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錄旅游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錄

石壕紅軍烈士墓
  石壕紅軍烈士墓位于綦江區(qū)石壕鎮(zhèn),距綦江城區(qū)80公里,占地約5533平方米。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遵義,在那里召開了我黨歷史上具有偉大轉(zhuǎn)折的遵義會議。會前紅一軍團八千多人,在左權(quán)、羅瑞卿、朱瑞的率領下,越過婁山關(guān),占領桐梓,前鋒抵川境羊角,扼守川黔要沖酒店埡關(guān)隘,警戒川軍進犯,保衛(wèi)了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會后,紅一軍團奉令西進,途經(jīng)石壕向赤水方向進發(fā)。一月十五日,紅一軍團在松坎和九龍山兩地分別擊潰貴州鹽防軍和川軍劉湘的模范師三旅八團三營后,于二十一日從松坎出發(fā),經(jīng)箭頭埡、兩河口、毛狗埡、倒馬坎到達石壕。二十二日,大部隊從石壕出發(fā)折轉(zhuǎn)貴州,最后在土城勝利渡過赤水河,即“一渡赤水”。紅軍途經(jīng)…[詳細]
聞一多紀念館
  聞一多紀念館位于浠水縣城,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主體工程是一座庭院式的仿古建筑群。聚“清泉梵響”、“陸羽茶泉”、“羲之墨沼”、“鳳頂當空”等浠川八景其中四景。紀念館陳列著聞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跡、著作、詩、文、書、畫、篆刻和遺物;陳列著毛澤東、朱德、宋慶齡、郭沫若等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和近現(xiàn)代中外文化名人、學者、藝術(shù)家對聞一多先生或聞一多紀念館的題詞、詩文書畫原跡及其它有關(guān)文獻資料。悅讀——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漢族,原名聞家驊,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浠水人。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zhàn)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摯友,詩人,學者…[詳細]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稱大佛寺,位于城南50公里處的張義鎮(zhèn)燈山村,創(chuàng)建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約有1600年歷史。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階,拾級而上,道路崎嶇,形如懸梯,故稱天梯山。山巔常年積雪,俗稱“天梯積雪”,為涼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腳下碧波蕩漾,薄云纏繞其身,構(gòu)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渾然一體的壯觀奇景,是涼州頗負盛名的旅游勝地。北魏、隋、唐、西夏期間均有擴建,至明、清時期已成為-教寺院。據(jù)明朝正統(tǒng)十三年(1448)《重修涼州廣善寺銘》記載:明朝正統(tǒng)十年天梯山石窟尚存26處。由于天梯山石窟地質(zhì)結(jié)構(gòu)松軟,在歷次地震中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僅1927年涼州大地震,就震毀洞…[詳細]
房山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介紹:是西周時期北方重要邦國―燕國的都城遺址,展現(xiàn)了北京城三千多年前建城時的狀況和文化風貌。是全國同時期遺址中,文化遺存最豐富的遺址,出土了一批帶有堇銘文的青銅器和大量精美的陶、玉、石、漆器、瑪瑙器等。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北京城之源”之名。遺址內(nèi)有博物館,是古文化遺址與文物陳列相結(jié)合的考古專業(yè)性博物館,主要展示了西周時期燕國都城的城垣與燕國貴族墓葬出土文物。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距京城40公里,是在琉璃河商周遺址的發(fā)掘基礎上建立的。博物館占地20667平方米,樓閣式建筑,仿唐風格。館內(nèi)有展廳、文物庫和兩處墓葬處、兩處車馬坑。展示的文物有陶、銅、原始青瓷、玉、漆、俑、石等器物數(shù)十件。其中包…[詳細]
鄧拓故居
  鄧拓(1912~1966年),原名鄧子健,福建閩縣(今福州市區(qū))竹嶼人,家住道山路第一山房。父鄧鴻予舉人出身。民國15年(1926年),鄧拓就讀于福建省立第一高級中學。民國18年,考入上海光華大學社會經(jīng)濟系。翌年冬,加入中國左翼社會科學家聯(lián)盟,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翌年秋,轉(zhuǎn)學到上海法政學院,曾任社會科學家聯(lián)盟和上海反帝大同盟區(qū)黨團書記,中共法南區(qū)委宣傳干事、宣傳部長和南市區(qū)工委書記等職。1949年秋,任人民日報社社長兼總。同年冬,受聘為北京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1958年,調(diào)離人民日報社,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分管思想文化戰(zhàn)線工作;主編北京市委理論刊…[詳細]
長葛市毛主席紀念館
  長葛市毛主席視察紀念館位于長葛市區(qū)視察路西段,占地面積1畝,展館面積100多平方米,館內(nèi)放置有毛主席視察長葛的珍貴的圖片資料。2004年4月被命名為長葛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12月,被命名為許昌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6月,被公布為許昌市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級景區(qū);2016年7月,被命名為許昌市黨史教育基地。1968年,為了紀念毛主席對長葛的視察,經(jīng)長葛縣革命委員會向許昌地區(qū)革命委員會請示,經(jīng)批準后,決定在長葛縣和尚橋公社宗寨村(1968年8月7日改為八七村),在毛主席當年視察時停留過的地方,興建毛主席紀念館。紀念館于1968年7月開始興建,當年8…[詳細]
北京郭沫若故居
  目的地介紹郭沫若紀念館坐落在前海系街18號,1988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紀念館為庭院式四合院建筑,晚清時曾是恭王府的馬號,民國初年營建為一所中西合璧的宅院。郭沫若先生在這里渡過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5年。郭沫若故居原是清代權(quán)相和環(huán)的一座花園,后和宅被抄沒,花園遂廢。同治時成為恭親王府的草料場和馬廄。民國年間,其后代把王府和花園賣給輔仁大學,把此處賣給達仁堂樂家藥鋪作宅園。新中國成立后,這里曾是蒙古人民共和國駐華使館所在地。故居大門外馬路對面有一座磚照壁,大門里一條小徑直伸到一座坐北朝南的垂花門前。該故居由-題寫金字門匾,至今保持著先生在世時的面貌,四個展室分別以歷史圖片和珍貴文物概括地介紹了郭沫若…[詳細]
北京魯迅博物館
  目的地介紹魯迅博物館位于北京市阜成門內(nèi)西二條,是建國后最旱建立的“人物傳記性文學博物館”。該館的前身為原西三條的北京魯迅故居,1954年在故居旁興建博物館,于1956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20周年紀念日落成開放。1994年擴建后的新展廳是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與故居相鄰。該館占地1.3萬平方米。魯迅(1881一1936),漸江紹興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故居內(nèi)為“魯迅故居舊景陳列”,這是一座精巧的小四合院,南北房各三間,東西房各一間,一直保持著當年先生居住時的模樣,南房是會客室,北屋東西兩房間分別為魯迅的母親和朱安夫人的住室,中間一間為餐廳,北屋當中一間向北凸出一小間,面積僅8平方米…[詳細]
詹天佑紀念館
  詹天佑紀念館,坐落在延慶縣八達嶺長城北側(cè),是一座為紀念在我國近代鐵路建設史上做出過杰出貢獻的愛國者詹天佑而建立的專題人物紀念館,1987年11月建成開放。紀念館由瞻仰廳、序幕廳及3處陳列廳,展現(xiàn)了詹天佑從求學、投身鐵路建設到抗清護路、擁護辛亥革命所走過的歷程。同時展出了詹天佑生前使用過的測繪儀器、用具、印章、勛章及京張鐵路施工用具等。詹天佑紀念館坐落在延慶縣八達嶺長城北側(cè),是一座為紀念在我國近代鐵路建設史上做出過杰出貢獻的愛國者詹天佑而建立的專題人物紀念館,1987年11月建成開放。該館建筑面積約1800平方米,建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國第一條自建鐵路──京張鐵路八達嶺隧道上方,依山勢而建,造型…[詳細]
東營渤海墾區(qū)革命紀念館
  東營渤海墾區(qū)革命紀念館簡介墾利縣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傳統(tǒng),有著發(fā)展“紅色旅游”得天獨厚的條件,其前身墾區(qū)是當時山東六大戰(zhàn)略區(qū)之一清河區(qū)(后改為渤海區(qū))黨政機關(guān)所在地,其政治中心“八大組”就設在現(xiàn)在的永安鎮(zhèn)政府所在地。這里無邊無際的蘆葦蕩和荊棘叢林成為當時墾區(qū)人民抗日殺敵的大戰(zhàn)場,永安鎮(zhèn)是當時渤海軍區(qū)兵工廠、印鈔廠、被服廠、《渤海日報》、子弟學校、抗日劇團所在地,是革命前輩馬耀南、楊國夫、-戰(zhàn)斗過的地方,是小說《海嘯》的主要發(fā)生地,被美譽為清河區(qū)的“小延安”。為銘記歷史,教育后人,發(fā)展紅色旅游,墾利縣委、縣政府決定在永安鎮(zhèn)(原八大組所在地)建設渤海墾區(qū)革命紀念館。渤海墾區(qū)革命紀念館建筑面積246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