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紀念館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紀念館篇

隰縣晉西革命紀念館
  晉西革命紀念館位于臨汾市隰縣縣城西南1.8公里處的車家坡村龍鳳山腰,紀念館總建筑面積3420平方米,主體建筑面積3252平方米,陳展面積2780平方米;設有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3個展廳,包括黨的早期活動,即創(chuàng)建革命武裝、紅軍東征、晉西會議、午城戰(zhàn)役、根據(jù)地建設、晉西事變、東川戰(zhàn)役、全區(qū)解放、踴躍支前、偉大勝利等單元內容。2009年12月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紅色鏈接 晉西革命根據(jù)地,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依靠廣大民眾的支持創(chuàng)立的,它是晉綏革命根據(jù)地的一部分,也是山西革命老區(qū)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形成于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的烽火歲月。晉西,泛指山西沿黃(河)…[詳細]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北川地震紀念館)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再造一個新北川,北川老縣城作為地震遺址保留。四川省委、省政府決定將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以下簡稱地震紀念館)作為災后精神家園重建的“一館三地”的龍頭項目建設。地震紀念館于2013年5月9日正式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截至目前,地震紀念館已累計接待社會公眾超過1000萬人次,單日接待最高量達3萬人次。地震紀念館包括室內場館和室外遺址兩部分。室內場館包括主館(地震紀念館)、副館(地震科普體驗館),室外場館包括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沙壩地震斷層、唐家山堰塞湖遺跡,地震紀念館具有紀念、展示、宣傳、教育和科研功能。地震紀念館先后獲得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詳細]
永和紅軍東征紀念館
  紅軍東征永和紀念館位于永和縣閣底鄉(xiāng)東征村,距縣城80余華里。2005年重新修建的紅軍東征永和紀念館,占地2500平方米,以“英明決策筑輝煌”、“紅軍東征在永和”和“老區(qū)人民愛紅軍”為主題分三個展廳,用大量的實物圖片、塑刻作品等真實地再現(xiàn)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東征歷史畫卷,全面展示了當年東征紅軍的豐功偉績。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毛澤東主席、彭德懷總司令率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進行了著名的渡河東征,壯大了紅軍力量,促進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推動了抗日救亡運動的發(fā)展。在紅軍東征期間,毛主席率總部人員兩次進駐永和縣,前后共居住了十三個日日夜夜。在永和,主席親自指揮了在山西的對敵斗爭;在永和,…[詳細]
浙東浙南部隊會師紀念館
  古木蔥蘢,戰(zhàn)斗精神永垂不朽;舊址新顏,革命事業(yè)薪火相傳。4月16日,浙東浙南部隊會師紀念館在黃巖區(qū)上鄭鄉(xiāng)農林村浙東浙南部隊會師原址開館。省委原副書記陳法文、市委副書記周國輝共同為紀念館揭幕。市委常委、黃巖區(qū)委書記黃志平和原括蒼游擊隊老同志等出席開館儀式。巍巍括蒼山,見證了兩軍會師的光輝業(yè)績;悠悠黃巖溪,吟唱著革命先輩的英雄贊歌。浙東浙南部隊會師紀念館是市區(qū)兩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早在上世紀30年代開始,中共黨組織和紅十三軍及浙南游擊隊就在黃巖上鄭圣堂開展革命斗爭。1948年4月7日,浙東臺屬“鐵流”部隊和浙南括蒼支隊在圣堂勝利會師。此后,兩支部隊并肩作戰(zhàn),壯大了革命力量,拓展了武裝斗爭新局面…[詳細]
沂蒙母親王換于紀念館
  2003年9月19日,沂蒙母親王換于紀念館在她的家鄉(xiāng)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鄉(xiāng)東辛莊隆重舉行開館儀式?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在中國0人創(chuàng)建沂蒙根據(jù)地的抗日活動中,她數(shù)十次出色地完成情報傳送任務;1938年冬,已年過半百的王換于光榮地加入了中國0,先后任村婦救會長,艾山鄉(xiāng)副鄉(xiāng)長。由于她對黨的忠誠和積極的工作,是當時著名的沂蒙“四大娘”之一,其家成為著名的抗日堡壘戶。1939年春以后,0蘇魯豫皖邊區(qū)省委、山東分局、山東縱隊就經常住在王換于家。同年6月-、朱瑞率八路軍第一縱隊機關到沂蒙后,也較長時間住在王換于家。從此,王換于的主要工作就是率全家照顧好領導的生活起居和撫養(yǎng)戰(zhàn)時托兒所的孩子。戰(zhàn)時托兒所最多時達50余…[詳細]
潘漠華紀念館
  潘漠華是筆名原名愷堯學名潘訓1902年出生于宣平縣(今屬武義縣)坦洪鄉(xiāng)上坦村。早年就讀于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參與組織晨光社和湖畔詩社。他一位堅強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同時又是一位著名的左翼作學家,詩人革命者。他與應修人,汪靜之,馮雪峰一起被譽為我國詩壇的“湖畔四君子”。四歲上的私熟,13歲宣平縣師范講習所畢業(yè)后,曾任上坦上陶小學教師。1920年考取浙江一師,在校參加新文化運動,曾組織新文學團體“晨光社”,參加“湖畔詩社”。1924年考入北京大學,加入共產黨1926年冬離開北大到武漢參加北伐軍,擔任政治部工作。1927年9月回宣平發(fā)展黨組織。1928年夏先后到廈門開封北平等地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30年…[詳細]
冕寧紅軍長征紀念館
  紅色冕寧紀念館”是冕寧縣十二五規(guī)劃的重大建設項目,館名由劉伯承元帥之子劉蒙將軍題寫。2015年5月22日,在慶祝紅軍長征過冕寧暨“彝海結盟”80周年之際,“紅色冕寧紀念館”向全縣各族群眾和八方游客免費開放試運行;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在中央軍委有關部門,冕寧籍抗戰(zhàn)烈士家屬,解放戰(zhàn)爭烈士家屬,抗美援朝志愿軍烈士家屬及群眾的大力支持下,補充了紅軍長征時期用過的0彈藥實物,“榮哀證”,“烈士證”,“土地證”等,使“紅色冕寧紀念館”的展陳文物、器物和資料得到了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凹t色冕寧紀念館”是革命老區(qū)——冕寧縣十二五規(guī)劃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大文化建設項目,是在中宣部、國家發(fā)改委、國家旅游局、國家文物局…[詳細]
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
  位于華北明珠、中國5A級旅游景區(qū)白洋淀的雁翎隊紀念館,近日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第三批省級愛國主義基地。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為更好地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推動群眾0國主義教育活動深入開展,激發(fā)河北廣大干部群眾的愛國熱情,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導全省人民堅定信心、凝聚力量,為實現(xiàn)科學發(fā)展、富民強省而努力奮斗,河北省委、省政府研究決定,命名第三批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27處。其中,保定市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榜上有名。雁翎隊紀念館座落在白洋淀中心的白洋淀文化苑景區(qū),建筑面積2566平方米,館名是由曾率部馳騁冀中戰(zhàn)場的開國上將呂正操在99歲高齡時親筆題寫的。它分設序廳、全面抗戰(zhàn)的爆發(fā)與冀…[詳細]
鎳都開拓者紀念館
  鎳都開拓者紀念館位于金昌市金川公園內,展區(qū)共分五個單元:發(fā)現(xiàn)金川銅鎳礦;金川鎳礦早期建設;深部找礦:世界第二個特大硫化鎳銅礦床;改革開放后的鎳都建設和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鎳都。紀念館以歷史圖片和實物,全面展示了金川早期建設者們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歷史。1958年10月,甘肅省地質礦產局祁連山地質隊一分隊在永昌縣境內找礦。隊長湯中立在向永昌縣領導匯報工作期間,發(fā)現(xiàn)了西北煤田地質勘探局145煤田地質勘探隊唐東福、郭春山報送的孔雀石樣本,立即追根溯源,在金川白家咀進行調查。經化驗,采集的標本內含豐富的鎳銅等有色金屬,由此揭開了金川鎳礦勘探的序幕。1959年1月,祁連山地質隊對礦床進行了初步鉆探。3月初鉆頭打…[詳細]
南京蕭嫻紀念館
  南京蕭嫻紀念館 南京蕭嫻紀念館占地5000多平方米,建筑物充分體現(xiàn)中西結合的特點,既有歐洲建筑的明快風格,又具云貴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竹樓風格。與古樸典雅,墨香濃郁的林館,相映成趣,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整個紀念館掩映在一遍竹海中,四周松竹滴翠,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寧靜。蕭嫻,字稚秋,號蛻閣、枕琴室主,貴州貴陽人。生于1902年,1997年辭世,當代著名的女書法家。自幼隨父習書文,十三歲就以丈二匹大字對聯(lián)震驚廣州,十五歲應邀參加-發(fā)起的名家書畫義賣,受孫中山贊賞。二十歲在上海拜康有為為師,書藝更為精湛。此后,因外禍內亂,一家人輾轉流離,歷經艱辛。新中國成立后,蕭老定居南京。1964年為江蘇省文史館員。1984…[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