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麗水市旅游

麗水市旅游景點介紹

  鳳儀閣,位于浙江省景寧縣鶴溪鎮(zhèn)境內,在人民北路與環(huán)城北路交叉口東北側山體上,塔高33米,為秦漢風格。是該縣新規(guī)劃項目,景寧縣入城景觀公園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根據《景寧縣城北入城景觀公園修建性詳細規(guī)劃》建議,該景觀塔采用“瘦高”型的建筑物![詳細]
  龍泉廊橋(合興橋)建于民國二十一年(1932),二十世紀50年代初易名解放橋。位于塔石鄉(xiāng)秋豐村秋畈自然村村尾,橫跨林垟溪,是安仁至龍泉縣城古道上的橋梁,現(xiàn)北接林嶺線(原53省道)公路。橋系單孔木拱廊橋,南北走向,凈跨21米,橋面距水面高8米,廊屋長24.5米,寬3.94米。橋屋11間,明間五架抬梁式結構。橋兩端卵石砌筑……[詳細]
  處州廊橋(后坑橋)又名紅軍橋。位于慶元縣竹口鎮(zhèn)以北,橫跨竹口溪。橋系單孔木拱廊橋,凈跨28.5米。廊屋全長36.2米, 面寬5.45米。設廊屋15間,青磚墁橋面,梁架九檁四柱,屋面施方椽、望板、小青瓦。橋屋兩側鱗疊鋪釘三層風雨板。始建年代不詳,廊屋檁上有“大清康熙十年知縣程維伊鼎建”、“乾隆三十六年貢生吳得訓公重修”、……[詳細]
  處州廊橋(黃水長橋)又名飛閣橋,位于慶元縣合湖鄉(xiāng)黃水村。始建乾隆三十一年(1766),原橋心建有高聳欲飛的閣樓,故被后人稱為“飛閣橋”。清同治十一年(1872),黃水長橋拆舊建造,遷于原址上游百步。2003年因建水電站,黃水長橋原址原貌整體升高1.7米。黃水長橋是一座典型的風水橋,長橋一直延伸至兩山山腳,似一條臥龍橫貫……[詳細]
  處州廊橋(半路亭橋)又名云巖橋、查垟橋,位于慶元縣黃田鎮(zhèn)陳邊村與中濟村之間,東西走向。始建于元至正年間,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復建,民國三十六年(1947)重建。木拱廊橋,長28米,寬4.9米,拱跨21.2米,拱高5.2米。蓋廊屋九間,中心間南面設神龕,供奉觀音像。廊屋舉架較高,用九檁四柱,重檐兩坡頂,中心間重檐歇……[詳細]
  處州廊橋(步蟾橋)位于慶元縣舉水鄉(xiāng)月山村下游水口處,跨舉溪,系大跨度單孔石拱廊橋。始建于明永樂年間,民國六年(1917)重建。拱券半圓形,跨16.4米,矢高8米。廊屋長50.2米,18間,面闊5.2米。橋面中軸線鋪條石,其余部位鋪塊石。梁架用明間抬梁帶單步九檁四柱,兩坡頂,施方椽、望板、小青瓦合鋪。廊屋當心間和東西橋頭……[詳細]
  處州廊橋(來鳳橋)位于慶元縣舉水鄉(xiāng)月山村口,跨舉溪,是一座石拱廊橋,現(xiàn)存建筑為清道光十八年(1838) 重建。明代鄉(xiāng)士吳懋修寫的《舉溪記》載:“由下溯上又見一橋,若飛若舞……以其從州縣來,故名來鳳!睒蚬翱15.5米,矢高5米,拱券橫放錯縫壘砌。廊屋長30米,11間,面闊6米,明間為通道,部分廊屋次間設長板凳及美人靠,……[詳細]
  處州廊橋(龍濟橋)系疊梁式木伸臂廊橋,位于慶元縣隆宮鄉(xiāng)隆宮村,約建于明末清初。由伸臂疊梁式木拱架和廊屋組成。疊梁木拱架凈跨4.9米、高3.6米,橋臺外壁由伸臂梁和橫枋木十字交叉重疊,逐級層層挑出支撐縱平梁系統(tǒng)。在縱平梁系統(tǒng)上橫鋪橋面板墊木,再縱鋪橋面板,形成架設廊屋的構架平面。廊屋全長20.9米,設廊屋六間,面闊三間5……[詳細]
  甫田橋位于慶元縣松源鎮(zhèn)大濟村水尾。始建于宋,明萬歷年間重修,清順治十八年(1661)繼修,清道光七年(1827)再修,F(xiàn)橋中心間脊檁上有“中華民國廿六年丁丑歲大濟大理祠吳貞明子孫重新建造”墨書題記。橋系單孔木拱廊橋,東西走向,拱跨9.5米,拱高4.2米。拱架由兩層苗木系統(tǒng)組成,下層拱架三節(jié)苗并列9組,上層拱架五層苗并列……[詳細]
  裊橋位于慶元縣松源鎮(zhèn)西門村外星光路旁,橫跨竹坑溪,東西走向,始建于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修。舊時,因此地云霧繚繞,橋上祭祀香火在青山綠水中裊裊升起,故取名裊橋。系木拱廊橋,凈跨14.5米,拱高4.1米,廊屋長28.63米,面闊3.6米。廊屋11間,拱架橋面部分鋪設木板,地面引橋卵石鋪墁……[詳細]
  濟恩橋位于龍泉市城北鄉(xiāng)外埲村恩橋自然村,跨大貴溪。建于清咸豐年間(1851—1861),歷史上為城北鄉(xiāng)黃鶴片村民往返雙溪、東書、遂昌等地的重要通道。系單孔抬梁式木梁廊屋橋,全長23.05米,寬7.59米,凈跨13米。卵石壘砌橋基,一層伸臂梁上架設雙層縱平梁系統(tǒng),端部埋入橋臺,形成架設廊屋的拱架平面。廊屋9間單檐雙坡頂,……[詳細]
  永和橋始建于明成化元年(1465),原名永寧橋!洱埲h志》載:“永和橋,在東二十二都安仁,橋長三十九丈,其上覆蓋四十余間,明成化間里人劉養(yǎng)懷、項舜恭建,原名永寧。清初毀于火,康熙五十七年劉燦、項鎬倡募費三千余金重建,改稱永和橋。”橋跨落于龍泉市安仁鎮(zhèn)安仁溪,東西走向,全長126.3米,寬5.6米,高10.65米,系懸……[詳細]
  濟川橋位于黃田鎮(zhèn)上濟村,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系伸臂疊梁式廊橋,凈跨16米、高2.8米。橋臺外壁以伸臂梁與橫枋木十字重疊,逐級層層挑出支承縱平梁系統(tǒng)。在縱平梁系統(tǒng)上橫鋪橋面板墊木,上再鋪釘橋面板,建廊屋。廊屋全長21.5米,面寬4.7米,設廊屋七間,面闊三間,明間為通道,兩次間設美人靠。當心間南面設神龕。梁架……[詳細]
  白云橋位于舉水鄉(xiāng)月山村,依山就勢而建,一端從村中以長臺階拾級登橋,一端與云泉寺連接。遠處銀屏峰山澗之水飛流而下,淌橋而過。橋建于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系八字撐木縱梁廊橋?v平梁跨5.75米,高3.5米,縱平梁由并列八根圓木組成,下設八字形撐架與縱平梁共同承載橋廊。上建廊屋三間,長8.34米、寬3.72米。梁架為九……[詳細]
  濟川橋位于城北鄉(xiāng)東書村村尾,清光緒十五年(1889)建。一墩雙孔木梁屋橋,東西走向?缦23米,橋長32.32米,寬4.32米。條石橋墩,架設木平梁,上蓋橋屋11間,內五架抬梁左右單步用四柱。五架梁為月梁形制,屋面單檐雙坡頂。中部三間為重檐歇山頂,當心間南面設神龕,供真武大帝,后壁開啟圓形格子窗。東、西端設屏風墻,西端……[詳細]
  梅岐橋位于景寧縣梅岐鄉(xiāng)梅岐村口,始建于民國元年(1912),因洪水沖毀,次年在橋南側15米處重建后再毀,民國十四年(1925)再重建。橋系木拱廊橋,東西走向,拱架外觀呈“八”字形,凈跨26.3米,高4.6米,結構形式與其它木拱廊橋類同。建有廊屋十一間,拱坡橋面,長35.2米,寬4.65米,梁架四柱九檁,明間五架抬梁式,……[詳細]
  環(huán)勝橋位于景寧縣梧桐鄉(xiāng)高演村口,跨金蘭坑,東西走向。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光緒三年(1877)重建,為三層三檐木平梁廊橋。橋用5根口徑約60~70厘米的粗大硬雜木橫跨溪澗,高5米,凈跨3.55米。廊屋長30.6米,寬5.65米。橋身木板鋪釘,開啟直欞格窗。廊屋十一間,主體三間為重檐歇山頂。頂層為魁星樓,計一間,……[詳細]
  大赤坑橋位于景寧縣大均鄉(xiāng)大赤坑自然村東北側,跨大赤坑溪。該橋地處景寧至龍泉方向古水陸要沖,因水患,自古屢建屢毀,現(xiàn)存建筑為晚清“景寧七子”大均人李瑞陽倡建,民國十二年(1923)建成,初稱“成美橋”。橋系大跨度木拱廊橋,橋兩端引橋依托山體和河岸用大塊毛石壘砌形成穩(wěn)固臺基,一端橋頭拾級而上。橋長36.4米,寬5米,凈跨3……[詳細]
  接龍橋位于景寧縣東坑鎮(zhèn)章坑村南側,橫跨于飛云江上游支流,古時是連接文成、泰順等地的交通要道。建于民國六年(1917),為木拱廊橋。木拱架距河面高19.6米,凈跨19.6米。廊屋長38米,寬4.5米,17間。梁架為內五架抬梁左右單步用四柱九檁,梁枋有多處墨書題記。橋欄至拱架外壁風雨板護封。屋面小青瓦合鋪,兩坡頂,疊瓦脊![詳細]
  蓮川大地橋位于景寧縣沙灣鎮(zhèn)大地村,是古時溝通慶元、景寧和青田三縣古道上的橋梁,建于清嘉慶八年(1803),由張村、黃坑、七慶、大地橋等村的葉、陳、張等姓氏捐資建造。該橋修筑于兩山對峙之谷底,一端為自然巖石,一端以人工壘砌,橫跨在飛云江水系支流大地溪上,溪水由大地峽谷流經此處匯入毛垟溪,故名大地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