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山東省 > 濟南市 > 鋼城區(qū) > 棋山國家森林公園 > 穆家寨村

山東省濟南市鋼城區(qū)棋山國家森林公園穆家寨村概況

[移動版]

穆家寨村位于萊城東南24公里處。東鄰白冶子村,西靠楊家樓村、高家莊村,北與西馬泉村、中馬泉村相鄰,南面是圈里村。2002年全村總戶數(shù)67戶,231口人,均為漢族,耕地面積170畝。

據(jù)碑文記載,明朝萬歷年間,穆姓由蒙陰五陡遷此建村,并在此建一山寨,故名穆家寨。后有魏姓由南下冶遷此,兩姓和睦相處,代代聯(lián)姻。后又有李姓由辛莊遷入,魏、穆兩姓仍為大戶。

清末民初,該村屬顏莊區(qū);抗戰(zhàn)期間,萊蕪劃為三個縣,該村屬顏莊區(qū);1958年歸鄭王莊人民公社;1959年2月,鄭王莊公社與顏莊公社合并為顏莊公社,該村歸顏莊公社所轄;1984年4月屬顏莊辦事處;1985年10月撤處并鄉(xiāng),設(shè)立里辛鄉(xiāng),該村歸里辛鄉(xiāng)所轄;1995年10月里辛鄉(xiāng)改為里辛鎮(zhèn),該村仍歸里辛鎮(zhèn)管轄至今。

1942年糧食欠收,又加上黑熱病流行,全村餓死、病死十幾口。村民穆克正一家就死了3口,村民李維福家中人口多,因缺糧愁得上吊自盡。村民逃荒要飯,有的下山西,有的下東北,村中所剩無幾。再加上-反動派一師、四師的搜刮,更加民不聊生。

1945年,0員魏洪欽領(lǐng)導村民實行減租、減息,后與高家莊、白家莊村-合組織農(nóng)救會,魏洪欽任會長,劉贊孔任指導員。1947年斗地主、打土豪,進行土地改革后又成立互助組、合作社。1957年由高家莊、白家莊、穆家寨、三馬泉等村成立聯(lián)社,魏洪欽任社長。1958年人民公社后與高家莊村、白家莊村為一個大隊,1980年改為行政村。

穆家寨村西面有一條河,河上無橋,村民出門、種田,都必須要蹬河而過,過河后還要爬一段陡坡,交通十分不便,村里幾代人都想改變這種狀況。1998年,在上級領(lǐng)導的大力支持下,投資25萬元用挖掘機械挖運土石4萬多立方,建立了2座石拱橋和1公里多鄉(xiāng)村公路,極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產(chǎn)和生活。穆家寨村自古以來缺水,吃水要到河底去挑。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村民先后在村周圍打了5口大口井,雖有2口有水,但因無經(jīng)濟能力配套,還是沒能解決缺水的問題。直到1999年村里多方籌資,才使村民吃上了自來水。

路通了,電通了,水有了,村民的干勁更足了。村民們在農(nóng)業(yè)、林果、養(yǎng)殖等方面“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日子越過越紅火,村莊的面貌也大有改觀。村民們富裕了,加大了教育投入,近幾年來,先后有30多人考入中專以上院校深造,其中研究生2人,本科生10多人,成為里辛鎮(zhèn)按人口比例出大學生最多的村。村民魏洪勤大兒、三兒考取了山工大,二兒考中西安交大研究生。村民魏洪利目不識丁,大兒子考入泰安師專,二兒子考入青島紡織學院,在村中引起巨大的反響。

穆家寨村民正直善良,富有正義感。舊社會土匪橫行,燒殺擄搶,無惡不作。該村村民與中馬泉村-合,在磨臍頂建山寨。土匪來搶,村民們堅守山寨,婦孺運石,青壯年堅守在城墻。有一土匪爬上城墻被村民用石塊砸死,土匪惱羞成怒,決心要把村民困死在山上,一直圍困了三天三夜,后因舊政府派軍援助,一無所獲的土匪把穆家寨村的房屋全部燒光而退。但村民并沒被土匪的惡行所嚇倒,在紅山慘案后,棋山保成立了以對付土匪為目的的組織“紅旗會”,臨近村也相繼成立了“黃紗會”、“黑旗會”。1929年正月,三會在銀山與500名土匪搏斗,大獲全勝,截留土匪搶劫的大批牛羊和大宗財物,并把土匪趕出幾十里以外。沒過幾天,棋山保的50余名紅旗會的會員,與400多名土匪在朱家莊遭遇,會員們與土匪奮力拼博,犧牲了15人。穆家寨村19歲的村民魏洪遠,被俘后寧死不屈,最后被土匪用梭標由左耳孔扎入穿透右耳殘酷殺害。為紀念烈士,棋山保的人民捐資立碑,現(xiàn)立于棋山觀抗日陣亡烈士碑右側(cè)。舊政府縣長劉升營親自在顏莊召開大會悼念烈士,并發(fā)給烈士家屬撫恤金200銀元,但都被當時的村霸獨吞,烈士家屬分文未得。1942年紅旗會員在村民魏成名帶領(lǐng)下,在本鎮(zhèn)孫家?guī)X南、桃行村東三瞪眼處,圍困了被八路軍打得彈盡糧絕的“中央道”會員100多名,繳其-。紅旗會后經(jīng)整編,成立了抗日隊伍十一中隊(相當于營的編制),魏成名任隊長,焦家莊的任青汶任連長,由上級派來的人任指導員,成了八路軍的主力隊伍。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穆家寨村是八路軍的常駐地,八路軍的一個貿(mào)易局和一個修械班,在此駐扎的時間最長。村民在生活異常困難的情況下,仍不斷為八路軍籌糧,軍民互幫互助,魚水情深。后來八路軍十團的直屬隊在本村駐扎多時,不幸被日寇包圍在白冶子溝,100多人幾乎全部遇難。

解放后,村里人經(jīng)過幾十年的奮斗,逐漸改變了貧窮落后的狀況。特別是自1989年以來,村里通了公路,吃上了自來水,大力發(fā)展了林業(yè)、養(yǎng)殖業(yè),把原來單一的本地特產(chǎn)酸石榴,改良為“半口”(酸甜適中)石榴和甜(蜜)石榴,還發(fā)展了一種開紅、白兩種花的石榴,開紅色花的結(jié)紅籽石榴,開白花的結(jié)白籽石榴,甜度也超過了其它石榴的特色品種。村里家家種石榴,不少戶建有石榴園,種石榴成了村里人致富的好門路。2001年,村民魏洪方、魏如國都投資萬元建了養(yǎng)雞場,收入十分可觀。

充分利用山區(qū)優(yōu)勢,多業(yè)并舉、全面發(fā)展的穆家寨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數(shù)據(jù)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