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第四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四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李孝堂遺址
  李孝堂遺址位于茌平縣茌平鎮(zhèn)。年代為新石器時代至漢。 2013年,李孝堂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xì)]
聊古廟遺址
  聊古廟遺址位于聊城市東昌府區(qū)閆寺鎮(zhèn)申李莊東。遺址為方形高臺地,暴露面積5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米。遺址表面散布著大量陶片。可識器型有龍山文化時期的罐、杯、豆、盆,殷代的鬲,周代的繩紋筒瓦等,屬龍山文化至商周時期的遺址。據(jù)考證此處應(yīng)為春秋時期聊城城址,魯仲連射書救聊城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在遺址西北角有顓頊墓。顓頊乃上古帝王,系黃帝之孫,“初國于高陽,故號高陽氏,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陽)”!兑唤y(tǒng)志》載:“帝顓頊高陽氏陵有二:一在開州,一在東郡城西北二十里。……在東郡者有廟,民間稱‘聊古廟是也’!痹呿溎褂扇糠纸M成:一是顓頊廟,又名聊古廟、聊王廟,系祭祀顓頊的廟宇,該廟規(guī)模宏大有鐘樓、鼓樓、大…[詳細(xì)]
王菜瓜遺址
  王菜瓜遺址位于茌平縣肖莊鄉(xiāng)。年代為東周、漢。 2013年,王菜瓜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xì)]
王集遺址
  王集遺址位于東阿縣新城街道。年代為新石器時代至漢。2013年,王集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xì)]
王宗湯遺址
  王宗湯遺址位于東阿縣銅城鎮(zhèn)王宗湯村東南1500米,遺址暴露面積約2500平方米,灰沙土質(zhì),距地表以下0.5米有文化層堆積。采集標(biāo)本有龍山文化的泥質(zhì)灰陶罐、磨光黑陶、鼎足、商周陶片、漢罐,紋飾除素面外有繩紋、弦紋等。遺址西部暴露有漢代石槨墓,該遺址為龍山文化至漢代時期文化遺址。傳為倉頡墓。倉頡,是黃帝的史官。他集中民眾的智慧,從“鳥跡”、“蟲紋”受到啟發(fā),創(chuàng)造了文字,結(jié)束了結(jié)繩刻木記事的愚昧?xí)r代,開辟了中華民族人類進化史上的新紀(jì)元。倉頡墓據(jù)清道光九年本《東阿縣志》載:“在城北三十里(城:指平陰縣東阿鎮(zhèn))。”墓前有祠,久圮。據(j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該地原有“倉頡墓”與“倉圣祠”(又稱“倉王寺”),另有古碑三幢…[詳細(xì)]
冠縣辛莊遺址
  辛莊遺址位于冠縣斜店鄉(xiāng)。年代為新石器時代至東周。2013年,辛莊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xì)]
濱州城墻遺址
  濱州城墻遺址位于濱州市濱城區(qū)濱北街道。年代為唐至清。 2013年,濱州城墻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xì)]
陳家窯址
  陳家古窯址位于沾化縣泊頭鎮(zhèn)陳家村東北1000米處,潮河與向陽河交匯處以南。東西長120米,南北寬50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該遺址在1973年挖向陽河時被發(fā)現(xiàn),遺址地表為開闊平地。向陽河自遺址南北穿過,河堤兩岸裸露著大量的灰,紅色陶片及部分紅燒土塊。文化層在離地面三米以下,為褐色土質(zhì),內(nèi)含有灰陶、紅陶將軍盔、灰陶缸、灰陶豆等器物及器物殘片,并有紅燒土、灰坑遺跡。文化層以上為紅、沙疊壓的黃河沖擊層。在遺址采集到的器物,較完整的有將軍盔、灰陶豆,彩繪陶壺、灰陶孟、灰陶盆、灰陶濾器、灰陶璜形器、灰陶網(wǎng)墜等,并采集到灰陶傭腿一個,青銅劍一把。1984年對該窯址進行了“四有”工作,實行科學(xué)保護,至今。…[詳細(xì)]
伏生祠遺址
  伏生祠遺址位于鄒平縣韓店鎮(zhèn) 。年代為宋。 2013年,伏生祠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xì)]
惠民故城
  惠民故城位于惠民縣孫武鎮(zhèn)。年代為宋至清。 2013年,惠民故城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