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民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民居篇

紂王殿村傳統(tǒng)民居
  鶴壁市淇縣黃洞鄉(xiāng)紂王殿村,位于豫北太行山深處,有著“一腳踏三縣”的地理奇觀。村落群山環(huán)擁,山清水秀,猶如一處世外桃源。一座石頭古城懸空山腰,城中道路曲折纏繞,千回萬轉,猶如迷宮,被游人稱作“石頭城”。相傳3000多年前,殷紂王帝辛在此屯兵練武12年,便是從此湖取水釀酒。此外,紂王殿村的馬軍峪、殺人臺、皇姑庵等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無不演繹著殷紂王的傳說。據記載,殷紂王曾在這里屯兵訓練,積蓄力量以圖大業(yè)。紂王為了把掠來的奴隸訓練成能夠打仗的將士,同時又為防止奴隸逃跑,便選擇了今天紂王殿村所在的山谷。這條山谷四面環(huán)山,只有東面兩條山溪交會處有一個山口可供出入,而這山口三面靠山,一面臨崖,山高谷深,地…[詳細]
祝家樓古民居
  祝家樓古民居位于紅安縣華家河鎮(zhèn)祝家樓村,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民居由三條南北縱深、互相平行的巷道相連,每條巷道口均建有門樓,自東向西依次為花門樓巷、曹門樓巷、香鋪行巷。花門樓巷兩側為祝正本老宅、祝尚珍老宅、祝尚貴老宅、祝正林老宅、祝建功老宅、祝中洲老宅、祝先滿老宅、祝先輝老宅;曹門樓巷兩側為祝正英老宅、祝正寧老宅、祝中斌老宅、祝永海老宅、祝先楊老宅、祝正喜老宅、祝尚方老宅、祝忠漢老宅;香鋪行巷兩側為祝永柱老宅、祝永神老宅、祝尚正老宅、祝尚信老宅、祝忠珍老宅、祝尚紅老宅、祝正權老宅,均為穿斗式梁架結構,青磚墻,布瓦鋪蓋,上鋪木0,0之間互通,墻體上部飾以彩繪。祝氏宗祠建于清道光乙未年(1…[詳細]
福祿岌民居群
  福祿岌民居群(含含鎮(zhèn)東樓、竹林居、崇本樓、州司馬第、本立居、季立居),是隱藏在城市中的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梅州市梅江區(qū)三角鎮(zhèn)泮坑村福祿岌,由鎮(zhèn)東樓等六座從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古建筑組成。民居群中,以鎮(zhèn)東樓為最,這座由馬來西亞華僑熊舉賢兄弟六人合力在民國時期建造的樓房,歷時長、樓層多、造價高,在當時粵東地區(qū)來說是極具影響力的,所以起名“鎮(zhèn)東樓”,就連門匾都是時任廣東省主席吳鐵城所題寫。鎮(zhèn)東樓為六杠三進三層結構,在民國時期的梅州客家建筑中,樓層多以兩層為主,而鎮(zhèn)東樓突破這個界限,采用了三層結構。鎮(zhèn)東樓最終以32萬兩白銀的總造價完工,對比當時梅江橋花費12萬,聯芳樓花費24萬,就說明了鎮(zhèn)東樓對建造的…[詳細]
荊坪村民居群
  荊坪村民居群 時代為明至清。位于湖南省中方縣中方鎮(zhèn),此為一處歷史悠久的古代民居建筑群。 荊坪村位于水河西岸,民居群包括潘氏宗祠、關圣殿、五通神殿、伏波宮、古驛道、古井及眾多民居院落等建筑。潘氏宗祠位于村口之河岸邊,占地300平方米,與關圣殿、五通神殿連為一體。伏波宮在村北約兩公里處,始建于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為祭祀漢代的伏波將軍馬援而立,F有單檐硬山頂三開間正殿一棟,其主體結構之梁架仍為明代原物。金柱用料較大,墊以櫍。月梁、過梁及角背,皆有雕刻精美的紋飾,作法古樸,此為省內保存較少的明代建筑遺構之一。 荊坪村集生產、居住、祭禮、議事、讀書、娛樂為一體的自然村莊,其布局合理,功能齊…[詳細]
杏園古民居
  閩清杏園古民居坐落在福建省閩清縣鹿角村360號,始建于1925年-1927年間,占地面積2500多平方米,整個建筑集明清、民國及南洋建筑風格,是一座獨具特色的南方古民居。杏園始建于1925年-1927年間,由鹿角劉氏二十九世劉觀邱出資興建。劉觀邱生于1899年(光緒巳亥年),早年赴南洋創(chuàng)業(yè),開設和利園農場,后歸國返鄉(xiāng),在鹿角家鄉(xiāng)親自設計建新厝,新厝建成后,將西邊一半房產售讓給其兄劉觀泗,因劉觀泗號杏村,劉觀邱字素園,兩兄弟字號中各取一字,故命名為“杏園”。​1987年,劉觀邱四個兒子將杏園東北、西北面洋樓進行了改建,在主體格局不變的情況下,形成四合院落的總體布局。2020年由劉觀邱…[詳細]
溪西南側程氏民居
  溪西南側程氏民居位于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qū)臨江鎮(zhèn)平山村,程讓平祖居南側。建于清晚期。坐西朝東,由門臺、正屋、廂房組成合院式木構建筑。門臺為磚木混合結構,單開間,懸山頂,山墻磚砌抹灰。進深三柱。板瓦灰脊,脊上灰塑卷草紋。圍墻與門臺相連接,呈內凹形,下部塊石壘砌,上部磚砌抹灰。北廂房為三間兩層木構建筑,硬山頂,前帶腰檐,底層帶前廊。東側盡間廊圍入室內。南廂房形制與北廂房相同,于2007年按原樣恢復。正屋面闊九間,單層木構建筑。雙落翼懸山屋頂,板瓦灰脊,脊上灰塑卷草紋,脊上翹。明間進深七柱十四檁,抬梁穿斗混合梁架,前后帶廊,前廊上設船篷軒。屏門后設內0-。明間前門后設鎦金斗拱,梁架、槅扇雕刻精致。程氏民…[詳細]
日本民居園
  日本民居園也稱日本古民居野外博物館(Japan Open-Air Folk House Museum),坐落在關東地區(qū)神奈川縣川崎市多摩區(qū)。它于1967年開園,主要是為了保存正在迅速消亡的古民居而設立的,肩負著傳承日本古民居歷史文化的重任。民居園內遷移或復原了許多江戶時代的民居,共可分為旅館、信越村、關東村、神奈川村、東北村共5個區(qū)。五個區(qū)內分別展示了日本東部地區(qū)代表性民居、水車小屋、船頭小屋、吊腳樓、歌舞伎舞臺等25個建筑,而且其中的18個建筑已經被指定為國家級或縣級重要文化遺產。此外,民居園內還專設了民俗資料館,收藏了很多與民居相關基礎知識的資料。自開園以來,每天都有很多日本游客光顧這里,…[詳細]
百丈巖古民居
  百丈巖古民居建筑群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團風縣東北部,龍王山腳下,距團風縣城50公里。古宅建筑群為典型明清古建筑,依山而建,山青水秀,和諧寧靜,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的人居環(huán)境,是創(chuàng)意寫生、協會研討、-休閑的好地方。中灣林祝堂舊居:三米寬的青石板,拾級而上百余步,進入中灣古民居。林祝堂舊居主建筑一進三幢九大間,室內有天井六個,為懸山頂式磚木結構建筑,青磚布瓦,全部是青條石疊起的臺基。門廳與前廳間,前廳與正廳間均設有天井,上可采光,下可排水。正廳梁架采用穿頭式與抬梁式的混合結構,室內天花板構成各種形式的“軒”,室內橫梁,梁架上有精致的雕刻,托墊木柱的石墩上雕刻的飛禽走獸栩栩如生!按呵锶f古”牌…[詳細]
中龍院古民居
  中龍院古民居位于新寧縣一渡水鎮(zhèn)石樓村,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古民居由何儒達等兄弟修建,系“三渡水節(jié)孝坊”所旌表之人李趙錢之妻何氏的出生地,該建筑占地1710平方米,坐西南朝東北,為三進二天井、三重封火山墻圍成的院落式布局。2011年被邵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民居設計精巧俊秀,布局主次分明,呈左右對稱之式,分為前院和后院,前院為主體建筑。其坐西南向東北,三進、二天井、三重封火山墻,飛檐起角,檐面施油彩。房屋兩橫兩縱,結構巧妙精密,四屋相連,又互相通達。民居主人系秀才出身,精通書法、繪畫。古民居木作雕刻古樸精致,石刻精湛非凡,繪畫半工半意,書法端莊飄逸,是一渡水古建筑群的重…[詳細]
三益于氏民居
  三益于氏民居位于西安市長安區(qū)大兆鄉(xiāng)三益村六組于福明家中。該民居始建于清代晚期,一直作為民居使用,1990年翻修過門樓,1996年對廳房北側墻、個別窗戶以及臺基加以更換。于氏民居坐南向北,為二進院落,主要分為門房、廳房、上房、四廂房七部分,東西總長42.3米,南北寬10.6米。門房和上房均為面闊3間,進深3架,硬山式頂,屋面為平鋪的灰陶板瓦,兩面坡南、北兩側為板瓦平鋪的垂脊。上房西側有木質樓梯,可通向0。兩院廂房形制相同,均為相對的兩廈房。為面闊兩間,兩扇對開板門,木格窗。廳房:坐西向東,面闊3間,進深5架,硬山式頂,屋面為平鋪的灰陶板瓦,兩面坡南、北兩側為板瓦平鋪的垂脊,正脊由波浪紋花磚鋪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