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祥找應(yīng)臺附近遺址為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詳細] |
峽口水庫于1966年開工興建,1970年基本建成投入使用。水庫承雨面積595平方公里,總庫容面5.2億立方米。轄區(qū)水面面積2730公頃,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有發(fā)電、旅游等綜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工程。福澤一方的溫峽口,也因秀美景色于2006年被水利部評為“國家級水利風(fēng)景區(qū)”。一壩鎖峽龍蛟縛,玉田萬頃人工湖。遠觀溫……[詳細] |
陽春臺賦碑位于鐘祥市。明弘治十年(1497),興獻王朱祐杬作《陽春臺賦》,以示對先皇圣德以及冊封后對鐘祥古今奇勝的感慨和先人圣哲的懷念。嘉靖十年(1531),由世宗將該賦刊刻于陽春臺上。碑高3.83米,二龍戲珠碑首,須彌座,額題“大明恭睿獻皇帝圣制陽春臺賦”。該碑對于研究明恭睿獻皇帝朱祐杬的生平及詩賦造詣提供了重要的實……[詳細] |
蘭臺書院位于鐘祥市郢中街道辦事處蘭臺路。建于清乾隆年間,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60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現(xiàn)存廂房兩棟,形制基本相同。均面闊六間26米,進深12米。磚木結(jié)構(gòu),單檐硬山灰瓦頂,抬梁式構(gòu)架。該建筑為研究清代地方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第五批)……[詳細] |
節(jié)孝可風(fēng)坊位于鐘祥市中山鎮(zhèn)中山村。建于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四柱三間五樓仿木結(jié)構(gòu)石牌坊。通高8.76米,寬6米,深2.8米。次間前后壁均作“八字門”,柱腳處設(shè)抱鼓石和石獅、石象。明間上層梁枋刻“旌表”,下層梁枋刻功名、建坊者及時間,梁枋浮雕花鳥人物圖案。該坊雕刻工藝精湛,浮雕動物栩栩如生,對于研究清代晚期的民風(fēng)、風(fēng)俗……[詳細] |
宋玉井位于鐘祥市郢中街道辦事處蘭臺路。傳為楚辭大家宋玉住宅之井,故稱宋玉井,又名楚賢井。清順治、康熙年間重修。井臺以漢白玉石平蓋,青灰磚砌井壁,圓形井口,內(nèi)徑0.5米,井身直徑1-1.5米,深約10米。該井是湖北楚文化的重要遺存。(第五批)……[詳細] |
少司馬坊位于鐘祥市城區(qū),明代。青石仿木結(jié)構(gòu)。六柱五門牌坊共三層,頂層為殿宇單檐歇山頂,檐下豎刻“恩榮”;二層橫書“少司馬”,左右為二層檐;下層為門柱,柱呈方形,柱腳有二個抱鼓和四個石獅。中部的三根橫梁皆有浮雕圖案,為鳳凰、牡丹、雙龍戲珠、魚躍龍門、松鶴遐齡等。(第四批)……[詳細] |
郢靖王墓位于鐘祥市九里鄉(xiāng)三岔河村,明代郢靖王朱棟之墓。占地8000平方米,封土呈橢圓形,長42米,寬12米,高10米。(第四批)……[詳細] |
石牌戲樓位于鐘祥市石牌鎮(zhèn)老街。始建年代不詳,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建。平面呈“凸”字形。分前臺、后室。前臺面闊4米,進深3.1米,單檐歇山灰瓦頂,抬梁式構(gòu)架,上為戲臺、下為過道;后室面闊三間12米,進深一間5.9米,單檐硬山灰瓦頂,明間抬梁式構(gòu)架,兩山穿斗式構(gòu)架。樓內(nèi)存嘉慶八年(1803)、九年(1804)、十七……[詳細] |
興王府鳳翔宮位于鐘祥市郢中街道辦事處察院街。明憲宗次子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受封興獻王時所建。面闊五間22.4米,進深三間12.4米。單檐歇山琉璃瓦頂,抬梁式構(gòu)架,前壁設(shè)格扇檻墻,門前設(shè)1.5米寬的回廊。(第三批)……[詳細] |
李陳崗遺址位于鐘祥市豐樂鎮(zhèn)邢臺村西北,西周遺址。面積約7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2-2米。采集陶片以泥質(zhì)灰陶為主,泥質(zhì)黑陶次之,紋飾有弦紋、方格紋、繩紋、附加堆紋、籃紋,器形有盆、缸、罐、鬲、豆等。(第三批)……[詳細] |
謝家灣古冶銅遺址位于鐘祥市東橋鎮(zhèn)金店村白果樹灣,東周遺址。面積約3.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左右。暴露出煉銅礦渣。采集陶片以夾砂灰陶為主,泥質(zhì)紅陶次之,紋飾有戳印紋、繩紋,器形有盆、豆、罐、鬲、鼎及范、筒瓦、板瓦等。(第三批)……[詳細] |
邊畈遺址位于鐘祥市九里回族鄉(xiāng)邊畈村余家山頭,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8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2米。1984、1986年兩次發(fā)掘。出土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泥質(zhì)灰陶次之,有少量泥質(zhì)黑陶,紋飾有弦紋、按窩紋,器形有鼎、豆、罐、碗等。(第三批)……[詳細] |
小皇陵位于鐘祥市郢中鎮(zhèn)高廟村蔣家廟西北400米。墓主范氏,明世宗嘉靖皇帝之奶媼,封一品夫人。墓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封土底徑約20米,殘高2.5米左右。墓前神道長250米,依次相對排列石獅、羊、駱駝、馬、武士各一對及立碑一通、龜趺二座、華表一對、牌樓一座。碑文記載嘉靖三十九年諭祭陸母范氏夫人之事。(第一批)……[詳細] |
左家坡遺址位于鐘祥市九里回族鄉(xiāng)南,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左右。采集有石斧和陶片。陶片以夾砂紅陶為主,有少量泥質(zhì)紅陶、黑陶和灰陶,紋飾有弦紋、刻劃紋,器形有鼎、碗、盆、豆、缽、圈足盤等。……[詳細] |
楊家廟遺址位于鐘祥市長灘鎮(zhèn)金星村,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1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2-2米。暴露出紅燒土。采集有石斧、刀、鑿和陶片。陶片以夾砂紅陶為主,泥質(zhì)灰陶次之,有少量泥質(zhì)紅陶和黑陶;紋飾有籃紋、方格紋、刻劃紋、繩紋、附加堆紋;器形有鼎、豆、罐、杯、碗、缸、壺形器及紡輪等。(第一批)……[詳細] |
馬家寨遺址位于鐘祥市東橋鎮(zhèn)金店村土房灣,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4.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2米。采集有石斧和陶片。陶片以泥質(zhì)灰陶為主,泥質(zhì)黑陶次之,紋飾有籃紋、繩紋,器形有缽、盆、罐等。屬屈家?guī)X文化![詳細] |
崔家臺遺址位于鐘祥市長灘鎮(zhèn)先鋒村北500米,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3.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5-2米。采集有石斧和陶片。陶片以夾砂紅陶為主,泥質(zhì)灰陶次之,紋飾有按窩紋、弦紋、籃紋,器形有鼎、盆、罐等![詳細] |
找鷹臺遺址位于鐘祥市長灘鎮(zhèn)大洪村雷家灣,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18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4米。采集有石斧、鑿、鏟、箭簇和陶片。陶片以夾砂紅陶為主,泥質(zhì)黑陶次之,紋飾有弦紋、繩紋,器形有鼎、碗、盆、罐、豆及紡輪等。……[詳細] |
鐘祥市博物館前身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設(shè)立于鐘祥縣文化館內(nèi)的文物陳列室,地址設(shè)在老縣城山陜會館。1959年遷至武郡書院,1961年又搬至縣大禮堂。1977年,經(jīng)鐘祥縣人民政府批準(zhǔn)成立鐘祥縣圖博館,與鐘祥縣圖書館合署辦公。1979年2月,經(jīng)鐘祥縣革命委員會批準(zhǔn)成立鐘祥縣博物館。1980年3月,鐘祥縣博物館與圖書館正式分離,館……[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