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沈延毅紀念館
  沈延毅紀念館坐落于蓋州市內,位于蓋州市鼓樓街道辦事處興隆社區(qū),是為了紀念一代書學大家沈延毅先生。蓋州城堪稱“人文薈萃,墨香書氣”之意境,是因為沈老等諸名家之緣。沈延毅先生字公卓,祖籍蓋州市城關鎮(zhèn)古臺村。1903年出生于蓋州,其父是清宣統(tǒng)年間的秀才,擅長書法、詩文。沈延毅自幼聰穎,受其父影響,熟讀詩書,苦練書法,博采眾長。青年時又得到康有為的指授,因而詩才橫溢,書-力日見深厚。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溯本求源,他以獨成一派的書法藝術名揚域中海外。兼容碑刻就簡,將碑學書風推向一個異常鮮活的境界。其書法作品風格拙媚相生,蒼勁古拙兼帶雄健,深邃含蓄飄逸灑脫,看不出絲毫的刻板和造作,在氣象萬千中包容世事的滄桑![詳細]
龍泉寺摩崖造像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龍泉寺摩崖造像位于蒲江縣城東18公里的插旗鄉(xiāng)龍泉村。現存唐代造像4龕182尊。1號龕,高、寬各1.5米,深0.7米,造二菩薩立像。2號大佛窟,高6米,弧形頂,寬4米、深3米,造像131尊。大佛為彌勒像,結善跏趺坐,左手撫膝,舉右手,著雙領袈裟,臉圓胖,頭上細螺髻,火焰形背光,背光外緣為火焰,中層為花卉,其中有坐佛7尊。彌勒坐高4.2米,肩寬1.7米。左壁開12個小龕,造像87尊,其中有二佛并坐、四方四佛、九品彌陀、一佛二菩薩、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一佛四菩薩二力士等。右壁開小龕7個,造像34尊,分別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一佛二菩薩、二菩薩等,浮雕經幢…[詳細]
江上草堂
  江上草堂[浦口區(qū)橋林街道林蒲村沈營組�1970年代——2000年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代書法大師林散之(1898-1989),浦口區(qū)烏江鎮(zhèn)人氏,自幼酷愛書畫詩文,自號“三癡”,曾師從黃賓虹等名師,后游學萬里,既師古人、又師造化,藝術功底深厚。1973年,草書條幅《東方欲曉》發(fā)表在《人民中國》第一期首頁,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被譽為“當代草圣”。散之先生22歲時,為創(chuàng)造一個讀書學習、習字作畫的幽境,于宅后小山上筑草堂三間,取名“散木山房”,后改名“江上草堂”,并于草堂四周二十畝山地上種植花草竹樹。散之先生對“草堂”感情深厚,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在此度過,50歲后雖遷居江…[詳細]
彭湃烈士在滬革命活動地點舊址
  彭湃烈士在滬革命活動地點舊址位于新閘路613弄12號(原新閘路經遠里1015號),是一幢磚木結構坐北朝南的老式石庫門里弄住宅建筑。彭湃(1896~1929),中國共產黨早期的農-動領袖。民國17年(1928年)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同年11月,彭湃經汕頭赴港轉滬,擔任中央農-動委員會書記,兼中央軍委委員。民國18年2月,中央決定改組江蘇省委,調彭湃兼任省委常委、省委軍委書記。省委軍委即租用公共租界西區(qū)新閘路經遠里內一幢石庫門房屋的二樓作為機關,經常在這里召開省委軍委會議,由當時省委軍委秘書白鑫夫婦住在這里。8月24日下午,彭湃在經遠里召開省委軍委會議,…[詳細]
叩齒庵(南昌起義軍三師政治部舊址)
  叩齒庵在潮州市區(qū)下西平路道后巷。原名濟生庵(又名大隱庵),始建于唐代。清咸豐林大川《韓江記》載:“叩齒庵在城南書院左,即韓昌黎大顛至郡所住處也”。庵內大顛堂額寫:“聰明宏博”四字。中為大雄寶殿,階前有兩古榕,不假泥土,騎階前石而生,呈黑鐵色,極其古致,據說已有數百年歷史。宋廣東轉運判官周敦頤留堂壁云:“退之自謂如夫子,原道低排佛老非,不識大顛何似者,數書珍重更留衣。”叩齒庵的傳說相傳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韓愈因諫迎佛骨觸怒了憲宗皇帝,被貶到潮州任刺使。到達州治那天,下屬官吏、全城百姓夾道歡迎。韓愈看到百姓如此熱情,十分激動,突然前面一個和尚朝他馬前走來,那和尚本也英俊魁梧、且臉方額闊,…[詳細]
兜率觀
  兜率觀位于資興市東東江湖兜率島,時代為清。2012年,兜率觀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兜率寺為中心,東至20米處的售票房,南至10米處的護坡下,西至30米處的廁所墻角,北至20米處的東江湖水面。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沿線外延50米![詳細]
薊州文廟
  薊州文廟年代:清地址:薊縣城關鎮(zhèn)西北隅類別:古建筑文廟位于天津市薊縣境內,地理坐標北緯39°45′~40°15′,東經117°05′~117°47′之間,海拔高度18.5米。位于城關鎮(zhèn)西北隅,南面100米范圍內是縣政府、縣委所在地。西南500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獨樂寺,南300米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鼓樓,東50米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魯班廟。薊縣文廟現存主體建筑大成殿,面闊五間,前后出廊,用七檁。頂部為硬山筒瓦,臺基為條石壘砌。殿前有月臺,是祭祀孔子的場所。臺前石階、俑路與戟門相接。戟門面闊三間,用五檁;頂部硬山,筒瓦;臺基石料均為大青石。東、西廡臺基與月臺平,各五間,硬山合瓦。大成殿、東西…[詳細]
王汝訓墓
  王汝訓墓位于聊城市東昌府區(qū)沙鎮(zhèn)王樓村東南一公里,郭莊村西200米處。建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20年),坐北面南,南北長200米,東西長80米。原墓前有神道,神道兩側有石馬、石羊、石豬、翁仲、墓表等依次排列,F有石桌兩個,石桌四周浮雕及花草明顯。石碑三通,其中兩通為贔屃袞龍碑、主要記述王汝訓的生平簡歷,贊揚他為官清廉,剛直不阿。碑文由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葉向高所撰。據縣志載:“王汝訓,字師古、號泓陽,東昌府區(qū)沙鎮(zhèn)鎮(zhèn)王樓村人,明隆慶五年(1572)進士,歷任元城縣令、刑部主事、右副都御使、浙江巡撫等官職”。這對明清家族墓地研究有著重要的價值,對石刻造像的研究也是重要實物,為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思范橋
  思范橋位于吳江震澤鎮(zhèn)太平街西柵,相傳為紀念范蠡而建,故名思范。初建無考,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重建,明嘉靖十一年(1532)道士姬玉衡修,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里人龔振龍、陳士元、陳德魁、張宿五再建,同治五年(1866)重建;◢徥瘑慰坠皹,南北走向,跨荻塘市河。橋長35.4米,頂寬4.9米,堍寬4.8米,跨度為10.3米,矢高5米。思范橋兩側各有楹聯(lián)一副,東向為:禹跡媲宏模,望里東西雙月影;蠡邨懷古宅,泛來南北五湖船。上聯(lián)明示禹跡,思范兩橋一東一西,如兩輪明月,遙遙想望,互為呼應。而兩橋在造型上又極為神似,堪稱姐妹橋而相媲美。下聯(lián)之蠡邨,即蠡澤村,過思范橋向南約二里路,相傳為范蠡隱居…[詳細]
《大公報》舊址
  《大公報》舊址時代:1906年地址:天津市和平區(qū)和平路169-1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大公報》由天主教徒英斂之于1902年創(chuàng)辦。社址最初設在法租界,1906年遷于此處。報紙初期除宣傳法國天主教外,還主張維新,提倡君主立憲。辛亥革命后,英斂之于1916年將《大公報》轉賣給皖系政客王郅隆,《大公報》遂成為安福系的喉舌。1926年鹽業(yè)銀行經理吳鼎昌等人接辦了《大公報》,并將其改造成一份“不黨、不賣、不私、不盲”的純民營報紙!熬•一八”事變后,由于日租界形勢緊張,《大公報》又遷入法租界?谷諔(zhàn)爭前夕,華北局勢不穩(wěn),《大公報》增出了上海版和漢口版,1938年又開辦了香港版和重…[詳細]