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豐縣,歷史悠久,以文物豐富而聞名于世,縣城的城隍祖廟是其中之一!0”城隍廟遭受嚴重破壞面目全非。經(jīng)近幾年來的重建修茸,如今煥然一新。海豐置縣于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h之城池的興建曾數(shù)易其址。海豐最先的縣城是在城東的一里,土城,元至正末年廢。其次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陳規(guī)任知縣,在城北(今彭湃醫(yī)院)筑……[詳細] |
得趣書屋是紅色土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座落于海豐縣海城鎮(zhèn)橋-,在彭湃故居東側(cè),坐北向南,面臨秀麗清澈的龍津河,面寬3間12米,深進8米,風火式山墻,旁側(cè)有高大遒勁的紅錦,為之增添秀偉的氛圍。得趣書室原是彭湃同志自家書室。一九二二年夏天,彭湃同志開始宣傳、組織農(nóng)-動,在這里與赤山、龍山的張媽安、李思賢等五位青年農(nóng)民首先成立……[詳細] |
彭湃烈士銅像于1986年10月18日安放在紅場中心,10月22日彭湃誕辰九十周年時揭幕。銅像坐北向南(面向紅場大門),墊座由整齊花崗巖石箝制而成,高2.3米,長2米,寬1.7米。正面中間碑板鑄塑元帥的題字“彭湃烈士像-題一九八六年四月四日”。下面鑄塑“海豐縣人民政府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二日立”。背面鑄塑“作者潘鶴”四字![詳細] |
海豐總農(nóng)會舊址原是明代龍山鄉(xiāng)“天后宮”。一九二三年一月一日,各區(qū)農(nóng)會代表六十多人秉承二萬多會員和農(nóng)會轄下的十萬勞動人民的重托。在這里成立海豐總農(nóng)會,會議通過了農(nóng)會組織章程,選舉彭湃同志為總農(nóng)會會長。海豐縣人民委員會一九六三年頒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為紀念一九二七年南昌起義的工農(nóng)革命軍第二師(通稱紅二師)和廣州起義的工農(nóng)革命軍第四師(通稱紅四師)在“紅場”勝利會師,與海陸豐工農(nóng)革命武裝并肩戰(zhàn)斗,參與創(chuàng)建、發(fā)展和保衛(wèi)海陸豐革0據(jù)地,為緬懷其豐功偉績,海豐縣人民政府特建此二亭,以之紀念![詳細] |
佛門圣地準堤閣位于海豐縣城東郊兩里許,后依龍山,南橫津水,風景幽美,龍山上巍巍烈士碑、寺閣旁森森翠竹林,都給準堤閣增色不少。準堤閣坐北向南,共占地近2000平方米。大門橫額陽刻“準堤閣”三字,走廊石柱刻有一鶴頂格嵌字聯(lián)曰:“準除邪念方離俗,提唱無文尚悟禪。”深具佛門禪宗氣味。門前還書刻有兩首“禪詩”,其中一首為:“人間……[詳細] |
冠峰溫泉,舊稱埔仔熱水。在蓮花山鎮(zhèn)埔仔峒黃土嶺,與佛教景觀大道庵相鄰,近年來被開發(fā)為溫泉之鄉(xiāng);附近銀溪風光旖旎,景色幽美,是游泳、消閑、理療的好去處。埔仔峒群山環(huán)抱,溪澗縱橫,谷地開闊,是海豐先民最早聚居的古峒,也是全國十三塊紅色革0據(jù)地之一,有紅四師師部舊址、紅軍洞、紅軍墓等革命史跡。古文化遺址有域寨、永玻、礦坑、冶……[詳細] |
龍津橋位于海城東側(cè)龍津河,為東西向。東側(cè)橋引40米,全長80米。橋面寬7.5米,橋高7.5米。除兩頭橋墩外,中間設橋墩四個,橋而護以欄桿。龍津橋原于明代天順七年(1463年),海豐縣令[胡廣]修建。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橋毀,邑人姚恭、蘇炤、吳志高等架木以渡。崇禎十一年(1638年)橋又毀壞,縣令[李炫]重造,翼以……[詳細] |
羊蹄峻嶺在海豐縣赤石、后門、梅隴三鎮(zhèn)之交界處。是蓮花山脈延伸之山嶺,其峰形似楊桃瓣,明代以前稱楊桃?guī)X。因嶺高路險,清代又取名羊蹄峻嶺。該嶺道是古代粵東各縣通惠州、廣州的要道原開鑿于漢代。三國時阻塞不通。兩晉至宋代年間有盜賊占嶺為巢,故該嶺時通時塞。至明代景泰年間(1450-1456)砌筑驛道,建庵于嶺之頂端,旁置小亭,……[詳細] |
赤山約農(nóng)會舊址原是明代龍山鄉(xiāng)“靈雨庵”。在彭湃同志宣傳發(fā)動下,農(nóng)會發(fā)展很快,會員由六人擴大到二十八個村莊五百多人,一九二二年九月,彭湃同志在這里親自主持成立了“赤山約農(nóng)會”。一九五六年人民政府撥款按原貌重建赤山約農(nóng)會舊址。廣東省人民委員會一九六二年七月七日頒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陶河鎮(zhèn)梁美樓在海豐縣陶河鎮(zhèn)港口村,有一座古民居,當?shù)厝肆晳T稱“樓內(nèi)”這是一座由整個院墻圍成的古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積2363平方米,正面寬38.94米,南北長60.7米,內(nèi)有大小房間60間,4廳9個天井,整個民居建筑群由一前門和左右兩個后門出入。據(jù)了解,該民居約建于1761年-1771年,歷經(jīng)風雨200余年,2003……[詳細] |
湖東獅球王度假區(qū)位于湖東鎮(zhèn)區(qū)域內(nèi),距陸城48公里,區(qū)內(nèi)海岸線長約2.5公里,海中距岸120米處水深才1.4米,沙灘坡度平緩,平均坡度15°,沙白且細。沙灘風景秀麗,有現(xiàn)成的風景林帶,海水清澈,海面浪平如鏡,有獅球王石、象鼻石、小獅石、古井等自然景觀。是發(fā)展旅游業(yè)以及水上運動的理想場所,區(qū)內(nèi)可開發(fā)面積達2.5平方公里。![詳細] |
陸豐海馬洲旅游區(qū)地處東海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南端海濱,系烏坎港臨海山脈虎頭山延伸出的一座被海溝分割獨立的海島,與虎頭山隔海相望;㈩^山山勢似一猛虎座伏于蒼茫大海邊,伸出舌頭飲水,舌頭就是海島,該島故稱“虎舌”,又名“幸運島”!靶疫\島”四面是海,但其四周環(huán)境各不相同:東與虎頭山相隔一條海溝,寬1500米,深30米,是烏坎港船只進……[詳細] |
田尾山“海底公園”位于碣石鎮(zhèn)南部的田尾山淺澳區(qū)域,距離碣石鎮(zhèn)市區(qū)不足10公里。旅游區(qū)“神、海、沙、石”兼?zhèn)洌0夺到桥c港灣交錯,山崖突兀,綠樹婆娑,風光旖旎。田尾山下海蝕地貌特征尤為突出,孕育出眾多的海蝕柱、海蝕石、浪蝕紋溝等奇礁異石。淺澳村旁的海灘在退潮后,礁石露出海面。這些礁石或似人、或似獸、或似花卉、或似景物,尤……[詳細] |
麒麟山風景區(qū)座落于瀛江東岸、美麗富饒的甲東半島。該景區(qū)瀕臨大海,山脈蜿蜒六七公里,總面積約20平方公里。麒麟山、獅子山、象地山、通天山等山巒疊嶂,青山碧水,山海同覽,交相輝映,蔚為奇觀。麒麟山風景迷人,自然景觀堪稱得天獨厚。登高山,過綠蔭,走小徑,攀奇崖,領略海岸山巒奇特生態(tài);眺大海,觀浪花,看沙灘,望礁山,如臨畫境,……[詳細] |
清峰禪寺原名燈光寺,俗稱“城仔庵”,位于潭西鎮(zhèn)北面法留山麓紅面城山中。該寺居半山坳,后靠山岳,面朝峽谷,座北向南,山主峰海拔800余米。山上樹林繁茂,郁郁蔥蔥;山間泉水叮咚,長流不息。山上有古洞、古井等景點。距禪寺西北面約1000米的山上有兩塊巨石,叫“鑼鼓石”,突兀于松林之上,有傲立于山林之氣勢。每逢夜間凌晨3時萬物……[詳細] |
桂坑旅游區(qū)以山地景觀和水庫風光為主,分布在龍?zhí)端畮旒捌渲車,山清水秀,風景如畫。龍?zhí)端畮欤菑V東省大型水庫之一,水庫容量1.08億立方米,集水面積11平方公里。水庫中間小島星羅棋布,景觀可與浙江千島湖、河源萬綠湖相媲美。根據(jù)規(guī)劃設計,龍?zhí)端畮熘胁克驅(qū)⒈贋樗蠆蕵分行,添置快艇、腳踏船、觀光游船等水上娛樂設施,形成水上……[詳細] |
水月寺:原名觀音堂,位于陸豐市金廂鎮(zhèn)觀音嶺頂。始建于明萬歷八年(1580),原是一間小廟。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擴建,改稱“觀音禪堂”,清咸豐十一年(1861)建造山門,易名“水月宮”。水月寺的建筑布局由山門、前殿、正殿、左右禪房等組成,占地面積300多平方米。新中國成立前,水月寺屬碣石元山寺分院之一,由元山寺派僧……[詳細] |
金廂鎮(zhèn)是碣石灣海灘的組成部分。碣石灣海灘素有“粵東黃金海岸”之稱,以“神、海、沙、石”四者兼?zhèn)涠劽谶儭.敿t日冉冉東升之際,金廂海面便成了一幅金輝熠熠的壯麗畫面,迭迭金波,點點漁帆,群群海鷗,綿綿柔沙,和諧地溶于這個畫面,有著濃烈的詩情畫意。金廂灘命名之由也許本于此。在長達18公里的“S”型的海岸線上,岬角與海灣交錯……[詳細] |
清云山旅游區(qū)位于河西鎮(zhèn)西北。清云山居中,兩邊是獅山和象山,三山相連形成半環(huán)抱山麓,座北向南,東南面地勢開闊平坦,獅山和象山猶如雄獅、巨象把守清云山口。這里風景秀麗、層巒疊嶂、高山流水;山上有紫金蓮池、火山巖群、鯰公洞、石龜、天蛙等景點。定光寺原稱清云寺,位于清云山半山腰,初建于明崇幀四年(1631年),距今360多年![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