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 > 大理州旅游

大理州旅游景點介紹

  新華街古龍井位于博南鎮(zhèn)老街社區(qū)新華街,始建于清代,于民國己未年(1919)重修。占地面積130平方米,建筑面積5平方米。井壁用紅沙石砌筑,井蓋為紅沙石打制,正中刻有“中華己未年四月十五日從建”,左邊刻有“動員起來”,右邊刻有“講究衛(wèi)生”,均為直行陽刻,行書。同時中間刻有“龍井”二字,繁體。又于2008年4月村民集資重修……[詳細]
  江頂寺和尚塔位于杉陽鎮(zhèn)巖洞村民委員會灣子自然村江頂寺東300米,始建于大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民國十八年(1929)。塔坐南向北排布,分布面積3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0平方米。主塔高2.93米,塔基用青條石砌成邊長為2米正六邊形須彌座,塔身用磚砌成倒覆缽型,塔身正面下部、中上部有券龕2個,內(nèi)鑲嵌墓碑各一通,塔……[詳細]
  西門小墳院墓群位于博南鎮(zhèn)曲硐村西門,始于明清時期,為穆斯林先輩遺冢,屬轎子墳。文革時拆毀輪為平地,1997年為緬懷先輩,將墳?zāi)惯z跡用散亂石頭堆砌,用磚墻圍成兩院,中為過道,院內(nèi)建方桌,以供人們休閑。墓群呈長方形,長18.5米,寬13米,占地面積240.5平方米![詳細]
  南門大墳院墓群位于博南鎮(zhèn)曲硐村南門,始于元明時期,為穆斯林先輩遺冢,為打制轎子墳?zāi)谷汗捕俣嘧。文革時破壞,墓地淪為平地。1997年,為緬懷先輩,回族將墳?zāi)惯z跡用散亂石頭堆砌,并在四周筑圍墻進行保護。墓群呈橢圓形,南北長60米,東西寬40米,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此墓群為研究回族遷入提供可靠史料。……[詳細]
  大壩田土主廟遺址位于永平縣杉陽鎮(zhèn)杉陽村民委員會大壩田自然村,始建于南詔—大理國時期,為坐北向南布局,占地面積600平方米,有廟基址共兩臺。在遺址內(nèi)采集到有字筒瓦及殘磚,其中一塊保存基本完好,長30厘米,寬17厘米,厚6厘米。此遺址具有歷史研究價值![詳細]
  叫狗山娘娘廟遺址位于北斗彝族鄉(xiāng)黃蓮村民委員會叫狗山巔,始建于明清時期,順山而建,占地面積4240平方米,由觀音閣、叫狗殿、祖師殿構(gòu)成。其中觀音殿在山頂,為坐西向東;叫狗殿在山半腰,為坐東向西;祖師殿在山腳,為坐西向東。博南古道在叫狗殿與祖師殿之間穿寺而過。觀音閣面闊、進深均為8.5米,前有1佛塔。叫狗殿面闊8米,進深6……[詳細]
  楊阿七采冶銅遺址位于永平縣博南鎮(zhèn)青羊廠村民委員會楊阿七自然村,始開發(fā)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礦硐主要分布于廠河兩岸半山腰,分布面積約 120000 平方米。在采礦和冶煉時均采用土法,開采時均采用“羊蹄釬”鑿眼,痕跡最深達20厘米,寬10-15厘米不等。礦硐多為平硐、斜硐,也有少量“釣井”。在廠河邊有冶銅窯址痕跡,……[詳細]
  彌勒山采冶銅遺址位于廠街彝族鄉(xiāng)楊柳樹村民委員會彌勒山,始于明代時期,為“礦箐硐廠”、“大象銅廠”、“爐塘廠”。廠街因開銅礦而得名。據(jù)載銅礦開辦于明末,官辦,為云南西部大礦之一,歲額年二三百萬斤,供京運。清代運銷下關(guān)、昆明等地。咸豐時因戰(zhàn)亂停辦。礦區(qū)面積約50萬平方米,有冶銅場、錢局、戲臺、集市等。于1958年大戰(zhàn)鋼鐵銅……[詳細]
  江頂寺門樓遺址 位于杉陽鎮(zhèn)巖洞村民委員會灣子自然村江頂寺,據(jù)永昌府志載,江頂寺始建于明代,坐東北向西南,為中軸對稱式建筑格局,由大殿、天王殿、山門、茶室組成,在茶室與山門之間的驛道上建南北門樓,為驛道必經(jīng)之地。民國三十三(1944)為火所焚。2002年,在江頂寺原址上新建大雄寶殿。明清時期江頂寺禪宗為臨濟正宗派。此遺址……[詳細]
  杉陽西山遺址位于永平縣杉陽鎮(zhèn)杉陽村民委員會街尾巴西山余脈(蟒蛇山),為新石器時代遺址。在遺址上采集到石刀、石斧、陶片。從剖面上看,新石器時代文化層厚0.2—2米不等。分布范圍自杉陽西山寺腳至連家灣村子頭,整支山頭都有文化層出現(xiàn),分布面積約70000平方米。是我縣目前發(fā)現(xiàn)的繼“新光遺址”之后又一最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具有……[詳細]
  小獅山豎井遺址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博南鎮(zhèn)曲硐村民委員會老馬山之余脈小獅山中部。在小獅山東、西、南三面直立剖面上分別有古洞三個,西洞于1976年發(fā)現(xiàn),豎井于2001年發(fā)現(xiàn)。2009年大理州文物管理所進行勘探確認“豎井遺址”。明末地理學(xué)家徐霞客西行至此,尋“石洞,已無矣”。該豎井、古洞為云南之少見,具有重要的歷史……[詳細]
  雙鶴橋位于廠街鄉(xiāng),民國八年(1919年)由民眾發(fā)起興建,占地面積1292平方米。橋為東西向橫跨于銀江河之上,為上承式鐵鏈木板橋。該橋不僅是博南古道馬幫的運輸路線,還是不少佛家弟子和香客來到金光寺拜佛求經(jīng)還愿的必經(jīng)之橋,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xué)藝術(shù)和旅游開發(fā)價值![詳細]
  新光遺址位于永平縣城東部,距今約3700至4000年(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發(fā)現(xiàn)于1993年,分布面積40000平方米,發(fā)掘面積2700平方米。遺址自上而下可以劃分12層,文化層厚1-2.2米,房屋遺跡為干欄式或半地穴式建筑,石器多磨光條形石斧、石錛、長方形石刀、柳葉形石鏃等。陶器多夾沙灰陶,紋飾有點線紋、劃紋、附加堆紋……[詳細]
  永平縣立簡易師范學(xué)校位于博南鎮(zhèn)曲硐村北門,始建于民國十九年(1930年),為羅漢彩先生回鄉(xiāng)組織倡建,1932年建成投入使用,為永平各行各業(yè)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或一九四九年后仍作為曲硐中學(xué)、曲硐中心完小、幼兒園使用,是永平人文和教育發(fā)展的歷史見證![詳細]
  羅漢彩故居位于博南鎮(zhèn)曲硐村北門,始建于中華民國十一年(1922年),是著名愛國鄉(xiāng)紳、同盟會會員羅漢彩先生的故居。是目前曲硐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保存比較完整的傳統(tǒng)民居典型,是永平馬幫文化的實物載體![詳細]
  惠民橋位于云龍縣城南寶豐鄉(xiāng)南新村,距縣城21公里,架于沘江之上;菝駱蚴冀甏辉敚瓨蛟谇逑特S七年(1857年)毀于兵燹,現(xiàn)橋重建于光緒十二年(1886年)。橋為雙孔鐵鏈吊橋,由于建橋處江面較寬,故于江心增設(shè)橋墩,采用了二進連跨的建筑工藝。橋全長50米,橋身長39米,寬2.5米, 高約8米; 最大一孔孔徑21.3米![詳細]
  秀峰塔位于云龍縣寶豐鎮(zhèn)東山頂上,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為風(fēng)水塔,七級圓形石塔,通高5米,徑0.86米,第四、六級各雕一龕,內(nèi)雕天王像,塔剎寶頂由整石雕成,它聳立于沘江邊峭壁之上,為大自然增添了秀色。1987年公布為云龍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芹菜溝慈云寺位于祥云縣云南驛鎮(zhèn)芹菜溝村慈云山,始建于清代中后期,為阮氏一姓建造,寺名“慈云”,來源于“如來慈心,如彼大云,蔭注世界”一說。寺院為一進兩院式布局,占地面積4.98畝,建筑面積1180平方米,坐南向北,將中軸線和山勢科學(xué)地結(jié)合在一起,逐臺遞升。現(xiàn)存主要古建筑沿軸線由外向內(nèi)布局依次是斗母閣、東廂房、西廂房、觀……[詳細]
  里頭村魁星閣位于祥云縣云南驛鎮(zhèn)里頭村,坐西朝東,清代建筑,民國曾修繕。占地面積785平方米,建筑面積598平方米,包含魁星閣、南北耳房遺址、北廂房等建筑?情w為五開間三重檐小青瓦八角攢尖頂木結(jié)構(gòu)樓閣式建筑,一層五楹方形基座,前檐口設(shè)天字臺,二層三層平面形成八角形。北廂房為三開間重檐小青瓦硬山頂木結(jié)構(gòu)建筑,內(nèi)設(shè)花園天井……[詳細]
  坐落在奶尖山下的本主廟,是常年供奉本主的“行宮”。上滄本主廟明代建在村北沙溝甸,清乾隆年間山洪沖毀后上遷600多米到奶尖山腳的一塊平臺上,坐南朝北,單檐歇山頂,現(xiàn)有大殿三間,左連子孫殿,右掛山神殿,東西為廂房,北砌圍墻大門居中, 占地面積468平方米,近似白族“三坊一照壁”的格局,既有明清建筑的秀雅,又不失白族民居的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