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懸磁橋
  懸磁橋位于海曙區(qū)鄞江鎮(zhèn)懸磁村南首,根據(jù)石碑記載,始建于宋代天圣年間,現(xiàn)橋為1916年重建。 該橋為石墩木梁單孔平橋,南北走向,橫跨于清源河兩岸。全長19.45米,寬4.15米。凈跨約12米。西堍踏跺6級,南堍踏跺9級。石砌橋臺,臺上埋置長4米左右的石梁8根,懸挑出約0.85米。石梁端安放橫木2根,支承木梁。橋中間為行人通道,兩旁設(shè)有固定的木凳供行人憩息。橋上有硬山頂瓦屋5楹,廊屋兩端建有四柱橋亭,鐫有對聯(lián)曰:“一部春秋匡漢室,五行辛草利民生”。“地近詩人高尚宅,亭臨佛閣永豐庵”。 橋北堍原有“二圣殿”,傳說為祭祀文武二圣人,即孔夫子與關(guān)夫子,現(xiàn)“二圣殿”已毀,仍存石柱數(shù)根,南堍尚保留《懸慈茶會…[詳細]
博羅車氏宗祠
  車氏宗祠 位于博羅縣泰美鎮(zhèn)車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后毀于火。清乾隆元年(1836年)重建。祠通面寬20.2米、通進深39.1米,面積889平方米。平面布局為二進院落,依次升高。過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青石八角方柱,蓮花柱礎(chǔ)。過殿兩旁有石欄桿。望柱為紅砂巖石,方形,高1.85米,柱頭呈火炬狀;華板由4塊紅砂巖石雕成,上刻有瑞鶴、蓮花、卷云、龍紋等圖案,高1.35米、寬2.4米。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紅砂巖角方柱,鼓盤式柱礎(chǔ)。正殿安放祖宗神位,神位案臺下面有一塊案板,案板用紅石雕成,上刻以果品、動物為內(nèi)容的11種圖案。案板腳露出人面獸頭石雕,案板右上端刻有“大明嘉靖二十八年二月朔日”,左上端刻有…[詳細]
譚虔墓
  譚虔墓位于高要市回龍鎮(zhèn)旺洞村。始建于北宋元豐七年(1084年),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1999年有重修。該墓為夫妻合葬墓,呈長方形,占地面積約120平方米,建筑面積58.3平方米。坐東北向西南,太師椅形,青磚麻石砌筑。墓深5.3米,寬11米。額石為麻石,額石上方中央雕太陽,周圍雕有火焰紋飾。額石下有黑色石刻字墓碑,原墓碑藏于重修后新立的墓碑后。碑文為“宋誥贈刑部尚書顯遠世祖考虔翁譚公、妣朱氏夫人合墓”。墓后為半圓形太師椅背狀的護坡?lián)跬燎啻u墻,墻上有麻石條覆蓋。墓左右兩邊分別鑲嵌明永樂“虔翁墓銘志”和清嘉慶“重修虔翁墓志”刻字黑色石碑。譚虔墓是譚虔曾孫譚朝端…[詳細]
銀山戰(zhàn)斗烈士亭
  銀山戰(zhàn)斗烈士亭位于海曙區(qū)集士港鎮(zhèn)雙銀村銀山,是紀念抗日戰(zhàn)爭等犧牲的將士英靈。 碑于1951年樹立,亭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建造。碑以碑身和碑坐組成:碑身高1.67米,寬0.94米,厚0.095米;坐高0.19米,寬1.03米,進深0.30米。 碑陽刻寫“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上款“一九五一年四月”,落款“湖山鄉(xiāng)全體人民敬立”,正中頂端刻紅五角星一顆。 碑陰刻寫“紀念四明山革命先烈毛阿來,朱洪山,陳輝,吳阿生、志明,徐嬰,徐角芳、蕭卓,謝世德,徐阿祥,夏苗等全體三百余人”字樣,其中吳阿生不再以紅字添加,據(jù)說立碑時認為他已經(jīng)犧牲,但后來卻又回來了才知他沒死,所以未添漆,且已字跡模糊。石質(zhì)為梅圓石。 亭以六…[詳細]
廣教楊氏大宗祠
  楊氏大宗祠位于北滘廣教(1800年)。清代建筑。2005年修復(fù)。坐東向西,面闊三間,進深三進,總面闊17米,總進深43.65米,面積742平方米,占地2000多平方米。硬山頂,灰塑方云龍紋飾。左右兩旁為青云巷,還有魁星樓。如今只余下中路頭進和二進建筑。中路面闊三間17米,較常見的三開間祠堂寬得多。頭進深二間,博古脊,有瓦當?shù)嗡,硬山頂,樂臺式頭門,有包臺。明間門寬達2.85米,下設(shè)腰門。白麻石檐柱弓梁,封檐板雕作卷邊荷葉,十分精致。磚雕戲曲人物墀頭,門面水磨青磚外墻,墻頭彩繪壁畫有“楊瑞石作于庚戊年”的落款。二進進深三間,縱深達13.35米,體量顯得將別高大。山墻、脊式、壁畫與頭進同。大木梁架…[詳細]
四明山區(qū)革命戰(zhàn)爭修槍總所
  四明山區(qū)革命戰(zhàn)爭修槍總所舊址位于海曙區(qū)龍觀鄉(xiāng)龍谷村下茶耷西南五龍?zhí)讹L(fēng)景區(qū)內(nèi),抗日戰(zhàn)爭及解放戰(zhàn)爭期間一直作為我地下武裝修理槍械的場所,主要有二處天然山洞。其一,位于紀念碑之后的山坡上,可登石階而上,有一排坐東朝西的三個洞口組群。山洞從右起第一洞約4米高、5米深和5米寬,第二洞約2.5米高、3米深、2米寬,第三洞又略小。其二,在山上繼續(xù)向南沿溪登山約100米轉(zhuǎn)東,可見坐西朝南的大型天然山洞,成望遠鏡狀,但左大右小。洞口最高處可達12米、最寬處可達20米,最深處可達8米。 五龍?zhí)渡结U要,具有獨特的防御條件,為寧波一帶的革命戰(zhàn)爭創(chuàng)造了天然而理想的武器制作場所。2001年7月,鄞州區(qū)人民政府在五龍?zhí)渡健?a href=/landscape/80/simingshanqugemingzhanzhengxiuqiangzongsuo.html target=_blank>[詳細]
迎恩堡
  迎恩堡位于西川鎮(zhèn)神明川白鶴山上,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神明川是原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隴上鐵漢”安維峻的出生地。他于光緒二十五年釋放回家后,組織并帶領(lǐng)村民于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在原堡子基礎(chǔ)上重修了迎恩堡,使其更加堅固完整,以防匪患。迎恩堡有三道堡門,即入堡洞有一道門,進入正堡有一道門,堡的退口外還設(shè)有一道門。占地面積約8畝,堡內(nèi)打有一口井,名叫“爺廟井”,因堡底有一關(guān)帝廟,故名。堡的四周分布著均勻的炮眼,并有女兒墻,堡墻高約6.6米,寬約2米。墻頭上人可以自由行走。堡內(nèi)還建有供全村人居住的房屋,堡子的退口處又叫“板頭兒”,下面是懸崖,如若堡子攻破,可在“板頭兒”處架一木板,供…[詳細]
合浦魁星樓
  魁星樓,原名奎文閣,俗稱鐘樓,位于廉州文蔚路廉州中學(xué)校園內(nèi)。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建,乾隆六十年(1795年)被毀。道光元年(1821年)在舊址重建。閣內(nèi)祀奎文星君。魁星,指北斗七星形成斗形的四顆星,是中國古代神話中主宰文章興衰的神?情w內(nèi)供奉魁星神像,只允許考取功名者拜祭,無科第身份者不許參拜,清末廢科舉辦學(xué)堂后,在樓上懸古鐘一口。作學(xué)校上下課信號之用,故又俗稱“鐘樓”。1981年魁星樓被列為合浦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閣為方形尖頂三層亭閣式樓閣,高15米,底邊長4.75米,占地面積約22.6米。底層為條石基腳。廊四周有檐柱。南北有兩個拱門,二層四壁開方窗,三層?xùn)|西開方窗,南北開圓窗,…[詳細]
桂平觀音巖寺
  觀音巖寺級別:縣級時代:清代地址:位于桂平市西山鎮(zhèn)西山村西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內(nèi)保護范圍:以寺四周外檐滴水范圍內(nèi)為保護范圍。建控地帶:西山風(fēng)景區(qū)內(nèi)均屬建設(shè)控制地帶。公布文件號:桂平市人民-潯政布[1996]8號…[詳細]
郭村堡佛廟
  郭村堡佛廟位于汾西縣永安鎮(zhèn)郭村堡村,時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占地面積671.69平方米。坐北面南,一進四合院布局。中軸線上建有戲臺、正殿,兩側(cè)存東西配殿;戲臺兩側(cè)建有耳室(磚窯各1孔);山門建于院東南。正殿和東西配殿均為二層樓閣式。正殿殿身一層磚窯3孔,二層磚窯5孔。郭村堡佛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因與郭村堡曹家宅院距離較近,合在一起劃定)以文物本體外墻為界,東向外延伸至道路東沿,南、北各向外延伸20米至道路中心,西向外延伸30米至房屋外壁及道路中心,南北長約63米,東西長約187米,面積14228平方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因郭村堡元墓、郭村堡佛廟、郭村堡曹家宅院距離較近,合在一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