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會寺:在千山大安寺之北。寺前有明嘉靖四年(1525年)碑記:“襄平南千山之山上,自唐敕建古剎有五,中會居其中。”故名中會寺。寺內建筑分主殿、前殿、禪堂、水亭、后閣等。寺宇前臨海螺、凈瓶二峰,背依犀牛望月峰。明人詩中所謂,“花香浮塔院,霞影落立岑。杳杳鐘聲動,遙峰護碧林”,即詠中會勝景。根據重修記載,中會寺在唐代就已經存在,幾經水火,多次重修,現在的建筑大多具有明代的風格.中會寺分上下兩殿,前殿臨澗,后殿依山,布局巧妙。主要建筑除前殿、……[詳細] |
大安寺位于千山南溝,是千山五大禪林之一,系鞍山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寺內現存的明代嘉靖十八年(1539年)、萬歷十二年(1584年)、清代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道光四年(1824年)、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十三年(1833年)碑文中可以看出,中會在歷史上多次遭受災害,多次重修。山門為歇山式建筑,磚石結構,面闊一間,大脊雕二龍戲珠,兩端有大吻。石券門楣上橫刻“敕建大安禪林”六個字。山門兩旁是石砌斷崖,門外兩旁有石獅一對,是……[詳細] |
坐落于全國著名風景旅游勝地千山北麓的千山河東岸,地處龍頭山和鳳尾山的環(huán)抱中。占地面積14.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萬多平方米,世界最大玉佛位于千療西側8公里處。千山溫泉發(fā)現歷史久遠,據考明朝正德年間已具規(guī)模。清朝康熙21年康熙皇帝游千山時曾留有“湯濁可浴”的記載。后至滿清、日偽時期,“千療”曾被日軍占領做為將校軍官休養(yǎng)所,直至全國解放才被收回!扒Н煛眲(chuàng)建于1949年12月1日,隸屬中華全國總工會,系中華全國總工會為中國工人階級建立的第一……[詳細] |
在遼寧省鞍山市的千山風景名勝區(qū)的北溝中心部位,坐落著一座天成稀世巨型彌勒大佛。這尊大佛的問世,吸引了中外成千上萬的佛門弟子、信徒和居士。每逢初一、十五,進山朝拜者人山人海,香煙繚繞,真可謂古干朵蓮花山的一大盛事。大佛地處千山第二高峰五佛頂的東南方,距著名的廟宇南泉庵東南300米,海拔520米,整座大佛就是一座高聳的山峰。大佛坐高70米,肩寬46米,頭高9.9米,頭寬11.8米,耳長4.8米,圓圓光亮的大頭高如三層樓房,長滿綠苔的濃眉之下……[詳細] |
海城圣泉寺座落于海城市析木鎮(zhèn)龍鳳裕村東南朝陽山上,該寺始建于明萬歷二十年,距今已有四百年歷史。四百年來,這座寶寺與寺中之圣泉,一直以其天賦的靈性和廣大的慈悲之心,福佑著這一方熱土,福佑著這一方百姓,使之成為遠近聞名的圣泉名寺。但由于特定的歷史緣故,這座曾經承載了四百年歷史文明的古寺,卻在“文革”中被毀于一旦。二零零二年初重建,歷時四年有余,重建后的圣泉寺基本依原地原貌復建,總建筑面積約為一萬八千平方米。以山門為界,分為內外兩院。內院建有……[詳細] |
海城關帝廟 關帝廟位于海城市內,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清代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后經來海的山西商人捐資修繕,作為山西會館。前殿是懸山式建筑,磚木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前有抱廈,有轉角、補間雙生昂五鋪作斗拱,昂嘴雕云紋。青石鼓形柱礎,柱和橫額之間嵌木雕龍鳳去板,施彩繪。后門有小卷棚,有轉角、補間單昂三鋪作斗拱,柱額之間嵌木雕花卉板。后門兩旁各開六角菱形小窗一個。正脊磚雕游龍,脊中間插“穿天戟”三根,脊的兩端有大吻。斜脊……[詳細] |
藥山系千山余脈,位于岫巖滿族自治縣北部韭菜溝鄉(xiāng)、三家子鎮(zhèn)、石廟子鎮(zhèn)的交界處,距縣城60公里,因盛產藥材而得名,又以岫巖方音諧稱岳山。藥山為清代奉天省的四大名山之一,與千山、鳳凰山、醫(yī)巫閭山并列齊名。藥山山勢高峻,由東北向西南起伏綿延10余公里,有大小奇峰40多座,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最高峰石花頂海拔889.7米。有4座山峰聯袂而立,峰頂各有一處巖石崩裂開來,遠望猶如四朵蓮花盛開,故名石花頂。古城頂與它隔溝對峙,山巔有古城遺址,存有人工……[詳細] |
金剛峰位于大安寺西側,為石峰,宛如一座寶塔,又似一尊巨大的金剛石像,高70米,十分雄偉。呈圓錐形,南東西三面是刀削般峭壁,上面生長數十株矮小而古老的松樹,虬枝橫發(fā),風吹時搖搖欲墜。北與通明峰相連,棱石交錯,石濤縱橫。清初,僧人視此峰如金剛,故以金剛命之![詳細] |
五佛頂位于千山北麓西海北山,為千山北部最高峰,千山第二高峰,海拔554.1米。峰頂峻而平,南北長2O余米,東西15米,兩端窄,呈棗核狀,總面積300平方米。上為粗;◢弾r質,少土多沙,無草無水,視野無障。平面安放5尊石佛坐像,高不過l米,西南背北,五佛頂由此得名![詳細] |
觀音峰也稱仙人臺,又名仙人弈棋臺。位于千山南山,是千山主峰頭之一,也是千山最高峰,海拔708.3米。峰頭似駝背,東北西南走向,長20米,寬5米。峰頭西端,突起一巨大石柱,是四棱狀,高7米,周圍約26米,向東稍北側斜,狀如鵝頭,俗稱鵝頭峰。明代初期,在鵝頭峰頂大興土木,修成臺狀,基石上面刻有棋盤,周間安放八仙和南極壽星的石雕坐像,布陣慶壽、弈棋行樂圖。東峭的佛龕上方橫刻“仙人臺”三個字,系清光緒年間長沙舉人涂景濤所題。西峭壁上有石拱大門和……[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