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地處祖國西北邊陲,明朝蒙古韃靼和瓦剌等部經(jīng)常從內(nèi)蒙古阿拉善臺地進入賀蘭山赤木口(今三關口),直驅(qū)平原各地。明統(tǒng)治者為了邊防安全,特于三關口筑長城(明稱邊墻)設關隘,使其成為古代銀川城防的“四險”之一。三關口明長城位于銀川市西40余公里的賀蘭山南部。此關口是寧夏與內(nèi)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銀川至巴彥浩特公路穿關而過,在關口處可看到殘斷長城遺址。三關即從東向西,設頭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后人稱之為三道關。這里山脈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險峻。……[詳細] |
導游寧夏第一座以清代仿古建筑群為主體的小型園林-寧園,于1987年國慶節(jié)期間落成。寧園位于銀川市解放東街南側。從西門進園,便進入盆景區(qū)。主要區(qū)由興慶殿、沁茗閣、碑、廊及水池組成。興慶殿是園中最高大的殿宇。殿內(nèi)壁畫“西夏風云”藝術地再現(xiàn)了我國歷史上西夏國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及風土人情。興慶殿前的方型水池中置漢白玉石雕“哪吒鬧海”。興慶殿左側是卷棚式仿古建筑沁茗閣,右側則是一個四角由重檐亭和一個六角亭連接的曲折碑廊,名“翰墨”。廊壁……[詳細] |
銀川鳴翠湖國家濕地公園AAAA 銀川鳴翠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寧夏銀川市興慶區(qū)掌政鎮(zhèn)境內(nèi),距銀川市區(qū)約10公里,距離黃河約3公里。這里是黃河流域、西部地區(qū)第一家國家濕地公園,景區(qū)集黃土高原、黃河、湖泊、蘆葦、濕地等景觀于一身。當你來到這里游玩后會有一種感覺,這里不像是大西北,更像是在江南的某處,銀川不愧是塞上江南。公園內(nèi)里湖水清澈,一派江南水鄉(xiāng)的風景。夏天你來到這里,可以沿著水邊漫步,釣釣魚,近處是垂柳,遠處是蘆葦。你還可以在湖中蕩舟,近距離的欣賞荷花。景區(qū)為年輕游客準……[詳細] |
紅山堡是因位于紅山地區(qū)而得名。據(jù)史書記載,古時在夕陽的照射下,這里山巒一片鮮紅,因命為“紅山”后訛傳為“橫山”,“紅山堡”舊時也就一名“橫山堡”。它是明代長城防御體系中的一個城障,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由總制陜西軍務戶部尚書秦纮秦筑,距今已有500多年。紅山堡是一座北鄰明長城的屯兵之城,為寧夏都指揮史墉修筑。東自清水營五十里,西至紅山堡二十里。在橫山堡內(nèi)駐軍251名,設守堡官員一名,操守官一名,領峰候(烽火臺)八墩,看護東西……[詳細] |
金水園是寧夏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首府銀川境內(nèi),距市區(qū)15千米。西臨黃河,背靠毛烏素沙地,是游黃河、觀大漠,體味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園內(nèi)的古渡口曾是西夏首府(今銀川市)的門戶。公元1697年,清康熙皇帝在此東渡黃河平定噶爾丹,并留下了“歷盡邊山再渡河”的壯麗詩篇。位于金水園中心的大型雕塑《黃河頌》是金水旅游區(qū)的標志性建筑,高19.98米,底部為展示黃河歷史的展覽大廳,面積1000平方米。交通乘車由銀川出發(fā)沿銀古高速公路十多分鐘便可抵達;或……[詳細] |
白芨灘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靈武市境內(nèi),總面積81800公頃。保護區(qū)于1985年經(jīng)原靈武縣人民政府批準建立,1986年晉升為自治區(qū)級,是一個以荒漠生態(tài)系統(tǒng)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qū)。本區(qū)地處鄂爾多斯臺地的西南隅,南接黃土生陵區(qū),地貌屬于丘陵地帶,分為低山丘陵、緩坡丘陵和沙漠低山丘陵,海拔高度1150-1650米之間。區(qū)內(nèi)荒漠植被保存良好,尤其是中部核心區(qū)內(nèi)分布的以檸條為主的1.7萬公頃天然荒漠灌木群落,是國內(nèi)面積最大最集中的特有類……[詳細] |
•鬧市區(qū)中的百年古建筑,尋覓美食還可一覽古跡夜景。景點介紹銀川鼓樓又被稱為“十字鼓樓”、“四鼓樓”,位于解放東街和鼓樓南北街交叉路口,臨近玉皇閣和新華街步行街。樓總高36米,建在一個高大的方形臺基上,臺基下為洞形十字通道,與解放東街、鼓樓南北街相通。洞門額上有石刻題字,東為“迎恩”,南為“來薰”,西為“挹爽”,北為“拱極”。臺基上為十字形歇山頂?shù)?層樓閣。東面門洞兩側各辟一券門,南券門額上題為“坤闔”,內(nèi)為一耳室;北券門額上……[詳細] |
寧夏川民俗園AAAA 國家文化產(chǎn)業(yè)示范基地、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寧夏新十景之一——寧夏川民俗園,坐落于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寧夏名鎮(zhèn)納家戶村。景區(qū)目前建有大團結廣場、主體大門、噴泉廣場、民俗村、金色禮儀大殿、演藝大廳、餐飲中心、納家古街等功能齊全的服務設施,可同時接納數(shù)萬人參與各項文化娛樂活動。全方位體驗“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塞上風情;全景式觀演“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渾氣勢;多角度感悟“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詳細] |
閱海國家濕地公園AAA 寧夏閱海國家濕地公園,位于銀川市金鳳區(qū),西依巍巍賀蘭山、東臨滔滔黃河水,距市中心僅3km,總面積近2667h㎡。濕地氣候濕潤、風景秀麗、水域廣闊,是中國西部干旱帶重要的湖泊濕地類型,同時也是銀川市面積最大、原始地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塊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完整,享有“銀川之腎”、“城市綠肺”美譽,同時作為東亞-澳大利亞和中亞—印度鳥類遷徙路線重疊區(qū),每年113種鳥類,數(shù)十萬只候鳥在此遷徙繁衍。從春到冬當您感受到原始洪荒氣息的濕地風光撲面而來時,閱![詳細] |
銀川玉皇閣AAA 玉皇閣坐落在興慶區(qū)解放東街和玉皇閣北街交匯口處。朱門繡戶、飛檐層起,是一座藝術結構精湛,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古代建筑。這是一組建在長方形臺基上的建筑群體。臺基長37米,寬28.1米,高8米。夯土筑成,外包長條青磚。臺基下面辟有南北向的拱形門洞。西北側臺基外面有32級臺階可登上臺基。臺基上邊,中央是座北朝南,高14.1米的兩層重檐歇山頂大殿,面寬五間,進深二間;底層朝南接出卷棚頂大殿五間;卷棚頂大殿正中向前又接出一小巧玲瓏的卷棚抱廈。東西兩……[詳細] |
水洞溝文化遺址AAAAA 水洞溝遺址是三萬年前古人類繁衍生息的圣地。1923年,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桑志華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史前文化遺址,通過發(fā)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動物化石,水洞溝因此而成為我國最早發(fā)現(xiàn)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文化遺址,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fā)祥地”。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具有“世界性”、“唯一性”、“教育性”。水洞溝遺址記錄了遠古人類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的歷史見證,蘊藏著豐富而珍貴的史前資料。它向人們展……[詳細] |
南薰門為銀川古城六大城門之一,是至今保存下來的惟一的最完整的城門樓,群眾習慣上稱之為“南門樓”。它坐落在銀川老城南薰路與中山南街交叉口處,門樓坐北朝南,前面有開闊的廣場,是銀川市舉行重大慶典-的場所。南薰門通高27.5米。磚包臺基高7米,長88米,寬24.5米。臺基正中壁有一南北向拱形門洞。臺基北面門洞兩側有對稱式的臺階,可登臨而上。在高大的臺座中央,建有歇山頂重檐二層樓閣,高20.5米。整座建筑結構嚴謹,廊檐彩繪,紅墻碧瓦,氣勢宏大,……[詳細] |
納家戶清真寺歷史悠久,據(jù)該寺的文字記載,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年(1524),距今489年的歷史,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列為“全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有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建筑格局為“三堂合一”或“三堂一院”形制,即做禮拜的大殿,傳喚教徒上寺禮拜的邦克樓和講經(jīng)堂、沐浴室等三組建筑組合而成。大殿屬于全磚大木架起脊式宮殿型建筑,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詳細] |
導 游 坐落于銀川鎮(zhèn)北堡,毗鄰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藝術城占地4萬平方米,是一座以世界著名清真寺微縮景觀、西夏觀賞石、華夏古錢幣為主導性內(nèi)容,集休閑度假、文化娛樂、美食購物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城! 介 紹 落成開業(yè)于98年初,位于銀川市郊區(qū)的寧夏華西村,是為展示寧夏伊斯蘭、黃河、西夏三大文化獨特魅力而建的微縮景觀。 整座藝術城占地4萬平方米,采用風蝕巖山體造型,一色赫紅,雕有巖畫,分為伊斯蘭文化館、奇石館和華夏錢幣館三大部分,主展廳按實際比……[詳細] |
宏佛塔在賀蘭縣東北潘胡鄉(xiāng)。是一座外形結構比較奇特的密檐式厚壁空心磚塔。塔身和塔剎高度相近,通高約25米。塔身3層,平面八角形。第一層南面辟一高為2.4米的券門,門楣上端兩側磚雕龍、鳳圖案。塔身每層上下有雙重檐,檐下雕兩組斗栱。塔身之上為塔剎。始建年代不詳,從塔的建筑風格分析,可能是明代以前所建。宏佛塔因年久失修,加之地震、地下水位升高及風雨的破壞和侵蝕,殘毀極為嚴重。1987年寧夏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力量,邀請國內(nèi)古建筑專家實地勘查……[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