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又成為祿豐臘瑪古猿化石產地,位于距祿豐縣城北9公里上石灰壩村后的廟山坡,東經102°3′22.1″,北緯25°13′12.5″,已劃定的保護范圍面積1.16萬平方米。該地點于1975年5月發(fā)現(xiàn)古脊椎動物化石并采集到一枚疑是“人牙”的化石,經云南省博物館古人類室、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鑒定,確認是中新世晚期距今800萬年的古猿臼齒,和人類早期的演化歷史有很密切的關系。1975年至1983年云南省博物館、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祿豐縣文化館組成聯(lián)合發(fā)掘隊,對該地點進行了十次科學發(fā)掘,共獲得古猿的標本顱骨5具,下頜骨10件,上下齒列29件及牙齒600余枚、肩胛骨、鎖骨…[詳細]
西侯度遺址
  西侯度遺址(第三批國保)時代:舊石器地址:芮城縣風陵渡鎮(zhèn)西侯度村附近1961年和1962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作過兩次發(fā)掘,發(fā)現(xiàn)石制品、燒骨、帶切痕的鹿角和動物化石。其時代屬早更新世,據(jù)古地磁斷代初步確定,年代為距今180萬年,是中國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舊石器時代遺存之一。西侯度遺址位于黃河中游左岸,高出河面約170米的古老階地上。文化遺物和動物化石集中分布在平均約1米厚的交錯砂層中。動物化石主要是22種哺乳動物,包括巨河貍、劍齒象、平額象、步化羚羊等。哺乳類中絕大部分是草原動物,也有適于草原和森林生活的動物。文化遺物共發(fā)現(xiàn)石制品32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經過加工的石器。石器原料多為石英巖。遺址中發(fā)現(xiàn)…[詳細]
金牛山古人類遺址(金牛山遺址)
  金牛山遺址位于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南8公里處一個孤立的山丘上。遺址海拔約70米,自西而東的三個地點沉積有第四紀的堆積物。1974年~1978年曾在這里先后進行了四次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了豐富的動物化石,人類用火遺跡——燒骨、燒土和炭屑以及少數(shù)打制石器。1984年9月,北京大學考古系舊石器時-古實習隊在發(fā)掘金牛山A點洞穴第6層時,發(fā)現(xiàn)了一批人類化石和用火遺跡,化石有較完整的頭骨(缺下頜骨)、脊椎骨、肋骨、筋骨、尺骨、腕骨等共50余件,屬一個剛成年的男性個體。金牛山出土的石制品用脈石英制成,石核較少,石片較多,以錘擊法和砸擊法打制。石器有刮削器和尖狀器,前者數(shù)量多,石器的打片方法、加工方法或類型都與北京人…[詳細]
和縣猿人遺址
  和縣猿人遺址位于安徽省和縣陶店鎮(zhèn)江家山的北坡。和縣猿人遺址是寒武紀的石灰?guī)r洞穴堆積。1980年10月和1981年6月曾對該遺址進行過兩次考古發(fā)掘,獲得人類化石頭蓋骨1個,下頜骨1段,頂骨1塊,額骨眶上部1塊,上下臼齒11枚,上內側門齒1枚。這些化石材料至少代表了三個以上的個體,其中頭蓋骨屬于一個青年男性的個體,除顱底缺失較多外,腦顱的絕大部分都保存了下來。它在形態(tài)上具有直立人的許多典型特征,如頭顱的穹隆低矮,額骨明顯后傾,顱骨骨壁較厚,腦量較。s1025毫升),顱骨的最大寬位置較低,有發(fā)達的眉嵴和枕嵴,枕骨的枕平面與項平面之間成明顯的角狀過渡等等。和縣人頭骨在總的形態(tài)特征上和北京人的較為相似…[詳細]
水洞溝遺址博物館
  水洞溝遺址博物館,位于寧夏銀川市靈武臨河鎮(zhèn)明長城腳下,距首府銀川市24公里,距河東機場11公里,建筑面積4308平方米。建筑形制以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文化材料中最具特色的西方莫斯特文化石葉為設計背景,以石器與遺址環(huán)境的主要色調——土黃色為基本色調,外形仿石器造型。是我國西部地區(qū)唯一展示舊石器時代面貌的主題博物館。水洞溝是我國最早發(fā)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是一處舉世聞名的文化遺址。水洞溝遺址的發(fā)現(xiàn)打破了西方學者認為中國沒有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的錯誤論斷,開創(chuàng)了我國舊石器時代研究的先河,吸引了眾多中外學者的眼光,其熱度之高,被第四紀考古之父劉東生先生贊譽為“中國舊石器時--古學的文藝復興”!借著遺址幽谷…[詳細]
普定穿洞古人類文化遺址
  普定穿洞古人類文化遺址,位于安順市區(qū)以北32千米處,在普定縣城關鎮(zhèn)西南約5千米處新寨村穿洞寨后一座孤峰的山腰上,是距今16000年前古人類生活遺跡,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順一帶,一萬多年前古代先民就在這一片峰林谷地生息繁衍?脊虐l(fā)掘資料表明,在西秀區(qū)的貓貓洞及還愿洞、平壩飛虎山洞、普定白巖腳洞都有古人類活動的遺跡,其中普定穿洞遺址以其豐厚的歷史文化積存印證了黔中地域輝煌的史前文化,被譽為“亞洲文明之燈”,成為史學界一顆引人注目的燦爛明珠。穿洞為一自然溶洞,南北對穿,故名。其四周一片溶蝕盆地,綿延數(shù)十千米。峰頂與盆地相對高87米,洞口距盆地26米,洞長30米,最寬處13米,高9米。穿洞冬暖夏…[詳細]
呼和浩特大窯遺址
  大窯文化遺址發(fā)現(xiàn)于1973年10月,當時考古工作者發(fā)現(xiàn)了石核、石片,石斧等387件,引起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的重視。經1976年到1984年進一步的發(fā)掘和科學研究,經我國著名考古學家賈蘭坡、裴文中和呂遵諤先生鑒定,肯定為舊石界時代早期的遺跡,是一石器制造場。這一遺址是國外罕見的舊石器時代的重要文化遺址,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大窯村南山坡是橫亙在內蒙古西部的陰山山脈大青山南面的支脈,山下有溪澗流水,適宜于遠古人類的居住。山上盛產燧石(通稱做打火石),遠古的居民就用它來打制各種石器。他們就地打制石器,使用過的石核和敲砸器等工具至今仍然隨地可見,打擊剝落下來的石片和石屑,以及未打制成功的半成品更是堆積如…[詳細]
大地灣遺址(大地灣博物館)
  大地灣遺址位于甘肅省秦安縣五營鄉(xiāng)那店村的東部。遺址距縣城約45公里,總面積達36萬余平方米。1978年以來,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先后對其進行了近6年的長期發(fā)掘。到1983年底,共發(fā)掘清理房址200余座,窯址30多座,出土各類文物8000余件。從發(fā)掘所獲的資料來判斷,大地灣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年代為距今4000~7500年。遺址出土的器物明顯反映了生產技術由粗到精的發(fā)展過程。生產工具中的石器,早期只有簡單的打制石器以及少量略加磨光或琢制的石器,種類與數(shù)量都比較少。到了中期,不但數(shù)量和種類增多,而且以磨制石器為主。晚期出現(xiàn)了加工精細的復合石器和大型的專用磨制石器,以及骨制品等。陶器的發(fā)展則更…[詳細]
磁山遺址
  磁山遺址分布在河北省武安縣縣城西南洛河北岸的臺地上。該遺址是中國華北地區(qū)著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發(fā)現(xiàn)于1973年,遺址的年代早于仰韶文化,約為公元前5400年~公元前5100年。遺址的文化堆積極為豐富,又頗具地方特色,對于探討仰韶文化的淵源和追溯更早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具有關鍵性意義。由于該遺址的典型性,故將在這里發(fā)現(xiàn)的文化類型命名為“磁山文化”。目前在河北的中南部,從武安到容城一帶已發(fā)現(xiàn)十余處屬于磁山文化的遺址。農業(yè)是當時的主要生產方式,在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兩座房基,均為半地穴式建筑。在房基的四周出土有窯穴460余個,在其中80個窖穴中發(fā)現(xiàn)有已經炭化的粟,有的堆積厚達2米以上。石斧、石刀、石鐮…[詳細]
馬家窯遺址
  馬家窟遺址因首先發(fā)現(xiàn)于臨洮馬家窯而得名,距今約5000--4500年。它包括新石器時代較早期的馬家窯文化和較晚期的齊家文化,還有更晚期的“寺洼文化”。下部迭壓著廟底溝類型文化層。房屋有方形,圓形,多為地下穴式,房址旁有公共墓地。隨葬彩陶較多,底色以橙紅為主,主要是黑彩(個別有百彩)花紋。石器有石鏟,石刀,石鐮,石磨等,也有盤狀器,鏟形器,磨制較細。此外,1975年在馬家窯出土了一件鋼刀,經堅定為青銅器。馬家窯類型號的彩陶制造業(yè),從地域上講,不斷擴大規(guī)模,使其范圍焉到河西歐國家走廊,南到青海東北和四川北部,北至寧夏南部,東面包括整個甘肅東部。1923年8月至1924年,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在甘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