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紅色旅游景點

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三團回師銅鼓舊址(排埠萬壽宮)
  排埠萬壽宮,初建于乾隆年間,光緒年間由當地村民捐資,為紀念許仙真君許遜而建。后來這里成為當地百姓的聚集地及竹木商人的會館。如今排埠的萬壽宮遠不止為了紀念許真君,而是一個革命歷史紀念地。如果說井岡山是革命的搖籃,那么萬壽宮就是搖籃里嬰兒的出生地。1927年9月11日,毛澤東同志在銅鼓率領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三團舉行了著名的秋收起義。當天,部隊攻克瀏陽白沙,次日又攻克東門。由于當時處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一團又在平江長壽街失利,起義受到挫折。毛澤東同志英明果斷的率領三團作戰(zhàn)略轉移,避開敵人主力。于9月15日經上坪出發(fā),經上莊、界嶺回師銅鼓,等候一團前來會師,團部就駐扎在排埠萬壽宮。毛澤東同志就住在左邊的這間小屋,三團團長及戰(zhàn)士們住在右邊的幾個房間。毛澤東同志在這里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在會上研究部署了部……[詳細]
德興龍頭山革命烈士紀念館
  德興龍頭山革命烈士紀念館位于德興市龍頭山鄉(xiāng)的革命烈士紀念館,是人民紀念當年在此為了建立人民政權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們所建,當時方志敏就在位于紀念館不遠的龍頭山境內高竹山被捕,最后在南昌英勇就義。龍頭山鄉(xiāng)暖水溪旁,距市區(qū)44公里,景點面積3010平方米,暖水村,是土地革命時期蘇區(qū)化婺德中心縣委所在地。敵人五次圍剿,1935年方志敏同志在龍頭山不幸被俘。1954年,為紀念方志敏烈士及其他在土地革命時期犧牲的先烈,修建此館。館房面積260平方米,結構造型是古典式的大屋頂建筑,館外有2700多平方的花園,栽有翠柏與花卉,綠樹成蔭。館內為一廳四室。序廳中央立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紀念碑。正堂中間設有“德興市縣土地革命示意圖”;左邊陳列全縣革命烈士花名冊三卷;右邊陳列我市大革命時期及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詳細]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前敵委員會舊址(蕭永翁祠)
  舊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銅鼓縣永寧鎮(zhèn)定江東路487號。原系“蕭永翁祠”,俗稱蕭家祠。晚清建筑,座北朝南,土木結構,前后兩進,前有草坪、門樓及土圍墻,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1968年進行第一次大規(guī)模維修,并進行了復原陳列,后歷年多次維修、完善陳列,并常年開放。2013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27年8月20日,湖南瀏陽工農義勇軍打著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獨立團的旗號,奉命趕往南昌參加武裝起義未果而開抵銅鼓休整待命。駐銅鼓期間,該團團部及直屬機槍連駐扎于此。同年9月10日,毛澤東同志以前敵委員會書記的身份,親臨銅鼓組織發(fā)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毛澤東在蕭家祠召開了三團排以上干部會議,傳達了“八七”會議精神和中共湖南省委的決定。同時,宣布部隊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正式組建前敵委員會。當晚,毛澤……[詳細]
224、龍江書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江書院
  龍江書院,建成于1840年(清道光庚子年)。是由原寧岡、酃縣、茶陵三縣的客籍紳民捐款集資修建的,當年也是三縣客籍人的最高學府。整座書院,分中、前、后三進,面積2000余平方米,大小合計100多間,現存42間,系磚木結構。建國后,政府多次撥款按原貌維修。毛澤東同志和朱德同志會面舊址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等同志率領的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分部隊和湘南暴-動農軍來到礱市,與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這就是著名的“井岡山會師”。當時,朱德、陳毅率領的部隊是4月25日到達礱市。4月28日,指揮部隊擔任掩護任務的毛澤東也回到了礱市,他聽說朱德等人住在龍江書院,立即帶領幾名干部趕來,在書院的門口和朱德同志第二次會見。接著大家一道登上 書院的最高層文星閣,進行了親切的交談,參加交談的有毛澤東……[詳細]
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
  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湖坊鄉(xiāng)“龔家大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為使閩贛蘇區(qū)成為鞏固的革命根據地,同時打通中央蘇區(qū)與閩北蘇區(qū)的聯系,1933年5月10日,按照周恩來的提議,經黨中央批準,閩贛省革命委員會在蘇區(qū)北部防線的戰(zhàn)略要地黎川湖坊成立,正式建立以黎川為中心的中央蘇區(qū)東北防線區(qū)域,下轄閩贛邊區(qū)黎川、建寧、泰寧等二十一個蘇區(qū)縣,中央指派顧作霖任中共閩贛省委書記,邵式平任閩贛省蘇維埃主席,肖勁光被任命為閩贛省軍區(qū)司令員兼政委。毛澤東、顧作霖、邵式平等在此辦公居住。中央根據地反圍剿的一些重大戰(zhàn)斗發(fā)生于這個地區(qū)。舊址系舊式磚木結構單廳重房式屋宇,有大小房室20余間。正廳一廳四房,兩側各有廂房,后有庭院圍墻,建國后經當地政府多次修繕,保存完好。1985年,由江西文化廳撥款修葺一新,各房室陳設基……[詳細]
黎川革命烈士公園
  黎川縣是著名革命老區(qū)。犧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達1000多名,為了褒揚和緬懷先烈,并對子孫后代進行革命傳統教育,1955年始建、1956年建成烈士公園,內設革命烈士紀念塔、紀念碑和紀念亭等建筑物。烈士公園大門兩側鐫刻著仿毛澤東同志手書“發(fā)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進門一條寬闊通道,夾道兩旁冬青翠柏,四季常青,正中矗立紀念塔。紀念碑上刻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黎川的革命活動事跡。烈士紀念塔分底座和塔身兩部分,底座為正八方形,有10級臺階可登,塔身為四面矩形,塔身為混凝土制成,高十三米,朝南的正面為中共黎川縣委、縣人民委員會題詞:“革命烈士紀念塔”。東面為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委員會題詞:“學習革命先烈的艱苦斗爭精神,為把我國建設成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背面為中共黎川縣委、縣人民委員會題……[詳細]
吉安烈士紀念館
  吉安縣烈士紀念館是為紀念從五·四運動以來到黨的創(chuàng)建時期、第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至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中犧牲的吉安縣籍烈士專題性紀念館,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吉安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館1978年興建,1980年7月對外開放,2009年經維修改造,重新陳列布展后,對外免費開放。紀念館坐北朝南,四周石柵圍廊,區(qū)域面積12000多平方米,其中陳列館建筑面積1700多平方米,分上下兩層,設序廳、紀念廳和9個展室。410多米長的展線陳列著羅石冰、曾延生、梁一清、賴經邦、胡海等143位吉安縣籍有代表性的革命烈士的遺像、簡歷,歷史照片。陳列烈士遺物、革命文物等1000多幅(件)。花崗巖的碑廊上鐫刻著10049位吉安縣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的英名,以作永久的紀念。2009年3……[詳細]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閱兵廣場遺址(大沙洲)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閱兵廣場遺址—大沙洲閱兵廣場位于銅鼓縣縣城橋頭大沙洲,總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是當年毛澤東親自檢閱、領導秋收起義部隊指戰(zhàn)員起義出發(fā)地遺址。1927年“四·一二”政變后,于5月1日,縣總工會,農會在橋頭大沙洲召集了2萬多人的群眾大會,慶!拔逡弧眹H勞動節(jié),聲討蔣介石背叛革命,屠殺工農的滔天罪行。1927年9月11日凌晨,秋收起義部隊第三團指戰(zhàn)員集合在大沙洲—閱兵廣場,毛澤東同志就在這里檢閱了整裝待發(fā)的第三團指戰(zhàn)員,宣布起義,并親自率領秋收起義部隊高舉工農革命軍軍旗,經溫泉、石橋、上莊向瀏陽白沙進軍,這是毛澤東軍事生涯中首次閱兵。閱兵廣場,作為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一處重要革命遺址,它記載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和毛澤東同志的偉大革命實踐活動,是紀念我黨歷史活動中的重要遺址之一,同時……[詳細]
毛澤東來安源住處
  毛澤東來安源住處有二處,舊址均為萍鄉(xiāng)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萍鄉(xiāng)紅色旅游景點。毛澤東1921年秋來安源住處位于安源八方井44號,普通平房,原為私宅,1921年10月毛澤東來安源住在這里。毛澤東、李立三1921年冬來安源住處原為老后街的一家飯店,1921年12月中旬毛澤東、李立三等人來安源住在這里。1921年10月下旬,0湖南支部書記、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澤東,來到安源實地考察,住在八方井處的同鄉(xiāng)、在礦上當段長的毛紫云家中。毛澤東這次考察歷時大約一星期,他走遍了礦區(qū),下到了礦井一線和工人餐宿。毛澤東這次考察不僅使工人認識了毛澤東,思想上受到鬧革命求解放的啟蒙。通過考察,毛澤東認定安源是工人運動可能很快開展起來的地方,于是他會同湖南勞工會領袖黃愛、勞工評議員張理全,利用朋友的關系,以勞動……[詳細]
秋收起義部隊新兵訓練處舊址(武曲宮)
  武曲宮——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新兵訓練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新兵訓練處舊址——武曲宮位于銅鼓縣永寧鎮(zhèn)江頭村屏風組境內,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土木結構,整體建筑分前、中、后三棟。前棟之間有一大演武場地,F存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武曲宮與奎光書院曾是銅鼓客籍數十姓捐資創(chuàng)建的培育文武人才的兩處孿生教育場所。武曲宮是習武之地,即銅鼓歷史上唯一的也是最早的演武館。清代銅鼓客家的5名武進士和50多名武舉人都是經此習武而登科舉。這里同時設社學“重光堂”。民國六年起,銅鼓客家人又在此創(chuàng)辦了“聚奎女子乙種職業(yè)學!保_了女子職業(yè)教育之先河。1927年,毛澤東親臨銅鼓領導秋收起義期間,武曲宮是起義部隊屯兵之寺,并在此創(chuàng)辦了我軍歷史上第一個“新兵訓練處”。專門訓練缺乏軍事素質的新兵和官兵,教官是陳伯鈞將軍和紅四軍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