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天津市 > 河北區(qū)旅游

河北區(qū)旅游景點介紹

  馮國璋故居時代:清末(1912年)地址:天津市河北區(qū)民主道50號及大昌興胡同8號類別: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馮國璋,(1857—1919)字華甫,河北省河間人。早年在保定蓮池書院讀書,后轉天津武備學堂,1890年畢業(yè)。因得到袁世凱的賞識,隨袁世凱在小站練新軍。辛亥革命時,率軍為袁攻下漢口,逼近武昌。袁任總統(tǒng),馮任直……[詳細]
  扶輪中學時代:1918年地址:天津市河北區(qū)呂緯路143號類別: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天津扶輪中學建校近九十年來,學校培養(yǎng)出一批批各條戰(zhàn)線上的專業(yè)人才和骨干力量,如天津早期的共產黨員江震寰烈士、著名數(shù)學家陳省身、清華大學教授陶葆楷、山東大學校長吳富恒、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姜思毅、國家測繪總局副局長李青等社會公認的教育家、……[詳細]
  天津北站位于中國天津市河北區(qū),它原本是北京局集團一個二等站。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凱將衙門設于大經路(今中山路)金鋼橋頭后,為推行新政、繁榮河北新區(qū)、擺脫老龍頭火車站的租界管制而建。1903年,當時還是清朝末年,當時命名為新開河火車站,還曾經更名為天津城火車站、天津新站。在1912年,已經是民國時期,當時天津北站……[詳細]
  幸福公園位于天津靖江路與幸福道交叉口,公園綠樹成蔭,環(huán)境清幽,并配備有各種健身器材,是市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花園不大但很熱鬧,有樹蔭有涼亭,還有大爺大0廣場舞太極拳和京劇。地址:天津市河北區(qū)江都路……[詳細]
  天津市扶輪中學(原天津鐵路一中)始建于1918年,校史陳列館初建于1988年。為更好地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加強革命傳統(tǒng)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學校在挖掘整理、補充完善展室照片、資料、實物和改變展出形式的基礎上,于2010年在學校南樓重建,2011年10月重新開館。每年9月新學期開學時,學校都會組織新生開展校史教育……[詳細]
  總參第一測繪大隊隊史館始建于1989年,坐落于中山路畔,毗鄰中山公園。史館史料取材于總參原第一測繪大隊。該隊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54年1月,是全軍唯一一支從事野外高精度和急難險重大地測量任務的高技術戰(zhàn)略保障部隊,曾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測繪大隊”榮譽稱號,徐向前元帥贊譽該隊官兵是“為現(xiàn)代化建設測天量地的尖兵”。史館先后接……[詳細]
  天津用電歷史悠久,是繼上海之后全國第二個有電的城市。天津電力科技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家融科技館與博物館于一體的電力專業(yè)展館,由市電力公司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統(tǒng)一部署籌資建設.以“展不電力歷史、傳播電力科技”為宗旨,傳承、弘揚百年天津電力文化。博物館坐落于海河之畔意式風情區(qū)。所在地原為1904年“比商天津電燈電車公司”辦公樓舊址……[詳細]
  這座古羅馬式建筑位于一條非常不起眼的小巷內,并不好找,但卻是原意租界中最大的建筑之一,也是天津市九國駐軍兵營中唯一保存下來的外國兵營,全國此類建筑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建筑。據(jù)說溥儀在天津的時候還來過兵營“視察”,留了一張照片在靜園中的展覽室內能夠看到。建于1925年的兵營,有寬闊的操場,及呈直角的兩幢高大的三層坡頂樓房,各……[詳細]
  美麗的海河之濱、著名的意大利風情保護區(qū)內(天津市河北區(qū)博愛道30號),坐落著一座雄偉的米黃色建筑,明快的現(xiàn)代格調、濃郁的異國風情,成就了這座建筑的恢宏與大氣,這就是天津市規(guī)劃展覽館(以下簡稱規(guī)劃館)。規(guī)劃館比鄰京津城際鐵路終點天津站,與天津商業(yè)中心濱江道和平路商業(yè)街隔河而望,不遠處就是天津標志性建筑津灣廣場,其建筑面積……[詳細]
  北安橋始建于1973年,全橋三跨,跨經為93米,橋跨為24.8米,改造后原橋抬升1.5米,原橋兩側各加寬9米,在原橋臺兩側各加跨4米的親水平臺。改造后的北安橋體現(xiàn)了古典式建筑風格,設計造型高貴典雅,婀娜多姿,別具特色,橋頭雕塑采用西洋古典表現(xiàn)形式,吸取中國傳統(tǒng),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寓意東南西北四方平安。橋墩雕像為青……[詳細]
  獅子林橋位于橫跨海河之上,連接起古文化街景區(qū)和望海樓地區(qū),是海河上一座地標性的橋梁。橋上的獅子們每一個都形態(tài)不一,生動活潑,有黑色和白色的,非?蓯邸 獅子林橋是中國公路橋梁建設上最早采用預應力混凝土懸臂技術的一座橋梁,橋上有形態(tài)各異的獅子。栩栩如生。橋全長96.6m,分跨為24+45+24(m),由單懸臂梁和8m長掛……[詳細]
  金湯橋位于建國道西端與水閣大街之間的海河上,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由津海關道和奧、意租界領事署及比商天津電車電燈公司合資建設,橋名金湯是取“固若金湯”之意。1948年解放軍發(fā)動平津戰(zhàn)役,1949年1月巧日凌晨,東、西兩路主攻部隊于金湯橋勝利會師,天津宣告解放。從此,金湯橋成為象征天津市解放的標志性建筑,也成為人們……[詳細]
  海河解放橋是連接河北、河東、和平三區(qū),溝通天津站地區(qū)的樞紐橋梁。橋原名為“萬國橋”,因當時天津有“國中之國”的英、法、俄、美、德、日、意、奧、比九國租界。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橋更名為“解放橋”,沿用至今。解放橋為全鋼結構,建于1927年。若是能碰上橋梁開啟,那你可真夠幸運的了!最美時分,是當一艘艘豪華游艇駛過開啟的……[詳細]
  張鳴岐宅邸位于馬可波羅廣場西北角,建于民國初年,在意租界現(xiàn)民族路80號樓。羅馬式建筑風格,磚木結構三層,迫使瓦頂,立面三層正中有四聯(lián)拱券扇形陽臺繩索式廊柱,連弧扇形陽臺,牛腿承檐,飾花葉形浮雕,造型優(yōu)美。此為張鳴岐在意租界寓所之一。張鳴岐(1875~1945),字堅白,號韓齋,山東無棣人。前清舉人。1898年就館于岑春……[詳細]
  金鋼公園位于中山路與海河東路交口東北側(金鋼橋旁)。光緒二十一年(1895)在此建海防公所,后改建為慈禧位津閱兵行宮,未使用。光緒二十八年(1902),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為推行新政、開發(fā)河北新區(qū),將直隸總督衙門遷設與此。后為直隸省政府、河北省政府駐地,1937年7月被侵華日軍炸成廢墟。解放后改建,院內有仿古建筑和……[詳細]
  天津美術學院座落在海河之濱、三叉河口,位于天津市中心。其前身為北洋女師范學堂,1906年6月由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傅增湘先生創(chuàng)辦,是我國最早的公立高等學府之一。辛亥革命與“五四”運動中,涌現(xiàn)出鄧穎超、郭隆真、劉清揚、許廣平等一大批先進分子,成立了“覺悟社”,并同周恩來、馬駿等男校學生一起,領導了當時天津的反帝、反封建斗爭……[詳細]
  金家窯清真寺是中國天津市河北區(qū)金家窯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明萬歷二年(1574年),是天津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目前,金家窯清真寺寺內現(xiàn)有3名阿旬,7名學董,70余部阿拉伯文藏經,20余部波斯文藏經,以及1927年由戴德桂撰寫《天津金家窯清真寺碑記》。金家窯清真寺位于中國天津市河北區(qū)金家窯大街海潮寺胡同19號,是重點保護……[詳細]
  天津鹽坨公園北至榆關道、東至鐵東路、西至現(xiàn)狀鐵路線、南至快速志成道輔路,占地28萬平方米。依據(jù)全市的統(tǒng)一部署,河北區(qū)按照“一橋一景、因橋制宜”的要求,高標準對志成橋、民權門橋等14座城市橋梁橋下空間進行綜合治理。該項目就是橋下空間綜合治理的代表項目。該公園有三個特點:一是突出文化主題特色。將“文化河北”定位融入其中,以……[詳細]
  袁乃寬故居坐落在河北區(qū)海河東路39號。該樓建于1908年,占地3109.35平方米,該樓先后委托英、德工程師設計,為一座歐洲古典式建筑,分為主次樓。主樓平面為L形,三層磚木結構帶局部半地下室,共54間,建筑面積2089.02平方米,是北歐荷蘭、比利時的建筑形式,有尼德蘭式建筑特點。它面向海河及民主道一側均為山墻,尖尖的……[詳細]
  馬鴻逵故居坐落在河北路寧靜里1—4號。建于1913年,該胡同共4個門。為磚木結構2層樓房,普通公寓式,清水磚墻,坡瓦頂,上開天窗,裝修一般,建筑面積共760平方米,F(xiàn)為民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