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旅游

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草鞋山遺址,位于蘇州城東15公里吳縣唯亭鎮(zhèn)東北2公里陵南村北、陽澄湖南岸650米處。地面有兩座緊鄰的土墩,一名草鞋山,高10.5米,一名夷陵山,高15.23米。1973年鉆探初步查明,遺址中心區(qū)域東西長260米,南北寬170米,面積4.4萬平方米,相當于兩個土墩面積的3倍。遺址為1956年的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在文物普查時發(fā)現,1972~1973年南京博物院兩次發(fā)掘,總共發(fā)掘面積1050平方米。清理了新石器時代的居住遺跡,11個灰坑(窖穴)和206座墓葬,出土陶、石、骨、玉等質料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等共1100多件。遺址的文化堆積最厚處達11米,可分為10個文化層,從地層迭壓關系可以看……[詳細]
  蘇州東山新義村紹德堂,是葉姓購置的宅第。宅主軸上尚有院門,大廳,住樓三進建筑物。原還有門屋、茶廳、花園等建筑。各進都用院墻封圍,中置院門貫通。院內兩側置有廂房(耳房),邊側另有備弄,為日常進出的交通道,惜今已廢圮,僅留存殘址。但僅從現存三座建筑也足以說明其規(guī)模。第宅布局嚴整,屋面坡度緩和,結構古樸,為明構無疑。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院門(即二門)位于大廳正南,磚木門坊,闊4.27米,進深3米,柱間下置高門臼。柱前有門枕石,刻花版抱鼓形,中雕兩獅,刀法剛勁,造型生動。柱頂擱木枋承重拱,柱前后用縷雕木斜撐,支托兩坡屋頂成牌坊形式。中楹為一幅雙獅嬉球,雕得鏤空剔透,反面施連楹,并列四幅……[詳細]
  崇賢里王氏宗祠位于鎮(zhèn)江市新區(qū)大路鎮(zhèn),是當地王氏族人建造家族祠堂,抗日戰(zhàn)爭時期曾作為新四軍山北縣圌山區(qū)文工團駐地。王氏宗祠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明崇禎三年移建今址,整體結構保存較好。宗祠門東向,中路分前、中、后三進,每進五開間,共占地面積1490平方米。第一進為門廳,進深七檁6.5米,斗拱木雕梁柱保存完好。第二進前有儀門,正反面都有磚雕。入內為二進庭院,享堂前有青石月臺,享堂進深十檁6.5米,梁柱、屋面、木雕保存完好。三進為寢堂,進深八檁6米,由大堂后墻兩側便門可進入三進庭院,寢堂有檐廊。另有北路三進,南路一、三進輔房。王氏宗祠是鎮(zhèn)江地區(qū)年代古老和規(guī)格較高的祠堂之一,現存建筑格局完整,是研究鎮(zhèn)江地……[詳細]
  渡江戰(zhàn)役總前委舊址,位于漢王鎮(zhèn)北望村,該址由三座古民居組成,又稱“郝家大院”?傉嫉孛娣e九百多平方米,共有清代建筑一百余間,房屋現存60多間,舊址主體建筑保存完好,被古建筑學家確認為徐州地區(qū)鄉(xiāng)間現存面積最大的古建筑群。1949年2、3月間,-、-、陳毅、粟裕、譚震林、曾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運籌帷幄,研究和制定渡江戰(zhàn)役方案,并留下珍貴的合影照片。北望渡江戰(zhàn)役總前委舊址是徐州市重要的紅色旅游資源。1949年1月10日,淮海戰(zhàn)役勝利結束,華東野戰(zhàn)軍總部由肖縣南蔡洼村移駐銅山北望村,按照-1949年1月12日“關于華野、中野休整兩個半月并要完成渡江戰(zhàn)役準備工作”的命令,華野于2月9日改編為……[詳細]
  梁始興忠武王蕭憺墓石刻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整公布梁始興忠武王蕭憺墓石刻南朝(522年)南京市甘家巷1988年作為“南京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東北郊甘家巷西花林村。西南距堯化門4公里。梁始興忠武王蕭憺(479—522),字僧達,梁文帝蕭順之第十子。天監(jiān)元年(502)為荊州刺史,封始興郡王,十八年(519)升為侍中中撫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軍將軍。普通三年(522)十一月卒,贈侍中司徒驃騎將軍,謚“忠武”。蕭憺墓南向偏東,墓前現存石辟邪2,石碑1,龜跌2。東石辟邪,長3.75米、高2.92米、寬1.60米,雄獸,頭部缺,腰部中斷,腿斷缺。辟邪昂……[詳細]
  務本堂(新填地124號)位于新填地東首,習稱“葉家墻門”,始建于明末,清光緒二十一年“清封通奉大夫、正三品封典”的葉仲甫重建。務本堂建筑保存較好,大體上一仍舊貌。坐北朝南,面街臨河,前后共五進,占地約兩千多平方米。一條深長的備弄,將幾十間房廳隔為東、西兩區(qū)。據傳務本堂葉氏會看“風水”,此建筑群的形制,猶如一只朝南伏臥的仙鶴,居中而狹長的備弄謂之鶴頸,一進又一進的房廳即是鶴身。而備弄東西兩區(qū)的建筑群,就是仙鶴的翅膀。最后為廚房和傭人住房,亦即鶴尾。東區(qū),為門廳、轎廳、正廳、戲臺、堂樓及前庭廂房。正廳北向建筑略朝后庭伸出部分,為看戲之用。該處是接待客人的關鍵所在,建制恢宏,雕梁畫棟,氣派非凡,為全……[詳細]
  新四軍四縣聯合抗日會議舊址位于江蘇省鎮(zhèn)江市丹徒區(qū)寶堰鎮(zhèn)。新四軍四縣聯合抗日會議舊址系鄉(xiāng)紳張家的“怡和酒行”樓房及宅院,占地約6畝,是座當地著名的民宅建筑?箲(zhàn)初期,陳毅司令員率領新四軍第一支隊創(chuàng)建茅山抗日根據地。1938年6月14日,一支隊駐寶埝前隍村,陳毅與王必成等住“怡和酒行”樓房及宅院。當時,陳毅住西樓二樓西廂房,王必成住東廂房,其他領導住二樓正房。樓下兩側為警衛(wèi)人員宿舍,樓下三間為會議室。前隍村是財貿銀行、醫(yī)務室、-修理所、無線電通訊機關等。在此居住先后兩個月,至同年8月中旬日寇進攻時撤走.陳毅在此期間積極開展統戰(zhàn)工作,成功地爭取了以茅麓公司老板紀振綱為首的一批當地上層人物,籌建聯合抗……[詳細]
  梁吳平忠侯蕭景墓石刻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整公布梁吳平忠侯蕭景墓石刻南朝(523年)南京堯化門太平村1988年作為“南京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東北郊十月鄉(xiāng)十月村(原太平村)! ×簠瞧街液钍捑埃477—523),字子昭,系梁文帝蕭順之從父弟。天監(jiān)元年(502)封吳平縣侯,十七年(518)以安右將軍監(jiān)揚州,十九年為安西將軍、郢州刺史。普通四年(523)卒于任,詔贈侍中、中撫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忠”! ∈捑澳鼓舷,墓前現存石辟邪1,石柱1! ∈傩霸卸,西辟邪僅剩殘體,原埋塘旁路埂下土中(塘已填為平地),1956年曾掘出,已風化……[詳細]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正月,匡仲謀在其宅第(無錫楊墅園)開設匡村初等小學堂。民國十六年(1927)創(chuàng)辦匡村初級中學,以原來的小學為附屬小學,為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的前身?锎逯袑W創(chuàng)辦人匡仲謀,名啟墉,字裕芬,生于光緒三年(1877年)。幼隨父學,耕讀家鄉(xiāng),20歲時到上海大成紗布號當學徒,業(yè)余自學外文。光緒二十六年(1900)義和團運動興起,店主回鄉(xiāng)暫避,囑其看守店面。在他獨自經營的一年多時間里,竟盈利八萬余兩銀。被店主稱為最誠實、最能干、最得意的學徒,并將大成紗布號,外加現銀三萬兩相贈?镏僦\在此基礎上,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在滬獨資開設亞東棉業(yè)公司,自此走上實業(yè)之路。在興辦實業(yè)的同時,……[詳細]
  洪恩橋俗名環(huán)橋,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七都鎮(zhèn)望湖村,東西走向,據橋拱券題刻所載,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由當地皇甫等姓25戶人家捐銀72兩建造。此橋距今雖已有500多年了,但基本保持原貌,除橋面石級經后人整修、局部改為花崗石外,其余均是青石構筑(明代時,江南一帶常用青石來造橋,因此石材為青石系明代橋梁的一大特征),橋長13.3米,堍寬2.5米,頂寬2.24米,甚是小巧玲瓏,矢高3.05米,跨度為5.6米,矢跨比大于二分之一,堪屬陡拱,有利于船只通行。橋的拱券采用典型的明代做法,分節(jié)并列砌置,券石之間用榫卯相接,上下錯縫,券石橫向則用“鐵扁擔”、腰鐵連接,以增強券石之間的整體性。洪恩橋南北……[詳細]
  范義莊,位于蘇州市姑蘇區(qū)人民路范莊前32號,現為蘇州景范中學所用。存舊日祭祀范文正公的享堂,為原范文正公祠的主體建筑。享堂單檐歇山造,南向,面闊七間24米,進深12米,高約9米,規(guī)制頗宏。此堂雖是清代重建,但扁作梁架和青石覆盆柱礎猶存明代遺制,蘇式彩繪依稀可辨。范義莊原有歲寒堂、松風閣等建筑。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知府潛說友建范文正公祠于義莊之東。元至正六年(1346年)郡守吳秉彝改祠為文正書院,次后累次重修。清咸豐十年(1860年)義莊、書院大部被毀,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但未能恢復舊觀。近代以來,先后成為崇范學校、景范中學、第八初級中學、第二十二中學、景范中學校址,歷年已陸續(xù)改建……[詳細]
  張士誠墓,在吳縣斜塘鄉(xiāng)盛墩村,南距斜塘鎮(zhèn)北里許。張士誠,元代泰州白駒場亭人,初以販鹽為業(yè),后不堪富戶--,在泰州聚苦役鹽丁等萬余人起義。在擊敗元丞相脫脫所率大軍后,由南通渡江至常熟,至正十六年(1356)二月,攻陷平江(今蘇州),正式定都蘇州,自稱吳王。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占蘇州,張士誠被俘,解至金陵,自縊而死,時年47歲。張士誠死后,朱元璋命具棺木賜葬今址,墓地面積3畝多,高出農田約1米,墩西部原有張王廟,墩東北有一高墩,便是埋葬張士誠遺骨的所在。墩前原立碑,刊有“張吳王墓”字樣,現已無存。張士誠父母墓在蘇州市盤門外朱公橋東。1964年6月,經蘇州博物館清理……[詳細]
  朱氏宗祠位于姚橋鎮(zhèn)儒里老街北街上。朱氏宗祠的類別是古建筑的壇廟祠堂,年代是明朝,使用單位是朱氏宗祠修繕委員會。原有門廳,中廳,后廳,為南宋理學家朱熹嫡裔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建,祠堂坐東朝西。2007年修繕前仍存三進17間,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第一進門廳面闊五間,對面為大照壁,中間形成廣場。第二進中廳五間,原曾懸掛康熙御賜匾及功名匾8方,第三進后廳五間。2009年,當地政府撥款、民間集資,歷時三年修繕了古祠,F在已正式對外開放參觀。修繕后的古祠,再現了粉墻黛瓦、飛檐翹角、三雕精湛的徽派特色。中廳(祭堂)塑起了根據朱熹自畫像雕琢的漢白玉立像(高2.9米、重3.2噸),復制了康熙御書的“……[詳細]
  莫愁路基督教堂,原名“漢中堂”,是南京市基督教會最早的一座禮拜堂,F屬于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南京市優(yōu)秀民國建筑。其前身是北美長老會于1882年建立的“四根桿子禮拜堂”(1888年建成“耶穌會堂”)。1934年,因道路拓寬成莫愁路,禮拜堂被拆除。此后,教會自籌黃金1100兩,另建新堂,取名“漢中堂”。由金陵大學校長陳裕光之弟陳裕華長老設計,由馮玉祥將軍題寫房角石“因為那立好了根基的就是耶穌基督”。漢中堂于1936年8月4日破土動工,歷時六年竣工,于1942年10月16日舉行獻堂典禮。建堂后由鮑忠牧師負責。1958年漢中堂更名為莫愁路堂。莫愁路堂坐東朝西,是一座典型的英式建筑,總建筑面積為1800……[詳細]
  陵園新村郵局,或稱“陵園郵局”,又因建筑頂部為四方的重檐攢尖頂,有八個檐角被稱為“八角亭郵局”,還因靠近美齡宮,據說宋美齡常來這里寄信,就有人稱之為“美齡宮郵局”。該郵局是規(guī)劃在當時的“總理陵園”邵家村合作社附近的一座郵政公共服務設施,于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新建。郵局原來有一個匾額,上 書--“陵園郵局”,是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題寫的。郵局的主體建筑為兩層,仿古式的綠色琉璃重檐攢尖頂,藍色琉璃斗拱,一層正面開有一座正門,雀替和梁架上的彩畫描飾,已漫漶不清。正門兩邊是拱形的大窗,主體建筑兩側各有四座并排的拱形大窗。因為建筑頂部為四方的重檐攢尖頂。陵園郵局始建于1934年,是一座設施功能齊全的陵……[詳細]
  廣福村遺址位于蘇州市吳江區(qū)桃源鎮(zhèn)西南約3公里。遺址現存面積28000平方米,于1984年文物普查時發(fā)現。1994年蘇州博物館考古部和吳江市文物陳列室進行了考古調查。1996年配合廣福村基建,蘇州博物館考古部和吳江市文物陳列室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fā)掘。遺址主要文化遺存為馬家浜文化(晚期),距今6000多年。在已發(fā)掘的160平方米面積中,發(fā)現墓葬20座、房址1座,出土器物56件,以及鹿、麋、豬、牛、狗、龜等動物的大量遺骸。為研究當時的喪葬與埋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廣福村遺址出土器物陶器居多,主要是鼎、豆,另有少量盆、缽、杯、網墜等。同期出土的還有石器:斧、錛、刀、紡輪,骨器:錐針,以及玉器:玦等……[詳細]
  南京人民大會堂即原國民大會堂,坐落在長江路264號(前林森路),坐北朝南,全部建筑為鋼筋水泥結構,連屋面平頂及地下室共5層,配有冷暖氣、消防、通風、水電、衛(wèi)生等設備,正面呈凸型,內廳走廊寬暢,廳頂呈拱型,與一墻之隔的江蘇美術館渾然一體,交相輝映。墻體為斬假石,門樓上方鑲嵌有“人民大會堂”5個斗大的金字,顯得古樸而又端莊。大會堂建成于1936年5月5日。1935年9月,孔祥熙等與委員提出在首都建筑國民大會堂,可以國立戲劇音樂院及美術陳列館充用,得到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的同意。所擬的建筑計劃及一切設備均要適合國民大會堂之用,將來既可作為劇院,又可為會場,一舉兩得,不致浪費。1935年11月20日,……[詳細]
  瀛園原名行園,坐落在宜興城內南大街城隍廟左側。瀛園是一座小巧玲瓏、具有江南特色、全城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古典園林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當時取西晉文學家潘岳《秋興賦》中“體以行和”之義,故取名“行園”。 該園總面積達2038平方米,建筑面積為363平方米,結構嚴謹,布局合理,庭園雖小,但頗具江南園林特色。該園原是謝庭揚的私人住宅,部分是儲振的“竹蔭軒”舊址,后遭兵毀。邑人買謝、儲兩姓舊宅,辟為城隍廟花園,取“瀛洲仙境”之意,改名“瀛園”,疏池疊石,池仿西氿之形,含蓄有韻致。進大門是一條紫藤架走道,園正中是荷池,池北面有臘梅,香氣馥郁,是一株少有的名貴花木。后為一座高墻月洞門,門后一天井,中間一座壯……[詳細]
  八十二烈士陵園,在淮陰縣城西北30公里的劉老莊,前為淮陰古寨公路,東近劉老莊小學。1940年3月18日,日軍駐淮陰地區(qū)六十五師團三個步兵大隊及一個騎兵大隊共3000余人。在師團長川島率領下,分兵數路,合圍我駐在六塘河北岸張圩一帶黨政軍領導機關及我軍主力部隊。新四軍三師十九團二營四連在劉老莊奮起阻擊來犯之敵,打退敵人五次沖鋒。因敵眾我寡,陣地被摧毀,戰(zhàn)士們與敵人肉搏,殲敵200余人,四連82名勇士壯烈犧牲。戰(zhàn)斗結束后,該地又挑選82名優(yōu)秀子弟參軍,上級命名為“劉老莊連”。當時群眾在戰(zhàn)后自動搜集忠骸,筑成高大的土墓,命名“八十二烈士墓”。1945年地方政府復用磚石建成“八十二烈士墓”,1946年1……[詳細]
  吳門橋位于位于蘇州古城西南盤門外,跨古運河(護城河),為陸路出入盤門的必經通道。該橋為北宋初建清代重修的單孔石橋,橋以蘇州金山花崗巖構筑,雜有少量宋代舊橋所遺的武康石。橋身全長66.3米,中寬4.8米,拱券凈跨16米,矢高9.85米,拱券石10排,長系石11根,縱聯并列砌置。自水盤石面至橋欄頂通高11米。南北坡各有步階50級,全以整塊條石鋪設。北端金剛墻左右兩翼均砌有寬約0.6米的纖道,為古代纖夫穿越橋洞而設的便民設施。該橋欄鑿成凹凸狀,猶如通長靠背椅子。橋額陰刻楷書橋名,橋門正中冠有「吳門橋」三字,間壁明柱一面刻“蘇省水利工程總局重修”,一面刻“同治十一年壬申夏四月”。吳門橋為江蘇省現存最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