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旅游景點介紹

  整董傣族傳統(tǒng)建筑群,位于江城縣整董鎮(zhèn)曼賀井、曼賀、曼亂宰三個傣族村寨。系傣族竹樓“干欄式”傳統(tǒng)民居建筑,有傣族竹樓民居、景宰塔、豐收塔、賀井塔等組成。在整個傣族傳統(tǒng)建筑群中,單體建筑為一樓一底多屋頂,穿斗式木制構架,大屋頂、低垂檐、不開窗、強通風,屋面蓋緬瓦,設“廊”和“展臺”,樓室寬敞,呈正方形,人居樓室。底室一般不……[詳細]
  雍家村民居建筑群位于陸良縣芳華鎮(zhèn)雍家村。建筑群坐東向西,為明、清時期形成的家族式聚落民居建筑群,總占地面積667萬平方米。雍家村在南、北、西三面各設一道大門,進入大門形成網(wǎng)狀式閭巷,通往每戶人家,各戶均為四合院漢式民居建筑,F(xiàn)存建筑附近部分被拆除或局部拆除外,完整保存的尚有10余座院落,規(guī)模布局、雕刻制作基本相同。各四……[詳細]
  盈倉街祿氏宅院位于會澤縣古城街道盈倉社區(qū)第六村民小組義通河北側村內(nèi)。建筑坐西南向東北,由門樓、東西廂房、正廳組成,整體布局呈“一顆印”式,占地面積300平方米。門樓,重檐硬山頂抬梁式土木結構。通面闊6.9米、進深2.4米。廂房,重檐硬山頂穿斗式土木結構。3開間,通面闊8.1米、進深4.9米。正廳,重檐硬山頂穿斗式土木結……[詳細]
  和順傳統(tǒng)民居建筑群位于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和順,由彎樓子和寸、劉、李、尹、賈、張、釧、楊八姓宗祠組成,分布在和順鎮(zhèn)緊鄰的三個自然村中。各組建筑最早于清嘉慶10年(1806),最遲于民國24年(1935)修建。每組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間組合及建筑形式豐富、靈活又各具特色,具有較高的歷史及藝術價值。2012年公布為云南省重點文……[詳細]
  玉溪文廟藏于鬧市區(qū)的小廟街中,周邊高樓林立,商鋪遍地,古稱新興州文廟,舊時規(guī)模宏偉,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場所。在時代的演變中,玉溪文廟逐漸演變成了開展革命活動的陣地,人民音樂家聶耳曾經(jīng)在玉溪文廟大成殿進行過演出。如今,玉溪文廟魁星閣、大成殿等主要建筑修繕一新,環(huán)境得到美化,還舉辦祭孔活動,弘揚傳統(tǒng)文化。2018年1月,玉溪……[詳細]
  北城李家大院坐落于北城文星街南段,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大小分為九個組合體,每個組合體內(nèi)又分為3—5個院落,僅臨街鋪面就有24間,是北城富商李盛堂(1915年—1918年)建蓋的清式民居建筑群,風格獨特,石木雕紋巧奪天工,院內(nèi)具有五步一臺,十步一景的奇妙景觀。2001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月,北城李……[詳細]
  南算奘房(原名為“奘崩龍”,意為“德昂佛寺”)位于德宏州盈江縣弄璋鎮(zhèn)南算寨。據(jù)口述調(diào)查材料,該佛寺是德昂族留下來的,現(xiàn)在為傣族群眾所使用的佛寺。南算奘房是典型的干欄重檐式木結構佛寺,這是根據(jù)盈江天氣炎熱、雨季長、潮濕嚴重的實際而采用的建筑形式。這種建筑形式一是透風、涼爽,人不易得;二是樓板比地面高,可延長木板壽命,具……[詳細]
  鐵城佛塔,傣語“廣母姐列”,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胞波路步行街北側。因塔體之上有一棵古榕(菩提樹),盤根錯節(jié)的已將塔體大部分包裹,故又稱“樹包塔”。鐵城佛塔始建于清康熙年間。1740、1788年曾經(jīng)修繕,1985年又做了大的修葺,復建了四座小塔和四尊象征吉祥的異獸(嘎朵)。該塔屬實心磚塔,由主塔和四座小塔組……[詳細]
  佛光寺是位于云南省芒市鎮(zhèn)境內(nèi)的寺廟。傣語稱“奘貨信”,意為司署官家寺院,因傣文詩句“墮召浪能晚”(佛身光華如日月之意)而得名“佛光寺”。 占地面積2116.8平方米,建筑面積420.16平方米。大殿經(jīng)修復,面闊三間,寬12.8米,進深四間,長16.6米,重檐歇山頂,抬梁式結構。偏殿經(jīng)修復,面闊、進深均為二間半,重檐歇山……[詳細]
  南澗縣公郎鎮(zhèn)回營村是一個回民聚居的古老村落,全村現(xiàn)有村民400余戶2100多人。據(jù)《蒙化府志》、《蒙化志節(jié)稿》記載,早在元代時期就有回族的先民入籍公郎回營村。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定邊之戰(zhàn)”結束后,明軍中的回回軍人多留居在定邊縣境的要隘地帶(今公郎鎮(zhèn)回營村)。在明朝“移民就寬鄉(xiāng)”時,也有一些從事工、商的回回入戶……[詳細]
  真武閣又名玄帝閣,位于茈碧湖鎮(zhèn)九臺村,始建于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清雍正十一年增修(1733年),咸豐年間兵燹毀壞,光緒十三年(1887年)浪穹縣九氣臺村重修,1992年、1997年、2005年、2014年縣文管所對其進行維修。1980年被洱源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大理白族自治州人……[詳細]
  丘北錦屏文筆塔始建于道光二十八年春(1848年),由張君(知縣)帶領群眾建造,始建地為今丘北縣錦屏鎮(zhèn)密納村一帶。清咸豐二年(1852年),由金臺(時任丘北知縣)組織從城南(今錦屏鎮(zhèn)密納村方向)移建到丘北縣錦屏鎮(zhèn)東向青龍山頂上(又稱文筆山)。錦屏文筆塔為七層密檐式方形空心石塔,塔通高22米,臺基長、寬各5米,往上各層作自……[詳細]
  建水諸葛廟位于北正街旁,學政考棚北側,現(xiàn)存建筑有山門、正殿、配殿和白衣樓。諸葛廟系建水“七寺八廟”之一,始建于明朝后期,毀于清順治四年丁亥兵變。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重建時從原址遷移至今天的位置。……[詳細]
  建水縣崇正書院創(chuàng)建于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原址在西門外,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遷今址(建水臨安鎮(zhèn)書院街)。書院坐北朝南,共3進院落,縱深162米,寬70米,占地面積11340平方米,規(guī)模恢宏,布局嚴謹。進門左為監(jiān)院公館,右為鄉(xiāng)紳公社,再進為講堂;東西有學舍30環(huán)之;又進為藏書樓,底層為禮堂;左院耳樓為院……[詳細]
  永寧土司衙署:永寧土司制度始設于元朝,歷經(jīng)元、明、清、中華民國,至1956年民主改革廢除土司制度為止,世襲土司27代,歷時800多年。土司衙署原為多功能建筑群,后大部份被毀,僅存一內(nèi)院,屬清代建筑,為土木結構瓦屋面兩層樓四合院,外墻內(nèi)木,建筑風格獨特,門窗雕刻精細,構思獨特,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內(nèi)設有--臥室、經(jīng)堂。2……[詳細]
  老營李將軍府(原稱老營李家大院,包含老營原鄉(xiāng)政府、李德民和李俊民院)位于隆陽區(qū)瓦窯鎮(zhèn)老營村委會。建于清同治、光緒年間,坐西向東,占地面積約5畝,三進七院,現(xiàn)存建筑共計20余幢93間房屋,除兩院為獨立的四合院外,其余五院均 為屋宇相連,互相串通的院落建筑群。建筑風格具有清代漢式豪宅的特點,整體布局工整,建筑結構穩(wěn)定,雕飾……[詳細]
  八街文廟位于八街街道西隅。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建。民國年間,曾為八街小學、景秀中學校址。1950年以后,文廟又作為義八區(qū)解放委員會及原安寧縣第一區(qū)人民政府的駐地。八街文廟坐西向東,原大門朝北,名“大迎門”,門內(nèi)有泮池。今大門和泮池已無存,僅殘存原大門兩側的一對石刻楹聯(lián)。聯(lián)云:“水暖春池龍門鯉躍,風生月窟桂院飄香……[詳細]
  易門龍泉寺 明清 易門縣龍泉公園,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間,現(xiàn)存為民國十四年(1925年)所建,由前殿、天井、臺階、左右?guī)亢痛蟮罱M成,占地面積1433平方米。大殿為單檐歇山頂抬梁式土木結構建筑,面闊三開間。前殿為重檐歇山頂抬梁式土木結構三層樓房,面闊七開間,較集中反映了滇中地區(qū)民國時期的建筑風格![詳細]
  鳳羽古建筑群位于洱源縣鳳羽鎮(zhèn)境內(nèi)。鳳羽古鎮(zhèn)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素有“文墨之鄉(xiāng)”之美譽。2001年被公布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2009年被公布為云南省白族傳統(tǒng)文化保護區(qū)。2010年被公布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建筑群是明清以來白族歷史文化的縮影,古建筑群以古廟、古寺、古塔、古牌坊、古民居和照壁等眾多古代遺跡為主,十四院古民居……[詳細]
  大理金鎊寺漂來閣,一座年代明確(永樂十三年至洪熙元年,1415~1425)的明早期滄海遺珠,建筑風格、形制與云南其他幾個已確定為明早期的木構很有對照研究的意義,比起洱海西岸那個年代不明卻又非要說是元代的圣源寺觀音閣研究意義大太多了。這個三間小殿雖然外觀平平無奇,內(nèi)部的梁架、斗拱卻原真性極強,古意盎然,闌額七朱八白與地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