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村位于東郭鎮(zhèn)東邊,南邊是上月,東臨下段,西邊隔河溝是白莊,北臨鹽堿灘。有老村、新村兩個自然村, 8個居民組,430戶,1670人。耕地2300畝,其中退耕還林500畝,產(chǎn)業(yè)以種植業(yè)和經(jīng)濟(jì)林為主。老村東、南、西三面有防洪石壩,高約五米,形成盆地。村南俗稱“犁鏵尖”。
下月村曾名下王村、楊家莊、月下村、月村。據(jù)說,最早落戶的只有楊姓、王姓兩家,楊家人多時叫楊家莊,王家人多時,叫王村或者叫下王村。后來,該村與上月村合并叫“月村”,因為上月在高處,叫上月;該村在低處,叫“下月”,F(xiàn)在人口多姓融合,“楊王李張喬,杜丁薛孟陶,胡白焦與蘇,許金周劉曹!睏钚、王姓較多。
關(guān)于“月下”村的來歷有這么個傳說:晉國時,有位大夫魏武子,其愛妾不生育。當(dāng)他病重時,他對兒子魏顆說:“我死后,一定要她為我殉葬!蔽何渥铀篮螅侯w不依父訓(xùn),趁月色私自將父親的愛妾送到中條山下一村莊,托付一位心地善良、樂于做媒的楊姓老人,讓其改嫁。第二年,秦桓公伐晉。晉國派魏顆做先鋒與秦將杜回交戰(zhàn),生擒杜回,秦軍敗退。魏顆立了大功,升為將軍。魏顆尋親,只記得“月下”村。月下村后來演變?yōu)橄略麓濉?
下月村自古文化底蘊深厚,出現(xiàn)過很多文人,被當(dāng)?shù)胤Q為“文鳳村”,清末稱為“秀才村”。漢朝時,太尉楊震、其子楊秉、孫子楊賜、曾孫楊彪一家四代太尉,皆出自下月楊家。清末楊馨桂與景梅九、閻錫山、李岐山留日同窗,義舉辛亥革命大旗,彪炳史冊。民國以來,文風(fēng)傳承,更是人才輩出,F(xiàn)在,該村有清華、北大生,以及旅美華僑。當(dāng)?shù)剡@樣稱該村“下了陶家坡,村里水庫窩,魚兒任爾游,秀才比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