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山西省 > 晉城市 > 沁水縣 > 張村鄉(xiāng) > 堡頭村

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張村鄉(xiāng)堡頭村概況

[移動版]

堡頭村簡介

一、基本情況

堡頭村位于張村鄉(xiāng)東南部,中次公路末端,東與陽城縣次營、固隆相鄰,北與陽城縣的賈寨、原莊相連,全村面積約14平方公里,由8個自然莊組成,設(shè)4個村民小組,共有526 口人,耕地總面積2940畝。 村黨支部現(xiàn)有黨員42名,其中男38名,女4名。2010年堡頭村黨支部被縣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堡頭村被授予“和諧村”稱號。多年來,村黨支部認真抓好各項工作,使各項農(nóng)村工作均處在全鄉(xiāng)的前列.

二、主要事跡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晉豫邊游擊支隊司令員唐天際,在山西陽城以南王屋山地區(qū)開展游擊戰(zhàn)爭,建立抗日根據(jù)地。他曾在堡頭村老坪上召開萬人軍民大會組織人民抗日。自1941年開始,日軍對張村鄉(xiāng)堡頭村連續(xù)“掃蕩”,鐵蹄所致,殺人盈野,廬舍為虛。除日軍頻繁掃蕩,實行三光政策外,天災又威脅著群眾。這一年久旱少雨,糧食欠收,人民少吃無穿,天災-,使人民掙扎在死亡線上。當時有個叫陳德厚的小學教師,在堡頭村大廟東耳房的墻上寫下了打油詩一首:

民國卅二年,旱的太可憐。

日寇常騷擾,土匪也兇險。

殺人又搶糧,挖洞挖的軒。

到處趕牛驢,燒房拿物件。

村村都搶窮,人民沒家園。

白天躲日寇,夜宿在田野。

乞丐如穿梭,尸體擺路邊。

難民到處有,窮苦不可言。

餓的兩眼花,妻子難顧全。

這首文理不太通達的打油詩是對當時天災-給人民帶來痛苦的真實寫照。為了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1942年春,經(jīng)沁南縣第二區(qū)委批準,由沁南抗日政府指導員劉哲(沁縣人)同志到堡頭村秘密發(fā)展黨員,劉哲于1942年3月10日在張裕鋒家介紹鄭世泰、鄭世奎、李應乾、張裕鋒四人參加了中國0,于1942年11月組建了堡頭村黨支部,支部書記由鄭世泰擔任。黨支部積極組織群眾轉(zhuǎn)移并和抗日政府組織地方武裝進行反“掃蕩”,發(fā)動群眾進行生產(chǎn)自救,組建了武委會、各救會和兒童團。武委會組織了“青抗先”。他們配合正規(guī)部隊積極開展反“掃蕩”,在老岺上摧毀日寇炮樓一座,現(xiàn)舊址仍存。從此,日軍不敢再來掃蕩了。兒童團站崗放哨盤查壞人,“青抗先”經(jīng)常到外邊開展游擊戰(zhàn)爭。廣大群眾開展生產(chǎn)自救,上山開荒種地,再加上政府救濟,初步解決了糧荒,餓死人的現(xiàn)象不再出現(xiàn)。0組織群總、領(lǐng)導群眾戰(zhàn)勝了天災-,度過了難關(guān),使堡頭人民過上了比較安寧的生活。黨支部還組織群眾斗地主、分田地,實行土地改革,反0反霸,動員民兵參軍支前,并不斷發(fā)展壯大,到1948年已發(fā)展黨員33名。

三、抗戰(zhàn)期間革命烈士

作為一個革命老區(qū),堡頭村許多人都積極參與革命,建國前參政參軍人數(shù)達到48人,占當時總?cè)丝诘?%,其中在政府工作的16人,在軍隊的32人,隨軍西進、北上、南下,許多人在革命中犧牲。

杜日新:沁水縣-干事,1921年出生,1941年參加革命,1942年在圪陶河被日寇殺害。

劉鳳瑞:十三旅三十九團排長,1920年出生,黨員,1945年參加革命,1946年在呂梁作戰(zhàn)中犧牲。

王安正:十三旅十團連長,1926年出生,黨員,1945年參加革命,曾榮立三等功,1947年在南渡黃河中犧牲犧牲于晉中戰(zhàn)役。

劉銀虎:沁南縣堡頭村村公所公安員,生平不詳,1941年參加革命,1941年10月日軍掃蕩,犧牲于沁南縣臥虎山。

張四明:沁南縣北板橋村財糧主任,生年不詳,1942年參加革命,1942年在沁南縣莊上村被日寇殺害。

李士旺:參戰(zhàn)民兵,,1941年在臥虎山被日寇殺害。

李國林:十三旅班長,1926年出生,1945年參加革命,1946年犧牲于云南前線。

杜海如:游擊戰(zhàn)犧牲。

譚洪文:十旅戰(zhàn)士,1921年出生,1945年參加革命,1946年在平遙戰(zhàn)斗中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