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紀念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紀念碑篇

五卅運動紀念碑(五卅的紀念標志)
  位于人民廣場東北部的“五卅運動紀念碑”,這個紀念碑離人民公園也不太遠,高達16.65米。五卅運動紀念雕塑為紀念五卅運動65周年而建,1985年5月30日奠基,1990年5月30日落成揭幕。 紀念碑的碑體由一座不銹鋼主體雕塑和一座青銅雕塑及三塊花崗石組成,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不銹鋼雕塑高15.6米,寬21米,重50噸,由“五卅”兩字組成,呈放射狀,象征振奮、騰飛、向上的精神。工人的青銅塑像高3米,寬4米,重3噸,塑像神情凝重。后面是三塊花崗巖石碑。居中的一塊花崗石高5米,寬24米,正面嵌碑名,背后刻碑文;碑名和碑文分別由參加過五卅運動的老一輩革命家陳云、陸定一題寫。兩側(cè)的兩塊碑石均高4米,寬…[詳細]
李得釗烈士紀念碑
  李得釗(1905—1936),又名德昭,永嘉縣港頭村人。1920年春,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溫州藝文中學,在校期間,和金貫真等學友積極參加進步學生組織的“溪山學友會”。1924年畢業(yè)后,受聘在母校附屬小學任教。是年冬,由謝文錦介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后轉(zhuǎn)為中共黨員)。1925年冬,受中共中央指派,赴蘇聯(lián)莫斯科東方共產(chǎn)主義勞動者大學學習。1927年回國后,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并擔任中共中央機關報《紅旗日報》編輯。1930年,任中共中央軍委秘書,是軍委書記周恩來的得力助手,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十三軍的建立作出了貢獻。1933年,調(diào)到中共中央特科總務部工作,后又到中共上海中央局工作。1934年6月26日晚7時…[詳細]
片馬人民抗英勝利紀念碑
  片馬人民抗英勝利紀念碑片馬人民抗英勝利紀念碑建筑面積950平方米,紀念碑高20米,碑體由三把劍和三面盾組成,象征漢、傈僳族、怒族團結抗英的事跡。1986年,英國并吞緬甸以后,企圖打通緬甸北上四川、西藏和中國內(nèi)地的走廊。光緒十二年(1886年),英國強迫中國簽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利用清政府的-和訂約使臣對片馬地形與歷史的無知,先以欺詐手段在條約中制造混亂,以武力威脅清政府以高黎貢山分水嶺劃界,挑起各種事端,并于宣統(tǒng)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公元1910年12月26日),英軍2000余人武裝欺占了片馬。在片馬危機之中,當?shù)馗髯迕癖娫诟髡^人帶領下進行了頑強抵抗。他們聯(lián)合了一只由傈僳族、怒族、景頗族茶山人…[詳細]
“八路軍挺進東北渡海出發(fā)地”紀念碑
  2010年5月建成并揭幕的“八路軍挺進東北渡海出發(fā)地”紀念碑位于北溝鎮(zhèn)北王緒村海灘,面向東北,與對岸大連莊河渡海登陸地紀念碑遙相呼應,包括一座主題雕塑和一處紀念廣場,紀念碑主體雕塑長11.6米、高15米,海拔高度19.45米,以紀念1945年八路軍將士奉命渡海、決勝東北的光輝歲月。紀念碑主體分別采用不銹鋼、青銅及黑色大理石材料制作而成。兩面不銹鋼風帆如鋼刀般高聳入云,充分表現(xiàn)了八路軍將士劈波斬浪、一往無前的高昂戰(zhàn)斗氣勢。主題雕塑的人物部分則選用青銅材料,有力表達出八路軍將士的錚錚鐵骨,運用寫實手法塑造的7名八路軍戰(zhàn)士呼嘯而出,有人高聲吶喊,有人指引方向,有人扯帆搖槳,生動地表現(xiàn)出八路軍將士同舟…[詳細]
宜黃革命烈士紀念碑
  宜黃革命烈士紀念碑出宜黃縣城往南走300米處,有一松柏簇擁,四季疊翠的小山岡,雄偉莊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就巍巍聳立在山岡上。碑塔正面8個正楷鎏金大字赫然醒目: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該縣是紅色蘇區(qū),1926年春中國共產(chǎn)黨在宜黃潭坊建立了本縣第一個基層黨支部,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伯承、陳毅、羅榮桓、聶榮臻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宜黃留下了輝煌的足跡。1933年2月,蔣介石調(diào)集50萬兵力對中央蘇區(qū)紅軍進行第四次“圍剿”,該縣是反“圍剿”的主戰(zhàn)區(qū),先后在黃陂的蛟湖、霍源和東陂的黃柏嶺、草鞋岡消滅了國民黨52師、59師和11師,活捉敵師長李明、陳時驥,史稱“黃陂大捷”“東陂大捷”,從而徹底粉碎了國民黨第四次“圍剿…[詳細]
百色起義紀念碑園
  百色起義紀念碑園坐落在廣西百色市城東路后龍山上,占地面積126畝,1996年4月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全國烈士紀念建筑物重點保護單位,1998年被自治區(qū)黨委、政府確定為全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胡錦濤、李鵬等5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先后瞻仰了百色起義紀念碑。自1984年建成以來,每年接待觀眾達30萬人(次)以上。雄偉的百色起義紀念碑高23.9米,碑體的造型是直刺蒼穹的紅纓大刀,高高地聳立在紀念碑園的中央,昭示著革命者頑強不屈的精神和力量,記錄了80余年前那場“紅旗卷起農(nóng)奴戟”的光輝歷史。碑座正面是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的“百色起義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13個金色大字;背面碑文概述了百色起義的過程及其歷史意義…[詳細]
“土城渡口”紀念碑
  土城渡口,位于貴州省習水縣土城古鎮(zhèn)赤水河與其支流黃金河交匯處。土城戰(zhàn)斗陷入僵持,而川軍的后續(xù)部隊正在源源趕到。其模范師第3旅已經(jīng)增援到位,教導師第2旅正由古藺向土城方向迂回堵截,赤水方向的兩個旅另一個團正從西北向紅軍側(cè)后攻擊。在土城地區(qū),川軍已經(jīng)集中了六個多旅。紅軍前有重兵,后有赤水河,如果繼續(xù)戀戰(zhàn),后果將不堪設想。毛同志之所以成為紅軍偉大的統(tǒng)帥,就在于他的軍事指揮從來都不會墨守成規(guī),從來沒有固定的和一成不變的作戰(zhàn)計劃,一切都是從實際出發(fā),著眼于揚長避短,克敵制勝,敢于并且能夠修正被實戰(zhàn)證明是不可行的計劃,在極度不利的局面下,出奇制勝,化險為夷,變被動為主動。土城戰(zhàn)場的激戰(zhàn)尚在進行,毛同志已經(jīng)…[詳細]
上饒專區(qū)革命烈士紀念碑
  上饒專區(qū)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江西上饒信江南岸黃金山上,信江書院的東側(cè)。山上松柏常青,幽靜宜人。它由上饒專區(qū)革命烈士紀念碑、黃道墓和英雄墻組成。1952年為紀念在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中英勇犧牲的贛東北英雄兒女而建,曾被省委省政府列為全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 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方志敏、黃道等領導贛東北人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創(chuàng)立贛東北、閩浙贛、閩浙皖贛蘇維埃革命根據(jù)地,組建了紅十軍,領導蘇區(qū)人民對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英勇的斗爭。在這場斗爭中,蘇區(qū)人民前赴后繼,堅持到全國解放,許多優(yōu)秀兒女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建國后,黨和政府為了讓人民世世代代緬懷革命先烈…[詳細]
左權將軍紀念碑
  左權將軍紀念碑坐落于株洲市醴陵市城區(qū)西山半山腰。左權,1905年3月生于醴陵北鄉(xiāng)黃茅嶺一貧苦農(nóng)家。1922年入醴陵縣立中學,參與組織社會問題研究社,投身反帝反軍閥的-。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1925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11月入莫斯科中山大學、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30年回國后進入中央革命根據(jù)地,先后任紅15軍政委,紅1軍團參謀長,參加開辟根據(jù)地和歷次反“圍剿”。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主力長征,與林彪、聶榮臻等率領紅1軍團為前驅(qū),斬關奪隘,到達陜北。1937年8月左權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八路軍前方指揮部參謀長,指揮八路軍深入敵后,開辟抗日根據(jù)地,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zhàn)爭,協(xié)助彭德懷精…[詳細]
發(fā)現(xiàn)者紀念碑
  發(fā)現(xiàn)者紀念碑(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是葡萄牙紀念15至16世紀航海時代的一個紀念碑,也是里斯本其中一個著名地標。發(fā)現(xiàn)者紀念碑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貝倫區(qū)巴西利亞大馬路(Avenida da Brasília),建筑物落座于圣哲羅姆派修道院正前方,鄰近4月25日大橋,這個位置是葡萄牙人在航海時代出海的地方。發(fā)現(xiàn)者紀念碑于1940年首次在葡萄牙世界博覽會上展示,由葡萄牙藝術建筑師特姆及雕刻家里奧普度所建造。在1960年以混凝土重建,紀念碑也于同年8月6日完成重建,以紀念葡萄牙著名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發(fā)現(xiàn)者紀念碑是一個高52米被雕刻成一個以船為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