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烈公館王家烈,字紹武,桐梓小水人,生于1893年農歷5月27日。1911年畢業(yè)于桐梓高等小學堂,家貧輟學。曾于松坎至遵義間以背鹽為生,1912年去遵義,曾在遵義縣境教私塾。1914年8月,王家烈在遵義入伍,編入貴州省防國民軍,后改稱黔軍。歷任列兵、上等兵、下士、副班長、少尉排長、中尉排長、司務長等職。其間,曾隨隊參加護國戰(zhàn)爭,戰(zhàn)于川東、川南,“協(xié)守皇城”。后入湘參加0戰(zhàn)爭,并于1915、1917年,先后入貴州陸軍模范營和貴州講武學校學習,1920年返黔后,升任周西成營八連連長,從此追隨周西成馳騁于川滇黔境,以其沉穩(wěn)、直率、善戰(zhàn)的性格和功勛成為以周西成為首的桐梓系軍政集團主要骨干。1921年……[詳細] |
1935年1月,中央紅軍到達遵義后,0中央總負責人秦邦憲(博古)和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奧托·布勞恩,又名華夫)以及擔任翻譯工作的伍修權、王智濤就住在這里。在黨中央召開的遵義會議上,秦邦憲代表黨中央作關于反對敵人第五次"圍剿"的總結報告,會議對他在報告中把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紅軍遭到的重大損失,歸咎于"反動派力量的強大"等客觀原因進行了批評,認為報告基本上是不正確的。會后不久,在由遵義出發(fā)到扎西行軍途中,常委分工決定由張聞天替代秦邦憲為黨的總負責人,秦邦憲仍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擔任紅軍野戰(zhàn)政治部主任。李德,德國人,1932年……[詳細] |
中央紅軍長征經過遵義時,在遵義會議召開期間,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居住在遵義新城古式巷19號內。古式巷又名穆家廟,解放后更名為中山北路一巷。毛澤東等曾經居住過的房屋原為黔軍旅長(同屬川南邊防軍建制)易少荃(號懷芝)的私人官邸。此房坐南朝北,一樓一底的磚木結構建筑,其格局與遵義會議會址大體相仿。樓房鄰巷有一牌坊,四周高墻圍護。它背倚遵義勝跡桃源山,屹立于鱗次櫛比的樓房群中。樓房上下四周有走廊環(huán)繞,窗子為上下對開的鴛鴦窗,全用三角形的彩色玻璃鑲嵌。走廊頂壁有各種花飾。站在二樓的走廊上,可以眺望繁華的丁字口大街以及蔥翠的紅花崗山嶺。毛澤東住在樓上左前間,室內有黃褐色的銅床一張,床上鋪粗白布墊單,上置……[詳細] |
長崗鎮(zhèn)位于仁懷市的東南面,距市區(qū)37公里。毛澤東舊居位于長崗鎮(zhèn)中街西側的街后,前有小巷直達街心,前后左右均為民居。該住所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坐南向北,四合院青瓦頂,占地面積114平米,由正房、東西廂房組成,上廳面闊三間,通面闊8米,進深8米,東廂房一間,西廂面已被拆除。根據(jù)毛澤東時年的警衛(wèi)員陳昌奉同志后期到現(xiàn)場介紹和有關黨史考究,中央軍委在這里共收發(fā)朱德、林彪、聶榮臻等同志的致電、命令共17份。中央遵義會議后,國民黨蔣介石親自到重慶坐陣指揮,連續(xù)三天派出飛機共28架轟炸軍委駐地,丟了兩枚炸彈,其中一枚炸彈丟在上廳,打斷正堂房屋后瓦角后打在中二房板腰上,未炸,第二枚炸彈丟在天井中,也未……[詳細] |
黎庶昌故居位于貴州省遵義新舟禹門,又名“欽使第”。故居建于清代,由門樓、過廳、中廳、正堂、廂房、書房等建筑組成。坐北向南。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正堂面闊五間、通面闊23.80米,進深3間、通進深7米,穿斗式懸山青瓦頂。內有防火石缸2個。書房又名“拙尊園”,系黎庶昌著述、藏書處。建于清光緒十年(1884年),坐東向西。建筑面積102平方米。兩層木樓,面闊三間,通面闊16.2米,進深2間,通進深6米,穿斗式懸山青瓦頂。……[詳細] |
中共中央負責人遵義寓所在遵義新城古式巷。是一幢一樓一底洋房,距遵義會議會址約1公里。1935年1月上旬,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占領遵義后,中共中央的部分負責人在這里住宿和辦公。樓上3間自左至右是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的住室,樓下右邊一間是博古的住室,其他幾間住醫(yī)務人員和警衛(wèi)人員。1964年由遵義會議紀念館進行復原布置,并對外開放![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