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石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石篇

石窟庵
   石窟庵位于吐含山,是韓國典型的石窟寺廟。石窟庵是第24號國寶,其正式名稱為石窟庵石窟。1995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它是一處以花崗巖建成的人工石窟寺院。新羅(57 B.C.-A.D. 935)時期的751年(景德王742-765年在位)由金大城(700-774)開始建造,經(jīng)24年后于774年 (惠恭王765-780在位)才完工。 據(jù)說石窟庵與佛國寺建于同一時期。高麗時期[新羅末期,0的朝鮮半島重新統(tǒng)一后建立的王朝(918-1392) 的史書《三國遺事》中記載,金大城為了現(xiàn)世的父母而建造了佛國寺,又為了前世的父母建造了石窟庵。 石窟庵位于吐含山(海拔745米)東面的山峰,…[詳細]
金沙石場熬家墳石刻
  敖家墳石刻位于貴州省金沙縣石場鄉(xiāng)鹿樓村,由南北兩組墓群組成。南墓群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北墓群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兩墓群間隔30余米,依山而建,逐級升高,墓圍占地1200余平方米。該墓群系葬敖正科祖孫三代七人,據(jù)北墓群碑文記載:正科祖輩,家境貧困,到其父敖治國時,家境漸富,治國死后,正科繼承家業(yè),成為一方巨紳,清光緒二十二年(1894),正科獨子年輕早喪,又二年正科亦忘,只剩下兩代居孀,歷經(jīng)兩年,敖氏遺孀建成北墓群。事過不滿十載,敖氏遺孀先后全歿,正科一門絕,族中人憫之,罄其遺產(chǎn),修建南墓群安葬,名“敖氏節(jié)墓”,南墓群平面形狀如鐘,分為四層臺,底層是一石墁壩,由此登上十五…[詳細]
額河奇石城
  額河奇石城位于阿勒泰市團結(jié)路市場內(nèi),乘坐公交車1路、101路都可直達。占地面積一千余平方米,內(nèi)有1萬多塊奇石。額河奇石產(chǎn)于橫貫阿勒泰山脈由千百條河流匯聚而成的額爾齊斯河水域。額河石屬硅質(zhì)石,質(zhì)地堅硬細膩、溫潤光高,水洗度好,因為河水中含有多種礦物質(zhì),經(jīng)過千百年的物理、化學(xué)的作用,石頭的表面生成了一層“包漿”,使額河石古樸高雅![詳細]
齊明帝蕭鸞興安陵石刻
  齊明帝蕭鸞興安陵,位于丹陽市荊林鄉(xiāng)三城巷東北約0.5公里處。蕭鸞,是齊景帝蕭道生之子,繼廢帝海陵王為帝,于永泰元年(498)卒,謚明帝,廟號高宗,葬興安陵。陵東向,已平。陵前尚存石獸一對,南為麒瞵,北獸肢體已殘,僅存其后部湮沒土中。麒麟身長3.02米,殘高2.7米,頸高1.35米,體圍2.78米,四足已失,造型仰首垂尾,短頸,獨角,已殘,頷下垂長須。翼的形狀別致,由四小翼組成,與胸前長毛渾然一體,秀美多姿,極富裝飾性,獸脊隆起,由頭至尾雕飾成連珠,琢工細膩華麗。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diào)整公布齊明帝蕭鸞興安陵石刻南朝(498年)丹陽縣荊林三城巷北1988年作為“丹陽南朝陵…[詳細]
黃陵千佛寺石窟
  千佛寺石窟又稱萬佛寺、石空寺、千佛洞等。位于延安市黃陵縣西四十公里處的雙龍鎮(zhèn)峪村西,石窟開鑿于半山石崖間。此窟為單室窟,窟口處鑿石為三開間雕石作仿木構(gòu)窟檐,明間寬2.02米,通寬5.04米。檐柱為八角形,為寶裝覆蓮住礎(chǔ)。柱頭之間以闌額相連,施四鋪斗拱,櫨斗出單抄,令供上施替木,上承檐枋。平柱上有3處宋崇寧年間下(1102年~1106年)游人題記。此窟窟檐為陜西石窟中保留完好的原物,是研究宋代建筑的珍貴資料。石窟平面呈“凸”形,坐西向東,窟口為方形,寬2.4米,深2.6米,有佛像60余尊?呖谧笥矣蟹瘕惛饕粋,以二園柱與洞口隔成三間,成檐廊。上有二層斗拱。這是宋代的仿建筑雕鑿,極為壯麗。中間是入…[詳細]
石鼓峽
  石鼓峽位于麟游縣城北5公里的縣北村,澄水河南岸?邇(nèi)有唐代雕刻佛像一尊,趺坐于蓮臺之上,造形高大逼真,蓮臺雕作細膩傳神。石窟洞口被一棵形似華蓋的古柏遮掩,風(fēng)雨難入窟內(nèi)。澄水流經(jīng)此處,兩岸巨石疊嶂,沖出一峽,狹窄如線,河床高低相差10余米,水流湍急,飛瀉直下,濤聲如擂鼓,故名“石鼓峽”。石鼓峽不像想象中的峽谷那樣,人在峽谷中穿行,而是河流在這里沖刷出一條峽谷,人只能在峽谷上方往下谷底部俯視,峽谷雖然不大,但氣勢卻顯出不一般,尤其是石鼓峽上方一座依山開鑿的石佛很有意思,石佛頭頂上方長出一棵古松,巨大的樹冠嚴密地遮罩著石佛,使石佛能避免風(fēng)雨侵蝕,長期保存至今。歷-古學(xué)者都在考證,是先有這尊石佛,還是…[詳細]
瀏陽石牛寨
  瀏陽石牛寨風(fēng)景區(qū)地處瀏陽北部撈刀河上游,坐落在連云山脈的石柱峰腳下形似巨龍騰云,金牛奮蹄!岸-沙府,尾搭平江縣,景區(qū)距離瀏陽市45公里,長沙市65公里,平江縣3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石牛寨,是一座極其險要的紅砂巖石山,因從側(cè)面看酷似一頭臥伏的大石牛而得名。于平地突兀隆起的石牛寨,四壁陡峭險峻,上山只有險徑一條,沿途有道狀若鯉魚脊背,凹凸不平的窄徑兩側(cè),筆立著“萬丈”懸崖。石牛寨雖不過300米高,但地形極其險要,專家呼其為“長沙境內(nèi)第一險峰”。石牛寨風(fēng)景秀麗、勝景云集;朝霞夕照,鳥語花香;環(huán)境清凈優(yōu)雅,氣候宜人;風(fēng)門口--行風(fēng)播雨;百巖潭—飛瀑凌空;亂石迷宮—儼然擺下八卦陣;真人洞、蓮花洞、雙珠…[詳細]
巨石陣
  巨石陣(Stonehenge)又稱索爾茲伯里石環(huán)、環(huán)狀列石、太陽神廟、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欄、斯托肯立石圈等名,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位于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約建于公元前4000~2000年(2008年3月至4月,英國考古學(xué)家研究發(fā)現(xiàn),巨石陣的準確建造年代距今已經(jīng)有4300年,即建于公元前2300年左右)。在英國人的心目中,這是一個神圣的地方。 這個巨大的石建筑群位于距英國首都倫敦120多公里的一個空曠的原野上,占地大約11公頃,主要是由許多整塊的藍砂巖組成,每塊約重50噸。巨石陣不僅在建筑學(xué)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天文學(xué)上也同樣有著重大的意義:它的主軸線、通往石柱的…[詳細]
龍門石窟賓陽洞
  賓陽洞在西山石窟內(nèi),共有三個,分為賓陽南洞、賓陽中洞、賓陽北洞。“賓陽”意為迎接出生的太陽,是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所營造的洞窟之一。賓陽中洞是北魏時期代表性的洞窟,開工于公元500年,歷時24年建成。后因政變和主持人劉騰病故等原因,計劃中的三所洞窟僅完成了一所即賓陽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賓陽中洞內(nèi)為馬蹄形平面,穹窿頂,中央雕刻重瓣大蓮花構(gòu)成的蓮花寶蓋,蓮花周圍是八個伎樂天和兩個供養(yǎng)天人。洞內(nèi)為三世佛題材,即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佛,主佛為釋迦牟尼。由于北魏時期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主佛釋迦牟尼面頰清瘦,脖頸細長,體態(tài)修長。 洞中前壁南北兩側(cè),自上而下有四層…[詳細]
客鳥尾石筍
  客鳥尾石筍“這里的奇石真是嘆為觀止,在全國來說也是難得一見!”這是一位旅游發(fā)燒友暢游惠來縣靖海鎮(zhèn)客鳥尾石筍之后由衷發(fā)出的贊嘆。這片海濱石筍區(qū)被大自然長年累月的雕琢、加工和呵護,出落得美輪美奐、神奇脫俗。石筍區(qū)由一個伸人海中的小山頭和周圍一片片或聯(lián)結(jié)或分散的大小石頭組成,初來乍到者立即會被目不暇接的神奇石頭所征服:小山頭像一個巨大的山水盆景,它最高處的石頭是一頭引頸眺望的“海獅”,像是要跑到岸上溜達溜達;海獅的腳下,是千姿百態(tài)、五彩繽紛的“錦緞”,每一個方寸之間各有各的圖案和美妙之處,像動物又像花朵,這些圖案表面滑爽近乎晶瑩剔透。小山頭四周的石頭更顯個性和特色,有的像一個個破土而出的竹筍,彰顯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