窯村),由兩座姊妹窯組成。古磚窯為清朝晚期,始建年代要更早一些,磚窯拱形門尚保留歷年維修的痕跡,據(jù)調(diào)查曾為清皇室燒制過金磚。窯為雙窯連體窯,南北座向,平面呈橢圓形,東西長35米,南北長33米,占地1255平方米。外部為連體結(jié)構,內(nèi)部窯膛和煙囪各自獨立,滲水池位于窯頂,更為科學合理,此種滲水系統(tǒng)從未在相關的專業(yè)書刊上有過記載,為江南一帶獨有。窯內(nèi)呈圓錐形,底面直徑6.70米;拱形窯門,寬2.42米,高3.05米;圓柱形煙囪,直徑1.00米,高4.25米。1984年,它成功燒制了傳統(tǒng)金磚,此后為故宮、天安門和國內(nèi)外宮殿廟宇及古建筑維修燒制了大量……[詳細]
  延陵季子碑位于丹陽市九里鎮(zhèn)南街北端,季子名札,春秋時吳王壽夢之子,曾封于延陵,傳說延陵九里季子廟后有季子墓,碑立于廟前。廟已毀。碑圓首,高2.45米,寬1.06米,厚0.12米。碑文為“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兩行10字,篆書陰刻,傳為孔子所書。碑下部有唐大歷十四年(779)蕭定重刻,張從申題字20行,每行5字,今左6行因石破損字無存。每行最下兩字在1980年10月扶正入座時嵌入碑座。在碑文兩旁空白處刻有唐建中元年(780)八月樹碑,建堂,及唐貞元三年(787)、宋元祐元年(1086)、明正德四年(1509)、嘉靖六年(1527)五處款識,字跡已不清晰。碑陰刻“改修吳延陵季子廟記”篆額及蕭定撰、……[詳細]
  石棚山摩崖題名石刻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qū)朐陽辦事處石棚山上。石棚山上石刻很多,共有29處。有金代石刻“新設山路記”題刻、明代石刻“廖世昭題刻”、“小九曲”、王同“高行清風”題刻、清代石刻“吳廷翰詩刻”、“王先謙題刻”、“師亮采題刻”以及“萬花巖”、“錦巖”、“石曼卿讀書處”等無年款的題刻。碑刻有明代“畏巖”碑和“太守張公去思碑”等。石棚山石刻的書體,有篆隸楷行,各具功力,題刻多題巖石之形態(tài),景與題刻融為一體,更為引人入勝。這些石刻是研究海州歷史、地理以及明清以來書法藝術的重要資料。1982年被公布為江蘇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石棚山東澗溝,南至石棚山南澗溝,西至石棚山西澗溝,北至王莊水……[詳細]
  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舊址位于西康路33號(原西康路18號),現(xiàn)為江蘇省省級機關招待所(西康賓館內(nèi))。1936年9月,美國政府任命詹森為首任駐華特命全權大使?箲(zhàn)前的美國大使館設在上海路82號,抗戰(zhàn)勝利后,1946年7月,美國政府任命司徒雷登為大使,接替詹森。大使館館址遷到西康路,原上海路館舍改為新聞處。西康路美國大使館館舍由三幢造型相同、規(guī)模相等的西式樓房和三幢西式平房構成,依山坡地勢而建。建于1946年,三幢館舍為公寓式建筑,磚石結(jié)構,高二層,另有地下室一層,每幢樓房建筑面積936平方米。正立面中部為門廊、陽臺,四面坡屋頂,屋脊兩側(cè)及后部豎有用來取暖的壁爐煙囪。房屋平面呈“凹”字形,底層正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